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8500U -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8500U
CN220778500U CN202322032915.8U CN202322032915U CN220778500U CN 220778500 U CN220778500 U CN 220778500U CN 202322032915 U CN202322032915 U CN 202322032915U CN 220778500 U CN220778500 U CN 220778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circular wall
column
limiting
movably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29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莉
朱利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ng 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ng 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ng 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ng 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29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8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8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8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支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包括:大臂支具,所述大臂支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臂支具;活动槽,其开设在所述第一小臂支具的一侧;移动板,其活动套设在所述活动槽的内壁面;第二小臂支具,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若干个连接孔,分别开设在所述移动板的顶面;第一限位柱,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圆壁面;固定柱,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底端;第一拉簧,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圆壁面;先拉动第一限位柱,然后移动第二小臂支具,调节完成,松开第一限位柱,第一拉簧使得第一限位柱复位,第一限位柱与连接孔活动套设,使得移动板与第二小臂支具固定,便于对第二小臂支具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背景技术
肘关节,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端关节面组成,在结构上包括三个关节,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支具适用于肘部骨折,肘关节挛缩,肌力低下,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脱位复位后,肘关节不稳定,及其它病变肢体功能位的保持。
根据公开号为:CN215131103U的中国专利,一种可调可控的肘关节支具,包括肘关节机构,所述肘关节机构的一端安装有上臂固定架,所述肘关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前臂固定架,所述前臂固定架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肘关节机构包括第一关节盘、限位槽、第二关节盘、限位座和电动液压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关节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关节盘,所述第二关节盘与前臂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关节盘与上臂固定架连接。
上述方案仍存在如下缺点:此肘关节护理支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动液压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关节盘旋转,进而使前臂固定架运动,这样的运动允许前臂固定架进行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手臂角度和活动需求,然而,该前臂固定架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因此,对于手臂长度较短或较长的患者来说,这种支具无法完全适应其手臂长度,会导致不够舒适、实用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以解决目前臂固定架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因此,对于手臂长度较短或较长的患者来说,这种支具无法完全适应其手臂长度,会导致不够舒适、实用性差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包括:大臂支具,所述大臂支具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臂支具,活动槽,其开设在所述第一小臂支具的一侧,移动板,其活动套设在所述活动槽的内壁面,第二小臂支具,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第一限位孔,其开设在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底面,若干个连接孔,分别开设在所述移动板的顶面,第一限位柱,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圆壁面,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固定柱,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底端,第一拉簧,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圆壁面,所述第一拉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拉簧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小臂支具的底面固定安装,其中,所述大臂支具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小臂支具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与连接孔活动套设,当需要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长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一限位柱,然后移动第二小臂支具,当调节完成后,可以松开第一限位柱,通过第一拉簧使得第一限位柱进行复位,使得第一限位柱与连接孔活动套设,进而可以使得移动板与第二小臂支具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大臂支具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小臂支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活动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圆壁面与所述第一活动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挡柱,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固定安装,进而当患者对第一小臂支具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通过转动柱、阻挡柱、转动盘对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小臂支具进行左右限位,避免产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位于右侧所述转动盘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位于右侧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限位槽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与限位槽活动套设,进而需要对转动盘与第一小臂支具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二限位柱,然后调节角度,接着松开第二限位柱,使得第二限位柱与限位槽活动套设,进而使得转动盘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患者进行角度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第二拉簧,位于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面一侧与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拉簧,第二拉簧活动套设在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进而当患者先拉动第二限位柱后再松开,使得第二限位柱可以通过第二拉簧进行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圆壁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孔与第二限位柱活动套设,进而可以通过固定孔对第二限位柱进行限位,通过拉动柱,便于患者拉动第二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臂支具与所述第二小臂支具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