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474U -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474U
CN220771474U CN202322072621.8U CN202322072621U CN220771474U CN 220771474 U CN220771474 U CN 220771474U CN 202322072621 U CN202322072621 U CN 202322072621U CN 220771474 U CN220771474 U CN 220771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ece
guide
water outle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26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景权
何川
许泽红
高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26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在接取饮用水的过程中,饮用水会滴落在压板上的问题。该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的饮水装置箱体、门体、基座组件、导流件、阀门件以及取水件。基座组件位于门体远离箱体的一侧,基座组件向远离箱体的一侧设有取水腔。导流件或阀门件的出水端位于取水腔内。取水件位于取水腔内并包括按压部和按压部,驱动部与阀门件连接,用于带动阀门件开启或者封闭出水端,按压部与驱动部连接。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位于出水端靠近容纳腔的一侧。且取水件被配置为: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开启或者关闭出水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便于接取冷却的饮用水。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器,可以通过压缩机或者半导体制冷件等结构制冷以维持储藏间室内的低温环境,进而延长放置在储藏间室内食材等物品的保存期限。
其中,冰箱的冷冻或者冷藏等储藏间室可以通过与箱体连接的门体进行开启或者闭合,便于取放物品并保持储藏间室的低温环境。在相关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冰箱的门体上安装连通容纳腔的饮水装置,从而可以在无需开启门体的情况下接取容纳腔内冷却后的饮用水。
但是对于机械结构的饮水装置而言,在按压压板接取饮用水的过程中,在前后方向上,向下流动的饮用水会滴落在压板的下端,在压板的下端形成污渍的同时,潮湿的环境还会使压板的下端滋生细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旨在解决在接取饮用水的过程中,饮用水会滴落在压板上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包括箱体、门体、基座组件、导流件、阀门件以及取水件。箱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开口,门体与箱体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容纳腔的开口。其中,容纳腔可以通过较低的温度保存物品。
沿垂直于门体的第一直线方向,在门体封闭容纳腔的情况下,基座组件设置于门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且基座组件向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取水腔。出水组件具有出水端并位于取水腔内,以提供容纳腔内存储的水。导流件的第一端为进水端,并用于连通容纳腔内的供水装置。导流件的第二端与进水端连通并位于取水腔内。阀门件安装于导流件的第二端处。导流件的第二端或者阀门件远离导流件的一端为出水端。
一方面,取水件位于取水腔内,且取水件包括按压部和驱动部。驱动部与阀门件连接,用于带动阀门件开启或者封闭出水端,按压部与驱动部连接。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位于出水端靠近容纳腔的一侧。且取水件被配置为: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开启或者关闭出水端。
另一方面,取水件位于取水腔内,取水件包括驱动部和按压部,按压部与驱动部连接。沿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当阀门件靠近出水端设置时,阀门件处于闭合状态并关闭出水端,且取水件处于关闭出水端的第一位置状态,且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位于出水端靠近容纳腔的一侧。当取水件沿第一直线方向朝靠近容纳腔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时,驱动部带动阀门件沿导流件的延伸方向远离出水端的方向移动,以使阀门件开启出水端。
基于此,在冰箱的门体上,由于按压部被配置为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以开启或者关闭出水端。示例性的,在取水的过程中,可以将杯子等盛水容器靠近取水腔设置并位于出水端的下方。然后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靠近容纳腔移动杯子以将压动按压部,以使按压部可以带动驱动部开启出水端,从而使得杯子可以接取容纳腔内存储的冷却的水。在杯子内接取到预设容量的水后,可以移开杯子以使按压部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复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复位以使出水端可以保持关闭状态,从而结束取水操作。由于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可以始终位于出水端靠近容纳腔的一侧,在该接水过程中,由出水端流出的水不会滴落在按压部上,从而可以避免在按压部由于积水引起的污渍以及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即按压部可以保持较好的洁净状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水件还包括第一引导部,基座组件还包括第二引导部,且第二引导部和第一引导部沿第一直线方向插接配合,以使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为沿第一直线方向开设于基座组件上的引导孔。第一引导部为引导柱,沿第一直线方向,第一引导部的第一端与按压部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连接,且第一引导部的第二端插入引导孔内,以使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引导部沿第一直线方向设置于按压部靠近容纳腔的一侧,且多个第一引导部间隔分布。