CN220827869U - 一种复合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井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7869U CN220827869U CN202322132791.0U CN202322132791U CN220827869U CN 220827869 U CN220827869 U CN 220827869U CN 202322132791 U CN202322132791 U CN 202322132791U CN 220827869 U CN220827869 U CN 2208278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 pipe
- sewage
- flow
- water qu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39 natur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1 eutroph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2 di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井结构,包括有截流井本体,所述截流井本体具有井室,所述井室连通有合流管、用于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以及用于与污水管网连通的截污管,所述截污管低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所述井室与所述截污管的连通处设有浮筒限流阀,所述井室设有用于监测水质的水质监测仪。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污水直排水体的问题,可避免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对提升水环境质量有较大裨益,同时可对水质进行监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排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水环境治理如火如荼,其中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在实施过程遇到各种影响因素,导致难以彻底分流,局部还是合流制。为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需开展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为此需进行截污,保证旱季无污水排入水体,雨季尽量少的雨水进入污水系统。
但是,市场上在售的自控截污井具有造价高、需要外接电源和管理维护相对复杂等特点。并且,对于排入污水系统的污水,无法对其进行水质监测,容易对水体环境和污水管网末端的处理系统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井结构,能够解决污水直排水体的问题,可避免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对提升水环境质量有较大裨益,同时可对水质进行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井结构,包括有截流井本体,所述截流井本体具有井室,所述井室连通有合流管、用于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以及用于与污水管网连通的截污管,所述截污管低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所述井室与所述截污管的连通处设有浮筒限流阀,所述井室设有用于监测水质的水质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浮筒限流阀实现雨水和污水的自动切换分流,使污水及少量的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网,避免污水流入河道等自然水体。雨天时,截流井本体内水位上升时,浮筒限位阀自动关闭,避免大量雨水通过截污管进入污水管网而导致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因此,复合井结构对于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及水环境治理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此外,截流井本体还具有运行过程中无需外加动力,而且可通过液位变化实现截流或限流的目的,在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及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复合井结构还可对水质进行监测,将截污和水质监测集成在同一个截流井本体内,形成一套自动限流截污监测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截流井本体还包括有井壁,所述水质监测仪包括有互相连接的接收发射端和检测端,所述接收发射端与所述井壁连接,所述检测端挂设于所述井室靠近所述合流管的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检测端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接收发射端,接收发射端接收并将检测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再发送至监测中心,便于实时监测流经截流井本体的水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室内设有防护罩、浮球和钢丝绳,所述检测端设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分别与所述浮球、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井壁。
通过上述设置,防护罩用于保护水质监测仪的检测端,防止水质监测仪的检测端磕碰损坏;浮球用于防止防护罩和水质监测仪的检测端沉入井底而导致水质监测仪的工作受影响;钢丝绳用于实现防护罩的挂设功能,限制防护罩的运动距离,以避免水质监测仪与其检测端之间的线路受到严重的拉扯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质监测仪具有两个探头,两所述探头分别为氨氮探头和COD探头,并组成所述检测端。
通过上述设置,氨氮探头可以检测截流井本体内的液体是否出现水富营养化的现象,防止排入河道的雨水影响河道鱼类或水生生物的健康;COD探头的检测结果可以反应液体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便于污水管网端能够提前应对排入的污水,避免污水的污染程度较高而冲击污水处理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截流井本体包括有盖合于所述井室上方的井盖,所述井盖的下方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超声波液位计与所述井盖之间的间距为20-30厘米。
