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2345U -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2345U
CN220752345U CN202322500079.1U CN202322500079U CN220752345U CN 220752345 U CN220752345 U CN 220752345U CN 202322500079 U CN202322500079 U CN 202322500079U CN 220752345 U CN220752345 U CN 220752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double
parallel branch
branch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00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嘉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ne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ne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ne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ne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00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2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2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纤技术领域,提供了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的外壁设置有双芯光缆,所述双芯光缆的一端设置有卡钉式分支器,所述双芯光缆的外壁通过卡钉式分支器固定连接有分支缆,所述分支缆的一端设置有分接头,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外壁的侧板和弹簧筒,所述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与回收组件配合使用,在使用中,将连接板插入滑架和弹簧筒之间,使连接板与弹簧筒的外壁贴合连接,双芯光缆的外壁与滑架的内壁贴合,在弹簧筒的作用下双芯光缆、卡钉式分支器和分支缆向两端弹出。

Description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全称光导纤维,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可绕曲的纯玻璃纤维,也是利用光在这些纤维中以全内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是由光纤之父——高锟制造的。光纤主要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和包层是同心的玻璃圆柱体,纤芯的折射率n1较包层的折射率n2稍高,光波从光纤端面以较小角度射入时,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会全部或部分地反射到另一边的界面再发生反射,这样的重复反射使光信号向前传播。其按材料分为石英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包层石英芯光纤和全塑光纤,按光纤的结构分为阶跃光纤、渐变光纤。其原理是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设备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发送至光纤中,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设备使用光敏组件检测脉冲。大部分光纤内芯都是玻璃纤维,网线的线芯大部分都是铜芯材质,在长距离传输中,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20km,多模光纤也能传输2km-3km的距离,远远高于网线的传输距离。网线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连接,光纤主要运用于宽带通信,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可将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无需多线连接,以达到提高光纤入户使用的便捷性,但是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接头晃动情况,稳定性较差。
为了避免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接头晃动情况,稳定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稳定性好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旨在解决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接头晃动情况,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的外壁设置有双芯光缆,所述双芯光缆的一端设置有卡钉式分支器,所述双芯光缆的外壁通过卡钉式分支器固定连接有分支缆,所述分支缆的一端设置有分接头,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外壁的侧板和弹簧筒,所述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内壁的电动机和托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托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齿轮;
其中,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钉式分支器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卡钉式分支器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缆,且两个分支缆分别为蓝纤和橙纤。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壁设置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防护框。
优选地,所述防护框的内壁设置有磁块,所述防护框的外壁通过磁块与上支架的外壁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与双芯光缆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外壁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与回收组件配合使用,在使用中,将连接板插入滑架和弹簧筒之间,使连接板与弹簧筒的外壁贴合连接,双芯光缆的外壁与滑架的内壁贴合,在弹簧筒的作用下双芯光缆、卡钉式分支器和分支缆向两端弹出,控制使用电动机,以达到根据需要来实现控制双芯光缆的使用位置,将分接头连接入网络和电视中,在连接板和滑架的作用下,从而实现分接头处的连接口处较好的稳定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组件;201、弹簧筒;202、连接板;203、滑架;204、侧板;3、回收组件;301、电动机;302、主齿轮;303、副齿轮;304、托座;305、转杆;4、双芯光缆;5、卡钉式分支器;6、分支缆;7、分接头;8、上支架;9、固定座;10、防护框。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壁设置有回收组件3,回收组件3的外壁设置有双芯光缆4,双芯光缆4的一端设置有卡钉式分支器5,双芯光缆4的外壁通过卡钉式分支器5固定连接有分支缆6,分支缆6的一端设置有分接头7,底座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组件2;
其中,支撑组件2包括底座1外壁的侧板204和弹簧筒20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203,滑架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0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可将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无需多线连接,以达到提高光纤入户使用的便捷性,但是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接头晃动情况,稳定性较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案主要通过支撑组件2的设置,与回收组件3配合使用,在使用中,将连接板202插入滑架203和弹簧筒201之间,使连接板202与弹簧筒201的外壁贴合连接,双芯光缆4的外壁与滑架203的内壁贴合,在弹簧筒201的作用下双芯光缆4、卡钉式分支器5和分支缆6向两端弹出,控制使用电动机301,以达到根据需要来实现控制双芯光缆4的使用位置,将分接头7连接入网络和电视中,在连接板202和滑架203的作用下,从而实现分接头7处的连接口处较好的稳定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回收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壁的电动机301和托座304,电动机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齿轮302,托座30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305,转杆3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齿轮303;
