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7493U -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7493U
CN220707493U CN202322319000.5U CN202322319000U CN220707493U CN 220707493 U CN220707493 U CN 220707493U CN 202322319000 U CN202322319000 U CN 202322319000U CN 220707493 U CN220707493 U CN 22070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curtain
air outlet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90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引
卢坤明
李彬彬
尚彬
程李
傅天浩
李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90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中框壳体,中框壳体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挡风帘,挡风帘的一端与导风板连接,另一端安装至中框壳体对应导风板打开出风口的打开侧;其中,当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挡风帘与导风板组成具有沿横向设置的侧出风口的风道,以使由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侧出风口导出。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挡风帘与导风板在中框壳体中的功能相互独立,二者之间的协同配合较差,导致降低室内机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在制冷、制热模式下运行时,通常利用导风板调节出风口的出风角度来改变出风方向。
具体来说,空调器例如运行制冷功能时,为避免冷风直吹,通过在中框位置的外侧设置挡风帘,通过挡风帘对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止挡以实现避免冷风直吹的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是,相关技术中却存在以下至少一个问题:传统的挡风帘与导风板在中框壳体中的功能相互独立,二者之间的协同配合较差,导致降低室内机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挡风帘与导风板在中框壳体中的功能相互独立,二者之间的协同配合较差,导致降低室内机的使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中框壳体,中框壳体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挡风帘,挡风帘的一端与导风板连接,另一端安装至中框壳体对应导风板打开出风口的打开侧;其中,当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挡风帘与导风板组成具有沿横向设置的侧出风口的风道,以使由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侧出风口导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缩小了挡风帘与导风板之间的导风距离,使得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能够被挡风帘充分止挡,提高了挡风帘的止挡效果,具体来说,受限于出风口的实际尺寸大小,使得与之适配的导风板的尺寸也较小,进而使得由挡风帘、导风板和中框壳体围设的风道的内腔尺寸也较小,于是,进一步减少了因气流从出风口导入室内环境因发散所形成的出风区域,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的风道,能够对尽可能多的气流在未脱离导风板的导向作用时,便接受挡风帘的止挡,以实现从侧出风口出风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挡风帘与导风板实现连接,使得导风板在调节导风角度过程中,能够实时带动挡风帘,以使得侧出风口的口径也实时变化,于是,能够使得在任一导风角度下,能够通过与之适配的挡风帘实现有效止挡,并且该过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调节,且也不需要额外增设调节机构,保证止挡效率的同时,简化了室内机的整体构件;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挡风帘在中框壳体上的占用区域较小,使得对室内机的外观美感影响也较小;此外,当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联动挡风帘也附着至中框壳体表面,由于挡风帘设置在导风板的打开侧,使得通过挡风帘实现了对形成于导风板与中框壳体之间的配合间隙的覆盖,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灰尘在该部位堆积,使得空调器在下一时刻使用时,保证了出风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导风板打开出风口的导风角度变化时,改变侧出风口的风口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提高了导风板和挡风帘的联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当导风角度增大时,侧出风口所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确保了导风板和挡风帘的联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挡风帘与中框壳体和/或导风板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空调器的实际运行功能,例如当空调器运行制冷功能时,使得挡风帘同时与中框壳体和导风板保持连接,以起到防止冷风直吹的效果。而当空调器运行制热功能时,则使得挡风帘与中框壳体和导风板二者中的任一者完成分离,便能够通过导风板将由出风口吹出的暖风不受挡风帘的止挡而直接导入室内环境中,确保室内机和室内环境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热交换,避免暖风受止挡而导致室内环境出现不同区域换热不均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挡风帘与中框壳体和/或导风板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高拆装挡风帘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挡风帘包括:卷帘部,卷帘部连接于导风板和中框壳体二者中的任一者;风帘部,风帘部的一端卷绕至卷帘部,另一端与二者中的另一者配合;其中,卷帘部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对风帘部施加使其增大卷绕至卷帘部的卷绕长度的牵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增设卷帘部,实现了对风帘部进行有序回缩收纳。