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6946U -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6946U
CN220796946U CN202322116252.8U CN202322116252U CN220796946U CN 220796946 U CN220796946 U CN 220796946U CN 202322116252 U CN202322116252 U CN 202322116252U CN 220796946 U CN220796946 U CN 220796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plate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62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桐
黎华东
安柏林
宁兴华
黎举辉
骆名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62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6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6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6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沿竖向方向设置;层架,所述层架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并用于承载设备;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且位于所述层架的上方。由此,框架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构成,可以将设备装配至第二框架后,再将装配在第二框架上的设备和第二框架一起装配到第一框架上,从而降低设备装配至框架的装配难度,避免高空作业,提高装配效率及作业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柜中的设备数量多,具体如: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管路组件等。
相关技术中,储能电池柜中的设备通常装配至框架结构,以实现对多个设备的固定,而受储能电池柜的尺寸限制,导致装配储能电池柜上方区域的设备时的作业高度高,不便于装配,影响装配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框架,框架包括分体设置的两部分,可以降低设备的装配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沿竖向方向设置;层架,所述层架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并用于承载设备;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且位于所述层架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框架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构成,可以将设备装配至第二框架后,再将装配在第二框架上的设备和第二框架一起装配到第一框架上,从而降低设备装配至框架的装配难度,避免高空作业,提高装配效率及作业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框架或所述层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沿竖向方向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沿竖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层架或所述第二框架;和/或,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立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一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层架或所述第二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构造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或所述第二立板上,并沿水平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相连,并用于安装及承载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框架还包括:多个纵梁,多个所述纵梁安装于所述底座,并沿竖向方向设置;顶座,所述顶座连接在多个所述纵梁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至少一端敞开的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层架为多个,多个所述层架在竖向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层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框架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在所述面板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的边沿处设有翻板,所述翻板向内翻折并形成安装槽,所述保温层通过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设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自所述面板的边沿向内翻折,并与所述保温层的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翻边适于对所述保温层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翻边上设有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自所述限位翻边的内边沿向背离所述保温层一侧延伸,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框架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设备,包括上述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能设备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面板组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框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框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面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层架与立柱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框架1;
第一框架11;立柱111;第一立板1111;第二立板1112;第一支撑板1113;第二支撑板1114;连接翻边1115;层架112;定位槽1121;
第二框架12;底座121;边框1211;安装板1212;插槽1213;纵梁122;顶座123;
面板组件13;面板131;翻板1311;第一板13111;第二板13112;限位翻边1313;定位翻边1314;安装槽1315;保温层132;
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罐4;板换5;加热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1。
中设有储能系统和换热系统,储能系统用于储能(电能),换热系统可用于与储能系统换热,以调节储能系统的温度,将储能系统的温度保持在适于充放电的温度阈值内,提升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
换热系统中设置有多个设备,具体如:泵、加热装置6、风机、压缩机2、冷凝器3等,本申请中的框架1为上述设备的安装载体,以将设备进行固定。
参照图2,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均为安装设备的载体。
如图3所示,第一框架11包括:层架112和多个立柱111,多个立柱111均沿竖向方向设置,层架112连接在多个立柱111之间,并且层架112用于承载设备,以在第一框架11处形成用于安装设备的平台结构。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框架12安装在第一框架11上,并且第二框架12设置在多个立柱111之间,而且第二框架12位于层架112的上方。其中,第一框架11为第二框架12的安装载体,第二框架12设置在多个立柱111围绕形成的区域内,并与第一框架11固定相连,以在满足设备装配需求的同时降低设备装配至框架1的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框架12也是用于安装及承载设备的结构,从而可以先将设备装配在第二框架12上后,再将设备同第二框架12一起装配至第一框架11,满足设备装配需求的同时降低设备的装配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框架12设置在层架112的上方,也就是说,安装在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在框架1中的位置(相较于安装在第一框架11上设备)处于较高的高度位置,若框架1采用整体设计结构,将会导致在装配上述设备(安装在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的作业高度高,不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影响装配效率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框架1构造为分体式的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可以将布置位置较高的设备先装配在第二框架12上,再将第二框架12通过吊装等装配方式装配至第一框架11,从而无需在高处进行作业,降低设备的装配难度,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及操作安全性。
