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1966U -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1966U
CN220711966U CN202322253366.7U CN202322253366U CN220711966U CN 220711966 U CN220711966 U CN 220711966U CN 202322253366 U CN202322253366 U CN 202322253366U CN 220711966 U CN220711966 U CN 220711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assembly
box cover
residual film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33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强
谌建春
伍洋
陈邓峰
潘远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u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u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u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u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33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1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1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1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在拖拉机带动整体移动过程中对地表残膜进行铰绕收集的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的箱罩,箱罩上设置有用于对残膜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以及对收集残膜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与收集组件上连接有动力传递的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机构的收集组件、清理组件的设置,使拖拉机向前移动过程中,缠绕杆旋转将地面上的残膜向上缠起,然后经过过滤框时挂下,将残膜吸附在过滤网上,之后双螺旋丝杠转动推动刮板向前后两侧交替移动,将过滤网上吸附的残膜推送到储存箱内,使整个过程自动运行,提高了对残膜收集的效率,给收集过程带来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现今人类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在山东滕州、黑龙江等地大量种植,为了实现马铃薯的增产增收,地膜被大量用于马铃薯的种植上,但由于对残膜的回收不及时和回收不够彻底,大量的残膜留在了田间,地膜主要由聚乙烯(PE)组成,是聚乙烯烃类化合物,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残膜回收不及时,不仅严重污染土壤,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而且污染环境。现有公开号为CN 214070545 U的了一种马铃薯种植地残膜收集装置,通过刀片将地残膜割开,拖拉机后轮的驱动力通过连动件使得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杆体转动,达到收集地残膜的目的;然而上述装置对于零落的小块薄膜不能进行完全收集,还需要人工进行再次清理收集,给清理造成了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在拖拉机带动整体移动过程中对地表残膜进行铰绕收集的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箱罩,所述箱罩上设置有用于对残膜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以及对收集残膜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收集组件上连接有动力传递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拖拉机动力源连接;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罩下侧的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有缠绕杆,所述箱罩内位于所述缠绕杆上侧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上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箱罩上侧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有风机;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箱罩的双螺旋丝杠,所述双螺旋丝杠上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网贴合,所述箱罩前后两侧连通有储存箱。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通过齿轮与拖拉机动力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风机扇叶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所述转轴、所述双螺旋丝杠端部均安装有传动带轮。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罩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收集机构的收集组件、清理组件的设置,使拖拉机向前移动过程中,传动轴的转动带动转轴、双螺旋丝杠转动,缠绕杆旋转将地面上的残膜向上缠起,然后经过过滤框时挂下,同时传动轴带动风机扇叶工作,使连通管对箱罩上侧进行抽吸,将残膜吸附在过滤网上,之后双螺旋丝杠转动推动刮板向前后两侧交替移动,将过滤网上吸附的残膜推送到储存箱内,提高过滤网对残膜的吸力,使整个过程自动运行,提高了对残膜收集的效率,给收集过程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的箱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机构;11、框架;12、移动轮;13、连接座;2、收集机构;21、箱罩;22、传动组件;221、传动轴;222、传动带轮;23、收集组件;231、转轴;232、缠绕杆;233、过滤网;234、风机;235、连通管;236、过滤框;24、清理组件;241、双螺旋丝杠;242、刮板;243、储存箱;3、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在拖拉机带动整体移动过程中对地表残膜进行铰绕收集的收集机构2;