弹力带,位于右侧所述弹力带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位于左侧所述弹力带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与所述子魔术贴相粘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母魔术贴,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粘连,进而可以通过子魔术贴、母魔术贴、弹力带将大臂支具、第二小臂支具绑在患者的小臂与大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以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调节,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小臂支具、移动板、第一限位柱、固定柱、第一拉簧可以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长度调节,进而对手臂长度较短或较长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应其手臂长度,从而可以提高舒适与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与连接孔活动套设,当需要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长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一限位柱,然后移动第二小臂支具,当调节完成后,可以松开第一限位柱,通过第一拉簧使得第一限位柱进行复位,使得第一限位柱与连接孔活动套设,进而可以使得移动板与第二小臂支具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对第二小臂支具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固定安装,进而当患者对第一小臂支具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通过转动柱、阻挡柱、转动盘对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小臂支具进行左右限位,避免产生偏移。
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与限位槽活动套设,进而需要对转动盘与第一小臂支具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二限位柱,然后调节角度,接着松开第二限位柱,使得第二限位柱与限位槽活动套设,进而使得转动盘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患者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设置第二拉簧,第二拉簧活动套设在第二限位柱的外圆壁面,进而当患者先拉动第二限位柱后再松开,使得第二限位柱可以通过第二拉簧进行复位,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孔与第二限位柱活动套设,进而可以通过固定孔对第二限位柱进行限位,通过拉动柱,便于患者拉动第二限位柱,通过设置母魔术贴,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粘连,进而可以通过子魔术贴、母魔术贴、弹力带将大臂支具、第二小臂支具绑在患者的小臂与大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大臂支具;2、第一小臂支具;3、活动槽;4、移动板;5、第二小臂支具;6、第一限位孔;7、连接孔;8、第一限位柱;9、固定柱;10、第一拉簧;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活动孔;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活动孔;15、转动柱;16、阻挡柱;17、转动盘;18、限位槽;19、第二限位孔;20、第二限位柱;21、第二拉簧;22、固定架;23、安装环;24、固定孔;25、拉动柱;26、弹力带;27、子魔术贴;28、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包括大臂支具1,大臂支具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臂支具2,活动槽3,其开设在第一小臂支具2的一侧,移动板4,其活动套设在活动槽3的内壁面,第二小臂支具5,其固定连接在移动板4的一侧,第一限位孔6,其开设在活动槽3的内部底面,若干个连接孔7,分别开设在移动板4的顶面,第一限位柱8,其活动套设在第一限位孔6的内圆壁面,第一限位柱8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连接孔7其中一个连接孔7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固定柱9,其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柱8的底端,第一拉簧10,第一拉簧10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其活动套设在第一限位柱8的外圆壁面,第一拉簧10的底端与固定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簧10的顶端与第一小臂支具2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中,大臂支具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柱8,第一限位柱8与连接孔7活动套设,当需要对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长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一限位柱8,然后移动第二小臂支具5,当调节完成后,可以松开第一限位柱8,通过第一拉簧10使得第一限位柱8进行复位,使得第一限位柱8与连接孔7活动套设,进而可以使得移动板4与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对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调节,位于右侧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8,位于右侧转动盘17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19,位于右侧转动盘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第二限位孔19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孔19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限位槽18其中一个限位槽1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柱20,第二限位柱20与限位槽18活动套设,进而需要对转动盘17与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二限位柱20,然后调节角度,接着松开第二限位柱20,使得第二限位柱20与限位槽18活动套设,进而使得转动盘17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患者进行角度调节。
参见图1、图2和图4,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第二拉簧21,第二拉簧21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位于右侧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的内壁面一侧与第二拉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有安装环23,安装环23的一端与第二拉簧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拉簧21,第二拉簧21活动套设在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进而当患者先拉动第二限位柱20后再松开,使得第二限位柱20可以通过第二拉簧21进行复位,固定架2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24,固定孔24的内圆壁面与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第二限位柱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柱25,通过设置固定孔24,固定孔24与第二限位柱20活动套设,进而可以通过固定孔24对第二限位柱20进行限位,通过拉动柱25,便于患者拉动第二限位柱20。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大臂支具1与第二小臂支具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力带26,弹力带26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位于右侧弹力带2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27,子魔术贴27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位于左侧弹力带2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28,母魔术贴28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母魔术贴28与子魔术贴27相粘连,通过设置母魔术贴28,母魔术贴28与子魔术贴27相粘连,进而可以通过子魔术贴27、母魔术贴28、弹力带26将大臂支具1、第二小臂支具5绑在患者的小臂与大臂,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11,两个第一连接板11分别固定连接在大臂支具1的两侧,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孔12,第一小臂支具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孔14,第二活动孔14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转动柱15,转动柱15的外圆壁面与第一活动孔12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转动柱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柱16,转动柱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7,通过设置转动柱15,转动柱15与转动盘17固定连接,进而当患者对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通过转动柱15、阻挡柱16、转动盘17对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左右限位,避免产生偏移。
