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456U - 网络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网络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456U
CN220798456U CN202322394014.3U CN202322394014U CN220798456U CN 220798456 U CN220798456 U CN 220798456U CN 202322394014 U CN202322394014 U CN 202322394014U CN 220798456 U CN220798456 U CN 22079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ssembly
plate
clamp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40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东源
詹创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ohongmeix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ohongmeix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ohongmeix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ohongmeix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40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络配线架,其通过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呈弯折状,沿弯针支架装配体至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设置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沿第二方向交错设置,并均沿第二方向均依次间隔设置,再设置第一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在整体上增加每个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之间的整体间隔尺寸,进而降低线缆的线芯之间的串扰;并根据不同线缆的线芯的串扰数值,在电路板电连接弯针支架装配体的第一电路和电路板电连接卡刀组件的第二电路上均设置叉指电容,能实现串扰补充。

Description

网络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络配线架。
背景技术
网络配线架在通信领域,属于无源设备,用于端接线缆,经跳线与交换机连接。网络配线架作为永久链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端接线缆、跳接网络跳线、施工操作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和工艺。
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等技术的提升,对综合布线领域的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考验,其中就包括网络配线架。市面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的网络配线架;而大部分的网络配线架厂商由于对市场需求的不明确,对电信行业技术壁垒的不了解,都在以非常低的标准甚至没标准来生产网络配线架。
目前网络配线架的串扰主要来自于端接网络配线架的模组的线缆的解绞线芯,线缆的线芯解绞会产生较高的串扰,其中,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安装于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上的弯针支架装配体和卡刀组件,弯针支架装配体和卡刀组件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包括弯针支架本体以及安装于弯针支架本体内的PIN针,卡刀组件用于端接线缆的解绞线芯部分,目前网络配线架的弯针支架装配体的所有PIN针的设置形状均相同,这些PIN针沿弯针支架装配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沿弯针支架装配体的宽度方向排布为一排,并沿弯针支架装配体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设置,弯针的该结构和排布设置无法给网络配线架带来较好的降低串扰的有益效果,故而导致网络配线架的传输性能较低,若要降低线缆的解绞线芯部分给网络配线架所带来的串扰,就需要沿弯针支架装配体的长度方向加大弯针之间的距离,但是这样会增大弯针支架装配体的体积,进而加大整个网络配线架的尺寸,不满足网络配线架小型化标准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配线架,其能在不增大弯针支架装配体的体积的情形下通过改变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的结构和排布设置来降低线缆的线芯之间的串扰,实现提高网络配线架的传输性能、小型化、标准化的有益效果,并针对不同线缆的线芯的串扰数值,在电路板上设置对应的叉指电容,来实现串扰补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配线架,包括安装壳、连接所述安装壳的理线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的至少两个模组;所述模组沿所述安装壳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模组包括壳体、电路板、弯针支架装配体和卡刀组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和所述卡刀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和所述卡刀组件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包括弯针支架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弯针支架本体内的PIN针,所述PIN针呈弯折状,并朝着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至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所述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PIN针和所述第二PIN针沿第二方向相交错设置,并均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垂直;所述卡刀组件伸至所述安装壳外;所述电路板具有安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的第一面和安装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对应各所述弯针支架装体均设有第一电路,所述第二面上对应各所述卡刀组件均设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上均设有叉指电容;
