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552U -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552U
CN220771552U CN202322277310.5U CN202322277310U CN220771552U CN 220771552 U CN220771552 U CN 220771552U CN 202322277310 U CN202322277310 U CN 202322277310U CN 220771552 U CN220771552 U CN 22077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door liner
door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
electromagnetic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73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超群
范志军
李尚舜
梅耀辉
汪晓明
张亚飞
刘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73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冷柜包括相邻设置且制冷温度不同的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隔板设于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用于隔绝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的冷量;柜门,可开合地盖设于冷柜的柜口;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包括:电磁线圈,缠绕于隔板顶部;金属件,固定设于柜门门衬,对应电磁线圈上方,以使通电电磁线圈能够使金属件发热。本申请通过在不同制冷温度间室之间的隔板上端设置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上方设置金属件,使电磁线圈通电,通过电磁涡流发热对门衬进行加热除霜,解决了单门双温门衬结霜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背景技术
单门双温的冷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温度间室之间空气流动,冷藏室空气流入冷冻室在冷冻室门衬表面凝结成霜,在门体开启后会出现门衬上的霜融化滴落导致冷柜周围漏水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增加门体与冷柜柜体在不同制冷温度间室之间隔板处的密封性,以阻止不同间室之间空气流通,以防止高温空气流入低温冷冻室在门衬上凝结成霜。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完全密封困难,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依然存在门衬局部结霜现象,且在开门取物过程中也会导致门衬表面接触高温空气,使除霜效果不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以解决单门双温冷柜门衬结霜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冷柜包括相邻设置且制冷温度不同的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隔板,设于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用于隔绝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的冷量;柜门,可开合地盖设于冷柜的柜口;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包括:电磁线圈,缠绕于隔板顶部;金属件,固定设于柜门门衬,对应电磁线圈上方,以使通电电磁线圈能够使金属件发热。
可选地,柜门对应隔板顶部设有隔板槽,在柜门盖设于柜口的情况下,隔板顶部嵌入隔板槽内,以使隔板侧壁的电磁线圈与隔板槽侧壁对应。
可选地,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还包括中梁。中梁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相对设置且垂直底板向下延伸;中梁由上至下扣设于隔板顶部的电磁线圈外围,两个侧板分别与隔板两侧壁固定。
可选地,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还包括缠绕柱,设于隔板顶端;电磁线圈缠绕于缠绕柱,中梁包裹于电磁线圈外表面。
可选地,金属件对应隔板贴设于柜门门衬,金属件两端分别沿柜门门衬面朝向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延伸。
可选地,金属件材质为钢或铁或铜。
可选地,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还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设于第一制冷间室顶部与隔板相邻;第二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气压传感器对称设于第二制冷间室顶部与隔板相邻。
可选地,金属件两端分别沿柜门门衬朝向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方向延伸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32mm。
可选地,电磁线圈缠绕匝数包括3匝至6匝。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包括定位凸起,设于金属件对应隔板槽槽边的弯折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梁与隔板为紧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梁包括安装槽,对称设于中梁的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柜,包括:柜体,柜口朝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其中第一制冷间室的温度小于第二制冷间室的温度;柜门,盖设于柜口;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被用于柜门门衬的除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柜还包括第三制冷间室,第三制冷间室与第一制冷间室或第二制冷间室相邻,且第三制冷间室制冷温度与相邻制冷间室制冷温度不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被配置为用于第三制冷间室和与之相邻制冷间室之间门衬的除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不同制冷温度间室之间的隔板上端设置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上方设置金属件,使电磁线圈通电,通过电磁涡流发热对门衬进行加热除霜,解决了单门双温门衬结霜问题。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冷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冷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冷柜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冷柜;101:柜门;1011:柜口;1012:门衬;1013:隔板槽;102:柜体;103:第一制冷间室;104:第二制冷间室;105:隔板;