井盖用于遮盖截流井本体的井口,方便操作人员打开井盖并进入井室进行检修维护,有效防止出现人或物体坠落的情况;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测量井室的液位,避免污水和雨水满溢出截流井本体;超声波液位计与井盖间距设置,既保护超声波液位计,又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口安装和检修超声波液位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声波液位计包括液位传感器、横臂和支架,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横臂连接,所述横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井壁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发射路线竖直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液位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信号获得液位信息;横臂和支架用于支撑液位传感器,并可带动液位传感器贴近井壁,以腾出操作人员进出井室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筒限流阀包括有传动连接的浮筒和闸板,所述闸板可随所述浮筒的上下浮动而移动,以使所述闸板能遮挡或显露所述截污管与所述井室的连通处。
通过上述设置,浮筒限流阀可切换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井室液位上升时,浮筒向上浮动而使闸板逐渐遮挡截污管,防止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网。当井室的液位较低或下降时,浮筒受重力作用而向下移动,以使闸板逐渐显露截污管,令污水、初期雨水或剩余在井室的雨水从截污管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室的底部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下端为直径与所述截污管内管径相等的圆柱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截污管沿直线铺设,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槽的两端斜向上延伸而形成导流斜坡。
通过上述设置,导流件具有导流斜坡和导流槽,从合流管进入井室的污水和雨水沿导流斜坡流向导流槽,由于导流槽与截污管直线铺设,因此,进入导流槽的污水和雨水会流入截污管。由于污水和冲刷地面的初期雨水中带有垃圾以及尘土等固态物,当固态物进入井室时,容易被污水、雨水冲刷至导流槽内,便于及时流向污水管网,防止淤泥、垃圾等固态物在截流井本体内堆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具有相同大小的管径,所述截污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合流管,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沿同一直线分别设于所述井室的相对两侧,所述截污管垂直设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之间。
通过上述设置,当浮筒限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合流管内排入的液体能够快速从溢流管排出,防止雨水满溢出井室。截污管的管径小于合流管,防止后期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网,为浮筒限流阀切换为关闭状态提供基础。截污管处于合流管和溢流管之间,以使进入井室的污水或雨水能优先从截污管排入污水管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流管远离所述井室的一端设有鸭嘴阀。通过上述设置,防止在旱季时与溢流管连通的河道出现河水倒灌进截流井本体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井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井结构中处于开启状态的浮筒限流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井结构中处于关闭状态的浮筒限流阀。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0、截流井本体;110、井室;120、井壁;130、井口;140、井盖;
200、合流管;
300、溢流管;310、鸭嘴阀;
400、截污管;
500、浮筒限流阀;510、浮筒;520、闸板;530、传动组件;
600、水质监测仪;610、水质传感器;620、防护罩;630、氨氮探头;640、COD探头;650、浮球;660、钢丝绳;670、水质引线;
700、超声波液位计;710、液位传感器;720、横臂;730、支架;800、导流件;810、导流槽;820、导流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X方向是由复合井结构的后侧指向前侧;Y方向是由复合井结构的左侧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复合井结构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井结构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井结构包括有截流井本体100,截流井本体100具有井室110,井室110连通有合流管200、溢流管300和截污管400,井室110和截污管400的连通处设有浮筒限流阀500,井室110设有水质监测仪600。
可以理解的是,合流管200的另一端用于与多条管道相连接,便于将多条管道汇集到合流管200上,再由合流管200统一流向井室110。溢流管300的另一端用于与自然水体(例如河道等)连通,溢流管300用于排出井室110内满溢的液体。截污管400的另一端用于与污水管网连通,以便将井室110内的液体排入污水管网中。
可以理解的是,截污管400低于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如图2至图5所示。合流管200向井室110输送管内的液体,液体通过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由污水管网末端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保证无污水通过合流管200流向周边的自然水体。当井室110内的液体过多,液位上升,截污管400无法及时排出井室110内的液体时,由溢流管300实现上升液体的快速排放,防止井室110内的液体溢出井室110。
可以理解的是,在晴阴多云和降雨初期,合流管200输送的液体一般为污水或初期雨水,由于污水和初期雨水的水量较小且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因此,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避免大量污染物质直接进入自然水体,进而有效保护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
当降雨量不断增加时,合流管200内的雨水流速和流量不停增加,截污管400逐渐处于满流状态,雨水开始在井室110内逐渐积聚,当井室110内的雨水液面高于溢流管300的底部时,雨水逐渐从溢流管300排向河道,使大量后期较为洁净的雨水排入河道,避免大量雨水涌进污水管网,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浮筒限流阀500位于井室110和截污管400的连通处,当井室110内的液体液位较低时,浮筒限流阀500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液体全部经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当井室110内的液体液位逐渐变高时,浮筒限流阀500逐渐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此时,部分液体仍从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当浮筒限流阀500完全处于关闭状态时,截污管400和井室110之间的连通路径被封堵,此时,液体全部由溢流管300排出截流井本体100。浮筒限流阀500可通过井室110的液位自动改变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无需电力或人力操控,令雨污分流更为高效、节能。