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二框架12在竖向方向上与部分立柱111对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立柱111对第二框架12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并且保证框架1整体的一致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分体式设置,从而在将第二框架12装配至第一框架11时需要对第二框架12的装配位置进行定位,当将第二框架12设置在多个立柱111之间围绕形成的区域内时,便于作业人员进行定位,降低将第二框架12装配至第一框架11的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1,框架1由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构成,可以将设备装配至第二框架12后,再将装配在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和第二框架12一起装配到第一框架11上,从而降低设备装配至框架1的装配难度,避免高空作业,提高装配效率及作业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框架11上,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在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的维修、更换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2,第二框架12上设置的设备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等,设备的尺寸、重量较大,高空作业存在操作难度。当需要对安装在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以将第二框架12从第一框架11上取下,再对第二框架12上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降低作业高度,提高安全性。
参照图2,第二框架12的底座121与层架112在竖向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在第二框架12和层架112之间预留出安装空间,提高框架1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第二框架12或层架112,以通过立柱111承载第二框架12或层架112的重量,将第二框架12或层架112与立柱111定位配合,便于进一步将第二框架12或层架112与立柱111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以第二框架12为例,在第二框架12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二框架12布置在支撑部上,将第二框架12至少在竖向上与立柱111定位配合,此后可进一步通过连接部件将第二框架12与立柱111紧固,从而将第二框架12与立柱111固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可以起到定位及支撑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连接部件(如:螺栓、螺母等)将第二框架12与立柱111固定。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包括: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第一立板1111沿竖向方向设置,第二立板1112沿竖向方向设置,并且第二立板1112与第一立板1111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以形成截面呈L形设置的柱状结构,使得立柱111的结构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垂直设置,可以提升立柱111的结构强度,并且在竖向方向投影上,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呈L形设置,L形的开口朝向内侧(即设置层架112、第二框架12以及布置设备的一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113,第一支撑板1113与第一立板1111相连,并且第一支撑板1113与第二立板1112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板1113用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以对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提供竖向的支撑力。
其中,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立板1112分别设在第一立板1111的两端,并且第一支撑板1113自与第一立板1111相连的一端向内延伸,第一支撑板1113与第二立板1112相对设置,以在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的内侧形成适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114,第二支撑板1114与第二立板1112相连,并且第二支撑板1114与第一立板1111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板1114用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以对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提供竖向的支撑力。
其中,第二支撑板1114和第一立板1111分别设在第二立板1112的两端,并且第二支撑板1114自与第二立板1112相连的一端向内延伸,第二支撑板1114与第一立板1111相对设置,以在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的内侧形成适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1113与第一立板1111垂直设置,以将第一支撑板1113与第二立板1112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板1114与第二立板1112垂直设置,以将第二支撑板1114与第一立板1111平行设置。此时,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支撑板1114也相互垂直,从而可以保证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在搭接在支撑结构(第一支撑板1113、第二支撑板1114)上时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结构对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的支撑定位效果。
参照图7,立柱111同时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支撑板1114,通过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支撑板1114的上边沿平齐设置,以提升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支撑板1114对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支撑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立柱111还可以仅设有第一支撑板1113或第二支撑板1114,也可以满足对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的支撑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构造为支撑板,支撑板设在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以形成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以用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
其中,支撑板设置在第一立板1111和第二立板1112的内侧,并且支撑板可以分别第一立板1111的内壁面和第二立板1112的内壁面固定相连,以提升支撑板处的结构强度,保证支撑板的承载效果。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2包括底座121,底座121与立柱111相连,并且底座121用于安装及承载设备。
其中,底座121为第二框架12中的承载结构。参照图4,底座121上安装有压缩机2,通过底座121可以将压缩机2进行固定。同时,底座121适于支撑在上述的支撑结构上,以将第二框架12与立柱111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参照图4,底座121构造呈长方体,并且底座121上形成有沿竖向方向贯穿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可以对中的管路组件进行避让,以降低中管路组件的走线难度。
参照图4,底座121包括边框1211和安装板1212,边框1211构造为中空结构并适于与立柱111连接配合,安装板1212沿竖向方向设置,并连接在边框1211两个相对设置的壁面之间,安装板1212上形成有安装结构,通过压缩机2与安装结构配合,可以将压缩机2固定在底座121上。
