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1996U -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1996U CN220821996U CN202322529482.7U CN202322529482U CN220821996U CN 220821996 U CN220821996 U CN 220821996U CN 202322529482 U CN202322529482 U CN 202322529482U CN 220821996 U CN220821996 U CN 2208219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thermistor
- stitch
- circuit board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结构的电路模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针脚,针脚为金属材料,包括:第一针脚和第四针脚;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和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用于连接插头。本实用新型用金属针脚代替传统柔性电源线,从而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针脚中设置弹性行程段,从而使针脚能与不同产品不同进深位置的插头均适配;设置热敏电阻限位槽和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以实现热敏电阻的自动化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加热器结构的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加热器结构的电路(比如蚊香器电路)有诸多缺陷:因不同产品设计风格不同,产品尺寸存在偏差,插头与各配件之间的距离存在前后偏差;插头要达到90°旋转,只能通过柔性电源线实现;因不同产品,对功能电路板上的按钮位置及单个或多个指示灯的位置,均存在位置偏差。
上述缺陷只能通过柔性电源线实现解决,但使用柔性电源线就无法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仍然依靠大量人工,并且需要材料繁杂,连接点多,人工的工作量也大,最终导致人工及材料、场地成本都很大。
传统的带加热器结构的电路使用的加热部分是小型负载(如PTC热敏电阻),而PTC热敏电阻通过焊锡连接电源线,使用焊锡连接会有高能耗与高污染的问题;另外传统热敏电阻在组装时,为保证热敏电阻散热均匀,需要将焊接好电源线的热敏电阻放入陶瓷容置槽后,需加入保温密封胶,然后将密封胶经长时间分段温度烘烤致胶干透,使其充分密封接触以达到更好的温度传导,使用密封胶封装热敏电阻步骤复杂,能耗高,耗时长;上述热敏电阻的使用、组装过程也无法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金属针脚代替传统柔性电源线,金属针脚与各配件(电路板、PTC热敏电阻、插头)的紧配接触实现通电通路。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脚中段设置弹性行程段,针脚存在弹性行程,使针脚可外伸可收缩,从而能与不同产品不同位置的插头均适配。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脚设置接触面与PTC热敏电阻正负电极两侧接触连接实现通电,避免了热敏电阻通过焊锡连接电源线,而导致的高能耗与高污染的问题;上壳体设置热敏电阻限位槽容置热敏电阻,下壳体设置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将热敏电阻紧配封闭在热敏电阻限位槽内,避免了使用密封胶封装热敏电阻步骤复杂,耗时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使用具有折弯部分造型的插头,使其在旋转过程中均可与针脚保持连接保持通电通路。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在壳体上设置插电路板槽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可将电路板通过按压方式,压入槽内,将电路板背面通电铜面与壳体内针脚接触实现通电通路,并根据实际上下位置需求,将电路板在行程限位槽内按压到需要位置即可,避免了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电路板其需要的开关与指示灯等存在的位置偏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针脚,所述针脚为金属材料,用于电路连接;所述针脚包括:第一针脚和第四针脚;所述第一针脚包括: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和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一针脚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都具有弹性;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所述第四针脚包括: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四针脚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都具有弹性;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所述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和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用于连接插头,以通过表面相互接触接入电源;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两个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所述下壳体设置有两个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对应设置,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穿设在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中,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穿设在另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针脚还包括: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所述第二针脚包括: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二针脚的两端;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呈折弯状具有弹性;所述第三针脚包括: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三针脚的两端;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呈折弯状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分别与热敏电阻接触,以为热敏电阻接入电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模块还包括:陶瓷散热体,热敏电阻和铝管,陶瓷散热体包括:陶瓷散热孔和热敏电阻容置槽;上壳体设置有热敏电阻穿过孔、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热敏电阻限位槽,下壳体设置有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和下壳体发热体孔;热敏电阻限位槽为冂字形中空槽,槽顶部封闭,槽底部固定在上壳体上;所述热敏电阻穿过孔设置在槽底部的上壳体上;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热敏电阻都穿过热敏电阻穿过孔设置在热敏电阻限位槽中,并保持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分别与热敏电阻的两个面设置的电源接触银面接触;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穿过热敏电阻穿过孔抵顶热敏电阻,用于将热敏电阻封闭固定在热敏电阻限位槽中;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下壳体发热体孔对应设置;铝管依次穿过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陶瓷散热孔,用于将陶瓷散热体固定到上壳体上;热敏电阻容置槽套接在热敏电阻限位槽外部,以接收热敏电阻散发的热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模块还包括:铜插头,铜插头包括: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四分之一圆造型的折弯部分,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抵顶正极插脚的折弯部分,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抵顶负极插脚3B的折弯部分,使得铜插头在旋转过程中,均与第一针脚和第四针脚保持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上壳体铆合柱,下壳体设置有下壳体铆合柱孔,上壳体铆合柱插入下壳体铆合柱孔中,