所述理线架上设有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和所述卡刀组件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卡刀组件的线缆穿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卡刀,所述卡刀沿第三方向间隔均分为两排,每排所述卡刀与每排所述PIN针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卡刀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卡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卡线槽,所述卡线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卡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槽具有相连通的导向段和卡线段,所述导向段位于所述卡线段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段的宽度尺寸朝着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至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打线柱壳和面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打线柱壳和所述面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面壳内,所述卡刀组件穿过所述打线柱壳伸至所述打线柱壳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和所述模组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打线柱壳和所述面壳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壳包括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第一方环形壁,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打线柱壳包括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及连接所述顶板的第二方环形壁,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和第二方环形壁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二方环形壁套于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外;所述顶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对应各所述卡刀组件设有一打线组件,所述打线组件包括两排打线柱,两排所述打线柱与两排所述卡刀一一对应设置,每排相邻所述打线柱之间形成容置槽,每排所述打线柱形成的容置槽与每排卡刀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刀位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置槽内;各所述打线柱穿过所述安装壳伸至所述安装壳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背向所述顶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识别条的放置槽,所述面壳还包括用于将识别条封盖于所述放置槽内的透明识别固定板,所述透明识别固定板可转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透明识别固定板的两端的中间部位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打线柱穿过的让位孔;所述网络配线架还包括理线架,所述理线架包括理线板和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理线板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壳的相对两端,所述理线板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理线板上设有所述理线槽,所述理线槽沿所述盖板至所述理线板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安装壳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理线板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理线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长条凸起,相邻所述长条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理线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模组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打线柱和所述卡刀的线序标识,所述线序标识位于所述打线组件的相对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对,本实用新型的网络配线架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呈弯折状,沿弯针支架装配体至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的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设置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沿第二方向交错设置,并均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均依次间隔设置,再设置第一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在不增加弯针支架装配体体积的基础上增加每个弯针支架装配体的相邻PIN针之间的整体间隔尺寸,降低线缆的线芯之间的串扰,实现提高网线架的传输性能的有益效果,还能满足网络配线架的小型化、标准化的要求;并根据不同线缆的线芯的串扰数值,在电路板电连接弯针支架装配体的第一电路和电路板电连接卡刀组件的第二电路上均设置叉指电容,能够达到降低电路板的电路所带来的串扰,实现串扰补充的有益效果,而且叉指电容的设置并没有使得电路板增加元器件,也进一步满足网络配线架的小型化、标准化的要求。另外,理线架上理线槽的设置,能够实现连接卡刀组件的线缆分隔开,达到理线的目的,理线槽还能增加线缆与理线架的接触面积,加大对线缆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网络配线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模组和线缆组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模组的爆炸分解图;
图4为图3中由卡刀组件、电路板和弯针支架装配体祖晨的装配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的电路板的仰视图;
图7为图5中圆圈A所圈部位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的卡刀的主视图;
图9为图3中的面壳的一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安装壳和理线架组成的装配体的爆炸分解图;、
图11为图10中圆圈B缩圈部位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圆圈C缩圈部位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的安装壳和理线架的连接部位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安装壳;11、盖板;111、让位孔;12、第一侧壁;121、外卡接孔;13、第二侧壁;14、第一板;141、连接孔;142、第一孔部;143、第二孔部;15、第二板;16、第三板;17、第四板;