参照图4,安装板1212为多个,多个安装板1212依次间隔排布。其中,安装板121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底座121的结构强度,还可以为压缩机2的装配提供安装点,并且竖向设置的安装板1212可以对管路组件充分避让,以便于中管路组件的走线排布。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2还包括:顶座123和多个纵梁122,多个纵梁122安装在底座121上,并沿竖向方向设置,顶座123连接在多个纵梁122的顶端。
其中,纵梁122支撑在底座121和顶座123之间,以形成结构可靠的框架1结构。参照图4,第二框架12还可以用于安装冷凝器3,冷凝器3设置在顶座123、纵梁122和底座121之间共同围绕形成的框架1区域内,冷凝器3可以与外部换热,以满足换热系统的运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冷凝器3可以与纵梁122固定相连,以将冷凝器3竖向设置在第二框架12内。当然,还可以将冷凝器3进一步与底座121或顶座123相连,提升冷凝器3在第二框架12中的连接可靠性。
结合图2、图3和图4,当第二框架12装配至第一框架11时,顶座123也对第一框架11的顶部进行遮挡。也就是说,第二框架12的顶座123也被构造为框架1的顶座123,用于从顶部对框架1内的设备进行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在竖向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支撑部用于支撑层架112或第二框架12。
参照图3,以支撑部具体构造为支撑板(如上述的第一支撑板1113和第二支撑板1114),支撑板沿竖向方向延伸,并且支撑板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支撑板之间预留出布置层架112或供第二框架12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参照图2、图3和图4,立柱111上设有沿竖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组支撑板。其中,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可以用于支撑顶座123,当顶座123布置在该支撑板上时,顶座123的侧壁可以分别与第一立板1111、第二立板1112相对设置,以便于将顶座123与立柱111连接固定,提升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的连接可靠性;位于中部的支撑板与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之间间隔设置,以预留出布置底座121的空间,底座121布置在中部的支撑板的上方,以通过中部的支撑板对底座121进行支撑定位,便于进一步将底座121与立柱111连接固定,提升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的连接可靠性;位于中部的支撑板与位于下方的支撑板之间也间隔设置,并预留出布置层架112的空间,层架112支撑在位于下方的支撑板上,并可以进一步通过连接件与立柱111连接固定。其中,竖向方向上两组相邻设置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布置的层架112或底座121尺寸需求进行设计,以在保证支撑板处强度的同时预留出充足的装配空间。
如图2所示,三组支撑板中位于下方的支撑板的下端的高度位置高于立板(如上述的第一立板1111、第二立板1112)的下端设置,即支撑板与立板非平齐设置,以预留出布置层架112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布置在第一框架11最底部的层架112无需通过支撑部进行支撑,在该层架112布置在位于下方的支撑板下方时,层架112的侧壁可分别与第一立板1111、第二立板1112对应,从而便于将该层架112与立板连接固定。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1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至少一端敞开的插槽1213,插槽1213可以与叉车的叉臂插接配合,以通过叉车对第二框架12进行转运,便于将第二框架12调整至适于与第一框架11装配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21形成有插槽1213,通过插槽1213与叉车的配合,可以对第二框架12进行举升、平移等操作,从而可以将第二框架12搬运至搭接在支撑部的位置,以通过支撑部将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进行定位,并进一步通过连接部件将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连接固定,即可实现框架1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框架12的装配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绳索将第二框架12吊起的方式,将第二框架12吊到适于与第一框架11装配的位置,并进一步将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固定相连。相较于吊装的方式,通过叉车转运第二框架12的方式稳定性更好。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层架112为多个,多个层架112在竖向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而且位于最上方的层架112与第二框架12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框架12在竖向方向上与层架112相对设置,当位于最上方的层架112与第二框架12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时,可以在最上方层架112与第二框架12之间预留出装配空间。参照图2,第一框架11中设有两个层架112,位于上方的层架112安装有膨胀管和板换5,位于下方的层架112安装有加热装置6等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还包括面板组件13,面板组件13设于第一框架11,以通过面板组件13对安装在框架1中的部件进行遮挡,防止设备外露,并且可以提升框架1的外观一致性。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框架11由立柱111和层架112构成,从而在第一框架11上形成有多个镂空区域,设备可以从镂空区域处装配到第一框架11内。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框架11上设置面板组件13,通过面板组件13对第一框架11的镂空区域进行遮挡,以防止设备外露,对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组件13包括:面板131和保温层132,面板131与第一框架11相连,保温层132设在面板131的内侧。面板组件13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减少外部环境温度对布置在框架1内的设备产生的影响,提升框架1内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处于低温的工作环境中时,保温层132可以减小外部低温对设置在框架1内设备的影响。其中,保温层132可以由泡沫、硅胶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31的边沿处设有翻板1311,翻板1311向内侧翻折并形成安装槽1315,保温层132通过安装槽1315安装在面板131上。
具体地,安装槽1315设置面板131两侧,翻板1311自面板131两侧的边沿处向内翻折。其中,翻板1311包括第一板13111和第二板13112,第一板13111自面板131的边沿处向内延伸,第二板13112自第一板13111远离第一板13111的一侧边沿翻折,并且第二板13112与面板131相对设置,以将翻板1311构造为截面呈L形的翻板1311,两个L形的翻板1311与面板131配合形成开口向内侧敞开的安装槽1315,两个安装槽1315的开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保温层132可以通过插设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315内,安装方式简单,并且安装槽1315可以对保温层132在内外方向上进行限位,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31设置有限位翻边1313,限位翻边1313自面板131的边沿处向内翻折,而且限位翻边1313与保温层132相对设置,并用于对保温层132进行限位。
参照图6,在面板1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翻板1311,两个翻板1311形成有沿竖向延伸的安装槽1315,保温层132可以沿竖向方向插入安装槽1315。限位翻边1313设置在面板131的底部,并且限位翻边1313自面板131的下边沿向内弯折,以对保温层132进行限位支撑。可以理解的是,当保温层132从上向下插入安装槽1315后,保温层132的下端止抵在限位翻边1313上,以通过限位翻边1313对保温层132进行定位,使得保温层132与面板131的配合方式简单,便于对保温层132进行更换。
可以理解的是,当未设置安装槽1315及限位翻边1313时,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将保温层132与面板131粘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且可靠性高。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限位翻边1313上设有定位翻边1314,定位翻边1314自限位翻边1313的内边沿向背离保温层132一侧延伸,并且定位翻边1314可以与第一框架11定位配合。
参照图6,第一框架11上形成有定位槽1121,定位槽1121可以与定位翻边1314插接配合,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将面板131与第一框架11相连。其中,定位槽112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面板131的装配需求进行设计,如:将定位槽1121设置在立柱111上、将定位槽1121设置在层架112的上表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11上设有连接翻边1115,连接翻边111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13或第二支撑板1114上,并且连接翻边1115与面板131相对设置,以便于将面板131与连接翻边1115配合,将面板131与第一框架11固定相连。
