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9352U -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9352U
CN220819352U CN202321568470.9U CN202321568470U CN220819352U CN 220819352 U CN220819352 U CN 220819352U CN 202321568470 U CN202321568470 U CN 202321568470U CN 220819352 U CN220819352 U CN 220819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ask
control unit
detection device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8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Mu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Mu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Mur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Mu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8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9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9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9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具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悬挂于支架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所述检测头罩通过连接件悬挂于所述支架,所述检测头罩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和下围挡,所述上围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上围挡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雾化单元,用于向所述下围挡内喷射雾化的试剂;所述检测头罩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围挡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感应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喷液机构、所述感应器、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其在检测时,不需要专人记录检测数据,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具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面具的气密性检测中,当前主要通过监测参试人员在充满检测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各类规定动作的情况,以评估面具气密性程度。其方法主要是:1、在密闭环境如帐篷中布设检测剂,并达到规定的浓度;2、参试人员佩戴面具后进入该帐篷;3、在该帐篷中静止和运动一定时间;4、记录该帐篷内参试人员出现面具漏气现象的数量等信息;5、综合评估面具的气密性程度。
而当前使用的专用气密性检测帐篷在检测面具气密性时,需要专人记录检测数据,自动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在检测时,不需要专人记录检测数据,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悬挂于支架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所述检测头罩通过连接件悬挂于所述支架,所述检测头罩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和下围挡,所述下围挡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
所述上围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感应器安装孔,所述上围挡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安装于所述底板且对应所述下围挡内设置,用于向所述下围挡内喷射雾化的试剂;
所述检测头罩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围挡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内的感应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雾化单元、所述感应器、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试剂瓶、底座和所述雾化单元;
所述雾化单元为雾化片;
所述底板开设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内安装所述底座,所述试剂瓶的瓶口朝下设置且其瓶口部固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雾化片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所述底座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所述试剂瓶内的液体试剂流向所述雾化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及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片启闭的控制开关,所述电源选用为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无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横杆和至少两组用于支撑所述横杆的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包括两根呈八字形设置的支腿,所述检测头罩悬挂于所述横杆之下。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设置为多根,相邻两根所述横杆之间通过转接头相连接,且所述支腿组件也通过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横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为四通转接头,所述四通转接头具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和第四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分别用于安装两根所述横杆,所述第三孔位和所述第四孔位用于安装所述支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选用为吊绳,通过调节所述吊绳能够将所述检测头罩悬挂于不同的高度;