而利用弹性件对风帘部施加的牵拉力,结合风帘部与导风板的连接,能够使得挡风帘始终保持绷直状态,从而为止挡冷风直吹起到稳定的止挡效果;此外,当使得风帘部与导风板分离时,则在弹性件的牵拉力作用下,使得风帘部被有序收纳至卷帘部内,而无需将挡风帘整体从中框壳体上拆除,而在下一时刻中需要实现止挡冷风直吹时,则可以将风帘部的相应端部连接至导风板上即可。于是,在本技术方案中,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挡风帘与中框壳体以及导风板的连接关系及时做出调整,并且无需将挡风帘整体拆卸。其中,通过卷帘部的设置,实现对风帘部的收纳,有效避免风帘部长期暴露在室内环境中造成的积灰和影响室内机外观美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卷帘部还包括第一转轴,中框壳体设有容纳第一转轴的第一弧形槽;风帘部远离卷帘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件,导风板设有与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其中,导风板打开出风口过程中,牵拉风帘部以使卷绕长度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便于拆装挡风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第二连接轴,另一者为第二弧形槽;或,第二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卡钩结构,另一者为与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合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高拆装挡风帘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风帘部为柔性件,第二卡接件设于导风板的迎风面和/或背风面;和/或,风帘部设有多个透风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通过在风帘部上增设多个透风孔,使得确保了避免冷风直吹的效果,还使得与室内环境不同区域的换热效果得到保证,有效避免了只从侧出风口出风而导致室内机对其前方区域的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例中的室内机,且中框壳体在其顶端设有进风口;挡风帘可覆盖或者打开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另一方面,通过使得挡风帘能够对进风口进行覆盖,以使得室内机在长期待机过程中,由挡风帘起到挡灰尘以及其它昆虫等进入进风口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持了室内机内部的清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一方面,缩小了挡风帘与导风板之间的导风距离,使得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能够被挡风帘充分止挡,提高了挡风帘的止挡效果,具体来说,受限于出风口的实际尺寸大小,使得与之适配的导风板的尺寸也较小,进而使得由挡风帘、导风板和中框壳体围设的风道的内腔尺寸也较小,于是,进一步减少了因气流从出风口导入室内环境因发散所形成的出风区域,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的风道,能够对尽可能多的气流在未脱离导风板的导向作用时,便接受挡风帘的止挡,以实现从侧出风口出风的效果;
(2)另一方面,由于挡风帘与导风板实现连接,使得导风板在调节导风角度过程中,能够实时带动挡风帘,以使得侧出风口的口径也实时变化,于是,能够使得在任一导风角度下,能够通过与之适配的挡风帘实现有效止挡,并且该过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调节,且也不需要额外增设调节机构,保证止挡效率的同时,简化了室内机的整体构件;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挡风帘在中框壳体上的占用区域较小,使得对室内机的外观美感影响也较小;
(3)此外,当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联动挡风帘也附着至中框壳体表面,由于挡风帘设置在导风板的打开侧,使得通过挡风帘实现了对形成于导风板与中框壳体之间的配合间隙的覆盖,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灰尘在该部位堆积,使得空调器在下一时刻使用时,保证了出风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闭合出风口时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另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另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室内机;101、横向;10、中框壳体;12、侧出风口;13、第一弧形槽;20、挡风帘;21、第二弧形槽;22、第一转轴;23、风帘部;30、导风板;31、背风侧;32、第二连接轴;33、迎风侧;34、打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得空调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例如在空调器运行制冷功能时,为了实现避免冷风直吹的作用,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在室内机的中框壳体上安装挡风板或者挡风帘。对于安装挡风板的室内机而言,尽管能够实现避免冷风直吹的效果,但是,挡风板的尺寸较大,其整体裸露在室内环境中,导致室内机的外观美感下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为了使得挡风板能够对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起到稳定的止挡作用,往往需要为其配套连接组件,进而避免在其自身重力和气流冲击力的共同作用力下导致挡风板偏离预先设定的挡风位置,使得降低挡风效果。于是,使得整体的组合结构较大,增大了挂壁式室内机的重量,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关于常见的安装有挡风帘的室内机而言,挡风帘具有重量轻和具有收纳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挡风帘在中框壳体上保持展开状态以止挡冷风直吹时,其与室内机其它部件之间的联动性较差,举例来说,导风板在出风口转动以改变出风方向的过程中,挡风帘始终保持同样的展开状态,其无法根据导风板的具体转动状态及时跟进调整,具体表现为,当挡风板的导风角度处于两个极限角度时,该两个极限角度分别为最大导风角度和最小导风角度,具体的,形成于该两个极限导风角度之间的区域便是常见的挡风帘的挡风位置设置区域。但是,从出风口导出的气流具有发散特点,结合挡风帘与导风板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使得进一步增大了气流发散所形成的出风区域。
理论上,只要根据上述分析情况增大挡风帘的尺寸便可,但是受限于其柔性结构的特点,且为避免对出风口的出风造成干扰,往往是使得挡风帘为倾斜布设至中框壳体上,而尺寸过大的挡风帘不可避免的是容易出现朝向竖向下方或者靠近导风板的方向塌陷的情况出现。
