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8476U -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8476U
CN220728476U CN202321634186.7U CN202321634186U CN220728476U CN 220728476 U CN220728476 U CN 220728476U CN 202321634186 U CN202321634186 U CN 202321634186U CN 220728476 U CN220728476 U CN 220728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ipeline
ventilation
driv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41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舵
刘泽鹏
葛晓松
冯子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Zhongru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Zhongru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Zhongru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Zhongru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41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8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8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8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通风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多个通风箱体,还包括:管道组件,管道组件设置在通风箱体顶部,管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通风箱体顶部的弧形外管道,弧形外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内管道,所述弧形内管道滑动设置在弧形外管道的内部;所述弧形外管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通风箱体与管道组件相连接,且屋顶上开设有与通风箱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其有益效果是:在实现防雨的基础上,管道组件整体并未关闭,依旧能够实现通风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指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去,从而使室内的空气环境适合人们去活动或者居住。
当下建筑的通风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传统的门窗,打开门窗后就能够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而另外一种就是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通风管道,这些通风管道朝向室外的一端一般都设置有防雨结构,使得雨水不会进入管道,避免发生锈蚀的情况。
现有的防雨结构多是在通风口设置能够开启和关闭的结构,也就说在雨天时,整个通风系统是无法运行的,这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多个通风箱体,还包括:
管道组件,管道组件设置在通风箱体顶部,管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通风箱体顶部的弧形外管道,弧形外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自身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弧形外管道开口端的朝向与屋顶平面相平行,所述封板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内管道,所述弧形内管道滑动设置在弧形外管道的内部;
所述弧形外管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弧形内管道在弧形外管道内移动;
所述通风箱体与管道组件相连接,且屋顶上开设有与通风箱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弧形内管道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弧形内管道上远离通风箱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弧形外管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弧形内管道表面相接触的支撑滚轮。
优选地,所述通风箱体包括固定连接在屋顶上的底箱,底箱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管道组件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管道组件相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底箱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转动的驱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通风口位置对应的环体,环体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传动环,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箱内部的安装架,安装架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环相接触的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在使用时,通过管道组件、通风箱体以及第一通风口的配合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而且由于弧形外管道开口朝向一侧与风的方向基本相同,使得空气流通更效率,在雨水天气时,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控制弧形内管道伸出,从而改变管道组件整体的开口朝向,使其开口朝向下方,雨水便不能进入其中,在实现防雨的基础上,管道组件整体并未关闭,依旧能够实现通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箱体以及管道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弧形内管道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屋顶;2、通风箱体;201、底箱;202、盖板;3、管道组件;301、弧形外管道;4、封板;5、弧形内管道;6、驱动组件;601、驱动箱;602、通槽;603、驱动轮盘;604、电机;7、第一通风口;8、防护网;9、支撑滚轮;10、第二通风口;11、驱动结构;1101、安装架;1102、驱动件;1103、驱动轮;12、环体;13、传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的结构图,包括:
设置在屋顶1上的多个通风箱体2,还包括:
管道组件3,管道组件3设置在通风箱体2顶部,管道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通风箱体2顶部的弧形外管道301,弧形外管道3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4,所述封板4自身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弧形外管道301开口端的朝向与屋顶1平面相平行,所述封板4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内管道5,所述弧形内管道5滑动设置在弧形外管道301的内部。
所述弧形外管道301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用于带动弧形内管道5在弧形外管道301内移动。
所述通风箱体2与管道组件3相连接,且屋顶1上开设有与通风箱体2连通的第一通风口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在使用时,通过管道组件3、通风箱体2以及第一通风口7的配合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而且由于弧形外管道301开口朝向一侧与风的方向基本相同,使得空气流通更效率,在雨水天气时,如图3所示,通过驱动组件6能够控制弧形内管道5伸出,从而改变管道组件3整体的开口朝向,使其开口朝向下方,雨水便不能进入其中,在实现防雨的基础上,管道组件3整体并未关闭,依旧能够实现通风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外管道301顶部的驱动箱601,弧形外管道301顶部开设有通槽602,通槽602内转动设置有驱动轮盘603,驱动轮盘603与弧形内管道5表面相接触,所述驱动箱601内设置有电机604,电机604输出端与驱动轮盘60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弧形内管道5能够进行移动;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内管道5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8,防护网8位于弧形内管道5上远离通风箱体2的一端,防护网8能够放置异物进入弧形内管道5内;所述弧形外管道30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弧形内管道5表面相接触的支撑滚轮9,因为支撑滚轮9的存在,使得弧形内管道5的移动更加顺畅。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通风箱体2包括固定连接在屋顶1上的底箱201,底箱201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202,所述管道组件3设置在盖板202上,盖板202上开设有与管道组件3相连通的第二通风口10,所述底箱201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202转动的驱动结构11。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盖板202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通风口10位置对应的环体12,环体12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传动环13,所述驱动结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箱201内部的安装架1101,安装架1101设置有驱动件1102,驱动件110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环13相接触的驱动轮1103,所述驱动件1102可以采用马达的形式,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风方向是不固定的,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调整管道组件3整体的朝向,使得管道组件3的开口能够迎着方向,从而提高空气流通的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多个通风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道组件,管道组件设置在通风箱体顶部,管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通风箱体顶部的弧形外管道,弧形外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自身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弧形外管道开口端的朝向与屋顶平面相平行,所述封板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内管道,所述弧形内管道滑动设置在弧形外管道的内部;
所述弧形外管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弧形内管道在弧形外管道内移动;
所述通风箱体与管道组件相连接,且屋顶上开设有与通风箱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管道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防护网位于弧形内管道上远离通风箱体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管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弧形内管道表面相接触的支撑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体包括固定连接在屋顶上的底箱,底箱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管道组件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管道组件相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底箱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转动的驱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通风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通风口位置对应的环体,环体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传动环,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箱内部的安装架,安装架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环相接触的驱动轮。
CN202321634186.7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Active CN220728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4186.7U CN22072847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4186.7U CN22072847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8476U true CN22072847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4186.7U Active CN22072847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8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4432A (zh) 一种具有自带降温除尘功能的智能电子站牌
CN202325171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硬卷帘窗
CN220728476U (zh) 一种建筑通风防雨结构
CN204609654U (zh) 一种圆形可旋转式窗户
CN210220146U (zh) 一种弧形屋顶通风装置
CN114508804B (zh) 一种可适应夏热与冬冷气候的可变建筑表皮系统
CN206222475U (zh) 空调挂机
CN21317867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通风器
CN112282609B (zh) 一种具有新风换气功能的门窗
CN111536647A (zh) 一种建筑节能环保装置
CN204266427U (zh) 帷幕墙通风换气装置
CN203531618U (zh) 一种玻璃窗、纱窗双自动开关器及装有双自动开关器的窗户
CN113154584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00996703Y (zh) 一种通风帽
CN2413212Y (zh) 一种通风器
CN213178679U (zh) 一种建筑节能环保装置
CN2353276Y (zh) 隔热式窗帘
CN2060472U (zh) 隔声通风窗
CN2420550Y (zh) 一种改进型可换气的分体空调穿墙安装管
CN220828940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管道
CN213747160U (zh) 一种旅游酒店无窗客房用通风装置
CN21969091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采光天窗
CN217110011U (zh) 户外红外线热风机组
CN210828963U (zh) 铝合金防雨百叶窗
CN201883872U (zh) 一种设有挡雨板的平移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