一个第一引导部与一个第二引导部插接配合,以使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还包括复位件,沿第一直线方向,复位件的第一端与取水件连接,且复位件的第二端与基座组件连接。当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朝容纳腔所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驱动部开启出水端的过程中,复位件积聚弹性势能。且复位件使取水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关闭出水端的第一位置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件为弹簧,当取水件处于开启出水端的第二位置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或者拉伸状态,并积聚弹性势能。在自然状态下,具有弹性势能的弹簧使取水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组件包括安装座,沿第一直线方向,安装座嵌设于门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且安装座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取水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组件还包括遮挡盖,遮挡盖位于取水腔内并靠近驱动部设置,遮挡盖与安装座连接,用于遮挡驱动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还包括复位件,沿第一直线方向,复位件位于按压部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复位件的第一端与取水件连接,且复位件的第二端与遮挡盖连接。当按压部沿第一直线方向朝容纳腔所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驱动部开启出水端的过程中,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并积聚弹性势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水件还包括第三引导部,第三引导部设置于按压部靠近出水端的一端,第三引导部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基座组件还包括第四引导部,第四引导部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并设置遮挡盖靠近驱动部的一侧。第三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插接配合,以使取水件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冰箱其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冰箱其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冰箱其部分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方案中一种具有饮水机功能的冰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饮水装置的一种侧面剖视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的第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处的第二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所示的取水件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所示的基座组件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冰箱;
1-箱体;11-外壳;12-内胆;13-容纳腔;
2-门体;
3-饮水装置;31-基座组件;311-取水腔;312-安装座;313-第二引导部;314-遮挡盖;315-复位腔;316-第一连接件;317-第四引导部;318-第三连接件;319-第四连接件;310-套筒件;32-出水组件;321-出水端;322-进水端;323-导流件;324-阀门件;33-取水件;331-按压部;332-驱动部;333-第一引导部;334-第二连接件;335-第三引导部;34-储水件;35-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无特殊说明,在满足附图所示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下,上述方位性的描述可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灵活设置。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以下简称冰箱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冰箱100可以包括箱体1以及门体2。箱体1可以是近似为长方体的盒状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冰箱100其门体2处于开启状态的一种示意图。箱体1可以包括外壳11、内胆12以及填充于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的隔热层,内胆12内可以形成容纳腔13,容纳腔13可以是冷冻储藏空间、冷藏储藏空间和变温储藏空间中的任一种。通过压缩机或者半导体制冷件等冷却装置可以使得容纳腔13内维持较低的温度,从而延长放置在容纳腔13内食材等物品的保存期限。其中,隔热层可以由发泡材料等保温材料填充而成,用于防止低容纳腔13中的冷量传递至外壳11上。
继续参照图2,容纳腔13的至少一侧可以设有开口,且门体2可以与开口处的箱体1铰接,用于打开(如图2所示)和封闭(如图1所示)对应容纳腔13的开口。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冰箱100其门体2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冰箱100可以设有三个容纳腔13,以容纳腔13设有开口的一侧是箱体1的前侧为例,其中一个容纳腔13可以位于箱体1的上侧,另外两个容纳腔13可以位于箱体1的下侧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基于此,可以设置上方的一个容纳腔13是冷藏储藏空间。对应的,下方的两个容纳腔13可以是两个冷冻储藏空间。或者,下方的两个容纳腔13的其中一个可以是冷冻储藏空间,另一个容纳腔13也可以是变温储藏空间。
