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6642U - 水下耐压密封舱 - Google Patents

水下耐压密封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6642U
CN220826642U CN202322025033.9U CN202322025033U CN220826642U CN 220826642 U CN220826642 U CN 220826642U CN 202322025033 U CN202322025033 U CN 202322025033U CN 220826642 U CN220826642 U CN 220826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water
water storage
fixedly arranged
storage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50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sig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si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sig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si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50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6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6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6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下耐压密封舱,涉及水下密封舱领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三角框,从内部对舱体进行支撑加固,所述舱体外端固定设有储水舱,所述储水舱顶端固定设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所述储水舱一侧设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设在储水舱一侧的两个排水管,两个排水管之间设有套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水舱,利用储水舱内部水的进出来控制该密封舱的重量,进而控制其上浮和下沉,同时通过排水组件、排水软管使得储水舱的排水端位于水面上,以此减小了排水端的压力,使得排水时的阻力更小,排水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水下耐压密封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密封舱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耐压密封舱。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下通信和探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储存数据,需要在水下放置密封舱,密封舱需要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和耐压性,尤其是在海洋中使用的密封舱,在水下的位置较深,尤其需要有足够的耐压能力。
此外密封舱一般都是中空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2605741 U的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因此在浮力影响下可能不易下沉,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在密封舱中设置一个单独的舱室,通过控制海水进出该舱室来控制该密封舱整体的重量,进而实现密封舱的浮沉。
但是当密封舱位于海底而需要上浮时,需要将海水排出,但是海底的水压较大,排出海水的阻力也会较大,因此不易将海水排出而上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下耐压密封舱,通过设置储水舱,利用储水舱内部水的进出来控制该密封舱的重量,进而控制其上浮和下沉,同时通过排水组件、排水软管使得储水舱的排水端位于水面上,以此减小了排水端的压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水下耐压密封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三角框,从内部对舱体进行支撑加固,所述舱体外端固定设有储水舱;
所述储水舱顶端固定设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所述储水舱一侧设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设在储水舱一侧的两个排水管,两个排水管之间设有套管,两个排水管一端延伸至套管内部并与套管内壁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套管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板;
所述套管外端固定设有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缠绕在两个限位板之间,所述排水软管一端固定设有立管,所述立管外端固定设有浮力球,立管通过浮力球浮在水面上,所述立管上开设有排水孔,水最终通过排水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立管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铁质的稳定板,所述稳定板设在浮力球底部,用于提高浮力球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舱内部设有铁质密封环,铁质密封环一侧固定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垫,铁质密封环、密封垫外端与储水舱内壁相接触,内侧与舱体外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舱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容纳管,容纳管内壁上固定设有弹簧,弹簧一端延伸至储水舱内部并与铁质密封环另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储水舱远离容纳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电磁铁,用于吸附并驱动铁质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舱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所述储水舱底端固定设有多个插杆,插杆插入水底的泥沙中,提高舱体的稳定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下耐压密封舱,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储水舱,利用储水舱内部水的进出来控制该密封舱的重量,进而控制其上浮和下沉,同时通过排水组件、排水软管使得储水舱的排水端位于水面上,以此减小了排水端的压力,使得排水时的阻力更小,排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排水组件立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浮力球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耐压密封舱的容纳管立体剖视图。
图中:1、舱体;2、排水组件;201、套管;202、排水管;203、限位板;3、排水软管;4、浮力球;5、立管;6、稳定板;7、进水管;8、储水舱;9、密封盖;10、挡板;11、插杆;12、三角框;13、铁质密封环;14、密封垫;15、电磁铁;16、容纳管;17、弹簧;1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下耐压密封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9,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三角框12,从内部对舱体1进行支撑加固,所述舱体1外端固定设有储水舱8;
通过密封盖9将舱体1内部封闭,三角框12为三角形,通过设置三角框12在舱体1内部,利用了三角框12的稳定性,使得舱体1的强度更高,更加耐压。
所述储水舱8顶端固定设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7,所述储水舱8一侧设有排水组件2,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固定设在储水舱8一侧的两个排水管202,两个排水管202之间设有套管201,两个排水管202一端延伸至套管201内部并与套管201内壁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套管201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板203;
所述套管201外端固定设有排水软管3,所述排水软管3缠绕在两个限位板203之间,所述排水软管3一端固定设有立管5,所述立管5外端固定设有浮力球4,立管5通过浮力球4浮在水面上,所述立管5上开设有排水孔18,水最终通过排水孔18排出。