其中,主齿轮302和副齿轮303的外壁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回收组件3的设置,通过启动和控制使用电动机301,可达到便于进行收卷的目的,以达到收纳和限位的目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卡钉式分支器5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卡钉式分支器5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缆6,且两个分支缆6分别为蓝纤和橙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个卡钉式分支器5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缆6,且两个分支缆6分别为蓝纤和橙纤的设置,可达到便于分辨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上支架8,上支架8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防护框1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上支架8,上支架8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防护框10的设置,可达到对回收组件3较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防护框10的内壁设置有磁块,防护框10的外壁通过磁块与上支架8的外壁贴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护框10的外壁通过磁块与上支架8的外壁贴合连接的设置,可达到便于拆卸防护框10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连接板202的外壁与双芯光缆4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板202的外壁与双芯光缆4的外壁固定连接的设置,可达到便于回收组件3来控制的使用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9,固定座9的外壁开设有固定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9,固定座9的外壁开设有固定孔的设置,可达到便于安装和固定该装置的使用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固定座9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球,限位球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座9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球,限位球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的设置,可达到便于根据需要旋转底座1来实现调节该装置的使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能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信或者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置有回收组件(3),所述回收组件(3)的外壁设置有双芯光缆(4),所述双芯光缆(4)的一端设置有卡钉式分支器(5),所述双芯光缆(4)的外壁通过卡钉式分支器(5)固定连接有分支缆(6),所述分支缆(6)的一端设置有分接头(7),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组件(2);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底座(1)外壁的侧板(204)和弹簧筒(201),所述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203),所述滑架(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壁的电动机(301)和托座(304),所述电动机(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齿轮(302),所述托座(30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305),所述转杆(3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齿轮(303);
其中,所述主齿轮(302)和副齿轮(303)的外壁啮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式分支器(5)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卡钉式分支器(5)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缆(6),且两个分支缆(6)分别为蓝纤和橙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上支架(8),所述上支架(8)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防护框(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0)的内壁设置有磁块,所述防护框(10)的外壁通过磁块与上支架(8)的外壁贴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2)的外壁与双芯光缆(4)的外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外壁开设有固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9)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
CN202322500079.1U 2023-09-14 2023-09-14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Active CN22075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0079.1U CN220752345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0079.1U CN220752345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2345U true CN220752345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7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0079.1U Active CN220752345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2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5346B1 (en) Propagation in lowest order modes of multimode graded index fiber, resulting in: very low transmission loss, low modal noise, high data security, and high data rate capabilities
US7184623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diabatic coupler for multi-mode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systems
US3883217A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138675A (en) Mode scrambler as an optical isolator for higher-coherence lasers in multi-mode fiber plants
JP2019087995A (ja) 双方向多波長ギガビット光ファイバネットワーク
KR20090108522A (ko) 광 성형 결합기
US20170336559A1 (en) Optical fiber for both multimode and single-mode op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therefor
EP081074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low cost optical filter
JP2014512722A (ja) 低損失、低遅延時間の中空コアファイバ通信システム
Zhu SDM fibers for data center applications
CN116324547A (zh) 光输入输出装置
US926809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rting legacy multimode links to longer-wavelength links
US9594223B2 (en) Opto-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opto-electrical cables providing configurable connectivity between electrical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interfa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CN220752345U (zh) 双芯并行分支连接器
EP0316191A2 (en) Dynamic range reduction using mode filter
CN205038374U (zh) 单纤光收发组件
US10574359B2 (en) Single-wavelength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with integrated optical fiber coupler
Gonda et al. Recent progress and outlook on multicore fiber for practical use
Tottori et al. Integrated optical connection module for 7-core multi-core fiber and 7 single mode fibers
CN101750681A (zh) 1550/1550nm单波长单纤双向组件
Zakharian et al. Impact of multi-path interference on single mode transmission over multi-mode fibers
Takahashi et al. Multicore fiber fabricated by modified cylinder method
CN210404279U (zh) 一种具有导光定位功能的跳线
Charbonneau-Lefort et al. Optical cables for consumer applications
CN102122991B (zh) 一种光纤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