对应的,在图3所示的冰箱100中,门体2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在上方的一个容纳腔13处,两个沿左右方向对开门布置的门体2可以与箱体1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的前侧开口。在下方左侧的一个容纳腔13处,一个门体2的左侧边缘可以与箱体1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对应的,在下方右侧的一侧容纳腔13处,最后一个门体2的右侧边缘可以与箱体1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冰箱100其部分门体2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此时,箱体1可以沿上下方向设有三个依次分布的容纳腔13。例如,位于上方的一个容纳腔13可以是冷藏储藏空间,并可以在其开口处通过两个对开门布置的门体2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中间的一个容纳腔13可以是变温储藏空间,可以通过一个铰接的门体2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也可以通过抽屉式的推拉结构在此处安装门体2。下方的一个容纳腔13可以是冷冻储藏空间,并可以通过一个铰接的门体2开启或者封闭该冷冻储藏空间,也可以在此处安装两个对开结构的门体2,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箱体1也可以包括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容纳腔13,如下方的一个容纳腔13可以是冷冻储藏空间,上方的一个容纳腔13可以是冷藏储藏空间,可以在每个容纳腔13处铰接安装一个门体2,用于封闭或者开启该容纳腔13。
又或者,两个容纳腔13也可以沿左右方向分布,且一个容纳腔的开口处可以铰接一个门体2,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容纳腔13,且左右分布的两个门体2可以是对开门的布置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容纳腔13内,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搁板、搁架或者抽屉结构,以提高容纳腔13的空间利用率。此外,也可以在门体2上安装一个或者多个置物架,当门体2处于闭合状态时,该置物架可以位于门体2的后侧,即置物架此时处于容纳腔13内。如此,通过在置物架上摆放物品,可以同样用于该物品的低温储藏,并提高容纳腔13的空间利用率。
基于此,如图2所示,通过在容纳腔13的开口处设置可以封闭或者开启容纳腔13其开口的门体2,使得容纳腔13可以长时间保持封闭状态,以使容纳腔13可以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从而提高内部物品的保存期限此外。其中,当用户开启门体2以取用容纳腔13内的食品或者饮品等物品时,在开启和封闭门体2的过程中,容纳腔13中的冷气会有所损失。
为了减少频繁开启门体2引起的冷气损失,如图1所示,冰箱还可以包括饮水装置3,结合图2,该饮水装置3可以布置于门体2沿第一直线方向远离容纳腔13的一侧,并连通容纳腔13,以使用户可以无需开启门体2即可通过饮水装置3接取容纳腔13内低温保存的凉白开、饮料、啤酒或果汁等用于饮用的水。如此,用户不用打开门体2,就可直接接取饮用由冰箱100冷却的冰水(指低温的冷却液体),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直接饮用冰水的需要,还可以解决频繁打开门体2引起的冰箱100能耗增加的问题,以使门体2可以长时间封闭容纳腔13,从而减少容纳腔13中冷气的流失,有利于提高冰箱100的功耗比。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第一直线方向是指垂直于门体2的方向。其中,在门体2处于封闭容纳腔13的状态时,第一直线方向即为前后方向。对应的,此时门体2沿第一直线方向靠近容纳腔13的一侧即为门体2的内侧,且门体2沿第一直线方向远离容纳腔13的一侧即为门体2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相关技术方案中一种具有饮水机功能的冰箱的侧面剖视图。其中,该饮水机的出水开关组件可以包括压板01,压板01的上端可以铰接于安装支架02上。如图6所示,图6为图5中B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压板01铰接于安装支架02上端处还设有凸起011,凸起011位于冰箱饮水机的出水嘴03处,出水嘴03处设有出水阀门04。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向左按压压板01远离凸起011的下端,以使压板01绕其铰接轴(图6中标号a所示)旋转,并带动凸起011绕铰接轴旋转,在凸起011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挤压出水阀门04的触发端(图6中标号b所示),出水阀门04的触发端向斜上方运动,出水阀门04开启,出水嘴03处出水。停止按压压板01的下端,压板01会在扭簧(设置在压板01的铰接轴处,图中未示出)复位力的作用下复位,出水阀门04的触发端也随之复位,出水阀门04关闭,出水嘴03处停止出水。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向后按压压板01取水,通过杠杆原理设置的压板0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较大长度。为使出水阀门04可以顺利开启出水嘴03出水,当压板01的上端撬动出水阀门04的触发端向斜上方运动的过程中,压板01的下端需要向后移动更大的距离。这就需要在压板01后侧预留较大的按压空间,这导致饮水机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会大幅降低门体在前后方向上的保温层的设置厚度,以降低门体的保温效果。基于此,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将压板01的下端沿前后方向布置于出水嘴03的前侧,以使压板01的下端可以向后具有更大的按压移动空间。此时,对于压板01的下端而言,在向后按压压板01以及压板01向前复位的过程中,出水嘴03流出的部分水会滴落在压板01的下端,在压板01的下端形成污渍的同时,潮湿的环境还会使压板01的下端滋生细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7所示,图7为图1中A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该饮水装置3可以包括基座组件31、出水组件32和取水件33。基座组件31可以设置于门体2的外侧。示例性的,以第一直线方向是前后方向为例,基座组件31可以由前向后嵌设于门体2的外侧,并可以在门体2位于基座组件31的后方填充保温层,以使门体2在封闭容纳腔13(如图2所示)时可以具有较好的保冷效果,从而避免容纳腔13中冷气的流失。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图7中所示的饮水装置3的一种侧面剖视图,图9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32的第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当门体2处于封闭容纳腔13的情况下,基座组件31沿第一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远离容纳腔13的外侧可以设有取水腔311。对应的,出水组件32可以具有出水端321,且该出水端321可以向下延伸并插入取水腔311内,以提供容纳腔13内低温保存的凉白开、饮料、啤酒或果汁等用于饮用的水。取水件33同样安装于取水腔311内,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32处的第二种爆炸结构示意图。该取水件33可以包括按压部331和驱动部332,驱动部332可以与出水组件32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出水组件32的出水端321。按压部331可以与驱动部332连接,沿第一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按压部331可以位于出水端321与门体2的内侧之间。即在门体2处于封闭状态时,按压部331可以位于出水端321靠近容纳腔13的一侧。