把舱体1和储水舱8放入水中时,打开进水管7上的阀门,水便会通过进水管7流入储水舱8中,增加舱体1整体的重量,以此克服了浮力,使得该密封舱更加容易下沉,而在舱体1和储水舱8下沉的过程中,浮力球4始终浮在水面上,因此随着舱体1的下沉,舱体1和浮力球4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排水软管3便会被拉长套管201因此而转动,当舱体1落到水底以后,储水舱8便会通过排水组件2和排水软管3始终与水面相连接,当需要排出储水舱8内部的水时,储水舱8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管202流动至套管201中,再通过排水软管3向上流动至立管5中,并最终通过储水舱8流出排水孔18排出,通过这样的方式排水,出水端在水面上,相比较于出水端在水底,排水的阻力更小,更加方便,储水舱8内部的水排出后,该密封舱整体的重量减轻,浮力便能够使得其上浮至水面。
为了提高浮力球4的稳定性,如图1、2所示,所述立管5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铁质的稳定板6,所述稳定板6设在浮力球4底部,用于提高浮力球4的稳定性。
铁质的稳定板6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位于水面以下,以此保持立管5处于竖直的状态,避免立管5因倾斜而进水。
为了将储水舱8内部的水排出,如图3、6所示,所述储水舱8内部设有铁质密封环13,铁质密封环13一侧固定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垫14,铁质密封环13、密封垫14外端与储水舱8内壁相接触,内侧与舱体1外端相接触。
所述储水舱8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容纳管16,容纳管16内壁上固定设有弹簧17,弹簧17一端延伸至储水舱8内部并与铁质密封环13另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储水舱8远离容纳管1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电磁铁15,用于吸附并驱动铁质密封环13。
排水时将电磁铁15通电,磁力使得铁质密封环13向电磁铁15一侧移动,铁质密封环13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储水舱8内部的水,将其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组件2和排水软管3排出,铁质密封环13在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7被拉长,待排水完毕后,电磁铁15断电,弹簧17的弹力拉动铁质密封环13回到原处。
为了增加舱体1和储水舱8的稳定性,如图1、2所示,所述储水舱8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10,所述储水舱8底端固定设有多个插杆11,插杆11插入水底的泥沙中,提高舱体1的稳定性。
将该密封舱放置在水底后,储水舱8底端的插杆11便会插入水底的泥沙中,使得该密封舱在水底的位置不易受到水流的影响而移动,挡板10则能够起到阻碍作用,避免舱体1和储水舱8陷入水底的淤泥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5)

1.水下耐压密封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9),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三角框(12),从内部对舱体(1)进行支撑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外端固定设有储水舱(8);
所述储水舱(8)顶端固定设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7),所述储水舱(8)一侧设有排水组件(2),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固定设在储水舱(8)一侧的两个排水管(202),两个排水管(202)之间设有套管(201),两个排水管(202)一端延伸至套管(201)内部并与套管(201)内壁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套管(201)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板(203);
所述套管(201)外端固定设有排水软管(3),所述排水软管(3)缠绕在两个限位板(203)之间,所述排水软管(3)一端固定设有立管(5),所述立管(5)外端固定设有浮力球(4),立管(5)通过浮力球(4)浮在水面上,所述立管(5)上开设有排水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5)外端固定设有两个铁质的稳定板(6),所述稳定板(6)设在浮力球(4)底部,用于提高浮力球(4)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舱(8)内部设有铁质密封环(13),铁质密封环(13)一侧固定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垫(14),铁质密封环(13)、密封垫(14)外端与储水舱(8)内壁相接触,内侧与舱体(1)外端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舱(8)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容纳管(16),容纳管(16)内壁上固定设有弹簧(17),弹簧(17)一端延伸至储水舱(8)内部并与铁质密封环(13)另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储水舱(8)远离容纳管(1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电磁铁(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舱(8)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板(10),所述储水舱(8)底端固定设有多个插杆(11)。
CN202322025033.9U 2023-07-31 2023-07-31 水下耐压密封舱 Active CN220826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5033.9U CN220826642U (zh) 2023-07-31 2023-07-31 水下耐压密封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5033.9U CN220826642U (zh) 2023-07-31 2023-07-31 水下耐压密封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6642U true CN220826642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5033.9U Active CN220826642U (zh) 2023-07-31 2023-07-31 水下耐压密封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6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50876B2 (en) Aquaculture cage elevation adjusting device and open sea gravity-type aquaculture cage thereof
CN110461145B (zh) 漂浮设备
CN109295920B (zh) 一种极端海况下具备可沉浮功能的浮箱-轮胎型浮式防波堤单元及防波堤系统
KR101013856B1 (ko) 수상 가옥
CN103210209A (zh) 波能转换
CN105028270A (zh) 一种升降式养殖网箱
CN220826642U (zh) 水下耐压密封舱
CN109707558B (zh) 可移动的海洋潮汐能及气浮联动的泵水装置
CN105010189A (zh) 一种升降式养殖网箱
WO2009030689A1 (en) An off-shore structure, a buoyanc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an off-shore structure
CN207931928U (zh) 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
CN109707559A (zh) 海洋潮汐能及气浮联动的泵水装置
KR20100000010U (ko) 밸러스트 탱크용 에어 벤트 메니폴드
CN109707557B (zh) 一种可移动海洋潮汐能泵水设备
CN216874529U (zh) 一种升降式养殖网箱
CN114715339A (zh) 一种浮式立柱、漂浮式平台和海上风电系统
US20150041142A1 (en) Vertical Oil Storage System and Its Method For Deepwater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CN212450753U (zh) 双浮体水位自适应浮油收集器
JPH08312519A (ja) 波力揚水装置用ブイおよび波力揚水装置
CN211816137U (zh) 一种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CN110761258A (zh) 一种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CN107531316A (zh) 漂浮单元和稳定该漂浮单元的方法
CN216861761U (zh) 一种浮式立柱、漂浮式平台和海上风电系统
CN210240084U (zh) 一种大型漂浮泵
CN220694143U (zh) 一种沉垫式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