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4332U -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4332U
CN220824332U CN202122936954.1U CN202122936954U CN220824332U CN 220824332 U CN220824332 U CN 220824332U CN 202122936954 U CN202122936954 U CN 202122936954U CN 220824332 U CN220824332 U CN 220824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ase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hamber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69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盛
朱永
顾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9369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4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4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4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至少包括:一底座;一用于放置患者创伤部位的第一平台,其位于底座上方;一凹部,由第一平台的至少一部分表面构造而成;一用于止血的带体,其设置于凹部侧边,其中,至少一个气囊按照抵靠并压迫患者创伤部位从而止血的方式设置于带体两端,且至少一个可调节的安置部按照承载患者躯体并调节其与第一平台之间纵向距离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平台一侧,并且连接于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的安置部来承载患者,并在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创伤清理的过程中调节患者的体位,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创伤清理时的清理效率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清创是伤口治疗的基础和关键,目的是尽早清除伤口杂质、异物、坏死组织,使污染的伤口变为清洁伤口。清创的基本要点是尽早进行、彻底清除,并坏死组织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促进创面愈合。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清创主要分为手术清创、机械清创、自溶清创和生物清创等,但这几类清创方式在临床应用中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例如CN208974405U公开了一种医用普外科手术快速清创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若干立柱,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一侧设有清创椅,所述清创椅包括支柱、面板和靠背,所述支柱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柱上设有手柄。有益效果:通过手柄的调节可以使得患者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下,避免了患者站立时带来的肌肉紧绷,而旋转圆盘上的支撑体可以有效的支撑患者的受伤处,水泵的工作使得清创水通过清创喷头对患者伤口进行快速清洗,而活动杆上的照明灯则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伤口进行全面观察,清创废水则随着软管流入废液收集箱,避免了细菌的交叉感染,设计简单合理,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然而目前临床上提供的多数清创装置仍然存在着患者接收创伤清理时需要站立从而缺乏舒适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时的工作强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清理效果变差等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清创装置还不能够为患者大量出血的处理方式提供帮助,并且出血的原因不固定,可能是伤口本身造成的出血,也可能是清创过程中对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后造成的出血,甚至,是手术过程中,意外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出血,面对清创手术过程中多种可能出现的出血状况,必须事先对止血用品进行准备,而额外单独对止血用品进行准备,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在面对大量医护工作需要进行的情况下,每多一个工作任务,对医护人员的精力消耗都是巨大的,而大量的精力消耗,即存在忘记准备止血用品或止血用品准备不全的情况,而如果能够在清创装置上时刻准备止血设备和止血用品,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精力的消耗。
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至少包括:一底座;一用于放置患者创伤部位的第一平台,其位于底座上方;一凹部,由第一平台的至少一部分表面构造而成;一用于止血的带体,其设置于凹部侧边。
优选地,至少一个气囊按照抵靠并压迫患者创伤部位从而止血的方式设置于带体两端。
优选地,至少一个可调节的安置部按照承载患者躯体并调节其与第一平台之间纵向距离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平台一侧,并且连接于底座。
优选地,安置部至少包括靠椅,靠椅通过位于其底部的支柱连接于底座,至少一个扶手设置于靠椅顶部两端,其中,支柱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
优选地,第一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室,且第一平台靠近于安置部的一端通过第一板体连接于底座,其中,第一储液室远离于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室,第二储液室远离于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立柱,第一平台的另一端连接于立柱。
优选地,第二储液室内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加热件,和第二储液室远离于底座一侧设置有一腔室,且腔室内设置有水泵。
优选地,水泵靠近于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管,和其远离于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管,其中,第一导管远离于水泵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液室底部,第二导管远离于水泵的一端穿出立柱并连接有一喷头。
优选地,立柱远离于第二储液室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远离于立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活动杆,并且各活动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至少一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照明件。
优选地,第一储液室通过第二软管在其远离于底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一端连接于立柱,其另一端通过第二板体连接于底座,其中,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位于立柱的不同侧面。
优选地,至少一个雾化室设置于底座和第二平台之间,其中,雾化室远离于底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导管,且第三导管远离于雾化室的一端连接至第四导管。
优选地,第四导管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板体,其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平台,其中,第四导管的位于第二平台上方的端口为输出端,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至少两个气囊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收部,且吸收部通过第三软管连接至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底座表面的可调节的安置部来承载患者,并在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创伤清理的过程中,通过安置部的手柄来调节患者的体位,无需患者站立或借助其它途径支撑患者,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操作时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创伤清理时的清理效率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右视图;