如此,由于按压部331可以被配置为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332以开启或者关闭出水端321。示例性的,在取水的过程中,可以将杯子等盛水容器靠近取水腔311设置并位于出水端321的下方。然后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向后移动杯子以将按压部331向后压动,以使按压部331可以带动驱动部332开启出水端321,从而使得杯子可以接取容纳腔13内存储的冷却的水。在杯子内接取到预设容量的水后,可以向前移动杯子以使按压部331可以向前复位移动,并带动驱动部332复位以使出水端321可以保持关闭状态,从而结束取水操作。由于按压部331沿第一直线方向可以始终位于出水端321靠近容纳腔13的一侧,在该接水过程中,由出水端321流出的水不会滴落在按压部331上,从而可以避免在按压部331由于积水引起的污渍以及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即按压部331可以保持较好的洁净状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冰箱100默认处于开启状态,即容纳腔13内可以是4-10℃的冷藏储藏空间,也可以是低于-1℃的冷冻储藏空间,又或者,容纳腔13内还可以是在冷藏储藏空间和冷冻储藏空间时间进行调节的变温储藏空间,均可以用于存储并冷却由出水端321流出的水,对此不作限定。当冰箱100处于未开启状态时,饮水装置3同样可以使用,只是此时由取水腔接取的水的温度可以与环境温度相近。此外,由于放置于容纳腔13内的物品其温度降低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由取水腔内接取的水的温度可以不作限定,只需能够通过冰箱100实现将水温降低的效果即可。
在安装饮水装置3时,如图8所示,饮水装置3还可以包括储水件34,结合图9,储水件34可以是盒状结构,可以在储水件34的上下两侧设置开口。其中,上侧的开口可以用于向储水件34内添加待冷却的水,下侧的开口可以用于连接导通出水组件32。对应的,出水组件32可以具有导通的出水端321和进水端322,且进水端322可以与储水件34用于出水的一侧开口连接导通,以使用于可以通过出水端321接取储水件34存储的水。在安装储水件34时,示例性的,可以将储水件34安装于门体2的内侧,可以通过螺纹结构与进水端322密封连接。此时,饮水装置3的全部结构可以均安装于门体2的内外两侧。此外,也可以将储水件34安装于图2中所示的容纳腔13内,如将储水件34放置于容纳腔13中的搁板、搁架或者抽屉结构处,此时,储水件34也可以是储水袋等软体结构,均可以用于存储待冷却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8中所示的出水组件32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出水组件32可以包括导流件323和阀门件324。导流件323可以是分体式或者一体式的管状结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件323的第一端可以是进水端322,用于导通连接储水件34(即供水装置)。对应的,导流件323的第二端可以与进水端322导通设置,并可以穿过基座组件31布置于取水腔311内。阀门件324可以安装于导流件323的第二端处,且阀门件324可以与驱动部331(如图10所示)接触设置,以使驱动部332可以带动阀门件324沿导流件323的长度方向移动,用于开启或者封闭导流件323的第二端。其中,出水端321可以是导流件323的第二端,也可以设置出水端321是阀门件324远离导流件323的一端。
沿导流件323的长度方向,如图11所示,以出水端321(如图9所示)是阀门件324远离导流件的一端为例。可以使阀门件324的另一端插入导流件323的第二端内,并被第二端卡接设置。此时,可以在阀门件324与导流件323之间设置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以使阀门件324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处于导流件323远离容纳腔13的一端,并保持该位置状态以封闭导流件323的第二端。由于阀门件324在出水端321的径向外侧设有外环面并倾斜布置,当具有斜面结构的驱动部332沿第一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在按压部331的带动下向门体2的内侧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部332的斜面结构与阀门件324倾斜布置的外环面的配合,可以使阀门件324沿导流件323的长度方向向靠近门体2内侧的方向移动(即图11中倾斜设置的双向箭头方向),从而开启出水端321接水。当用户将作用于按压部331向后的作用力撤除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阀门件324恢复封闭出水端321的封闭状态,并可以带动驱动部332和按压部331向前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所示的出水组件中,为了便于驱动部332的斜面结构与阀门件324中外环面的移动配合,可以设置导流件323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所成的夹角为锐角,可以使的上述斜面的配合结构更加省力,便于用户的取水操作。在阀门件324封闭出水端321时,可以通过橡胶或者硅胶等弹性密封材料填充与阀门件324与导流件323的第二端之间。并使驱动部332在斜向上移动阀门件324后,密封材料可以附近可以形成间隙以流通储水件34内的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出水端321是导流件323的第二端。对应的,阀门件324可以部分安装于导流件323内并靠近第二端设置,用于封闭或者开启出水端321。且阀门件324可以在导流件323的外侧设置外环面,用于接触驱动部332,并使驱动部332可以通过外环面带动阀门件324开启或者封闭出水端321。
