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0559U - 一种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0559U
CN220770559U CN202321655038.3U CN202321655038U CN220770559U CN 220770559 U CN220770559 U CN 220770559U CN 202321655038 U CN202321655038 U CN 202321655038U CN 220770559 U CN220770559 U CN 220770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friction
support
groove
suppor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勇
郑雨辰
孙广洲
徐铖海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0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0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0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底座连接,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形成有开口,并且内部形成有贯穿槽,开口连通贯穿槽;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可移动并且可旋转地设置于贯穿槽内;支撑部,支撑部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和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其中,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摩擦件,弹性件与摩擦件连接,用于将摩擦件抵接于贯穿槽的内侧壁,使得第二支撑杆基于摩擦件与贯穿槽之间的摩擦力而保持在当前位置,并且第二支撑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在贯穿槽内绕轴向方向转动并且沿轴向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设备。用户通常会借助支架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来达到释放双手的作用,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支架的支撑杆的高度和位置使得电子设备处于最佳位置,便于用户使用。
相关技术中,用户在调整好支架的支撑杆高度和位置后,需要一只手握住支撑杆保持其处于调整好的位置,另一只手操作相应的锁紧机构,对支撑杆进行锁紧,操作较为复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底座;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形成有开口,并且内部形成有贯穿槽,所述开口连通所述贯穿槽;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可移动并且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贯穿槽内;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和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摩擦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摩擦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摩擦件抵接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基于所述摩擦件与所述贯穿槽之间的摩擦力而保持在当前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摩擦力在所述贯穿槽内绕轴向方向转动并且沿轴向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件包括: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
所述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贯穿槽的轴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和/或
所述第二摩擦件呈圆弧形,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摩擦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凸柱;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柱,并且抵接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柱,并且抵接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螺纹连接件;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形成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孔的配合,沿所述第一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周向表面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环形槽的配合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环形槽内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且夹持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台;
当所述第二支撑件夹持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面抵接所述环形槽的底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面抵接所述限位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万向球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于限制连接有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从所述贯穿槽内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和/或,所述底座的底侧设置有防滑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架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摩擦件,弹性件与摩擦件连接,用于将摩擦件抵接于第一支撑杆内形成的贯穿槽的内侧壁,如此,当用户调整好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以及转动位置后,可以直接松手,第二支撑杆能够基于摩擦件和贯穿槽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调整好的当前位置,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即可实现第二支撑杆的位置固定,简单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的支架的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或图2所示的支架的支撑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支架的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组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限位组件的第一支撑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图2所示的支架的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组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图1或图2所示的支架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配重块;12-防滑件;2-第一支撑杆;21-开口;22-贯穿槽;23-第二卡孔;3-第二支撑杆;31-环形槽;4-支撑部;41-磁性件;42-阻尼硅胶;43-压板;44-支撑板;5-万向球;6-限位组件;61-弹性件;62-摩擦件;621-第一摩擦件;621’-第一凸柱;622-第二摩擦件;622’-第二凸柱;63-限位凸起;64-限位台;7-第一支撑件;71-台阶部;72-通孔;73-第一卡孔;74-卡接部;8-螺纹连接件;9-第二支撑件;10-堵头;1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100,支架100能够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用户可以将电子设备置于支架,从而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无需一直握持电子设备,解放双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用于与支撑面进行接触,支撑面包括但不限于桌面、地面或者架体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底座1大体呈圆形,圆形的底座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也可以呈正方形、长方形、长圆形或者多边形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可以通过改变底座1的形状,为用户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使得支架的外形更加美观。