或者,所述连接件为挂钩,所述检测头罩通过所述挂钩挂接于所述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单片机控制器。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悬挂于支架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所述检测头罩通过连接件悬挂于所述支架,所述检测头罩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和下围挡,所述下围挡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
所述上围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喷头安装孔和感应器安装孔,所述上围挡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喷头安装孔,用于向所述下围挡内喷射试剂;
所述检测头罩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围挡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内的感应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喷液机构、所述感应器、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喷液机构包括泵体、试剂瓶和所述喷头,所述试剂瓶内置入试剂,所述泵体的入口端通过抽液导管通入所述试剂瓶内部,所述泵体的出口端通过出液导管与所述喷头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检测人员戴好面具,并将头部伸入至检测头罩的下围挡内,通过检测头罩内的检测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其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专人记录数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检测头罩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待测人员戴好面具置于下围挡内待测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控制单元与喷液机构流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检测头罩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喷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控制单元与喷液机构流程图。
图中:
1-支架;11-横杆;12-转接头;13-支腿;14-转接组件;141-对接管;142-锁紧环;143-锁紧套;15-连接件;
2-检测头罩;200-控制单元;201-感应器;202-喷头;203-电池组;204-第一安装架;205-底座;206-试剂瓶;207-控制开关;208-顶板;209-第二安装架;210-泵体;211-上围挡;212-底板;213-单向阀;214-下围挡;215-进气管;216-密封盖;217-抽液导管;218-出液导管;219-雾化片;220-感应器安装孔;221-充电口;222-喇叭;223-麦克风;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此问题,具体如下:
参照图1-图7,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和悬挂于支架1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2,所述检测头罩2通过连接件15悬挂于所述支架1,所述检测头罩2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211和下围挡214,所述下围挡214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优选地,上围挡211与下围挡214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上围挡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208和底板212,所述底板212开设有感应器安装孔220,所述上围挡211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安装于所述底板且对应所述下围挡214内设置,用于向所述下围挡214内喷射雾化的试剂。
所述检测头罩2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00、设置于所述下围挡214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220内的感应器201,所述控制单元200与所述雾化单元、所述感应器201、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通过检测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其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专人记录数据,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试剂瓶206、底座205和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为雾化片219;雾化片219与控制单元200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底板212开设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内安装所述底座205,所述试剂瓶206的瓶口朝下设置且其瓶口部固装于所述底座205,所述雾化片219安装于所述底座205的底部,且所述底座205开设有流道,所述试剂瓶206内的液体试剂通过底座205内的流道自然流向所述雾化片219。所述雾化片219运行时,将液态试剂的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弥漫至下围挡214内腔。其中,雾化片219上具有至少一个雾化通道,且优选地在雾化片219上圆周设置六个雾化通道。
优选地,检测试剂可使用醋酸、香水或氯化苦等,其具有易挥发性。
本申请还包括电源及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片219启停的控制开关207,控制开关207优选用按钮开关且设置于底板212的底部,在危急时刻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关闭,电源可选用家庭用电或电池组203。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携带,所述电源选用为电池组203,电池组203包括多个蓄电池。所述电池组203、所述控制开关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0电性连接。控制单元200采用MCU单片机控制器且安装于底板212上。优选地,上围挡211的外侧还设置有充电口221,充电口221通过电线与电池组203连接,充电口221用于给电池组203充电。
下围挡214采用透明材质或在下围挡214设置透明窗口,以便于测试人员戴面具能够观察到外部环境或外部工作人员能够对下围挡214内进行观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包括至少一根横杆11和至少两组用于支撑所述横杆11的支腿组件。当横杆11为一根、支腿组件为两组时,至少需要两组支腿组件分别设置于这一根横杆11的两端,用于共同支撑该横杆11。当横杆11为两根以上时,设横杆11的数量为X,X根横杆依次串联连接而形成一根总横杆,并优选地设置支腿组件的数量为(X+1),其中两组支腿组件设置于总横杆的两端,其余的支腿组件对应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横杆11的连接处。