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铆合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壳体设置有针脚限位槽,用于固定限位针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壳体设置有插电路板槽,用于插入电路板;下壳体设置有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用于对插入的电路板行程限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上设置连接电路板针脚辅助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模块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插入插电路板槽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路板为带开关及指示灯功能的双面电路板,双面电路板包括双面电路板正面开关脚金属接触面和双面电路板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金属针脚代替传统柔性电源线,通过金属针脚与各配件(电路板、PTC热敏电阻、插头)的紧配接触实现通电通路,金属针脚能用机械方式组装到壳体中,从而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针脚中设置弹性行程段,从而使针脚能与不同产品不同进深位置的插头均适配,并保持通电通路。
3.本实用新型针脚设置接触面与热敏电阻正负电极接触连接,上壳体设置热敏电阻限位槽,下壳体设置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避免了焊锡连接电源线的高能耗与高污染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密封胶封装热敏电阻步骤复杂,高能耗,耗时长的问题,从而能实现热敏电阻自动化组装到整体机构上。
4.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有折弯部分造型的插头,使其在旋转过程中均可与针脚保持连接保持通电通路,从而适配不同类型的插座。
5.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设置插电路板槽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从而使电路板可根据实际上下位置需求按压到位,避免位置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
1上壳体,1A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1B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穿过孔,1C上壳体铝管穿过孔,1D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E插电路板槽,1F上壳体铆合柱,1G针脚限位槽;
2下壳体,2A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2B小型负载(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2C下壳体发热体孔,2D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2E连接电路板针脚辅助筋,2F下壳体铆合柱孔;
3铜插头,3A正极插脚,3B负极插脚;
4第一针脚,4A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B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C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
5第二针脚,5A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5B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
6第三针脚,6A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6B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
7第四针脚,7A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B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C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
8陶瓷散热体,8A陶瓷散热孔,8B热敏电阻容置槽;
9带开关及指示灯功能的双面电路板,9A双面电路板正面开关脚金属接触面,9B双面电路板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
10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A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电源接触银面;
11铝管;
12铜插头塑料外壳;
13电器塑料外壳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连接的按钮开关的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电源通断按钮组件3和针脚4。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的一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针脚,针脚容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针脚为金属材料,用于电路连接,金属针脚与各配件(电路板、PTC热敏电阻、插头)的紧配接触实现通电通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中用金属针脚代替传统柔性电线后,金属针脚能用机械方式组装到壳体中,使得电路模块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的功能和效果。
针脚至少有四个,包括:第一针脚4、第二针脚5、第三针脚6和第四针脚7。
第一针脚4包括: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和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分别设置在第一针脚4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都具有弹性。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邻接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呈波浪状,使得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具备弹性行程。
第二针脚5包括: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5A和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5A、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分别设置在第二针脚5的两端。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呈折弯状具有弹性。
第三针脚6包括: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6A和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6A、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分别设置在第三针脚6的两端。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呈折弯状具有弹性。
第四针脚7包括: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分别设置在第四针脚7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都具有弹性。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邻接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呈波浪状,使得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具备弹性行程。
第一针脚4的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和第四针脚7的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用于连接插头,以通过表面相互接触接入电源。
上壳体1设置有两个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1A,下壳体2设置有两个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2A,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1A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2A对应设置,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穿设在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1A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2A中,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穿设在另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1A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2A中。