因此,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的是,无论是挡风板或者是挡风帘,都与导风板之间的联动性较差。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机10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8,室内机100例如包括中框壳体10和挡风帘20。中框壳体10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30;挡风帘20的一端与导风板30连接,另一端安装至中框壳体10对应导风板30打开出风口的打开侧34;其中,当导风板30打开出风口时,挡风帘20与导风板30组成具有沿横向101设置的侧出风口12的风道,以使由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侧出风口12导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技术方案内容,一方面,缩小了挡风帘20与导风板30之间的导风距离,使得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能够被挡风帘20充分止挡,提高了挡风帘20的止挡效果,具体来说,受限于出风口的实际尺寸大小,使得与之适配的导风板30的尺寸也较小,进而使得由挡风帘20、导风板30和中框壳体10围设的风道的内腔尺寸也较小,于是,进一步减少了因气流从出风口导入室内环境因发散所形成的出风区域,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的风道,能够对尽可能多的气流在未脱离导风板30的导向作用时,便接受挡风帘20的止挡,以实现从侧出风口12出风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挡风帘20与导风板30实现连接,使得导风板30在调节导风角度过程中,能够实时带动挡风帘20,以使得侧出风口12的口径也实时变化,于是,能够使得在任一导风角度下,能够通过与之适配的挡风帘20实现有效止挡,并且该过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调节,且也不需要额外增设调节机构,保证止挡效率的同时,简化了室内机100的整体构件;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挡风帘20在中框壳体10上的占用区域较小,使得对室内机100的外观美感影响也较小。
此外,当导风板30关闭出风口时,联动挡风帘20也附着至中框壳体10表面,由于挡风帘20设置在导风板30的打开侧34,使得通过挡风帘20实现了对形成于导风板30与中框壳体10之间的配合间隙的覆盖,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灰尘在该部位堆积,使得空调器在下一时刻使用时,保证了出风的清洁。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现有技术中也能够实现侧出风的效果,但是如上所述的,由于挡风帘20和挡风板距离出风口的距离较远,使得侧出风口12的气流中存在大部分是由于其自身脱离导风板30的导风作用时,其自身发散所实现的侧出风,而对于该部分气流仍能够在室内环境输送至较远距离,也即具有较大的冷风距离,于是,在该情况下,导致现有的挡风板和挡风帘20的挡风效果较大,仍具有较大的冷风直吹的可能性。
优选的,导风板30打开出风口的导风角度变化时,改变侧出风口12的风口大小。提高了导风板30和挡风帘20的联动效率。
优选的,当导风角度增大时,侧出风口12所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进一步确保了导风板30和挡风帘20的联动效率。
优选的,挡风帘20与中框壳体10和/或导风板30可拆卸连接。
举例来说,挡风帘20分别和中框壳体10与导风板30为可拆卸连接。结合空调器的实际运行功能,例如当空调器运行制冷功能时,则如上述论述内容,使得挡风帘20同时与中框壳体10和导风板30保持连接,以起到防止冷风直吹的效果。而当空调器运行制热功能时,则使得挡风帘20与中框壳体10和导风板30二者中的任一者完成分离,便能够通过导风板30将由出风口吹出的暖风不受挡风帘20的止挡而直接导入室内环境中,确保室内机100和室内环境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热交换,避免暖风受止挡而导致室内环境出现不同区域换热不均的情况。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可使得挡风帘20与导风板30分离,仅使得挡风帘20连接至中框壳体10,使得导风板30调整导风角度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负载挡风帘20对驱动导风板30转动的驱动电机的负荷。
优选的,挡风帘20与中框壳体10和/或导风板30卡接。
优选的,挡风帘20例如包括卷帘部和风帘部23,卷帘部连接于导风板30和中框壳体10二者中的任一者;风帘部23的一端卷绕至卷帘部,另一端与二者中的另一者配合;其中,卷帘部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对风帘部23施加使其增大卷绕至卷帘部的卷绕长度的牵拉力。
举例来说,通过增设卷帘部,实现了对风帘部23进行有序回缩收纳。而利用弹性件对风帘部23施加的牵拉力,结合风帘部23与导风板30的连接,能够使得挡风帘20始终保持绷直状态,从而为止挡冷风直吹起到稳定的止挡效果;此外,当使得风帘部23与导风板30分离时,则在弹性件的牵拉力作用下,使得风帘部23被有序收纳至卷帘部内,而无需将挡风帘20整体从中框壳体10上拆除,而在下一时刻中需要实现止挡冷风直吹时,则可以将风帘部23的相应端部连接至导风板30上即可。于是,在本技术方案中,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挡风帘20与中框壳体10以及导风板30的连接关系及时做出调整,并且无需将挡风帘20整体拆卸。其中,通过卷帘部的设置,实现对风帘部23的收纳,有效避免风帘部23长期暴露在室内环境中造成的积灰和影响室内机100外观美感。
优选的,卷帘部还包括第一转轴22,中框壳体10设有容纳第一转轴22的第一弧形槽13;风帘部23远离卷帘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件,导风板30设有与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其中,导风板30打开出风口过程中,牵拉风帘部23以使卷绕长度减小。
优选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第二连接轴32,另一者为第二弧形槽21;或,第二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卡钩结构,另一者为与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合环。
优选的,风帘部23为柔性件,第二卡接件设于导风板30的迎风面和/或背风面;和/或,风帘部23设有多个透风孔。其中,迎风面位于迎风侧31,背风面位于背风侧33。