所述支腿组件包括两根呈八字形设置的支腿13,这两根支腿13支地且其撑开角度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设计。优选地,所述横杆11设置为多根,相邻两根所述横杆11之间通过转接头12相连接,且所述支腿组件也通过所述转接头12与所述横杆11相连接所述检测头罩2悬挂于所述横杆11之下。
其中,所述转接头12选用为四通转接头,所述四通转接头具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和第四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分别用于安装两根所述横杆11,所述第三孔位和所述第四孔位用于安装所述支腿组件。优选地,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同轴设置,使得总横杆为一根直杆,同时需要注意,当所有转接头的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孔位与第二孔位不同轴设置即存在0<其夹角<180时,总横杆为弯杆,这种情况可根据实际场地情况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方式是:转接头12的第一孔位与第二孔位同轴设置,第三孔位与第四孔位呈八字形,则支腿组件安装时能够呈八字形,如图1所示。
相邻的两根横杆11之间的连接处可以用四通转接头进行连接,而总横杆两端处也可选用三通转接头,该三通转接头具有第三孔位、第四孔位,还具有第一孔位或第二孔位,即三通转接头与四通转接头的区别是:三通转接头少了一个第一孔位或第二孔位。
检测头罩2通过连接件15悬挂于横杆11上。所述连接件15选用为吊绳,通过调节所述吊绳能够将所述检测头罩2悬挂于不同的高度;或者,所述连接件15为挂钩,挂钩的一端与检测头罩2固接、另一端挂于横杆11上,挂钩可以设计不同长度,使得检测头罩2与横杆11的距离不同,则能够使检测头罩2悬挂于不同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身高。
为了便于调节横杆11及检测头罩2的高度,支腿组件的每个支腿13可以由两根以上的支杆连接起来。最上端的支杆通过转接头12与横杆11连接,而相邻的两根支杆通过转接组件14连接起来。转接组件14包括对接管141,两根支杆与对接管141的两端对接,每个支杆上均套设有锁紧环142,锁紧环142外侧的锁紧套143与对接管141螺纹连接。优选地,支杆采用碳纤维杆,具有重量轻、可快速拆装的特点,总横杆的两端与地面之间设有钢丝的拉绳3,以增加其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专用气密性检测帐篷还存在占用空间相对较大,携带和搭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本申请支架1整体结构的总横杆由横杆11对接拼接而成、支腿13由支杆对接拼装而成,装置整体收起时体积小可装入单人手提箱携带方便,展开拼接步骤简单,仅需多个转接头12及转接组件14即可完成拼装,展开时支腿13呈八字形分布,受力均匀,同时两侧用钢丝拉绳3固定于地面,保持支架1整体的稳定性。
本装置主要是基于士兵训练时佩戴的防护设备的气密性检测开发的。
所述控制单元200包括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无线模块。电池组203通过电源模块给整个检测系统供电。气体浓度传感器主要是为了检测待测环境被雾化液体试剂的浓度,实时的反馈气体浓度信号给控制单元200,由控制单元200计算出气体环境浓度值,决定开启和关闭雾化片219的运行时间,以控制当前的浓度。
感应器201主要是检测是否有待测人员,即检测是否有待测人员戴好面具并置入下围挡214内,当感应器感应到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感应器201如采用光电传感器。
控制单元200的无线模块以连接有WiFi或蓝牙,主要是连接上位机系统进行实时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声光报警模块即声光报警系统,采用与控制单元200连接的声光报警器,用于对检测状态进行声光提示,声光报警系统主要是在系统测量进行中发出声光报警,给周围其他人员一个危险请勿靠近的信号;
语音播报模块即语音播报系统,采用与控制单元200连接的喇叭222和麦克风223,喇叭222设置于底板212,用于对检测状态进行声音提示,语音播报主要是在待测人员准备就位后,语音系统会发出测试系统正在启动的提示声,然后待测人员需发出测试准备好的测量口令经过麦克风223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接下来语音系统回复测量已开始三秒后结束测量,待测人员听到“嘀嘀嘀”三声后可离开。
工作时,如图6,待测人员如士兵配戴好防护设备进入下围挡214内的待测区域,此时检测系统的感应器201会反馈信号给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接受到反馈信号后开启语音播报系统,喇叭222提示待测人员设备开启完成,三秒后进入测试;待测人员听到后三秒发出测试准备完成的口令由麦克风223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串口接受反馈指令并通过算法由气体浓度感应器的数据计算出当前浓度值后,给出雾化片219开启的时间并开启雾化片219;同时雾化片219控制电路采集雾化片219工作电流进一步确认和确定雾化片219的运行时间;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当测试结束后控制单元200关闭雾化片219、语音播报系统及声光报警系统,此时士兵可离开待测区域。
在此列出一组实验数据:依据人员身高,参考防毒服装型号设置6个检测头罩2,检测头罩2根据受测人员的身高布设在总横杆上:
如图1和图6,最左侧悬挂的一个检测头罩2对应于S通道,后两个检测头罩2对应于M通道,再后两个检测头罩2对应于L通道,最右侧的一个检测头罩2对应于XL通道。受测人员戴好面具可根据对应通道进入对应的检测头罩2下方,头部及面具伸入至下围挡214内待测区域,感应器201检测出人员进入控制雾化片219运行而喷射雾化的检测试剂,维持检测浓度。
测量人员进入测量设备测量的区域后,检测系统会发出喷液机构正在启动中的提示声,然后测量员保持站立的姿态后发出准备完成的口令,系统接收此指令后给出启动测量的指令并且控制雾化片219运行雾化出待测试剂,测量结束后系统发出测量结束的指令。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具有计时、音量识别或语音识别功能,能用声光、语音报知检测结果。
2.整套装置便携性强,可装入单人手提箱,重量不超过50kg。
3.使用方便,整套装置能在5分钟内搭建拼装完毕。
4.检测试剂可装入特定的一次性试剂瓶206,也可使用市场通用瓶。
5.检测时,只需检测人员头部戴好面具伸入至检测头罩2内,通过检测头罩2内的检测系统即可实现检测,其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喷液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如下:
如图1、图2、图6、图8-图10,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和悬挂于支架1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2,所述检测头罩2通过连接件15悬挂于所述支架1,所述检测头罩2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211和下围挡214,所述下围挡214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优选地,上围挡211与下围挡214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上围挡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208和底板212。优选地,所述上围挡211通过设置顶板208和底板212后实现密封,其内腔为密封腔。所述底板212开设有喷头安装孔和感应器安装孔220,喷头安装孔和感应器安装孔220为在底板212上竖直贯穿设置的通孔,上围挡211与下围挡214通过喷头安装孔和感应器安装孔220相连通。