可以理解的是,水质监测仪600用于实时监测井室110内的液体,便于对流入井室110内的液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上传和监测,供人们查看和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截流井本体100还包括有井壁120,水质监测仪600安装于井壁120上,如图2至图5所示。具体的是,水质监测仪600包括有接收发射端和检测端,接收发射端与井壁120连接,检测端挂设于井室110靠近合流管200的一端,检测端与接收发射端电连接,检测端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接收发射端,接收发射端接收并将检测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再发送至监测中心,便于实时监测流经截流井本体100的水质。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发射端连接于井壁120的上端,且位于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的上方,防止出现接收发射端进水损坏,或接收发射端位于液面下方而影响发射信号,导致监测中心无法及时、准确地接收水质信息等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端用于检测井室110内的液体水质。当合流管200进水量少时,由于检测端的挂设位置靠近合流管200,因此,检测端能在液体进入截污管400前接触到液体,实现其对水质的检测。
进一步的,井室110内设有防护罩620、浮球650和钢丝绳660,检测端设于防护罩620内,防护罩620分别与浮球650、钢丝绳660的一端连接,钢丝绳660的另一端连接于井壁120,如图4和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发射端为水质传感器610,检测端为探头,水质传感器610包括有接收信号、转化信号和发射信号的作用,水质传感器610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水质传感器610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做具体解释。
可以理解的是,探头用于检测液体的水质,常规的水质检测参数有pH(PondusHydrogenii,用于描述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于测量水溶液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DO(dissolved oxygen,用于检测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等。防护罩620内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探头,实现单个或多个水质参数的检测。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620内设有两个探头,两个探头分别为氨氮探头630和COD探头640,并组成检测端,如图2至图5所示,氨氮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COD探头640用于测量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能够反映液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罩620用于保护探头,防止出现探头被合流管200流入的液体带动或受液面的浮力作用晃动而导致探头与井壁120发生撞击,探头容易碎裂、损坏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罩620和探头可以是通过焊接、胶接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的,便于制造;也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更换故障或损坏的探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620可为框架状,液体可穿过防护罩620,令探头能轻易接触井室110内的液体,并且框架状的防护罩620能够隔绝液体中的固体杂质,如垃圾、落叶等,保护探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620可为圆筒状,防护罩620的表面设有可供液体进出防护罩620的通孔,进一步保护探头,防止液体中的石头、颗粒等与探头发生磕碰而损坏探头。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污水或初期雨水通过合流管200进入井室110时,其带有的灰尘、砂石、泥土等会沉积在井室110的底部并形成淤泥,挂设的防护罩620和探头容易陷入井底的淤泥,导致探头无法检测截流井本体100内流经的水质。对此,防护罩620连接有浮球650,浮球650用于为防护罩620及其内的探头提供浮力作用,避免防护罩620和探头沉入井室110底部的淤泥内。
可以理解的是,浮球650的浮力作用大于防护罩620及探头的重力作用,确保浮球650能带动防护罩620和探头浮起。
可以理解的是,钢丝绳660用于实现防护罩620及其内探头挂设于井壁120的功能。具体的是,钢丝绳660的一端与防护罩620固定连接,钢丝绳660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导通合流管200一侧的井壁120上,以使探头能靠近合流管200,便于在无液位或低液位时能够快速检测合流管200的流入水质。在本实施例中,截流井本体100包括有导通地面的井口130,膨胀螺丝钉入井口130下方20厘米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从井口130处固定钢丝绳660。
可以理解的是,钢丝绳660的绳长与井室110的长度相匹配,以使井室110没有液位或处于低液位时,防护罩620能抵接于井底,防止防护罩620和探头悬空吊挂在井室110内而使钢丝绳660处于紧绷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探头和水质传感器610通过水质引线670实现二者的电源和信号连接,水质引线670与钢丝绳660捆绑连接,以通过钢丝绳660承受防护罩620和探头的拉力作用,防止水质引线670断裂,如图4和图5所示。
进一步的,截流井本体100包括有盖合于井口130的井盖140,以遮盖井口130,操作人员可通过打开井盖140并从井口130进入井室110,以对井室内的水质监测仪600、浮筒限流阀500等进行维护检修,防止人或物体通过井口130坠落至井室110,如图1至图5所示;井盖140的下方设有超声波液位计700,超声波液位计700用于测量井室110的液位高度,超声波液位计700与井盖140之间的间距为20-30厘米,超声波液位计700与井盖140间距设置,以使超声波液位计700的液位测量不受井盖140开关的影响,确保液位测量的准确性;超声波液位计700与地面的间距为20-30厘米,便于操作人员安装和检修超声波液位计700。