20、模组;30、电路板;31、第一面;32、第一电路;33、第二面;34、第二电路;35、叉指电容;40、弯针支架装配体;41、弯针支架本体;42、第一PIN针;43、第二PIN针;50、卡刀;51、卡线槽;511、卡线段;512、导向段;60、面壳;61、底板;611、放置槽;62、第一方环形壁;63、第一模组卡扣;631、第一斜面;64、第二模组卡扣;641、弹性片;642、卡接凸起;65、透明识别固定板;70、打线柱壳;71、顶板;72、第二方环形壁;73、打线柱;74、容置槽;75、连接板;751、内模组卡孔;752、第二斜面;
80、理线托架;81、支撑板;82、固定件;821、第一卡固块;822、第二卡固块;823、卡固槽;83、理线板;831、理线槽;832、长条凸起;
90、线缆;91、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或两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网络配线架,包括安装壳10、安装于安装壳10内的至少两个模组20以及连接安装壳10的理线架80,模组20沿安装壳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模组20用于连接线缆90的解绞线芯部分,进行信号传输,理线架80用于将连接模组20的线缆90分隔开,避免线缆紊乱。
模组20包括壳体、电路板30、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卡刀组件,电路板30和弯针支架装配体40位于壳体内,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卡刀组件分别安装于电路板30的相对两侧上;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卡刀组件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40包括弯针支架本体41以及安装于弯针支架本体41内的PIN针,PIN针呈弯折状,并朝着弯针支架装配体40至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PIN针的一端电连接电路板30,另一端用于电连接外界的连接器;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的数量均为至少两根,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沿第二方向相交错设置,并均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即第一PIN针42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PIN针43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PIN针42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43的至少部分结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垂直。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分别选为安装壳的厚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卡刀组件穿过壳体和安装壳10后伸至安装壳10外,用于连接线缆解绞后的线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PIN针呈弯折状,沿弯针支架装配体40至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设置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沿第二方向相交错设置,并均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均依次间隔设置,再设置第一PIN针42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43的至少部分结构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在不增加弯针支架装配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整体上增加每个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相邻PIN针之间的整体间隔尺寸,进而达到降低线缆90的解绞线芯91部分之间的串扰,实现提高网络配线架的传输性能。满足网络配线架小型化、标准化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在每个模组20内,如图4所示,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弯针支架装配体40也沿安装壳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各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第一PIN针42和第二PIN针43的数量均为4个,根据IEC标准PIN针至少要保证与RJ45连接器750次的插拔端接,所以PIN针优选采用磷青铜材质,同时为了降低串扰,将PIN针设计为两排,第一排由第一PIN针42组成,第二排由第二PIN针43组成,第一排的4PIN针(1、3、5、7)和第二排的4PIN针(2、4、6、8)按照568线序对应的是白橙、白绿、白蓝、白棕和橙、蓝、绿、棕。这样子将PIN针有效错开,就可降低线缆90的线芯91之间的串扰。
信道中主要的串扰来自连接器处的线缆解绞,包括连接器自身导体结构,这部分串扰是在实际施工中无法避免的,可以通过电路的方式进行串扰补偿。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电子学里的名词,叫电容耦合,它是借助电路之间的电容进行能量传输,这种耦合设计可以达到降低电路之间的串扰效应,换句话说叫串扰补偿,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在电路板实现电容耦合的方式中,最直接的就是将电路板的电路中需要串扰补偿的线对之间进行两两交织,以实现电容耦合,如图7所示。这样的电容,称之为叉指电容,叉指电容值的大小和耦合性跟电路板的基体上叉指的间距、长度、宽度有很大的关系。故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设有叉指电容35,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电路板30具有相对设置的用于安装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第一面31和用于安装卡刀组件的第二面33,第一面31上对应各弯针支架装配体40均设有电连接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第一电路32,第二面33上对应各卡刀组件均设有电连接卡刀组件的第二电路34,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卡刀组件通过第一电路32和第二电路34实现电连接。第一电路32和第二电路34上均设有叉指电容35,第一电路32上的叉指电容35对应弯针支架装配体40设置,第二电路34上的叉指电容35对应卡刀组件设置。第一电路32和第二电路34上叉指电容35的设置,能够达到降低电路板30的电路的串扰,实现串扰补充的有益效果。不同线缆90的线芯91的串扰数值决定了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PIN的结构和排布,并还决定了卡刀组件的结构,而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PIN针的结构和排布决定了第一电路32上的叉指电容35的数量和数值大小,卡刀组件的结构决定了第二电路34上的叉指电容35的数量和数值大小,总之,叉指电容35的数量和数值大小决定了电路板30的第一电路32和第二电路34能为链路提供多大的串扰补充。