如图3所示,底座1内设置有配重块11,如此,能够增加底座1的重量,从而保障支架的放置平稳。另外,底座1的底侧还设置有防滑件12,如此,当底座1与支撑面接触时,能够增加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降低底座1与支撑面之间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防滑件12例如可以是防滑胶垫。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的底端与底座1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接或者磁吸等方式。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形成有开口21,并且内部形成有贯穿槽22,贯穿槽22沿着第一支撑杆2的轴向方向延伸,开口21连通贯穿槽22。第二支撑杆3通过开口21可移动并且可旋转地设置于贯穿槽22内,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支撑杆3在贯穿槽22内沿轴向方向的位置,调整支架的整体高度,并且可以绕轴向方向转动第二支撑杆3,调整支架的具体朝向,如此,使得支架始终能够处于最佳使用位置,从而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支架包括支撑部4,支撑部4与第二支撑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支撑部4用于支承电子设备。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部4同样大体呈圆形。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4可以呈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如图4所示,支撑部4内设置有磁性件41,用于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住电子设备,采用磁吸的方式无需设置额外的夹持部件,从而能够保障支撑部4的支撑平面的平整度,使得支架整体更加简洁、美观。另外,磁吸的方式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同时,用户使用支架支承电子设备时操作简单、便捷。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4可以设置有夹持部,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架包括万向球5,万向球5与第二支撑杆3的顶端连接,支撑部4通过万向球5与第二支撑杆3活动连接。如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动支撑部4,调整支撑部4的角度,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
如图4所示,支撑部4内还可以设置有阻尼硅胶42、压板43和支撑板44等。压板43将阻尼硅胶42压设在万向球5上,使得万向球5能够进行有阻尼的转动,当用户调整好支撑部4的角度后,可以使得支撑部4保持在调整好的角度位置。支撑板44能够保障支撑部4的支撑平面的平整度,使得电子设备的放置更加平稳。
用户调整好第二支撑杆3的具体位置后,需要对第二支撑杆3进行锁紧固定,使得第二支撑杆3保持在用户调整好的位置。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对第二支撑杆进行锁紧,用户调整好位置后,需要一只手握住第二支撑杆,使其处于调整好的位置,另一只手操作相应的锁紧机构(例如,拧紧螺钉),对第二支撑杆进行锁紧固定,操作较为复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支架包括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与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连接。限位组件6包括弹性件61和摩擦件62,弹性件61与摩擦件62连接,用于将摩擦件62抵接于贯穿槽22的内侧壁,使得第二支撑杆3能够基于摩擦件62与贯穿槽22之间的摩擦力而保持在当前位置。如此,当用户调整好第二支撑杆3的高度以及转动位置后,可以直接松手,第二支撑杆3能够基于摩擦件62和贯穿槽22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调整好的当前位置,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即可实现第二支撑杆3的位置固定,简单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第二支撑杆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在贯穿槽22内绕轴向方向转动并且沿轴向方向移动,也就是说,限位组件6不会影响到第二支撑杆3在贯穿槽22内的移动和转动,用户需要改变支架的高度或者转向时,只需要拉动或者转动第二支撑杆3(即,对第二支撑杆3施加外力),第二支撑杆3即可在贯穿槽22内实现有阻尼的移动或转动,调整结束后,用户只需松开手,第二支撑杆3即可在限位组件6的作用下保持在当前位置,操作非常容易。
示例性地,弹性件61可以为弹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摩擦件62包括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连接。弹性件61沿第一方向布置在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之间,第一摩擦件621的外侧壁和第二摩擦件622的外侧壁在弹性件61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至少部分抵接于贯穿槽22的内侧壁,如此,第一摩擦件621的外侧壁和第二摩擦件622的外侧壁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限制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相对于贯穿槽22的运动,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杆3能够基于摩擦力保持在用户调整好的当前位置。
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贯穿槽22的轴向方向。
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摩擦件621呈圆弧形,第一摩擦件621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和/或,第二摩擦件622呈圆弧形,第二摩擦件622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
第一摩擦件621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第二摩擦件622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说明第一摩擦件621的外侧壁和第二摩擦件622的外侧壁能够在弹性件61的作用下,大体完全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抵接,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对第二支撑杆3的限位更加可靠稳定。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也可以呈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或者二者的外侧壁可以仅部分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接触,只要使得摩擦件62的外侧壁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使得第二支撑杆3能够保持在调整好的当前位置的摩擦力,并且不影响第二支撑杆3在贯穿槽22内的移动或转动即可。
如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第一摩擦件621远离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凸柱621’,第二摩擦件622远离第二支撑杆3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凸柱622’,弹性件61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凸柱621’,并且抵接第一摩擦件621的内侧壁,弹性件61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凸柱622’,并且抵接第二摩擦件622的内侧壁。
第一凸柱621’和第二凸柱622’用于固定弹性件61,使得弹性件61不会从第一摩擦件621与第二摩擦件622之间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限位组件6还包括第一支撑件7,第一支撑件7连接于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第一支撑件7的两侧,并且通过第一支撑件7间接地与第二支撑杆3连接。第一支撑件7用于支撑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使得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能够在弹性件61的作用下更好的抵接于贯穿槽22的内侧壁,降低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在贯穿槽22内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提高了限位组件6的可靠性。
当用户对第二支撑杆3进行调整时,第一支撑件7、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也会随着第二支撑杆3一同在贯穿槽22内移动或者转动,从而不会影响第二支撑杆3的移动或者转动,并且在弹性件61的作用下,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之间会产生摩擦,达到阻尼的效果,如此,当用户调整完成后,第二支撑杆3能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在调整好的当前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架包括螺纹连接件8,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形成有螺纹孔,第一支撑件7内设置有台阶部71,第一支撑件7部分套设于第二支撑杆3,并且第二支撑杆3的底端面抵接台阶部71,从而对第二支撑杆3进行限位。台阶部71上设置有通孔72,螺纹连接件8依次穿过通孔72和螺纹孔,用于连接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杆3,防止第一支撑件7从第二支撑杆3上脱离。
示例性地,第一支撑件7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卡孔73,第一摩擦件621的内侧壁和第二摩擦件62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卡接部74,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通过卡接部74和第一卡孔73的配合,沿第一方向卡接于第一支撑件7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还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与第一支撑件7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杆3的周向表面形成有环形槽31,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形成有限位凸起63,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通过限位凸起63与环形槽31的配合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第二支撑杆3的两侧,限位凸起63能够在环形槽31内滑动。