可以理解的是,超声波液位计700包括有液位传感器710、横臂720和支架730,如图4和图5所示,液位传感器710与横臂720连接,以使液位传感器710和横臂720相对固定;横臂720与支架730转动连接,横臂720可相对支架730转动,以使横臂720上连接的液位传感器710可转动至其他位置;支架730与井壁120连接,以使支架730和井壁120相对固定。当液位传感器710处于工作状态时,液位传感器710可悬空于井底的上方;当操作人员通过井口130进入井室110,进行清淤或检修时,可转动横臂720,令横臂720和液位传感器710贴靠井壁120,腾出操作人员进出井室110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液位传感器710的发射路线竖直设置,确保井室110液位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超声波液位计700还包括有连接液位传感器710和电源的液位引线,液位引线紧贴横臂720,并在横臂720和支架730的转角处留出余量,保证横臂720和支架730在转动开合时不会扯到线缆。
可以理解的是,液位传感器710的发射波束所辐射区域内不得有障碍物,安装液位传感器710时应保证溢流管300出水不在超声波液位计700的探测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730采用模块结构,通过拼装的形式组装和拆除,简单便捷。
可以理解的是,浮筒限流阀500包括有传动连接的浮筒510和闸板520,闸板520可随浮筒510的上下浮动而移动,以使闸板520能遮挡或显露截污管400与井室110的连通处,如图1至图5所示。具体的是,闸板520安装于井室110和截污管400的连通处,当井室110的液位较低或无液位时,浮筒510的浮力作用较小或为零,此时,闸板520处于打开状态,截污管400显露,合流管200排入井室110的液体通过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当井室110的液位逐渐升高时,浮筒510逐渐向上浮起,并带动闸板520慢慢遮挡截污管400与井室110的连通处,以使液体不再从截污管400流向污水管网,而是从溢流管300排向河道,以实现浮筒限流阀500根据液位高度自动切换其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浮筒510和闸板520通过传动组件530实现二者的传动连接,如图2至图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530为传动轴,传动轴的中部与井壁120转动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与浮筒510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闸板520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浮筒510的重力作用大于闸板520的重力作用,以使浮筒510能带动闸板520上下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井室110内无液位或液位较低时,浮筒限流阀500处于开启状态;当井室110内液位逐渐升高时,浮筒510以传动轴与井壁120的转动连接处为圆心,受浮力作用而转动上升,传动轴的另一端带动闸板520转动下降,以使闸板520转动覆盖截污管400的管口,实现浮筒限流阀500的关闭;当井室110内液位逐渐降低时,浮筒510转动下降,传动轴的另一端带动闸板520转动上升,以使闸板520转动显露截污管400的管口,实现浮筒限流阀500的开启,井室110内的液体可通过截污管400排入污水管网。
可以理解的是,闸板520可为直径大于或等于截污管400管径的圆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530包括传动轴、齿轮和齿条,传动轴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浮筒510和齿轮转动连接,齿轮转动连接于井壁120上,齿轮与齿条想啮合,齿条与闸板520固定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井室110内液位逐渐升高时,浮筒510上升并带动传动轴以齿轮为圆心转动上升,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井壁120转动连接,因此,齿轮带动啮合的齿条直线下移,以使闸板520覆盖截污管400管口,实现浮筒限流阀500的关闭;当井室110内液位逐渐变低时,浮筒510下降并带动传动轴转动下降,齿轮带动齿条直线上移,以使闸板520显露截污管400管口,实现浮筒限流阀500的开启。
可以理解的是,液位传感器710、防护罩620、钢丝绳660以及闸板520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件,牢固防锈。
可以理解的是,井底设有导流件800,导流件800与井壁120密封连接,导流件800上设有导流槽810,导流槽810的下端为直径与截污管400的内管径相等的圆柱槽,导流槽810沿轴向方向延伸而导通导流件800的两侧,导流槽810与截污管400沿直线铺设,导流槽810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向上延伸以形成导通井室110的开口,导流件800远离开口的两端斜向上延伸而形成导流斜坡820,如图1至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合流管200流向井室110的污水或初期雨水可沿导流斜坡820向下流向导流槽810,导流斜坡820可以更有效地加快液体和其内混杂的固体流入导流槽810内,由于导流槽810与截污管400沿直线铺设,因此能够充分提高固体排入污水管网的能力,减少井底的淤泥和固态物堆积。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斜坡820的最高处均低于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导流槽810的开口高于截污管400的内管顶,即截污管400的内管顶低于合流管200的内管底,如图2和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斜坡820的坡度为0.02。
可以理解的是,当井底设置有导流件800时,浮筒限流阀500的闸板520仅能通过上下移动的方式覆盖截污管400,如图2和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合流管200的管径和溢流管300的管径大小相同,如图1至图5所示,实现进水和出水平衡,防止雨水满溢出井室110。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沿同一直线分别设于井壁120的左侧和右侧,当浮筒限流阀500处于关闭状态时,从合流管200流入的雨水在井室110内短暂停留后直接从溢流管300排出,直线设置的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可以缩短雨水的流经路径,加快雨水排入河道的速度,防止雨水积聚在井室110内。截污管400的管径小于合流管200,当降雨量大时,合流管200呈满流状态,雨水无法通过截污管400完全排出,井室110内的液位逐渐上升,浮筒限流阀500逐渐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仅有部分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网,防止出现后期雨水大量从截污管400排入污水管网,冲击污水处理系统的情况。截污管400垂直设于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之间,如图1所示,即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上,合流管200的管轴与截污管400的管轴相垂直,使污水能优先从截污管400排入污水管网。