而且叉指电容35的设置并没有使得电路板30增加元器件,也进一步满足网络配线架的小型化、标准化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32上设有8个引脚(1、2、3、4、5、6、7、8),第一电路上每个引脚的数量均为两个,在第二电路34上也设有8个引脚(1、2、3、4、5、6、7、8),第二电路上的每个引脚的数量也均为两个。各电路板上的叉指电容35主要有13、25、35、46、47、67、56、68共8类,这8类叉指电容能根据整个链路的串扰数值进行串扰补偿,并且保证串扰余量可以兼容大部分不同品牌的双绞线。其中第一电路上的叉指电容有13、35、46、47、68,第二电路上的叉指电容有25、56、67。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刀组件包括安装于电路板30上的卡刀50,卡刀50沿第三方向间隔均分为两排,每排卡刀50与每排PIN针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各卡刀50沿第一方向延伸,卡刀50远离电路板30的一端形成有卡线槽51,卡线槽5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卡刀50远离电路板30的一端。关于每个模组20相对应的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卡刀组件,弯针支架装配体40和PIN针和卡刀组件的卡刀50的数量根据需要端接的线缆90的线芯91的数量确定,需保证弯针支架装配体40的PIN针数量和卡刀组件的卡刀50数量均与线缆90的线芯91数量相等,在该实施例,均优选为4个。通过设置卡刀组件的卡刀50沿第三方向间隔均分为两排,而不是设置卡刀组件的卡刀50直接为一排,可以进一步起到降低串扰,提高网络配线架的传输性能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卡线槽51具有相连通的导向段512和卡线段511,导向段512位于卡线段511远离电路板30的一端,导向段512的宽度尺寸朝着弯针支架装配体40至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逐渐减小。导向段512的设置有利于线缆90的线芯91能顺利卡入卡线槽51的卡线段511内,若不设置导向段512,便会有一定的概率出现线缆90的线芯91卡不进至卡线槽51的卡线段511内,导致链路不通的情况发生。
卡刀50优选采用磷青铜材质支撑,卡线槽51的卡线段511的间距优选采用0.3-0.5mm。进一步的,卡线槽51的卡线段511的间距优选采用0.4mm。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打线柱壳70和面壳60,电路板30和弯针支架装配体40位于打线柱壳70和面壳60围成的空间内,弯针支架装配体40位于面壳60内,卡刀组件的卡刀50穿过打线柱壳70伸至打线柱壳70外。
面壳60包括底板61以及连接底板61的第一方环形壁62,弯针支架装配体40位于第一方环形壁62围成的空间内;打线柱壳70包括与底板61相对设置的顶板71及连接顶板71的第二方环形壁72,第一方环形壁62和第二方环形壁72位于底板61和顶板71之间,第二方环形壁72套于第一方环形壁62外;顶板71背向底板61的侧面上对应各卡刀组件设有一打线组件,打线组件包括两排打线柱73,两排打线柱73与两排卡刀50一一对应设置,每排相邻打线柱73之间形成容置槽74,每排打线柱73的容置槽74与每排卡刀50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卡刀50位于相对应的容置槽74内;各打线柱73穿过安装壳10伸至安装壳10外。该设置使得相邻的卡刀50能被打线柱73隔开,能够起降低串扰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各容置槽74远离顶板71的一端形成V型进线口。该设置可以可以使得线缆90的线芯91顺着V型的进线口顺利地运动至卡刀50的卡线槽51所在的位置。
优选的,打线柱壳70和面壳60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方环形壁62上活动安装有块状的第一模组卡扣63,第一模组卡扣63位于第一方环形壁62外,第一模组卡扣63靠近顶板7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斜面631,第一斜面631朝着顶板71至底板61的方向并朝着远离第一方环形壁62的方向延伸,打线柱壳70的第二方环形壁72上对应各第一模组卡扣63设有一连接板75,连接板75位于第二方环形壁72远离顶板71的一侧,连接板75上设有与第一模组卡扣63相匹配的内模组卡孔651,第一模组卡扣63卡固于内模组卡孔651内,连接板75上设有与第一斜面631相匹配的第二斜面752。第二斜面752位于连接板75远离顶板71的一端,并位于连接板75面向第一方环形壁62的一侧。
当要将分离的打线柱壳70和面壳60相连接时,先将打线柱壳70放置于第一方环形壁62远离底板61的一侧,然后驱使打线柱壳70朝着面壳60的方向移动,在打线柱壳70的移动过程中,先是第二斜面752抵接第一斜面631,第二斜面752通过第一斜面631挤压块状的第一模组卡扣63朝向第二方环形壁72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模组卡扣63运动至内模组卡孔751所在的位置时,第二斜面752也脱离第一斜面631,第一模组卡扣63所受的挤压力消失,第一模组卡扣63在其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复位进入至内模组卡孔751内,实现打线柱壳70和面壳60的紧固连接。第一模组卡扣63和内模组卡孔751的配合能够确保模组20内部的结构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包括IDC的端接和PIN针的接触。
可选的,如图3所示,每一个面壳60上可设有6个第一模组卡扣63,面壳60的第一方环形壁62的相对两侧各2个,面壳60的第一方环形壁62的两端各1个。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底板61背向顶板7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识别条的放置槽611,面壳60还包括用于将识别条封盖于放置槽611内的透明识别固定板65,透明识别固定板65可转动位于放置槽611内,透明识别固定板65的两端的中间部位可转动连接底板61。通过按压透明识别固定板65的一侧,使透明识别固定板65旋转,便可打开放置槽611,便可取出或放入标签纸,随后按压透明识别固定板65的另一侧,使透明识别固定板65反向旋转,便可封盖放置槽611。此操作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实现,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壳10和模组20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方环形壁6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模组卡扣64,第二模组卡扣64包括弹性片641以及卡接凸起642,弹性片641的一端连接第二方环形壁72,另一端朝着底板61至顶板71的方向并朝着远离第一方环形壁62的方向延伸,卡接凸起642设于弹性片641远离第一方环形壁62的一端上,并位于弹性片641背向第一方环形壁62的一侧;如图10所示,安装壳10包括盖板11以及两连接盖板11的第一侧壁12,盖板11位于顶板71远离底板61的一侧;盖板11上设有打线柱73穿过的让位孔111,两第一侧壁12均位于盖板11的一侧,并分别位于模组20的相对两侧,第一侧壁12上对应卡接凸起642设有外卡接孔121。卡接凸起642卡固于外卡接孔121内,以使安装壳10和模组20能紧固连接。