所述上围挡(211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喷头202,所述喷头202安装于所述喷头安装孔,用于向所述下围挡214内喷射用于实验检测的试剂;优选地,检测试剂可使用醋酸、香水或氯化苦等,其具有易挥发性。
所述检测头罩2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00、设置于所述下围挡214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220内的感应器201,所述控制单元200与所述喷液机构、所述感应器201、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通过检测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其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专人记录数据,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具体地,所述喷液机构包括泵体210、试剂瓶206和所述喷头202,所述试剂瓶206内置入试剂,所述泵体210的入口端通过抽液导管217通入所述试剂瓶206内部,所述泵体210的出口端通过出液导管218与所述喷头202连通。其中,喷头202可选用喷淋喷头或具有雾化功能的喷头,或这喷头202可更换为雾化器。
为了保证出液流畅,对喷液机构进一步优化:所述试剂瓶206的瓶口设置有密封盖216,密封盖216使得试剂瓶206内腔密封,且所述抽液导管217与所述试剂瓶206密封连通,所述试剂瓶206上还设置有进气管215,所述进气管215上设置有进气的单向阀213。如此设置,在泵体210抽液过程中,整体不会漏气,泵体210运行时产生抽吸力,进而从进气管215的单向阀213进入空气,以实现抽取试剂瓶206内的液体试剂,能够最大程度化地杜绝能量流失,节省泵体210运行时消耗的电能,以及提高喷液效率。
本申请还包括电源及用于控制所述泵体210启停的控制开关207,电源可选用家庭用电或电池组203。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携带,所述电源选用为电池组203,电池组203包括多个蓄电池。所述电池组203、所述控制开关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0电性连接。控制单元200采用MCU单片机控制器且安装于底板212上。
下围挡214采用透明材质或在下围挡214设置透明窗口,以便于测试人员戴面具能够观察到外部环境或外部工作人员能够对下围挡214内进行观察。底板212上通过第二安装架209安装泵体210、通过第一安装架204安装电池组203、通过底座205安装试剂瓶206,试剂瓶206优选地用玻璃材质并按照容量及功能定制,其容量可设置为250ml。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1与实施例1中的支架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装置主要是基于士兵训练时佩戴的防护设备的气密性检测开发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200包括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无线模块以及AD转换电路。电池组203通过电源模块给整个检测系统供电。气体浓度传感器主要是为了检测待测环境被气化液体的浓度,实时的反馈气体浓度信号给控制单元200,由控制单元200计算出气体环境浓度值,决定开启和关闭泵体210的运行时间,以控制当前的浓度。
感应器201主要是检测是否有待测人员,即检测是否有待测人员戴好面具并置入下围挡214内,当感应器感应到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感应器201如采用光电传感器。
控制单元200的无线模块以连接有WiFi或蓝牙,主要是连接上位机系统进行实时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声光报警模块即声光报警系统,采用与控制单元200连接的声光报警器,用于对检测状态进行声光提示,声光报警系统主要是在系统测量进行中发出声光报警,给周围其他人员一个危险请勿靠近的信号;
语音播报模块即语音播报系统,采用与控制单元200连接的喇叭222和麦克风223,用于对检测状态进行声音提示,语音播报主要是在待测人员准备就位后,语音系统会发出测试系统正在启动的提示声,然后待测人员需发出测试准备好的测量口令经过麦克风223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接下来语音系统回复测量已开始三秒后结束测量,待测人员听到“嘀嘀嘀”三声后可离开。
AD转换电路主要是通过采集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来判断泵体210的运行和关闭,如果采样值大于2V判断为泵体210运行中,如果小于2V判断为泵体210已停止工作;进而单片机控制器可以更准确的控制泵体210的运行状态。
工作时,也可以参照图6,待测人员(如士兵)配戴好防护设备进入下围挡214内的待测区域,此时检测系统的感应器201会反馈信号给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接受到反馈信号后开启语音播报系统,喇叭222提示待测人员设备开启完成,三秒后进入测试;待测人员听到后三秒发出测试准备完成的口令由麦克风223反馈给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串口接受反馈指令并通过算法由气体浓度感应器的数据计算出当前浓度值后,给出泵体210开启的时间并开启泵体210;同时泵体210控制电路采集泵体210工作电流进一步确认和确定泵体210的运行时间;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当测试结束后控制单元200关闭泵体210、语音播报系统及声光报警系统,此时士兵可离开待测区域。
其中,检测试剂可装入特定的一次性试剂瓶206,也可使用市场通用瓶,容量可保证至少喷射30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悬挂于支架(1)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2),所述检测头罩(2)通过连接件(15)悬挂于所述支架(1),所述检测头罩(2)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211)和下围挡(214),所述下围挡(214)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
所述上围挡(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208)和底板(212),所述底板(212)开设有感应器安装孔(220),所述上围挡(211)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安装于所述底板且对应所述下围挡(214)内设置,用于向所述下围挡(214)内喷射雾化的试剂;
所述检测头罩(2)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00)、设置于所述下围挡(214)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220)内的感应器(201),所述控制单元(200)与所述雾化单元、所述感应器(201)、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试剂瓶(206)、底座(205)和所述雾化单元;