在本实施例中,合流管200和溢流管300的管径范围在DN300至DN2000之间,截污管400的管径范围在DN150-DN100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溢流管300远离井室110的一端设有鸭嘴阀310。在旱季时鸭嘴阀310处于常闭状态,防止外水(如河水或地下水)倒灌至截流井本体100;在雨天时鸭嘴阀310处于开启状态,将井室110内的雨水快速排入河道,如图1至图5所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井结构,包括有截流井本体,所述截流井本体具有井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连通有合流管、用于与河道连通的溢流管以及用于与污水管网连通的截污管,所述截污管低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所述井室与所述截污管的连通处设有浮筒限流阀,所述井室设有用于监测水质的水质监测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本体还包括有井壁,所述水质监测仪包括有互相连接的接收发射端和检测端,所述接收发射端与所述井壁连接,所述检测端挂设于所述井室靠近所述合流管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内设有防护罩、浮球和钢丝绳,所述检测端设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分别与所述浮球、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仪具有两个探头,两所述探头分别为氨氮探头和COD探头,并组成所述检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本体包括有盖合于所述井室上方的井盖,所述井盖的下方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超声波液位计与所述井盖之间的间距为20-3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液位计包括液位传感器、横臂和支架,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横臂连接,所述横臂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井壁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发射路线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限流阀包括有传动连接的浮筒和闸板,所述闸板可随所述浮筒的上下浮动而移动,以使所述闸板能遮挡或显露所述截污管与所述井室的连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的底部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下端为直径与所述截污管内管径相等的圆柱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截污管沿直线铺设,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槽的两端斜向上延伸而形成导流斜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具有相同大小的管径,所述截污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合流管,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沿同一直线分别设于所述井室的相对两侧,所述截污管垂直设于所述合流管和所述溢流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远离所述井室的一端设有鸭嘴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32791.0U CN220827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复合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32791.0U CN220827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复合井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7869U true CN220827869U (zh) | 2024-04-23 |
Family
ID=9072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32791.0U Active CN220827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复合井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7869U (zh) |
-
2023
- 2023-08-08 CN CN202322132791.0U patent/CN2208278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82493U (zh) | 智能截污分流装置 | |
CN110725383B (zh) |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7761900A (zh) | 一种带有双翻板闸门的分流井、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7605006A (zh) | 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7812864U (zh) | 一种雨水回收装置 | |
CN214994538U (zh) | 一种智能截流井 | |
CN112012306B (zh) | 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457890B (zh) | 一种市政排水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 |
CN105804224A (zh) | 一种带有溢流格栅的电控限流式智慧截流井 | |
CN105735423A (zh) | 一种消防给水排水系统 | |
CN205421519U (zh) | 一种带有溢流格栅的电控限流式智慧截流井 | |
CN105672465A (zh) | 一种带有溢流格栅的无动力限流式智慧截流井 | |
CN220827869U (zh) | 一种复合井结构 | |
CN210238698U (zh) | 一种重力操控的阳台立管雨污分流器 | |
CN207436179U (zh) | 一种带有双翻板闸门的分流井及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 | |
JPH08145982A (ja) | 水質自動測定装置 | |
CN212837009U (zh) | 一种车库挡水排水装置 | |
JP4489717B2 (ja) | 合流式管渠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の稼働管理システム | |
CN210013314U (zh) | 道路上的智能雨水口 | |
CN111965386A (zh) | 一种水流流向监测仪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249687U (zh) | 一种地下水管网监测传感装置 | |
CN221608792U (zh) | 一种具备三水统筹监测能力的拦河低坝 | |
CN213926574U (zh) | 一种地下箱涵的自动截污系统 | |
CN220184214U (zh) | 一种雨污分流智慧截流井 | |
CN205421518U (zh) | 一种带有溢流格栅的无动力限流式智慧截流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