图3是第一平台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体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底座 2:滑轮 3:安置部
4:第一储液室 5:排放口 6:第二阀门
7:第一软管 8:第二软管 9:第一板体
10:第一平台 11:过滤层 12:第二储液室
13:腔室 14:加热件 15:水泵
16:第一导管 17:第二导管 18:立柱
19:喷头 20:连接部 21:活动杆
22:连接件 23:照明件 24:雾化室
25:第三导管 26:第四导管 27:第二平台
28:第二板体 30:靠椅 31:支柱
32:手柄 33:扶手 100:凹部
101:通孔 102:带体 103:第三软管
104:注射器 260:输出端 261:第一阀门
1020:气囊 1021:吸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之一:底座1、安置部3、第一储液室4、第一平台10、第二储液室12、喷头、第二平台27以及雾化室24。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2。优选地,滑轮2为万向轮。通过滑轮2可以控制该装置进行移动,并且滑轮 2上可设置有挡块,其用于将滑轮2锁死以将本装置进行固定。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安置部3设置于大致呈矩形的底座 1顶部一端,其用于承载患者。进一步地,安置部3可以包括靠椅30、支柱 31、手柄32及扶手33。具体地,大致呈L形的靠椅30可用于承载患者。靠椅30通过位于其底部的支柱31与底座1相连。优选地,支柱31为一可伸缩结构。靠椅30两侧均设置有一大致呈L型的扶手33。扶手33一端连接至靠椅30的靠背,其另一端连接至靠椅30的坐垫。支柱31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大致呈杆状的手柄32。通过手柄32可以调节支柱31的高度,以调整患者的坐高,从而提供其较为舒适的状态。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储液室4设置于底座1顶部,且位于远离于安置部3的一端,其用于存放清理过后的废液。进一步地,第一储液室4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延伸并贯穿底座1的排放口5,通过排放口5 能够将第一储液室4内的废液排出。排放口5外侧设置有第二阀门6,其用于控制排放口5的通断。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储液室4通过第一软管7在其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平台10。第一平台10靠近于安置部3的一端通过一用于支撑的第一板体9连接于底座1。优选地,第一平台10可用于安置患者的创伤部位以进行后续的消毒及伤口处理。第一平台10和第一软管7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滤层11。优选地,通过过滤层11可防止第一软管7堵塞。
根据图3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平台10远离于第一储液室4 一侧的大致中部位置处被构造为一用于放置患者创伤部位的凹部100。进一步地,凹部100表面开设有若干纵向延伸并贯通于第一平台10的通孔101。优选地,用于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的溶液经第一平台10表面的通孔 101流入第一软管7,并最终流入第一储液室4。
根据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平台10表面且位于凹部100侧边位置处设置有一大致呈条形的带体102。优选地,带体102可用于对患者伤口的止血。具体地,带体102两端分别设置有气囊1020。通过向气囊1020内部充气,以使得在将带体102固定至患者伤口部位附近时,气囊1020能够压迫伤口以辅助止血。
根据图4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至少两个气囊1020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吸收部1021。具体地,吸收部1021可以为一活动连接至带体102表面的海绵垫、清洁棉等。优选地,通过吸收部1021可以将创伤部位的血液进行吸附,以保持第一平台10的清洁。
根据图4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收部1021通过一第三软管103 连接有注射器104。进一步地,注射器104内可盛装有止血药剂,止血药剂经第三软管103流入至吸收部1021中,以实现对患者创伤部位的止血。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储液室4远离于第一板体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室12。优选地,第二储液室12可用于储存清洁液。进一步地,第二储液室12内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一加热件14。加热件14可以为电加热丝,其可与外部电源或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加热件14可将第一储液室4的清洁液加热,以减少清洁液对患者创伤部位的刺激,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储液室12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有一腔室13。进一步地,腔室13内设置有一水泵15。水泵15靠近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管16。第一导管16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液室12的底部。水泵15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管17。第二导管17其中一部分管体位于第二储液室12顶部的立柱中。第二导管17的输出端穿过立柱18表面连接有一喷头19。优选地,利用水泵15将第二储液室12内的清洁液抽吸至喷头19内,以借助喷头19向置于第一平台10内的患者创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立柱18远离于第二储液室12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部20。进一步地,连接部20的顶部连接有若干活动杆 21。各活动杆21之间通过连接件22连接。优选地,连接件22可以为铰接件。一活动杆21的端部设置有照明件23。
根据图1和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储液室4通过第二软管8 在其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平台27。优选地,第二平台27可用于放置创收清理用的医疗器具。第二平台27与第一平台10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第二平台27一端连接于立柱18,其另一端通过一用于支撑的第二板体28连接于底座1。第二平台27与第一平台10位于立柱18的不同侧面,且彼此处于平面内垂直的状态。
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座1顶部且远离于第一储液室4 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室24。雾化室24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导管 25。进一步地,第三导管25远离于雾化室24一端连接至第四导管26。第四导管26大致呈一L形。第四导管26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板体28。第四导管26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平台27,且第四导管26位于第二平台27上方的端口为输出端260。输出端260外侧设置有一用于控制第四导管26通断的第一阀门261。通过雾化室24可将消毒液进行雾化,雾化后的消毒液依次经第三导管25和第四导管26喷洒至第二平台27,以对第二平台27 内的医疗器具进行消毒。第二平台27大致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第二软管8连通,故用于器具消毒后的消毒液可经由第二软管8流入至第一储液室4内。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在使用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清创装置时,将患者置于靠椅30上,并通过手柄32调节高度使患者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将患者的例如胳膊等创伤部位置于第一平台10的凹部100中,并通过带体102将创伤部位进行固定,同时,向带体102表面的气囊1020充气,以对患者创伤部位施行压迫止血。其次,通过注射器104向带体102表面的吸收部1021注射止血药剂,以辅助止血。另一方面,启动水泵15和加热件14,并利用水泵15将第二储液室12内的清洁液抽吸至喷头19内,以通过喷头19对置于第一平台10内的患者创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进行消毒清理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平台10上方的照明件23进行照明。用于消毒清理的清洁液通过凹部 100表面的通孔101流入第一软管7,并最终收集至第一储液室4内。此外,通过经雾化室24雾化后的消毒液可对置于第二平台24内的医疗器具进行消毒清理,废液通过排液口经由第二软管8流入至第一储液室4内。借助底座1底部的排放口5可对第一储液室4内的废液进行排放。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至少包括:
一底座(1),
一用于放置患者创伤部位的第一平台(10),其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
一凹部(100),由所述第一平台(1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构造而成,
一用于止血的带体(102),其设置于凹部(100)侧边,通过所述带体(102)将创伤部位进行固定,
其中,至少一个气囊(1020)按照抵靠并压迫患者创伤部位从而止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带体(102)两端,至少两个所述气囊(10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收部(1021),且所述吸收部(1021)通过第三软管(103)连接至注射器(104),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可调节的安置部(3)按照承载患者躯体并调节其与所述第一平台(10)之间纵向距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10)一侧,并且连接于所述底座(1);
所述安置部(3)至少包括靠椅(30),所述靠椅(30)通过位于其底部的支柱(31)连接于所述底座(1),至少一个扶手(33)设置于所述靠椅(30)顶部两端,其中,所述支柱(31)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32);
第一储液室(4)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且位于远离于所述安置部(3)的一端,所述第一储液室(4)用于存放清理过后的废液;所述第一储液室(4)通过第一软管(7)在其远离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平台(10);所述第一储液室(4)远离于第一板体(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室(12),所述第二储液室(12)用于储存清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0)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液室(4),且所述第一平台(10)靠近于安置部(3)的一端通过第一板体(9)连接于底座(1),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室(4)远离于第一板体(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液室(12),所述第二储液室(12)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立柱(18),所述第一平台(1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室(12)内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加热件(14),和所述第二储液室(12)远离于底座(1)一侧设置有一腔室(13),且所述腔室(13)内设置有水泵(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5)靠近于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管(16),和其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管(17),其中,所述第一导管(16)远离于水泵(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液室(12)底部,所述第二导管(17)远离于水泵(15)的一端穿出立柱(18)并连接有一喷头(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8)远离于第二储液室(1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远离于立柱(1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活动杆(21),并且各活动杆(21)之间通过连接件(22)连接,其中,至少一活动杆(21)的端部设置有照明件(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室(4)通过第二软管(8)在其远离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平台(27),所述第二平台(27)一端连接于立柱(18),其另一端通过第二板体(28)连接于底座(1),其中,所述第二平台(27)与第一平台(10)位于所述立柱(18)的不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雾化室(24)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第二平台(27)之间,其中,所述雾化室(24)远离于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导管(25),且所述第三导管(25)远离于所述雾化室(24)的一端连接至第四导管(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管(26)
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板体(28),其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平台(27),其中,
所述第四导管(26)的位于第二平台(27)上方的端口为输出端(260),
所述输出端(260)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261)。
CN202122936954.1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Active CN220824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6954.1U CN220824332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6954.1U CN220824332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4332U true CN220824332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6954.1U Active CN220824332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4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8389A (zh) 一种外科整合急诊清创设备
CN108451741A (zh)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支撑装置
CN107929038A (zh) 一种外阴熏蒸治疗装置
CN205126678U (zh) 妇产科用多功能护理车
CN220824332U (zh)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CN212522346U (zh) 一种带消毒装置的牙科治疗椅
CN211610671U (zh) 一种腿部护理架
CN110974671A (zh) 泌尿外科术后熏蒸清洗器
CN203693987U (zh) 糖尿病足治疗床
CN211356706U (zh) 一种老年病人康复护理用熏蒸装置
CN208693755U (zh) 一种坐熏仪
CN216294909U (zh) 一种外伤护理操作装置
CN213490775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器械用消毒装置
CN214912579U (zh) 一种足部防压疮保护装置
CN219090515U (zh) 一种手术用清创装置
CN215022115U (zh) 一种肛门手术患者坐浴椅
CN218943846U (zh) 一种喷雾坐浴装置
CN215915461U (zh) 一种外科临床用换药器
CN219021666U (zh) 一种移动式牙科治疗机的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16365718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伤口处理装置
CN218305416U (zh)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CN219148298U (zh) 一种便于消毒的伤口清理装置
CN213698244U (zh) 一种骨科用伤口清洗装置
CN213642111U (zh) 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
CN213466133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呼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