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包括框架11,框架11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2,框架11上端固定有连接座13。
本实施例中:收集机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机构1上的箱罩21,箱罩21上设置有用于对残膜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23以及对收集残膜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24,清理组件24与收集组件23上连接有动力传递的传动组件22,传动组件22与拖拉机动力源连接;箱罩21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板3。
传动组件22包括通过齿轮与拖拉机动力连接的传动轴221,传动轴221一端与风机234扇叶连接,传动轴221另一端、转轴231、双螺旋丝杠241端部均安装有传动带轮222,用于将拖拉机的动力传递到收集组件23、清理组件24上。
收集组件23包括设置在箱罩21下侧的转轴231,转轴231上间隔设置有缠绕杆232,箱罩21内位于缠绕杆232上侧设置有过滤框236,过滤框236上侧设置有过滤网233,箱罩21上侧连接有连通管235,连通管235另一端连接有风机234;转轴231与框架11转动连接,通过转轴231的转动,带动缠绕杆232旋转,将地面上的残膜向上缠起,然后经过过滤框236时进行挂下,同时传动轴221带动风机234扇叶工作,使连通管235对箱罩21上侧进行抽吸,将残膜吸附在过滤网233上。
清理组件24包括穿过箱罩21的双螺旋丝杠241,双螺旋丝杠241上连接有刮板242,刮板242与过滤网233贴合,箱罩21前后两侧连通有储存箱243,通过双螺旋丝杠241的转动,推动刮板242向前后两侧交替移动,将过滤网233上吸附的残膜推送到储存箱243内,提高过滤网233的抽吸动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框架11连接在拖拉机后侧,通过拖拉机的输出动力轴与传动轴221上的齿轮啮合传递动力,带动传动轴221旋转,通过传动带轮222的动力传递,使收集组件23的转轴231转动,带动缠绕杆232旋转,将地面上的残膜向上缠起,然后经过过滤框236时进行挂下,同时传动轴221带动风机234扇叶工作,使连通管235对箱罩21上侧进行抽吸,将残膜吸附在过滤网233上,同时双螺旋丝杠241的转动,推动刮板242向前后两侧交替移动,将过滤网233上吸附的残膜推送到储存箱243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在拖拉机带动整体移动过程中对地表残膜进行铰绕收集的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的箱罩(21),所述箱罩(21)上设置有用于对残膜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23)以及对收集残膜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24),所述清理组件(24)与所述收集组件(23)上连接有动力传递的传动组件(22),所述传动组件(22)与拖拉机动力源连接;
所述收集组件(23)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罩(21)下侧的转轴(231),所述转轴(231)上间隔设置有缠绕杆(232),所述箱罩(21)内位于所述缠绕杆(232)上侧设置有过滤框(236),所述过滤框(236)上侧设置有过滤网(233),所述箱罩(21)上侧连接有连通管(235),所述连通管(235)另一端连接有风机(234);
所述清理组件(24)包括穿过所述箱罩(21)的双螺旋丝杠(241),所述双螺旋丝杠(241)上连接有刮板(242),所述刮板(242)与所述过滤网(233)贴合,所述箱罩(21)前后两侧连通有储存箱(2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包括通过齿轮与拖拉机动力连接的传动轴(221),所述传动轴(221)一端与所述风机(234)扇叶连接,所述传动轴(221)另一端、所述转轴(231)、所述双螺旋丝杠(241)端部均安装有传动带轮(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罩(21)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框架(11),所述框架(11)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1)与所述框架(11)转动连接。
CN202322253366.7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Active CN220711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366.7U CN22071196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366.7U CN22071196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1966U true CN22071196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3366.7U Active CN22071196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1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5127B (zh) 一种新能源农用除草机
CN201101001Y (zh) 玉米秸秆收割机
CN216820739U (zh) 一种园林管理用草坪修剪装置
CN220711966U (zh) 一种地残膜收集装置
CN215223159U (zh) 一种园林用除草装置
CN216058298U (zh) 一种农业设施用农业除草装置
CN213847663U (zh) 一种园林绿化草坪垃圾收集装置
CN211745382U (zh) 一种戈壁农业设施用农业除草装置
CN211152645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
CN204384483U (zh) 新型真空谷物收集机
CN211931298U (zh) 一种水稻育苗播种装置
CN108476715B (zh) 一种自收草型草坪修剪机
CN112673737A (zh) 一种可破碎大土块的地膜捡拾取设备
CN215872594U (zh) 一种地膜回收装置
CN215269520U (zh) 一种农业机械除草装置
CN110651610A (zh) 一种软轴式曲轴传动全地形遥控割草机
CN214628161U (zh) 玉米试验电动除草机
CN219981558U (zh) 一种农业设施用除草设备
CN217957829U (zh) 一种农业用的除草机
CN215648273U (zh) 一种玉米栽培的出苗期杂草清除装置
CN218649290U (zh) 一种便于采收的人参采收设备
CN210042748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耕种设备
CN216058157U (zh) 一种残膜回收机
CN219894296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鱼菜共生系统
CN218897560U (zh) 一种多功能造林整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