工作原理: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使用时,可以先通过子魔术贴27、母魔术贴28、弹力带26将大臂支具1、第二小臂支具5绑在患者的小臂与大臂,当需要对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长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一限位柱8,然后移动第二小臂支具5,当调节完成后,可以松开第一限位柱8,通过第一拉簧10使得第一限位柱8进行复位,使得第一限位柱8与连接孔7活动套设,进而可以使得移动板4与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对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调节,当患者对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通过转动柱15、阻挡柱16、转动盘17对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左右限位,避免产生偏移,对转动盘17与第一小臂支具2进行角度调节时,可以先拉动第二限位柱20,然后调节角度,接着松开第二限位柱20,使得第二限位柱20与限位槽18活动套设,使得第二限位柱20可以通过第二拉簧21进行复位,进而使得转动盘17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便于患者进行角度调节,可以通过固定孔24对第二限位柱20进行限位,通过拉动柱25,便于患者拉动第二限位柱2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臂支具(1),所述大臂支具(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臂支具(2);
活动槽(3),其开设在所述第一小臂支具(2)的一侧;
移动板(4),其活动套设在所述活动槽(3)的内壁面;
第二小臂支具(5),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板(4)的一侧;
第一限位孔(6),其开设在所述活动槽(3)的内部底面;
若干个连接孔(7),分别开设在所述移动板(4)的顶面;
第一限位柱(8),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6)的内圆壁面,所述第一限位柱(8)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连接孔(7)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7)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
固定柱(9),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柱(8)的底端;
第一拉簧(10),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8)的外圆壁面,所述第一拉簧(10)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拉簧(1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小臂支具(2)的底面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大臂支具(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小臂支具(5)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两个第一连接板(1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大臂支具(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孔(12),所述第一小臂支具(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孔(14),所述第二活动孔(14)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转动柱(15),所述转动柱(15)的外圆壁面与所述第一活动孔(12)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转动柱(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挡柱(16),所述转动柱(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8),位于右侧所述转动盘(17)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19),位于右侧所述转动盘(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9)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9)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与若干个所述限位槽(18)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1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第二拉簧(21),位于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的内壁面一侧与所述第二拉簧(21)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有安装环(23),所述安装环(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24),所述固定孔(24)的内圆壁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所述第二限位柱(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柱(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支具(1)与所述第二小臂支具(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弹力带(26),位于右侧所述弹力带(2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27),位于左侧所述弹力带(2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28),所述母魔术贴(28)与所述子魔术贴(27)相粘连。
CN202322032915.8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Active CN220778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2915.8U CN22077850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2915.8U CN22077850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8500U true CN220778500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2915.8U Active CN22077850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8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3371B (zh) 一种儿童腰椎体位固定床的工作方法
CN110063875B (zh) 一种用于全身康复训练的外骨骼机器人
CN213219004U (zh) 一种眼科用眼部热敷装置
CN220778500U (zh) 一种肘关节护理支具
CN215229862U (zh) 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CN219439593U (zh) 一种膝关节矫形器
CN110192965A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116115414A (zh) 腋臭术后上肢固定装置
CN212234845U (zh) 一种小儿骨科牵引装置
CN116172828A (zh) 一种髌骨松动器
CN215938068U (zh) 一种骨科护理可调节支架
CN209734270U (zh) 一种关节外科护理用固束器
CN112245170B (zh) 一种可调式膝关节固定支具
CN21167501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支被架
CN108836709A (zh) 一种儿童腰椎体位固定床
CN112155821A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骨科牵引架
CN207837593U (zh) 一种神经外科牵开装置
CN201030151Y (zh) 头带式超声治疗仪换能器支架
CN209847758U (zh) 一种下肢骨折术后dvt预防多功能体位架
CN108635168A (zh) 一种护理科仰卧位向侧卧位及支撑面调节训练装置
CN219354530U (zh) 一种置管床
CN216168395U (zh)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体位定位装置
CN219720991U (zh) 一种骨科护理关节限位装置
CN212346858U (zh) 一种外科辅助换药护理装置
CN219184386U (zh) 具有预防足下垂结构的下肢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