具体来说,通过在风帘部23上增设多个透风孔,使得确保了避免冷风直吹的效果,还使得与室内环境不同区域的换热效果得到保证,有效避免了只从侧出风口12出风而导致室内机100对其前方区域的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具体的,空调器例如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室内机100,且中框壳体10在其顶端设有进风口;挡风帘20可覆盖或者打开进风口。与之对应的是,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此外,通过使得挡风帘20能够对进风口进行覆盖,以使得室内机100在长期待机过程中,由挡风帘20起到挡灰尘以及其它昆虫等进入进风口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持了室内机100内部的清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壳体(10),所述中框壳体(10)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30);
挡风帘(20),所述挡风帘(20)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30)连接,另一端安装至所述中框壳体(10)对应所述导风板(30)打开所述出风口的打开侧(34);
其中,当所述导风板(30)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挡风帘(20)与所述导风板(30)组成具有沿横向(101)设置的侧出风口(12)的风道,以使由所述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所述侧出风口(12)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30)打开所述出风口的导风角度变化时,改变所述侧出风口(12)的风口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导风角度增大时,所述侧出风口(12)所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帘(20)与所述中框壳体(10)和/或所述导风板(30)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帘(20)与所述中框壳体(10)和/或所述导风板(30)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帘(20)包括:
卷帘部,所述卷帘部连接于所述导风板(30)和所述中框壳体(10)二者中的任一者;
风帘部(23),所述风帘部(23)的一端卷绕至所述卷帘部,另一端与所述二者中的另一者配合;
其中,所述卷帘部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风帘部(23)施加使其增大卷绕至所述卷帘部的卷绕长度的牵拉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帘部还包括第一转轴(22),所述中框壳体(10)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转轴(22)的第一弧形槽(13);
所述风帘部(23)远离所述卷帘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导风板(30)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
其中,所述导风板(30)打开所述出风口过程中,牵拉所述风帘部(23)以使所述卷绕长度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第二连接轴(32),另一者为第二弧形槽(21);
或,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二者中的任一者为卡钩结构,另一者为与所述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合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帘部(23)为柔性件,所述第二卡接件设于所述导风板(30)的迎风面和/或背风面;
和/或,所述风帘部(23)设有多个透风孔。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且所述中框壳体(10)在其顶端设有进风口;
所述挡风帘(20)可覆盖或者打开所述进风口。
CN202322319000.5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70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9000.5U CN22070749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9000.5U CN22070749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7493U true CN22070749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9000.5U Active CN22070749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7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7090B2 (en) Air conditioner
WO2017041699A1 (zh) 立式空调器
WO2013023570A1 (zh)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
CN20339599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0815462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050119735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20707493U (zh)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44680U (zh) 一种消防用正压送风口
CN2453307Y (zh) 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
CN208998177U (zh)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空调器
CN111023305A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140924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322512A (zh) 一种新型壁挂式空调器
CN204830176U (zh) 一种新型壁挂式空调器
WO2021103387A1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1400038U (zh) 空调器
CN210292092U (zh) 悬角空调器
CN210220021U (zh) 悬角空调器
CN210399190U (zh) 悬角空调器
CN210399189U (zh) 悬角空调器
CN210320321U (zh) 悬角空调器
CN210128423U (zh) 空调器
US11635213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9668289B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593470A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出风罩体、空调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