针脚设置弹性行程段(如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使针脚存在弹性行程,针脚可外伸,可收缩,具有针脚与不同产品不同位置的插头适配,均能保持通电通路的功能和效果;并且针脚设置弹性行程段,不用使用弹簧等其他配件配合,使得针脚保持一体,具有节省针脚自动化组装的成本和时间的功能和效果。
第二针脚5的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5A、第三针脚6的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端接触面6A分别与小型负载(热敏电阻)接触,以为小型负载(热敏电阻)接入电源,使得组装小型负载(热敏电阻)时,不用通过焊锡连接电源线,避免了通过焊锡连接电源线,而导致的高能耗与高污染的问题。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该实施例还包括:陶瓷散热体8,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和铝管11。陶瓷散热体8包括:陶瓷散热孔8A和热敏电阻容置槽8B。
上壳体1设置有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穿过孔1B、上壳体铝管穿过孔1C和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D,下壳体2设置有小型负载(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2B和下壳体发热体孔2C。
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D为冂字形中空槽,槽顶部封闭,槽底部固定在上壳体1上。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穿过孔1B设置在槽底部的上壳体1上。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5A、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6A和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都穿过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穿过孔1B设置在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D中,并保持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5A、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6A分别与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的两个面设置的小型负载电源接触银面10A接触。小型负载(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2B穿过小型负载(热敏电阻)穿过孔1B抵顶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用于将小型负载(热敏电阻)10封闭固定在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D中。
铝管穿过孔1C和下壳体发热体孔2C对应设置。铝管11依次穿过铝管穿过孔1C和陶瓷散热孔8A,用于将陶瓷散热体8固定到上壳体1上。热敏电阻容置槽8B套接在小型负载(热敏电阻)限位槽1D外部,以接收小型负载(热敏电阻)散发的热量。
上述设置使得组装小型负载(热敏电阻)时,没有填密封胶的步骤,也无需对带陶瓷散热体的壳体模块进行烘烤,至密封胶完全干透,因此具有节省组装成本和节省组装时间的功能和效果,也能实现小型负载(热敏电阻)自动化组装的功能和效果。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第一针脚4和第四针脚7一端连接铜插头3,铜插头3连接电源。铜插头3包括:正极插脚3A和负极插脚3B,正极插脚3A和负极插脚3B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四分之一圆造型的折弯部分,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抵顶正极插脚3A的折弯部分,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抵顶负极插脚3B的折弯部分,使得铜插头3在旋转过程中,均与第一针脚4和第四针脚7保持连接。铜插头3的造型设置能达到旋转90度仍能保持与针脚连接,以适应不同客户的不同插座需求的功能和效果。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上壳体1设置有上壳体铆合柱1F,下壳体2设置有下壳体铆合柱孔2F,上壳体铆合柱1F插入下壳体铆合柱孔2F中,以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铆合固定连接。上壳体1设置有针脚限位槽1G,用于固定限位针脚。上壳体1设置有插电路板槽1E,用于插入电路板。下壳体2设置有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2D,用于对插入的电路板行程限位。在壳体上设置插电路板槽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可将电路板通过按压方式,压入槽内,将电路板背面通电铜面与壳体内针脚接触实现通电通路,并根据实际上下位置需求,将电路板在行程限位槽内按压到需要位置即可,避免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电路板等存在的位置偏差问题。
下壳体2的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2D上设置四个连接电路板针脚辅助筋2E,分别对应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以为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提供辅助力。
实施例连接的电路板为带开关及指示灯功能的双面电路板9,双面电路板9包括双面电路板正面开关脚金属接触面9A和双面电路板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9B;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9B设有四个,双面电路板9插入插电路板槽1E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2D后,四个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9B分别与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连接说明:
铜插头3连接电源,电路板插入插电路板槽1E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2D;铜插头3的正极插脚3A与第一针脚4中的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接触,电路从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4A经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4B传导至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4C与电路板接触,实现电源正极电路导入;电路板与第四针脚7中的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接触,电路从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7C经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7B传导至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7A与铜插头3的负极插脚3B接触,实现电源负极电路导出;电路板9的开关控制电源正极电路与电源负极电路通断,从而实现与电源连接的完整回路。
小型负载电路与电路板进行并联:第二针脚5中的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5B与电路板接触实现正极电路导入,电路传导至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5A,通过第二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5A与一极小型负载电源接触银面10A接触,另一极小型负载电源接触银面10A与第三针脚6的第三针脚小型负载端接触面6A接触,电路传导至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6B与电路板接触实现负极电路导出;因而,实现小型负载的完整并联电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针脚,所述针脚为金属材料,用于电路连接;
所述针脚包括:第一针脚和第四针脚;
所述第一针脚包括: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和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一针脚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一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都具有弹性;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