当要将相分离的模组20和安装壳10相连接时,先将模组20放置于第一侧壁12远离盖板11的一侧,然后通过施力于卡接凸起642挤压弹性片641,使得卡接凸起642能进入至安装壳10内,随后驱使模组20逐渐进入至安装壳10内,当卡接凸起642运动至外卡接孔121所在的位置,弹性片641的弹性回复力驱使外卡接凸起642进入至外卡接孔121内,此时模组20与安装壳10之间实现紧固连接,故而使得模组20不会轻易脱离安装壳10。
可选的,每个模组20上设置有4个第二模组卡扣64,每个模组20的面壳60的第一方环形壁62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两个第二模组卡扣64。
在一实施例中,理线架80上设有理线槽831,理线槽831和卡刀组件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连接卡刀组件的线缆90穿过。具体的,如图10所示,理线架80包括理线板83和两支撑板81,两支撑板81的一端分别连接理线板83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安装壳10的相对两端,理线板83位于盖板11远离底板61的一侧,理线板83上设有理线槽831,理线槽831沿盖板11至理线板83的方向延伸,并沿理线板8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理线槽831与卡刀组件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每根与卡刀组件端接的线缆90均能有对应的理线槽831放置。理线架80上理线槽831的设置,能够实现连接卡刀组件的线缆90分隔开,达到理线的目的,理线槽831对应每一个信息点的端口,这样子可以保证线缆90理线后,能保持一定的间距,可以降低线缆90之间的串扰,而且理线槽831还能增加线缆90与理线架80的接触面积,加大对线缆9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理线板83上设有若干沿理线板8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长条凸起832,相邻长条凸起832之间形成理线槽831。长条凸起832的设置能将线缆90隔开,能更好地实现理线,还能增加理线板83的面积,能使理线板83对线缆90实现更好的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安装壳10还包括两第二侧壁13,第二侧壁13分别连接盖板11的相对两端,并位于两第一侧壁12之间;两支撑板81分别与两第二侧壁13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板14具有平行于盖板11的第一板14、连接第一板14和盖板11的第二板15、平行于盖板11且位于第一板14远离盖板11的一侧的第三板16以及连接第二板15和第三板16的第四板17,其中,第一板14用于连接理线架80的支撑板81,第三板16用于安装于外部的其他结构上,实现整个线缆90配线架在外部其他结构上的固定。如图11所示,第一板14位于盖板11靠近面壳60的底板61的一侧,第一板14上设有L型的连接孔141,连接孔14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部142和第二孔部143,第二孔部143位于第一孔部142的一侧,且长度小于第一孔部142的长度;支撑板81远离排线板的一端设有L型的固定件82;如图12所示,固定件82包括对应第一孔部142设置的第一卡固块821以及对应第二孔部143设置的第二卡固块822,第二卡固块连接支撑板81和第一卡固块821的第二卡固块822,第一卡固块821和支撑板81之间形成卡固槽823;如图13所示,第二卡固块822位于第二孔部143内,临近第二孔部143的固定板部分卡固于卡固槽823内,以使支撑板81板和安装壳10的第二侧壁13之间实现紧固连接。
当将相分离的安装壳10和理线架80相连接时,将第一卡固块821穿过第一孔部142伸入至第一板14远离盖板11的一侧,然后沿第一孔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件82直至第二卡固块822对齐第二孔部143,随后驱使第二卡固块822进入至第二孔部143内,在第二卡固块822进入好至第二孔部143内后,继续驱使固定件82沿第一孔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临近第二孔部143的固定板部分卡固于第一卡固块821和支撑板81之间形成的卡固槽823内后,便可实现安装壳10和理线架80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1背向模组20的一侧设有对应打线柱73和卡刀50的线序标识(图中未示出),线序标识位于打线组件的相对两侧,用于识别打线柱73和卡刀50。线序标识可以方便线缆90端接,通过将线序标识设置在打线组件的相对两侧,而不是设置在打线组件的两排打线柱73之间,可以避免线缆90阻挡线序标志,不会导致施工人员施工时发生无法识别线序,导致误接线序,进而导致返工的情况发生。线序标识优选全部使用UV喷涂技术形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连接所述安装壳的理线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的至少两个模组;所述模组沿所述安装壳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模组包括壳体、电路板、弯针支架装配体和卡刀组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和所述卡刀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和所述卡刀组件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包括弯针支架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弯针支架本体内的PIN针,所述PIN针呈弯折状,并朝着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至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PIN针均分为两排,两排所述PIN针分别为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PIN针和所述第二PIN针沿第二方向相交错设置,并均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和第二PIN针的至少部分结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垂直;所述卡刀组件伸至所述安装壳外;所述电路板具有安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的第一面和安装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对应各所述弯针支架装体均设有第一电路,所述第二面上对应各所述卡刀组件均设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上均设有叉指电容;
