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3078U -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3078U
CN220823078U CN202322653254.0U CN202322653254U CN220823078U CN 220823078 U CN220823078 U CN 220823078U CN 202322653254 U CN202322653254 U CN 202322653254U CN 220823078 U CN220823078 U CN 220823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thernet
pcm
indicator ligh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32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刚
郭哲鹏
刘博博
丁世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tellig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tellig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tellig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tellig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32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3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3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3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机箱内设有电源板和业务板,业务板包括电路基板、CPU管理单元、FPGA业务单元、PCM单元、业务接口单元;机箱的一端设有功能指示灯、PCM E1接口、E1接口、光接口、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直流电源接口、接地柱、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话音模式切换开关和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实现在同一条光纤上传输以太网、E1、话音等信号,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传输设备一般用于车载或固定环境下的通信,完成内部组网和接入通信。传统的光纤传输设备一般只提供以太网和E1业务接口,如需传送话音信号,需另外借助PCM设备来完成,且一路光纤只能提供一路以太网,实用场景受限,不能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以实现在同一条光纤上传输以太网、E1、话音等信号,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电源板和业务板,所述业务板包括电路基板以及电性连接在电路基板上的CPU管理单元、FPGA业务单元、PCM单元和业务接口单元,所述电源板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
所述机箱的一端设有功能指示灯、PCM E1接口、E1接口、光接口、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直流电源接口、接地柱、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话音模式切换开关和电源开关;
所述功能指示灯、PCM E1接口、E1接口、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话音模式切换开关均与所述业务接口单元电连接,所述光接口与所述电路基板通过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直流电源接口及接地柱与电源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接口包括以太网1接口、以太网2接口、以太网3接口、以太网4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光同步指示灯、PCM E1指示灯、以太网1指示灯、以太网2指示灯、以太网3指示灯、以太网4指示灯、管理指示灯、运行指示灯、链路指示灯、E1-1指示灯、E1-2指示灯、E1-3指示灯、E1-4指示灯、E1-5指示灯、E1-6指示灯、E1-7指示灯和E1-8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E1接口包括6组75Ω抗阻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一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的输入电压为DC24V,最大功耗为30W。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综合控制实现包括以太网数据、E1数据、话音数据通过光纤远距离传输的功能,实现了多种业务在同一条光纤上的传输,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设备的集成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PCM功能,将E1数据转化为话音信号,无需额外设备即可完成话音信号的远距离光传输;提供两种以太网工作模式,应用更加灵活,适应多种接入场景,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需求。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功能集成、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机箱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提高了该设备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角度且去除部分机箱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电源板;3、业务板,30.电路基板,31.CPU管理单元,32.FPGA业务单元,33.PCM单元;4、功能指示灯;5、PCM E1接口;6、E1接口;7、光接口;8、以太网1接口;9、以太网2接口;10、以太网3接口;11、以太网4接口;12、话音接口;13、电源接口;14、接地柱;15、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6、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7、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设有电源板2和业务板3,所述业务板3包括电路基板30以及电性连接在电路基板30上的CPU管理单元31、FPGA业务单元32、PCM单元33和业务接口单元,所述电源板2与所述电路基板30电连接。
所述机箱1的一端设有功能指示灯4、PCM E1接口5、E1接口6、光接口7、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12、直流电源接口13、接地柱14、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5、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6和电源开关17;
所述功能指示灯4、PCM E1接口5、E1接口6、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12、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5、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6均与所述业务接口单元电连接,所述光接口7与所述电路基板30通过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17、直流电源接口13及接地柱14与电源板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光纤和被复线两种传输功能的便携式综合传输设备,由机箱1、各种业务接口、电源板2、业务板3组成,实现以太网数据、E1数据、话音通过光纤远距离传输的功能,内置PCM功能模块,可作为PCM设备使用,无需额外设备即可完成话音信号的远距离光传输,解决了现有光纤传输设备实用的局限性,便于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需求。机箱1采用便携式设计,符合新型系统体制,能够与同体制的光端机、PCM设备互联互通。