又或者,驱动部332也可以是一个按压开关,且该按压开关的按压端可以与按压部331连接,以使通过按压部331可以控制按压开关的开启和断开状态。对应的,阀门件324可以是位于导流件323第二端的电控阀并与驱动部332电连接。当向后按动按压部331使驱动部332处于按压的开启状态时,阀门件324可以通电并开启导流件323的第二端,以接取储水件34内的水。当撤除按压部331上的作用力以使驱动部332复位后,阀门件324断电并封闭导流件323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基座组件31可以包括安装座312。安装座312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安装于门体2的外侧。如,在门体2处于封闭容纳腔13(如图2所示)的情况下,安装座312可以由前向后嵌设门体2的前侧。对应的,沿第一直线方向,安装座312在远离容纳腔13的一侧设有上述取水腔311,用于出水组件32和取水件33的安装设置。此外,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遮挡盖314,遮挡盖314可以位于取水腔311内并靠近驱动部332设置,且该遮挡盖314可以与安装座312连接,用于遮挡驱动部332。从而避免驱动部332附近的结构沿前后方向直接暴露于用户的视线内,有利于提高门体2处的外观装饰效果。
为了使按压部331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如图10所示,取水件33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333。对应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8中所示的取水件33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第二引导部313,且第二引导部313和第一引导部333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即图12中的前后方向)插接配合,以使按压部331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如此,在用户的操作下,通过第一引导部333和第二引导部313的限位作用,可以使按压部331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结构简单有效。并且,相较于转动安装的按压部,可以降低按压部远离驱动部的一端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位移量,有利于节省按压部安装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空间。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二引导部313可以是沿第一直线方向开设于基座组件上的引导孔。如引导孔可以由前向后开设于安装座312上。对应的,第一引导部333可以是引导柱,且第一引导部333沿第一直线方向可以与按压部331靠近容纳腔13(如图2所示)的一侧连接。引导柱和引导孔可以对应配合,即第一引导部333可以沿前后方向插入第二引导部313内,以使按压部331可以在引导柱和引导孔的配合下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此时,第一直线方向可以是引导孔或者引导柱的轴线方向。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引导部333为引导孔,且第二引导部313为引导柱。对应的,引导孔可以是沿第一直线方向开设于按压部331上的通孔或者盲孔结构,且引导柱可以沿前后方向连接安装于安装座312的外侧,以使引导孔可以右后向前沿第一直线方向套设于引导柱上,并使按压部331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按压部331可以沿前后方向稳定的往复移动。可以设置第一引导部333和第二引导部313的数量为多个,并使多个第一引导部333和多个第二引导部313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引导部333沿第一直线方向可以设置于按压部331靠近容纳腔13的一侧,且多个第一引导部333可以间隔分布,以使一个第一引导部333可以与第一第二引导部313可以插接配合,并使按压部331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按压部331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第一引导部333可以是两个引导柱,并连接于按压部331沿第一直线方向朝向门体的内侧。对应的,第二引导部313可以是安装座312沿第一直线方向向外开设的至少两个盲孔结构的引导孔。且两个第一引导部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并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插入两个引导孔内,从而使按压部331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稳定地移动。
由于取水件33在不受除饮水装置3自身和重力以外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即自然状态下),需要与阀门件324维持出水端321的封闭状态。
基于此,如图10所示,取水件33还可以包括复位件35,沿第一直线方向,复位件35的第一端可以与按压部331连接,且复位件35的第二端可以与基座组件31连接。如此,以门体2封闭容纳腔的状态为例,当按压部331沿第一直线方向朝向容纳腔所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驱动部332开启出水端321的过程中,复位件35可以积聚弹性势能。且复位件35还可以使取水件33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关闭出水端321的第一位置状态。以使出水端321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处于闭合状态,避免漏水。
其中,复位件35可以是弹簧,结构简单,便于采购安装。此外,也可以设置复位件35是具有弹性结构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弹片,或者是是橡皮筋等结构,只需能够在安装后使取水件33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即可,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直线方向,如图10所示,由于驱动部332的外侧可以安装有用于遮挡驱动部332的遮挡盖314。结合图12,以遮挡盖314可以与安装座312的上侧部分连接,并可以与安装座312将取水腔311的上部区域分隔为复位腔315为例。若复位件35是弹簧,可以将弹簧设置于复位腔315内,沿第一直线方向(即此时的前后方向)弹簧可以安装于按压部331和遮挡盖314之间,即位于按压部33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弹簧的前端(即第二端)可以与遮挡盖314连接,且弹簧的后端(即第一端)可以与按压部331的上端连接,以使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处于拉伸状态,并使按压部331和驱动部保持在靠前设置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若向后移动按压部331,则按压部331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弹簧继续拉伸并积聚弹性势能。
