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202U -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202U
CN220710202U CN202322323035.6U CN202322323035U CN220710202U CN 220710202 U CN220710202 U CN 220710202U CN 202322323035 U CN202322323035 U CN 202322323035U CN 220710202 U CN220710202 U CN 220710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switch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30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桃根
赵永建
孙丽娜
朱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angwe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angwe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angwe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angwe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30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继电器及延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极电性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继电器第二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延时电路。通过设置延时电路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设计继电器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的粘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器被广泛的用于新能源行业(如光伏发电)的电压转换的电路中,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应用场合就是直流电路侧使用直流继电器,交流电路侧使用交流继电器。但是直流型的继电器的成本远远高于交流型继电器,且直流型继电器的体积也比交流继电器的大。为此有将交流型继电器用在直流侧的电路中方案,但是目前的方案中在BAT(电池模块)带功率充放电并网状态关断或者切换继电器时有可能产生一个很大的拉弧,该拉弧导致继电器的触点粘合无法分离。
为此需要改进现有的继电器或其驱动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还兼具避免继电器触点的粘死的功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包括:
第一开关、继电器及延时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极电性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
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继电器第二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延时电路。通过设置延时电路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将交流型继电器用在直流侧的电压转换电路中,通过延时电路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这样继电器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的粘死。
优选的,该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容,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
优选的,该第三电容所处支路并联稳压二极管支路,
所述稳压二极管支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及第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三电容的一端。
优选的,该第一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及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接地端。
优选的,该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具有采样点a,所述采样点a电性连接至检测电路。
优选的,该第一开关选自三极管、MOS开关、IGBT或金属氧化物开关。
优选的,该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端及第四端,
所述第三端及第四端间电性连接单向导通电路。
优选的,该导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端。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的驱动电路,通过设置延时电路,该延时电路包括电容,在并网时电容存储一定的电能,关断继电器的电源时,因为电容的作用,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这样继电器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的粘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拓扑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驱动电路用于并网时的拓扑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电路中的检测电路的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延时电路,该延时电路包括电容,继电器正常工作,同时对电容充电;关断继电器电源时,因为电容的作用,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设计,该交流型继电器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的粘死。
接下来结合附图来描述本申请提出的用于继电器(该继电器可为交流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的拓示意图。
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Q110,
第一开关Q110的触发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137的一端、第二电阻R141的一端及第一电容C114的一端,第一电阻R13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第二电阻R141的另一端及第一电容C114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GND端(接地端),
第一开关Q110的第一极电性(如漏极端)连接至继电器RY100的第一端1,继电器RY10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144的一端,第二电容C144的另一端连接至GND端及第一开关Q110的第二极,
第一开关Q110的第二极电性连接至GND端,
继电器RY100的第一端与继电器RY100的第二端2间设置有延时电路。
继电器RY100的第二端2与第二电容C144的另一端具有采样点a(+V_Relay),用于采样继电器RY100的第二端2的电压,通过这样的设计继电器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因继电器触点的粘死而来的安全隐患。本实施方式中,该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C(第三电容CC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实施方式中,延时电路所处支路并联稳压二极管支路,该稳压二极管支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D101及第二稳压二极管D111,第一稳压二极管D101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Q110的第一极,第一稳压二极管D101的阴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D111的阴极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111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容C144的一端及第三电容CC的一端。基于第一开关Q110的导通/截止来导通或关闭继电器RY100,继电器正常工作,同时对第三电容CC充电;关断继电器电源时,因为第三电容CC的作用,继电器仍保持吸合状态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设计继电器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因继电器触点的粘死而来的安全隐患。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Q110采用三极管,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Q110可采用MOS开关或IGBT或金属氧化物开关。
继电器RY100的第三端3及第四端4间电性连接有单向导通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驱动电路用于并网的拓扑如图2所示。继电器RY100的第四端4电性连接BAT-端,继电器RY100的第三端3电性连接二极管D1/D2/D3的阳极端及第二开关Q108的第二极(如源极端)及电容C170的一端及电容C171的一端,二极管D1/D2/D3的阴极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248的一端,电阻R248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RY100的第四端4,第二开关Q108的第一极(如漏极端)电性连接BAT+端及第三开关Q105的第二极(如源极端),第三开关Q105的第一极(如漏极端)电性连接母线BUS连接端及电容C170的另一端及电容C171的另一端。该电容C170与电容C171电性并联,起到稳压作用。BAT+端与BAT-端的电压可介于40V-80。第二开关Q108的触发端及第三开关Q105的触发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图未示),并基于控制模块的指令动作。该继电器RY100为交流型继电器。该交流型继电器用在直流侧的电路中的方案中,并能在BAT(电池模块)带功率充放电并网状态关断或者切换继电器时避免产生拉弧,避免继电器的触点粘合的问题。
接下来验证上述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参见图3)并参考图1,对继电器RY100的(第二端2)供电电压+V_Relay进行实时检测,
比较器U1A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及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采样点a,采样+V_Relay的电压信号,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及GND_Relay,
比较器U1A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电容C1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及接地端GND,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12V供电端,
比较器U1A的第三端电性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及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3.3V电压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DET_BAT_RLY)描述是否正确。
继电器正常供电为12V,继电器完全断开时电压4V;因为有延迟电路,继电器检测有足够的时间做出保护反应;检测到的电压送到比较器U1A进行比较,当采样电压跌落到6V时,比较器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控制芯片)并发送指令停止PWM波,进入短暂的无功率状态,此时可以发出切换工作状态指令,这样继电器RY100就可以在无功率状态下切换,从而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的粘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如本申请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继电器及延时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极电性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
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继电器第二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延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容,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容所处支路并联稳压二极管支路,
所述稳压二极管支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及第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三电容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及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接地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具有采样点a,所述采样点a电性连接至检测电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选自三极管、MOS开关、I GBT或金属氧化物开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端及第四端,
所述第三端及第四端间电性连接单向导通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端。
CN202322323035.6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Active CN220710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3035.6U CN220710202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3035.6U CN220710202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202U true CN220710202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3035.6U Active CN220710202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9236B2 (ja) ガルヴァーニ直流電流遮断用断路装置
CN110912386B (zh) 主动放电电路
CN102594129A (zh) 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电路
CN210640722U (zh) 一种电池开关电路以及包含该电路的供电管理系统
CN204103446U (zh) 一种过欠压保护电路
CN208257490U (zh) 一种光伏储能装置
CN220710202U (zh) 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N201937472U (zh) 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
CN109245711B (zh) 一种光伏系统安全保护设备
CN214280911U (zh) 过流保护电路、风机以及清洁设备
CN114977396A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器以及充电方法
CN209913796U (zh) 一种开关电路
CN209787072U (zh) 一种外接开关自锁后直流上电保护控制器
CN205141988U (zh)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212332386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电动车
CN219918466U (zh) 检测控制电路、设备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15378427U (zh) 一种用于直流发电机的电弧消除电路
CN117410933B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
CN215956093U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
CN219180426U (zh) 继电器保护电路、装置、智能继电器和电池充电器
CN213072097U (zh) 一种母线电解电容保护电路
CN210110647U (zh) 一种直流继电控制电路
CN211790898U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控制装置
CN219892982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3279143U (zh) 一种包含过温保护电路的光伏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