20: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
201:电磁线圈;202:金属件;2021:定位凸起;2022:导向边;2023:延伸边;203:中梁;2031:底板;2032:侧板;2033:安装槽;204:缠绕柱;205:第一气压传感器;206:第二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单门双温的冷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温度间室之间空气流动,冷藏室空气流入冷冻室在冷冻室门衬表面凝结成霜。例如,冷柜制冷时,内胆中的空气受冷收缩,压力变小。冷冻侧冷却速度大于冷藏侧,即冷藏侧气压大于冷冻侧。受气压影响,冷藏侧高温空气通过箱体与门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冷冻侧,遇到冷冻低温门衬后凝华成霜。在门体开启后会出现门衬上的霜融化滴落导致冷柜周围漏水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增加门体与冷柜柜体在不同制冷温度间室之间隔板处的密封性,以阻止不同间室之间空气流通,以防止高温空气流入低温冷冻室在门衬上凝结成霜。实际应用中,完全密封困难,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依然存在门衬局部结霜现象,且在开门取物过程中也会导致门衬表面接触高温空气,使除霜效果不明显。
本申请通过在不同制冷温度间室之间的隔板上端设置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上方设置金属件,使电磁线圈通电,通过电磁涡流发热对门衬进行加热除霜,解决了单门双温门衬结霜问题。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及冷柜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20,冷柜10包括相邻设置且制冷温度不同的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隔板105及柜门101;隔板105设于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之间,用于隔绝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之间的冷量;柜门101可开合地盖设于冷柜10的柜口1011;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包括电磁线圈201和金属件202;电磁线圈201缠绕于隔板105顶部;金属件202固定设于柜门101的门衬1012,对应电磁线圈201上方,以使通电电磁线圈201能够使金属件202发热。
如图1所示,冷柜10柜口1011向上,柜门101盖设于柜口1011,柜口101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制冷间室103柜口1011和第二制冷间室104柜口1011,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之间通过隔板105隔离,且第一制冷间室103的制冷温度与第二制冷间室104的制冷温度不同,柜门101同时盖设第一制冷间室103的柜口1011和第二制冷间室104的柜口1011,柜门101在与制冷间室相对的表面为门衬1012,门衬1012两端与柜口1011边框密封适配,门衬1012对应隔板105位置与隔板105顶部相适配。在隔板105顶部缠绕有电磁线圈201,在电磁线圈201上方的门衬1012上设置有金属件202,金属件202下表面与电磁线圈201对应,金属件202上表面与门衬1012接触,给电磁线圈201通电能够使电磁线圈201产生电磁涡流,电磁涡流使金属件202发热以加热门衬1012进而对门衬1012表面除霜。其中金属件202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铁,铜。
其中,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的除霜过程包括:在第一制冷间室103制冷温度小于第二制冷间室104制冷温度的情况下,当冷柜10蒸发器工作时,第一制冷间室103温度急剧下降,第一制冷间室103内胆内空气收缩并下沉,第二制冷间室104内的高温空气通过门体与柜口1011中梁203缝隙进入第一制冷间室103内胆中,此时第一制冷间室103气压小于第二制冷间室104气压,传感器将气压数值输入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控制电磁线圈201工作。电磁线圈201通电产生磁场,门衬1012上部金属板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涡流加热门衬1012,使门衬1012保持干燥。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冷间室103可以为冷冻室,第二制冷间室104可以为冷藏室。其中,冷冻室温度包括-26至-12℃;冷藏室温度包括0至9℃。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202包括定位凸起2021,设于金属件202对应隔板105槽1013槽边的弯折处。
如图2所示,金属件202包括导向边2022和延伸边2023。其中,导向边2022对应隔板105槽1013的槽侧壁,且由导向槽的槽底至导向槽的槽边缘方向向外倾斜,使隔板105槽1013呈提醒槽,以方便隔板105嵌入隔板105槽1013。延伸边2023为金属件202贴合门衬1012面向外延伸的金属片,导向边2022和延伸边2023连接处与隔板105槽1013的槽口侧棱对应,导向边2022和延伸边2023连接处设有朝向制冷空间内且远离隔板105方向的定位凸起2021,使隔板105槽1013深度增加,且使隔板105槽1013开口增大,以使隔板105槽1013与隔板105能够更好地配合。
可选地,柜门101对应隔板105顶部设有隔板105槽1013,在柜门101盖设于柜口1011的情况下,隔板105顶部嵌入隔板105槽1013内,以使隔板105侧壁的电磁线圈201与隔板105槽1013侧壁对应。
如图1和图2所示,柜门101的门衬1012对应隔板105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轮廓与隔板105顶部相适配,在柜门101盖设于柜口1011的情况下,隔板105顶端能够嵌入到隔板105槽1013内,隔板105顶壁与隔板105槽1013的槽底壁相对应且平行,隔板105为长方体,电磁线圈201水平缠绕在隔板105顶部,使电磁线圈201缠绕的环形截面平行于隔板105槽1013的槽底壁,金属件202为与隔板105槽1013内壁轮廓相贴合,在隔板105槽1013对应两个制冷间室的侧边弯折分别贴合门衬1012朝向两个间室延伸,以使电磁线圈201加热金属件202后将热量传递至门衬1012,以对门衬1012除霜。