此外,沿第一直线方向,复位件35也可以安装于按压部331与安装座312之间,即复位件35可以位于按压部331靠近容纳腔13的一侧。此时,复位件35可以处于复位腔315内,也可以安装于复位腔315的下方。以复位件35是弹簧为例,弹簧的第一端(即前端)可以与按压部331接触或者连接,且弹簧的第二端可以与安装座312接触或者连接。如可以在安装座312上由前向后开设一个盲孔,并在该盲孔内插入一个长度超过盲孔深度的弹簧,并使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接触按压部331,从而使按压部331在自然状态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以封闭出水端321。此时,若向后移动按压部331,则弹簧可以压缩并积聚弹性势能,用于在自然状态下使取水件33快速恢复第一位置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出水组件32的导流件323和阀门件324之间通常设有用于复位的弹性件。此时,当取水件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也可以设置复位件35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即没有被拉伸或者压缩以积聚弹性势能。但是,当取水件3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复位件35可以通过拉伸或者压缩积聚弹性势能,并对按压部331时间一个使其向第一位置状态移动的作用力。
示例性的,复位件35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且两个复位件35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于按压部331处。对应的,驱动部332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在按压部331的上端,两个驱动部33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按压部331对应两个驱动部332之间可以设置避让缺口,用于容纳并避让出水端321,即出水端321可以位于两个驱动部332之间。
如图10所示,以复位件35靠近驱动部332安装为例。基座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316,该第一连接件316可以设置于遮挡盖314朝向驱动部332的内侧,用于连接安装复位件35的第二端。对应的,取水件33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334,该第二连接件334可以设置于按压部331的上端,用于连接安装复位件35的第一端。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316和第二连接件334可以是卡勾、卡柱、卡孔和卡槽等连接结构,只需能够与复位件35连接安装,以使复位件35可以对应积聚弹性势能,并使按压部331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即可,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按压部331靠近驱动部332的一端(即上端)与出水组件32之间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为了使按压部331的上端可以稳定地带动驱动部332沿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
继续参照图10,取水件33还可以包括第三引导部335,第三引导部335可以设置于按压部331靠近出水端321(如图9所示)的一端,且第三引导部335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对应的,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第四引导部317,且第四引导部317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遮挡盖314靠近驱动部332的一侧。第三引导部335和第四引导部317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插接配合,以使取水件33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示例性的,对于第三引导部335和第四引导部317而言,可以是引导柱和引导孔之间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插接配合,也可以是导轨和导轨槽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插接配合,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可以设置第三引导部335是按压部331上端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导轨。且第四引导部317可以是遮挡盖314上对应导轨设置的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导轨槽结构。通过导轨和导轨槽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插接配合,以使取水件33的上端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稳定的往复移动,即限制了取水件33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对应的,第三引导部335和第四引导部31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第三引导部335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件334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且位于遮挡盖314上的两个导轨槽的开口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安装遮挡盖314与安装座312时,如图10所示,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件318,该第三连接件318的数量可以多个,并沿遮挡盖314的后侧边缘间隔布置。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8中所示的基座组件31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对应的,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接件319,第四连接件319的数量可以与第三连接件318的数量相同。第四连接件319的数量可以间隔设置于安装座312对应复位腔315(如图12所示)的位置处,用于与第三连接件318连接,从而实现遮挡盖314与安装座312的连接安装。