所述第四针脚包括: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和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四针脚的两端,均呈折弯状,使得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第四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都具有弹性;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邻接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呈波浪状,使得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具备弹性行程;
所述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和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用于连接插头,以通过表面相互接触接入电源;
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两个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所述下壳体设置有两个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对应设置,第一针脚弹性行程段穿设在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中,第四针脚弹性行程段穿设在另一对上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和下壳体针脚弹性行程段限位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还包括: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
所述第二针脚包括: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二针脚的两端;第二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呈折弯状具有弹性;
所述第三针脚包括: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分别设置在第三针脚的两端;第三针脚电路板端接触脚呈折弯状具有弹性;
所述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分别与热敏电阻接触,以为热敏电阻接入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陶瓷散热体,热敏电阻和铝管,所述陶瓷散热体包括:陶瓷散热孔和热敏电阻容置槽;
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热敏电阻穿过孔、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热敏电阻限位槽,下壳体设置有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和下壳体发热体孔;
所述热敏电阻限位槽为冂字形中空槽,槽顶部封闭,槽底部固定在上壳体上;所述热敏电阻穿过孔设置在槽底部的上壳体上;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和热敏电阻都穿过热敏电阻穿过孔设置在热敏电阻限位槽中,并保持第二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第三针脚热敏电阻端接触面分别与热敏电阻的两个面设置的电源接触银面接触;热敏电阻封口限位顶柱穿过热敏电阻穿过孔抵顶热敏电阻,用于将热敏电阻封闭固定在热敏电阻限位槽中;
所述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下壳体发热体孔对应设置;所述铝管依次穿过上壳体铝管穿过孔和陶瓷散热孔,用于将陶瓷散热体固定到上壳体上;所述热敏电阻容置槽套接在热敏电阻限位槽外部,以接收热敏电阻散发的热量。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铜插头,所述铜插头包括: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四分之一圆造型的折弯部分,第一针脚电源端接触脚抵顶正极插脚的折弯部分,第四针脚电源端接触脚抵顶负极插脚的折弯部分,使得铜插头在旋转过程中,均与第一针脚和第四针脚保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上壳体铆合柱,下壳体设置有下壳体铆合柱孔,上壳体铆合柱插入下壳体铆合柱孔中,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铆合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置有针脚限位槽,用于固定限位针脚。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置有插电路板槽,用于插入电路板;
所述下壳体设置有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用于对插入的电路板行程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上设置连接电路板针脚辅助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插入插电路板槽和插电路板行程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带开关及指示灯功能的双面电路板,所述双面电路板包括双面电路板正面开关脚金属接触面和双面电路板背面针脚金属接触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29482.7U CN220821996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29482.7U CN220821996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1996U true CN220821996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70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29482.7U Active CN220821996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1996U (zh) |
-
2023
- 2023-09-18 CN CN202322529482.7U patent/CN2208219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1777B (zh) | Led灯一体式电连接结构 | |
US20200173641A1 (en) | Led lighting apparatus | |
EP3260774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mber | |
CN218599653U (zh) | 轨道灯 | |
CN220821996U (zh) | 一种适配性强的加热器集成化电路模块 | |
US6109764A (en) | Led lamp and polarized socket assembly for decorative lamp strings | |
JP3120848U (ja) | 車両用室内led照明装置変換接続構造 | |
CN221552228U (zh) | 具备弹性电路的集成电路模块及弹性电路 | |
CN205174021U (zh) | Led灯一体式电连接结构 | |
CN210491324U (zh) | 功率器件压接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电控设备 | |
JP2004055243A (ja) |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用ピン型端子及び該ピン型端子を使用した押し当て式コネクタ | |
JP4196752B2 (ja) | 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 |
CN206180186U (zh) | 一种组合式接触端子大电流连接器 | |
CN220934553U (zh) | 一种插拔式供电底座及插拔式台灯 | |
CN219698009U (zh) | 一种改进的可实现模块化生产的蚊香器电路结构 | |
CN217178448U (zh) | 一种触点插接式的灯具 | |
CN212107953U (zh) | Led管灯 | |
CN213071517U (zh) | 一种多功能可弯折排插 | |
CN221668708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微动开关 | |
CN221237824U (zh) | 一种灯具 | |
CN221615200U (zh) | 一种led装饰灯泡及led灯串 | |
CN216769120U (zh) | 一种灯线分离插接式取电灯条 | |
KR200319538Y1 (ko) | 일체형 램프 소켓 및 상기 일체형 램프 소켓이 부착된형광등용 전자식 안정기 | |
CN201278392Y (zh) | 一种应用于pcb电路板的接线端子 | |
CN208690545U (zh) | 无粘胶锡片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