当用户沿轴向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杆3时,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会随着第二支撑杆3一同在贯穿槽22内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不会影响到第二支撑杆3的移动。当用户沿轴向方向转动第二支撑杆3时,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的位置保持不变,由于环形槽31和限位凸起63的滑动配合,第二支撑杆3可以自由的转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到第二支撑杆3的转动。另外,在弹性件61的作用下,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与贯穿槽22的内侧壁之间会产生摩擦,达到阻尼的效果,如此,当用户调整完成后,第二支撑杆3能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在调整好的当前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限位组件6还包括第二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9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并且夹持在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之间,用于支撑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从而提高限位组件6的可靠性。
第一摩擦件621的内侧壁和第二摩擦件622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台64,当第二支撑件9夹持在第一摩擦件621和第二摩擦件622之间,第二支撑件9的顶端面抵接环形槽31的底端面,并且第二支撑件9的底端面抵接限位台64,如此,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也能够防止第二支撑件9从第二支撑杆3上脱落,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
如图10所示,支架还包括堵头10,堵头10可拆卸地安装在开口21处,用于限制连接有限位组件6的第二支撑杆3从贯穿槽22内脱落,当第二支撑杆3沿轴向方向达到最大移动行程后,连接于第二支撑杆3的限位组件6的顶端会抵接于堵头10的底端,从而限制第二支撑杆3继续沿轴向方向的移动,避免用户抽拉过度而导致第二支撑杆3从贯穿槽22内滑落的情况发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卡孔23,堵头10设置有突出部101,堵头10通过突出部101和第二卡孔23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的开口21处。
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架100包括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弹性件61和摩擦件62,弹性件61与摩擦件62连接,用于将摩擦件62抵接于第一支撑杆2内形成的贯穿槽22的内侧壁,如此,当用户调整好第二支撑杆3的高度以及转动位置后,可以直接松手,第二支撑杆3能够基于摩擦件62和贯穿槽22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当前位置,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即可实现第二支撑杆3的位置固定,简单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底座;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形成有开口,并且内部形成有贯穿槽,所述开口连通所述贯穿槽;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可移动并且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贯穿槽内;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和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摩擦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摩擦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摩擦件抵接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基于所述摩擦件与所述贯穿槽之间的摩擦力而保持在当前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摩擦力在所述贯穿槽内绕轴向方向转动并且沿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包括: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
所述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贯穿槽的轴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和/或
所述第二摩擦件呈圆弧形,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壁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贯穿槽的内侧壁的曲率半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摩擦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凸柱;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柱,并且抵接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柱,并且抵接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螺纹连接件;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形成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孔的配合,沿所述第一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周向表面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环形槽的配合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环形槽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且夹持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台;
当所述第二支撑件夹持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面抵接所述环形槽的底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面抵接所述限位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万向球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于限制连接有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从所述贯穿槽内脱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和/或,所述底座的底侧设置有防滑件。
CN202321655038.3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支架 Active CN220770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038.3U CN220770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038.3U CN220770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0559U true CN220770559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8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038.3U Active CN220770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0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4708B (zh) 脚轮及含脚轮的白板
US8511624B2 (en) Height adjustble display device
US8672282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US79865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ram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CN220770559U (zh) 一种支架
US7669820B2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00090070A1 (en) Support stand
KR20130027148A (ko) 휴대용 태블릿 pc 거치대
KR200442728Y1 (ko) 책걸상의 높이 조절구
CN110608351B (zh) 一种隐藏式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01368299Y (zh) 荧屏兼键盘安装架
CN210890704U (zh) 一种隐藏式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10372690U (zh) 一种具有伸缩、旋转功能的吸盘支架
CN218208631U (zh) 按键型升降结构、支架及显示器
CN2185263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机支架
CN220457459U (zh) 旋转手机支架
CN221054587U (zh) 一种搬移式设备快速拆装机构
CN211203441U (zh) 一种支架
CN215060897U (zh) 一种快拆型显示屏支架及其显示屏装置
CN219198686U (zh) 一种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支撑架
CN203466086U (zh) 一种新型按键开关
CN213879907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21569959U (zh) 一种支架
CN216531398U (zh) 支撑装置
CN212117994U (zh) 一种快装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