机箱1一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功能指示灯4、PCM E1接口5、E1接口6、光接口7、以太网1接口8、以太网2接口9、以太网3接口10、以太网4接口11、话音接口12、直流电源接口13、接地柱14、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5、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6和电源开关17;
E1接口6包括8组75Ω抗阻接口,分别为1收/1发、2收/2发、3收/3发、4收/4发、5收/5发、6收/6发、7收/7发和8收/8发,分别通过E1-1指示灯、E1-2指示灯、E1-3指示灯、E1-4指示灯、E1-5指示灯、E1-6指示灯、E1-7指示灯和E1-8指示灯指示接口的工作状态,指示灯亮绿色为业务通,灭为业务断。
ETH1、ETH2、ETH3和ETH4指示灯分别表示以以太网1接口8、以太网2接口9、以太网3接口10和以太网4接口11的工作状态。
电源接口13的输入电压为DC24V,最大功耗30W。电源板2与业务板3电连接,电源板2为为各功能单元提供相应的供电电压,其用于控制整机切换开启状态与关机状态。
业务板3包括电路基板30以及电性连接在电路基板30上的CPU管理单元31、FPGA业务单元32、PCM单元33和业务接口单元;CPU单元主要负责设备的功能配置、状态监测,FPGA单元完成E1、以太网数据在光上的复用和解复用;PCM单元33完成话音数据的复用和解复用;各接口单元负责相应的接口转换。CPU管理单元31、FPGA业务单元32、PCM单元33通过GPMC和I2C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CPU管理单元31主体采用MPC8309处理器,通过GPMC总线实现对FPGA的配置和状态读取。
FPGA业务单元32主体采用Xilinx-7芯片,主要完成E1、以太网数据在光上的复用和解复用,其逻辑组成可分为光发送端和光接收端两部分:
光发送端主要完成E1和以太网数据的复用功能。E1和以太网数据分别经过各自的处理模块之后输出到复用模块;复用模块是将E1和以太网数据复用成预先定义的光帧并输出到GTP模块;GTP模块将光帧进行8B/10B编码之后输出到光接口7单元,之后经光纤发送到对端设备。
光接收端主要完成E1和以太网数据的解复用功能。光接口7单元接收的数据转化成电信号输入到GTP模块,GTP模块经过8B/10B解码和串并转换出8bit数据输出给解复用模块;解复用模块主要是将E1和以太网数据分别提取出来送到各自的处理模块,E1和以太网数据经过各自的处理模块之后将数据送到E1和以太网接口。
PCM单元33主要包括话音发送单元、话音接收单元和话音控制单元。话音发送单元主要是将厚膜传输的话音串行数据经过同步处理后转化为并行数据,发送给E1接口6单元。话音接收单元主要是将E1接口6单元传输的话音数据经过同步处理,然后转化为串行数据发送给厚膜电路。话音控制单元主要是接收话音参数信息和厚膜传输的摘挂机信号,根据当前的话音类型和摘挂机信号决定在E1接口6传输时的话音时隙的分配,发送给E1接口6。
所述以太网模式切换功能提供两种以太网模式:模式ETH*1,光口承载1路以太网,默认使用以太网1;模式ETH*4,光口承载4路隔离以太网,均分千兆带宽,设备成对使用时,两端设备对应的以太网口可互通。
本实用新型各个功能单元互相合作,实现以太网数据、E1数据、话音通过光纤远距离传输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功能集成、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机箱1体积减小、重量减轻,便于携行,可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接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设有电源板(2)和业务板(3),所述业务板(3)包括电路基板(30)以及电性连接在电路基板(30)上的CPU管理单元(31)、FPGA业务单元(32)、PCM单元(33)和业务接口单元,所述电源板(2)与所述电路基板(30)电连接;
所述机箱(1)的一端设有功能指示灯(4)、PCM E1接口(5)、E1接口(6)、光接口(7)、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12)、直流电源接口(13)、接地柱(14)、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5)、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6)和电源开关(17);
所述功能指示灯(4)、PCM E1接口(5)、E1接口(6)、以太网接口、话音接口(12)、以太网模式切换开关(15)、话音模式切换开关(16)均与所述业务接口单元电连接,所述光接口(7)与所述电路基板(30)通过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17)、直流电源接口(13)及接地柱(14)与电源板(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包括以太网1接口(8)、以太网2接口(9)、以太网3接口(10)、以太网4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指示灯(4)包括电源指示灯、光同步指示灯、PCM E1指示灯、以太网1指示灯、以太网2指示灯、以太网3指示灯、以太网4指示灯、管理指示灯、运行指示灯、链路指示灯、E1-1指示灯、E1-2指示灯、E1-3指示灯、E1-4指示灯、E1-5指示灯、E1-6指示灯、E1-7指示灯和E1-8指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E1接口(6)包括6组75Ω抗阻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13)的输入电压为DC24V,最大功耗为30W。
CN202322653254.0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Active CN220823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254.0U CN22082307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254.0U CN22082307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3078U true CN22082307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3254.0U Active CN22082307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3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8176U (zh) 一种多功能多接口通信板卡
CN212009333U (zh) 兼容多种接口信号的接口板
CN220823078U (zh) 一种具有pcm功能的便携式光纤综合传输设备
CN214256489U (zh) 一种交互式混合光级联矩阵
CN214281418U (zh) 一种srio与以太网交换板卡
CN113596635A (zh) 全光poe网络路由交换机设备及系统
CN107888290B (zh) 一种gpon信号聚合拉远设备及其聚合拉远方法
CN101166041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射频远端分布系统
CN203554447U (zh) 一种千兆智能型光纤收发器
CN208971681U (zh) Dvi-arinc818单路信号收发装置
CN204216918U (zh) 多业务光接入设备
CN206332674U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线路板
CN209017074U (zh) 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poe交换机
CN201699708U (zh) E1光调制解调器
CN211791877U (zh) 一种光纤同轴混合交换机
CN201937593U (zh) 一种多业务模块化光端机
CN216959893U (zh) 一种光纤和被复线两种传输功能的便携式综合传输设备
CN219611828U (zh) 一种汇聚型协议转换设备
CN207820129U (zh) 一种用于家庭光纤入户场景下的onu
CN220823077U (zh) 一种光纤被复线传输设备
CN206596007U (zh) 光纤入户转换系统
CN207442852U (zh) G.hn多路输出头端系统
CN203015036U (zh) 一种数字视频光交换传输平台
CN201548722U (zh) 多功能双光口光电转换器
CN212909881U (zh) 一种集成LoRa网关功能的ONU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