可选地,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20还包括中梁203。中梁203包括底板2031和侧板2032,侧板2032相对设置且垂直底板2031向下延伸;中梁203由上至下扣设于隔板105顶部的电磁线圈201外围,两个侧板2032分别与隔板105两侧壁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中梁203为金属片,长度大于电磁线圈201缠绕的外轮廓,中梁203由上至下扣设在隔板105上端,中梁203对应电磁线圈201的两个侧边向下弯折盖设在电磁线圈201外表面,以固定电磁线圈201。在柜门101盖设在柜口1011的情况下,中梁203与隔板105顶端均嵌入至隔板105槽10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梁203与隔板105为紧配合。
如图2所示,中梁203的两个侧板2032与隔板105两个侧壁之间为紧配合,即中梁203的两个侧板2032将隔板105夹紧,以使中梁203固定在隔板105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梁203包括安装槽2033,安装槽2033对称设于中梁203的底板2031。
如图2和图5所示,中梁203包括两个安装槽2033。两个安装槽2033分别对称设置在中梁203的底板2031,在中梁203扣设在隔板105顶部的情况下,电磁线圈201插入安装槽2033内。
可选地,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还包括缠绕柱204,设于隔板105顶端;电磁线圈201缠绕于缠绕柱204,中梁203包裹于电磁线圈201外表面。
如图2所示,缠绕柱204为将隔板105顶端向下一定长度的隔板105的外缘尺寸减小以为电磁线圈201缠绕预留空间,电磁线圈201缠绕在缠绕柱204,电磁线圈201由顶端向下缠绕至将缠绕柱204缠满。本实施例中,缠绕柱204的加工尺寸为电磁线圈201的线直径的四倍,即电磁线圈201在缠绕柱204上缠绕四圈能够将缠绕柱204缠满。
可选地,金属件202对应隔板105贴设于柜门101的门衬1012,金属件202两端分别沿柜门101的门衬1012面朝向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延伸。
如图2和图4所示,柜门101面对制冷空间一面设有门衬1012,金属件202为金属片,贴设于门衬1012表面,且金属件202两边分别沿门衬1012表面向两个制冷空间方向延伸,以使电磁线圈201通电加热金属件202,金属件202沿两边将热量向门衬1012中部传递。
可选地,金属件202材质为钢或铁或铜。
金属件202为能够在电磁线圈201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热量,金属件包括钢或铁或铜等,能够在电磁涡流中产生热量的金属件202均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成本,使用钢板材质。
可选地,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还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205和第二气压传感器206;第一气压传感器205设于第一制冷间室103顶部与隔板105相邻;第二气压传感器206与第一气压传感器205对称设于第二制冷间室104顶部与隔板105相邻。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气压传感器205和第二气压传感器206对称分设在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且分别与隔板105相邻。相邻制冷间室之间冷量通过隔板105上方的间隙流通,将气压传感器对称分设在隔板105两侧,能够使在气压流通第一时间检测到气压变化,以控制电磁线圈201通电除霜,这样能够时时保持门衬1012的除湿效果。
可选地,金属件202两端分别沿柜门101的门衬1012朝向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方向延伸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32mm。
如图4所示,图4中L为金属件202两边由隔板105槽1013内伸出后向两侧延伸的长度。金属件202由隔板105槽1013沿门衬1012表面向制冷空间延伸,覆盖门衬1012表面的长度过短易导致金属件202产生的热量不能够除去距离较远的门衬1012表面的霜,覆盖门衬1012表面的长度过长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由于相邻制冷间室冷量通过隔板105与门衬1012之间的间隙流通,在距离隔板30mm处易产生结霜,将金属件202由隔板105槽1013边缘沿着门衬1012延伸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2mm能够更好地除霜且节省成本。
可选地,电磁线圈201缠绕匝数包括3匝至6匝。
如图2所示,电磁线圈201缠绕缠绕柱204的匝数包括但不限于3匝、4匝、5匝、6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柜10,包括柜体102和柜门101。柜体102的柜口1011朝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其中第一制冷间室103的温度小于第二制冷间室104的温度;柜门101盖设于柜口1011;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被用于柜门101的门衬1012的除霜。
如图1所示,冷柜10柜口1011向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制冷间室103和第二制冷间室104,其中第一制冷间室103为冷冻间室,第二制冷间室104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之间设置有隔板105,柜门101同时盖设于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且柜门101对应隔板105设有隔板105槽1013,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被配置为本实施例中的冷柜10。其中,隔板105槽1013开设于柜门101的门衬1012,与隔板105对应,隔板105槽1013内固定有金属件202,金属件202两边伸出隔板105槽1013外后弯折与门衬1012贴合,且金属件202两侧边弯折与门衬1012贴合后分别沿门衬1012面朝向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延伸。电磁线圈201缠绕在隔板105顶部,且中梁203包裹在电磁线圈201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的冷柜10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的全部益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柜10还包括第三制冷间室,第三制冷间室与第一制冷间室103或第二制冷间室104相邻,且第三制冷间室制冷温度与相邻制冷间室制冷温度不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被配置为用于第三制冷间室和与之相邻制冷间室之间门衬1012的除霜。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不仅仅适用于单门双温的冷柜10,还可以适用于单门多温的冷柜10,其中,不同相邻间室之间设置有隔板105,用于冷柜10的门衬1012的除霜结构可以应用于制冷温度不同的相邻间室的门衬1012的除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