所述理线架上设有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和所述卡刀组件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卡刀组件的线缆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卡刀,所述卡刀沿第三方向间隔均分为两排,每排所述卡刀与每排所述PIN针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卡刀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卡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卡线槽,所述卡线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卡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具有相连通的导向段和卡线段,所述导向段位于所述卡线段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段的宽度尺寸朝着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至所述卡刀组件的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打线柱壳和面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打线柱壳和所述面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面壳内,所述卡刀组件穿过所述打线柱壳伸至所述打线柱壳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和所述模组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打线柱壳和所述面壳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包括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第一方环形壁,所述弯针支架装配体位于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打线柱壳包括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及连接所述顶板的第二方环形壁,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和第二方环形壁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二方环形壁套于所述第一方环形壁外;所述顶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对应各所述卡刀组件设有一打线组件,所述打线组件包括两排打线柱,两排所述打线柱与两排所述卡刀一一对应设置,每排相邻所述打线柱之间形成容置槽,每排所述打线柱形成的容置槽与每排卡刀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刀位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置槽内;各所述打线柱穿过所述安装壳伸至所述安装壳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顶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识别条的放置槽,所述面壳还包括用于将识别条封盖于所述放置槽内的透明识别固定板,所述透明识别固定板可转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透明识别固定板的两端的中间部位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打线柱穿过的让位孔;所述网络配线架还包括理线架,所述理线架包括理线板和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理线板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壳的相对两端,所述理线板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理线板上设有所述理线槽,所述理线槽沿所述盖板至所述理线板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安装壳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板上设有若干沿所述理线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长条凸起,相邻所述长条凸起(832)之间形成所述理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模组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打线柱和所述卡刀的线序标识,所述线序标识位于所述打线组件的相对两侧。
CN202322394014.3U 2023-09-04 2023-09-04 网络配线架 Active CN22079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4014.3U CN220798456U (zh) 2023-09-04 2023-09-04 网络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4014.3U CN220798456U (zh) 2023-09-04 2023-09-04 网络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456U true CN220798456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4014.3U Active CN220798456U (zh) 2023-09-04 2023-09-04 网络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5988B1 (en) Multi-port modular jack assembly with LED indicators
CN2809977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47858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フェースアダプタモジュール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CN201204312Y (zh) 电连接器
US20030157842A1 (en) Terminal housing for a communication jack assembly
KR100371659B1 (ko) 전기 커넥터를 위한 어댑터 프레임 조립체
CN110729594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6981732B (zh) 接线端子台
US783751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vertically oriented contacts
US6736673B1 (en) Multi-port modular jack assembly with signal conditioning
US80211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module
CN210156669U (zh) 一种两侧解锁连接器组件
US6729906B1 (en) Signal conditioned modular jack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CN211719825U (zh) 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CN109119800B (zh) 一种差分连接器及其壳体、接触件组件
CN210723480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20798456U (zh) 网络配线架
WO2022057422A1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7544807U (zh) 电芯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0182689U (zh) 一种正面解锁连接器组件
CN113241538A (zh) 一种连接器
CN220672909U (zh) 具有高频信号传输补偿的网络连接器
CN220672892U (zh) 连接器模组
CN216450856U (zh) 一种多胞网络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