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7741U -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7741U
CN220747741U CN202322000820.8U CN202322000820U CN220747741U CN 220747741 U CN220747741 U CN 220747741U CN 202322000820 U CN202322000820 U CN 202322000820U CN 220747741 U CN220747741 U CN 22074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rectangular base
supporting
support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08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钱建江
魏宏开
宋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ng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ng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ng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08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包括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底座上套接有多列插地杆,所述插地杆的下端成型有锥部;所述矩形底座上固定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它通过竖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多个插地杆,可对矩形底座进行紧固,可有效提高支撑结构的底部稳定性,解决现有支撑结构易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从而提高支撑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在装配式减震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梁、预制柱或预制墙板等部件进行支撑。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18375429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墙板安装斜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接触面积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稳固杆,所述稳固杆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块,所述稳固杆的一侧与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垫。通过稳固杆和稳固块,便于增大该支撑结构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摩擦垫的表面摩擦力较大,可以增大稳固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支撑结构具有不足之处,该支撑结构放置在地面上,仅通过地面与稳固块、摩擦垫之间的摩擦力将该支撑结构紧固在地面上,在实际支撑过程中,稳固块、摩擦垫易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支撑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通过竖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多个插地杆,可对矩形底座进行紧固,可有效提高支撑结构的底部稳定性,解决现有支撑结构易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从而提高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包括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底座上套接有多列插地杆,所述插地杆的下端成型有锥部;
所述矩形底座上固定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矩形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插地杆插入到地面土层中,从而对矩形底座进行固定和支撑,可防止矩形底座与地面发生相对滑移,从而造成支撑不稳定的问题;支撑臂可绕支撑轴转动,从而可调节支撑臂的倾斜度,支承块压靠在装配式构件上或通过螺钉等固定在装配式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底座上成型有多列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通孔和多列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通孔;所述插地杆插套在对应的第一导向通孔或第二导向通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通孔,从而使插套在第二导向通孔内的插地杆以一定倾角插入到地面中,可提供多个方向的支撑力,可进一步提高矩形底座的稳定性;
同时倾斜插入的插地杆对矩形底座也多了个限制,可防止矩形底座上下方向上的窜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地杆的上端成型有顶压板,顶压板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螺纹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除支撑结构时,外界的螺钉螺接到螺纹通孔内,当螺钉顶靠在矩形底座上后可将插地杆向上顶,从而方便插地杆的拆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向通孔的高端成型有三角凸台,第二导向通孔的中心线与三角凸台的一侧面垂直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凸台可对斜向插入的插地杆提供一个限位平台,也方便后期用螺钉拆除插地杆。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压板的中部成型有凸起;
所述顶压板上成型有多道弧形通槽,弧形通槽位于多个螺纹通孔的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的顶压工具顶在凸起上,凸起可方便插地杆插入到地面的工作,通过设置凸起可降低对顶压板的干扰,从而防止螺纹通孔变形;
通过在螺纹通孔内侧进一步设置弧形通槽,可进一步降低对螺纹通孔的影响,保证螺纹通孔的尺寸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轴上固定有蜗轮,蜗轮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两端成型有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上;蜗杆的一端固定有手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支撑轴带动支撑臂翻转,从而改变支撑臂的倾斜度,以满足支撑臂不同角度工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成型有支耳板,支耳板插套在支耳轴上,支耳轴插套并固定在支撑臂的上端;
所述支撑臂的上端成型有U型卡槽,所述支耳板插套在U型卡槽内;
所述支耳板的外壁上成型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内套接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固定在U型卡槽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凹槽在限位凸台上自由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从而限制支耳板在支耳轴上转动的角度,从而对支撑块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竖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多个插地杆,可对矩形底座进行紧固,可有效提高支撑结构的底部稳定性,解决现有支撑结构易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从而提高支撑稳定性;
通过在插地杆上设置顶压板和螺纹孔,方便后期插地杆的拆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关于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关于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矩形底座;101、第一导向通孔;102、第二导向通孔;103、三角凸台;
20、插地杆;201、锥部;202、顶压板;203、螺纹通孔;204、凸起;205、弧形通槽;
301、支撑底座;302、支撑轴;303、支撑臂;3031、U型卡槽;304、支撑块;3041、支耳板;3042、限位凹槽;305、蜗轮;306、蜗杆;307、手轮;308、支耳轴;309、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包括矩形底座10,所述矩形底座10上套接有多列插地杆20,所述插地杆20的下端成型有锥部201;