示例性的,第三连接件318和第四连接件319可以是对应的卡勾和卡孔(或者卡槽),以使遮挡盖314与安装座312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第四连接件319可以是开设于安装座312上的通孔结构,且第三连接件318可以是与第四连接件319对应设置的螺纹柱,并可以通过螺钉由后向前穿过通孔与螺纹柱连接,同样可以实现遮挡盖314与安装座312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基座组件31还可以包括套筒件310。结合图9,安装座312的上端可以设有用于插入出水组件32的插管,套筒件310可以插入插管内并与插管可拆卸连接。对应的,出水组件32的出水端321可以向下插入并穿过套筒件310和插管,并使进水端322位于套筒件310的内侧,并与套筒件310可拆卸连接,用于出水组件32的定位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遮挡盖314对应出水端321的位置,可以沿上下方向在遮挡盖314处于设置缺口,以使用于可以顺利接取由出水端321流出的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座组件31、出水组件32、取水件33、储水件34和复位件35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视为冰箱100的一部分结构。示例性的,基座组件31也可以视为门体2的一部分结构,如门体2的部分壳体在制作时可以直接形成取水腔,该部分壳体也可以视为基座组件31。也可以使箱体1的内胆形成用于存储冷藏水的储水件34,还可以在门体2的内侧制作形成一体结构的储水件34。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开口;
门体,与所述箱体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基座组件,沿垂直于所述门体的第一直线方向,在所述门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情况下,所述基座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基座组件向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取水腔;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第一端为进水端,并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内的供水装置;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并位于所述取水腔内;
阀门件,安装于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处;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或者所述阀门件远离所述导流件的一端为出水端;以及,
取水件,位于所述取水腔内,所述取水件包括: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阀门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阀门件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水端;
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其中,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位于所述出水端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所述取水件被配置为:
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所述驱动部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件还包括第一引导部,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第二引导部,且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一引导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插接配合,以使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为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开设于所述基座组件上的引导孔;
所述第一引导部为引导柱,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按压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引导孔内,以使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引导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按压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引导部间隔分布;
一个所述第一引导部与一个所述第二引导部插接配合,以使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
安装座,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安装座嵌设于所述门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所述取水腔;以及,
遮挡盖,位于所述取水腔内并靠近所述驱动部设置,所述遮挡盖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遮挡所述驱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还包括:
复位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取水件连接,且所述复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遮挡盖连接;当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朝所述容纳腔所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驱动部开启所述出水端的过程中,所述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并积聚弹性势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件还包括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三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按压部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端,所述第三引导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延伸;