具体地,当连接翻边111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13上时,连接翻边1115自第一支撑板1113的内边沿向背离第二立板1112一侧延伸,并与面板131相对设置;当连接翻边1115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114上时,连接翻边1115自第二支撑板1114的内边沿向背离第一立板1111一侧延伸,并与面板131相对设置。
下面结合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框架1的装配过程:
其中,第一框架11设置有四根立柱111以及两个层架112。
首先,将其中三根立柱111分别与两个层架112固定相连,以在第一框架11的一侧形成避让区域,便于将第二框架12转运至与立柱111配合的位置。同时,三根立柱111的设置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对第二框架12具有良好的承载效果,可实现第二框架12与第一框架11定位配合。
在将第二框架12与三根立柱111连接配合后,可以进一步装配第四根立柱111,将第四根立柱111分别与层架112及第二框架12相连,从而实现第一框架11与第二框架12的连接配合。
最后,将面板组件13装配至第一框架11,完成框架1的装配。
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框架1中设置有多个设备,如:压缩机2、冷凝器3、风机、膨胀罐4、板换5、加热装置6、泵等。其中,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风机布置在第二框架12上,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风机可以在装配在第二框架12上后同第二框架12一起转运至第一框架11上。
进一步地,框架1中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管路组件相连,部分管路结构可以在第一框架11与第二框架12连接固定后进行装配,以降低管路结构的装配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上述的框架1,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中的设备可以在装配到第二框架12上后,同第二框架12一起转运至第一框架11,降低设备装配至框架1的装配难度,避免高空作业,提高装配效率及作业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
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沿竖向方向设置;
层架,所述层架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并用于承载设备;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在多个所述立柱之间,且位于所述层架的上方,所述第二框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相连,并用于安装及承载设备;
多个纵梁,多个所述纵梁安装于所述底座,并沿竖向方向设置;
顶座,所述顶座连接在多个所述纵梁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框架或所述层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
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沿竖向方向设置;
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沿竖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层架或所述第二框架;
和/或,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立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一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层架或所述第二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构造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或所述第二立板上,并沿水平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至少一端敞开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为多个,多个所述层架在竖向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层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在所述面板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边沿处设有翻板,所述翻板向内翻折并形成安装槽,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自所述面板的边沿向内翻折,并与所述保温层的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翻边适于对所述保温层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翻边上设有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自所述限位翻边的内边沿向背离所述保温层一侧延伸,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框架定位配合。
13.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
CN202322116252.8U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Active CN220796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252.8U CN220796946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252.8U CN220796946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6946U true CN220796946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5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6252.8U Active CN220796946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6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02033A1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universal air handler
US9945142B2 (en) Modular data center
US6638660B2 (en) Seismic rated battery racking system
AU2001294747A1 (en) Seismic rated battery racking system
EP3968743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ata centres
US20220255173A1 (en) Transportable structure for secur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 racks
CN220796946U (zh) 用于储能设备的框架和储能设备
CN217503820U (zh) 电控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EP3550244A1 (en)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thereof
CN114614185A (zh) 储能机架及电池簇
US11466891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050174741A1 (en) Assembly for install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s module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CN211508273U (zh) 一种配电柜安装结构
CN212587654U (zh) 电池柜及储能系统
CN217035857U (zh) 储能机架及电池簇
CN220456550U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CN220392115U (zh) 一种集装箱
CN220821816U (zh) 户外储能柜
WO2022143918A1 (zh) 叠置箱形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114390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20821768U (zh) 户外液冷储能柜
CN220796858U (zh) 一种电池储能舱风冷循环系统
CN22087376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模块化电池架
CN219740013U (zh) 一种单开门储能电柜箱
CN218181471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