所述矩形底座10上固定有支撑底座301,支撑底座30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302,支撑轴302与支撑臂303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臂30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304。
矩形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插地杆插入到地面土层中,从而对矩形底座进行固定和支撑,可防止矩形底座与地面发生相对滑移,从而造成支撑不稳定的问题;支撑臂可绕支撑轴转动,从而可调节支撑臂的倾斜度,支承块压靠在装配式构件上或通过螺钉等固定在装配式构件上。
所述矩形底座10上成型有多列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通孔101和多列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通孔102;所述插地杆20插套在对应的第一导向通孔101或第二导向通孔102内。
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通孔,从而使插套在第二导向通孔内的插地杆以一定倾角插入到地面中,可提供多个方向的支撑力,可进一步提高矩形底座的稳定性;
同时倾斜插入的插地杆对矩形底座也多了个限制,可防止矩形底座上下方向上的窜动。
所述插地杆20的上端成型有顶压板202,顶压板202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螺纹通孔203。
当需要拆除支撑结构时,外界的螺钉螺接到螺纹通孔内,当螺钉顶靠在矩形底座上后可将插地杆向上顶,从而方便插地杆的拆卸工作。
所述第二导向通孔102的高端成型有三角凸台103,第二导向通孔102的中心线与三角凸台103的一侧面垂直设置。
三角凸台可对斜向插入的插地杆提供一个限位平台,也方便后期用螺钉拆除插地杆。
所述顶压板202的中部成型有凸起204;
所述顶压板202上成型有多道弧形通槽205,弧形通槽205位于多个螺纹通孔203的内侧。
外界的顶压工具顶在凸起上,凸起可方便插地杆插入到地面的工作,通过设置凸起可降低对顶压板的干扰,从而防止螺纹通孔变形;
通过在螺纹通孔内侧进一步设置弧形通槽,可进一步降低对螺纹通孔的影响,保证螺纹通孔的尺寸稳定性。
所述支撑轴302上固定有蜗轮305,蜗轮305啮合有蜗杆306,蜗杆306的两端成型有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301上;蜗杆306的一端固定有手轮307。
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支撑轴带动支撑臂翻转,从而改变支撑臂的倾斜度,以满足支撑臂不同角度工况的需求。
所述支撑块304成型有支耳板3041,支耳板3041插套在支耳轴308上,支耳轴308插套并固定在支撑臂303的上端;
所述支撑臂303的上端成型有U型卡槽3031,所述支耳板3041插套在U型卡槽3031内;
所述支耳板3041的外壁上成型有限位凹槽3042,限位凹槽3042内套接有限位凸台309,限位凸台309固定在U型卡槽3031上。
由于限位凹槽在限位凸台上自由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从而限制支耳板在支耳轴上转动的角度,从而对支撑块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包括矩形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座(10)上套接有多列插地杆(20),所述插地杆(20)的下端成型有锥部(201);
所述矩形底座(10)上固定有支撑底座(301),支撑底座(30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302),支撑轴(302)与支撑臂(303)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臂(30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座(10)上成型有多列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通孔(101)和多列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通孔(102);所述插地杆(20)插套在对应的第一导向通孔(101)或第二导向通孔(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20)的上端成型有顶压板(202),顶压板(202)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螺纹通孔(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102)的高端成型有三角凸台(103),第二导向通孔(102)的中心线与三角凸台(103)的一侧面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板(202)的中部成型有凸起(204);
所述顶压板(202)上成型有多道弧形通槽(205),弧形通槽(205)位于多个螺纹通孔(20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302)上固定有蜗轮(305),蜗轮(305)啮合有蜗杆(306),蜗杆(306)的两端成型有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301)上;蜗杆(306)的一端固定有手轮(3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04)成型有支耳板(3041),支耳板(3041)插套在支耳轴(308)上,支耳轴(308)插套并固定在支撑臂(303)的上端;
所述支撑臂(303)的上端成型有U型卡槽(3031),所述支耳板(3041)插套在U型卡槽(3031)内;
所述支耳板(3041)的外壁上成型有限位凹槽(3042),限位凹槽(3042)内套接有限位凸台(309),限位凸台(309)固定在U型卡槽(3031)上。
CN202322000820.8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Active CN22074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820.8U CN2207477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820.8U CN2207477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7741U true CN22074774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3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0820.8U Active CN2207477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887B (zh) 装配式墙体夹角调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81400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安装系统
CN22074774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CN212428134U (zh) 装配式墙体夹角调整装置
CN21192365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可调节支撑架
CN2197323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钢梁连接装置
CN212104880U (zh) 装配式建筑梯梁钢筋固定装置
CN214144858U (zh) 一种建筑用具有加固机构的钢结构支架
CN111101719B (zh) 一种墙板安装用辅助机器人
CN113882692A (zh) 钢柱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21826428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CN112780073A (zh) 一种房建用预制墙板支撑装置
CN2201508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加强筋结构
CN219808741U (zh)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结构
CN221073554U (zh) 一种钢结构柱定位安装机构
CN220620873U (zh) 一种用于干式装配架空地面系统的支托装置
CN220889067U (zh) 一种可调式瓦片隔墙结构
CN220434126U (zh) 一种用于干式装配架空地面系统的支托装置
CN220521986U (zh) 一种建设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15978447U (zh) 一种土木工程模板支撑结构
CN219261469U (zh) 一种可调整的建筑装饰幕墙
CN219384577U (zh) 一种塔吊附墙结构
CN115012607B (zh) 一种单元式曲面木纹铝板拼接设计结构
CN210263748U (zh) 一种可快速调整高度的地板承载件
CN219451580U (zh) 一种外墙防护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