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
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冷柜包括相邻设置且制冷温度不同的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
隔板,设于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用于隔绝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之间的冷量;
柜门,可开合地盖设于冷柜的柜口;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包括:
电磁线圈,缠绕于隔板顶部;
金属件,固定设于柜门门衬,对应电磁线圈上方,以使通电电磁线圈能够使金属件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柜门对应隔板顶部设有隔板槽,在柜门盖设于柜口的情况下,隔板顶部嵌入隔板槽内,以使隔板侧壁的电磁线圈与隔板槽侧壁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梁,包括底板和相对设置且垂直底板向下延伸的侧板;
中梁由上至下扣设于隔板顶部的电磁线圈外围,两个侧板分别与隔板两侧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缠绕柱,设于隔板顶端;
电磁线圈缠绕于缠绕柱,中梁包裹于电磁线圈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金属件对应隔板贴设于柜门门衬,金属件两端分别沿柜门门衬面朝向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金属件材质为钢或铁或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压传感器,设于第一制冷间室顶部与隔板相邻;
第二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气压传感器对称设于第二制冷间室顶部与隔板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金属件两端分别沿柜门门衬朝向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方向延伸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32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磁线圈缠绕匝数包括3匝至6匝。
10.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柜口朝上,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其中第一制冷间室的温度小于第二制冷间室的温度;
柜门,盖设于柜口;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被用于柜门门衬的除霜。
CN202322277310.5U 2023-08-23 2023-08-23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Active CN22077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7310.5U CN2207715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7310.5U CN2207715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552U true CN220771552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7310.5U Active CN2207715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5507B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5255531A (en) Refrigerator mullion assembly with hot gas defrost tube
ITMI20011868A1 (it) Apparecchio refrigerante con isolamento sottovuoto
US3055193A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220771552U (zh) 用于冷柜门衬的除霜结构及冷柜
US4474017A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anti-sweat heater in a refrigerator cabinet
EP2795205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EP3674636B1 (en) Metallic trim breaker for a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having a thermal bridge geometry
CN116608633A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化霜结构及化霜方法
US2509610A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20110011120A1 (en) Refrigerator Cooling System
CN109373691A (zh) 一种可防止门封外表凝露的冰箱
CN212006307U (zh) 蒸发器和冰箱
CN210832625U (zh) 蒸发器组件以及冰箱
CN219995651U (zh) 用于防凝露的箱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1854582U (zh) 冰箱
JP6467593B2 (ja) 冷蔵庫
CN218474391U (zh) 一种冷冻展示柜排水管结构
CN211451520U (zh) 冰箱
FI92433B (fi) Jääkaappi
CN220321707U (zh) 风道组件以及冰箱
CN220771470U (zh) 用于冷冻冷藏设备的排水管组件和冷冻冷藏设备
AU2019447166B2 (en) Refrigerator
JPS61262577A (ja) 冷蔵庫
US20120061051A1 (en) Dispenser heater for an appli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