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第四引导部,所述第四引导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并设置所述遮挡盖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插接配合,以使所述取水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8.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开口;
门体,与所述箱体铰接,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基座组件,沿垂直于所述门体的第一直线方向,在所述门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情况下,所述基座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基座组件向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取水腔;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第一端为进水端,并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内的供水装置;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并位于所述取水腔内;
阀门件,安装于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处;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或者所述阀门件远离所述导流件的一端为出水端;以及,
取水件,位于所述取水腔内,所述取水件包括:
驱动部;
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其中,沿所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当所述阀门件靠近所述出水端设置时,所述阀门件处于闭合状态并关闭所述出水端,且所述取水件处于关闭所述出水端的第一位置状态,且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位于所述出水端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当所述取水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朝靠近所述容纳腔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阀门件沿所述导流件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出水端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门件开启所述出水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还包括:
复位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且所述复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基座组件连接;
当所述按压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朝所述容纳腔所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驱动部开启所述出水端的过程中,所述复位件积聚弹性势能;且所述复位件使所述取水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当所述取水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或者拉伸状态,并积聚弹性势能;
在自然状态下,具有弹性势能的所述弹簧使所述取水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
CN202322072621.8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Active CN220771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2621.8U CN22077147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2621.8U CN22077147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474U true CN220771474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2621.8U Active CN22077147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5420B (zh) 冰箱
US10465975B2 (en) Refrigerator
US9797646B2 (en) Cooling air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a refrigerator
US8397533B2 (en) Refrigerator
US10401073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thermoelectric module
CN103069227B (zh) 冰箱
US8359879B2 (en) Refrigerator and degassing container for refrigerator
CN102405382B (zh) 冰箱
US10605511B2 (en) Clear ice maker assembly for producing clear ice for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220771474U (zh) 一种具有饮水功能的冰箱
WO2012076460A2 (en) Refrigerator
US20230221055A1 (en) Refrigerator
KR20120009651A (ko) 냉장고
WO2012076451A2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N210729603U (zh) 一种试管冻存放置盒
US20220196312A1 (en) Refrigerator
US20220243973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14276202U (zh) 冰箱
CN214276204U (zh) 冰箱
CN214276200U (zh) 冰箱
CN209763575U (zh) 一种食品冷藏室
CN218672861U (zh) 冰箱
CN219178072U (zh) 冰箱
CN221099074U (zh) 冰箱
US20220373248A1 (en) Refrig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