所述雾化单元为雾化片(219);
所述底板(212)开设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内安装所述底座(205),所述试剂瓶(206)的瓶口朝下设置且其瓶口部固装于所述底座(205),所述雾化片(219)安装于所述底座(205)的底部,且所述底座(205)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所述试剂瓶(206)内的液体试剂流向所述雾化片(2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及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片(219)启闭的控制开关(207),所述电源选用为电池组(203),所述电池组(203)、所述控制开关(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00)包括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无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至少一根横杆(11)和至少两组用于支撑所述横杆(11)的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包括两根呈八字形设置的支腿(13),所述检测头罩(2)悬挂于所述横杆(11)之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设置为多根,相邻两根所述横杆(11)之间通过转接头(12)相连接,且所述支腿组件也通过所述转接头(12)与所述横杆(1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2)为四通转接头,所述四通转接头具有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和第四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分别用于安装两根所述横杆(11),所述第三孔位和所述第四孔位用于安装所述支腿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5)选用为吊绳,通过调节所述吊绳能够将所述检测头罩(2)悬挂于不同的高度;
或者,所述连接件(15)为挂钩,所述检测头罩(2)通过所述挂钩挂接于所述支架(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00)采用单片机控制器。
10.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悬挂于支架(1)上的若干个检测头罩(2),所述检测头罩(2)通过连接件(15)悬挂于所述支架(1),所述检测头罩(2)包括相连接的上围挡(211)和下围挡(214),所述下围挡(214)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面具置于其中进行检测;
所述上围挡(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208)和底板(212),所述底板(212)开设有喷头安装孔和感应器安装孔(220),所述上围挡(211)内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喷头(202),所述喷头(202)安装于所述喷头安装孔,用于向所述下围挡(214)内喷射试剂;
所述检测头罩(2)内还设置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00)、设置于所述下围挡(214)内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感应器安装孔(220)内的感应器(201),所述控制单元(200)与所述喷液机构、所述感应器(201)、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喷液机构包括泵体(210)、试剂瓶(206)和所述喷头(202),所述试剂瓶(206)内置入试剂,所述泵体(210)的入口端通过抽液导管(217)通入所述试剂瓶(206)内部,所述泵体(210)的出口端通过出液导管(218)与所述喷头(202)连通。
CN202321568470.9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819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470.9U CN2208193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470.9U CN2208193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9352U true CN220819352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8470.9U Active CN220819352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9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5641B (zh) 室内智慧型消防产品集成的消防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
CN107335938A (zh) 一种消防设备特殊接头环形安全焊接装置
CN220819352U (zh) 一种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5823515A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
CN207263580U (zh) 一种建筑监理现场粉尘测定装置
CN205679261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
CN205720162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空气检测系统
CN212631437U (zh) 一种测温、喷消毒液一体机
CN106932243A (zh) 一种用于酒精检测仪的主动吸入式口鼻面罩
CN206224742U (zh) 一种火焰探测器检测系统
CN206215240U (zh) 一种能够形成低压环境的舱室
CN211122748U (zh) 一种装潢器材甲醛检测设备
CN205317605U (zh) 一种便携式足球场地足球反弹率检测仪
CN107633757B (zh) 一种电焊烟尘扩散与吹吸式通风控制模拟实验装置
CN208549080U (zh) 一种多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114040158A (zh) 一种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CN209848180U (zh) 一种锂电池试验喷雾灭火装置
CN209589911U (zh) 室内氨气安全监测装置
CN209027810U (zh) 空气呼吸器抗火焰吞噬试验系统
CN208366960U (zh) 一种环境氨气浓度检测设备
CN206638470U (zh) 一种用于酒精检测仪的主动吸入式口鼻面罩
CN113030401A (zh) 毒剂检测系统及毒剂检测方法
CN213120842U (zh) 红外感应体温测试舱
CN217982558U (zh) 一种消防设施检测用的感烟探测器检测装置
CN109149764A (zh) 一种基于移动充电站的故障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