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4704U -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4704U
CN220704704U CN202322191700.0U CN202322191700U CN220704704U CN 220704704 U CN220704704 U CN 220704704U CN 202322191700 U CN202322191700 U CN 202322191700U CN 220704704 U CN220704704 U CN 220704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ixed
water
fixing frame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17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荣
曾学敏
曾翰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17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4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4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4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所述防水涝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聚水结构,所述排水管道固定于所述聚水结构的底端,所述聚水结构包括外围和聚水槽,所述排水管道固定于所述外围的底端,所述聚水槽设于所述外围的内部;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围的表面;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第二排水结构,所述第二排水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面的边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具有便于在排水口产生积水时,能够增加排水量,提高水效率高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涝排水装置是水利工程常用的装置,目的是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的水渠中一般会安装多级防水排水装置,将一定量的水积累在水渠内,同时还需要根据水渠内水量及时对装置调节,避免水量过大失控。
在雨季来临时,往往会突发大暴雨,致使水流量剧增,由于水量的增多,一些排水口因为排水管道较小,而雨水都是自流性的,对排水管道的压力较小,在水量过大时无法快速的将积水进行排放,过多的雨水就会产生堆积,从而造成水涝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在排水口产生积水时,能够增加排水量,提高水效率高的防水涝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聚水结构,所述排水管道固定于所述聚水结构的底端,所述聚水结构包括外围和聚水槽,所述排水管道固定于所述外围的底端,所述聚水槽设于所述外围的内部;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围的表面,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滑槽,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外围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二过滤孔设于所述固定板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一过滤孔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外围,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固定板底面的内部; 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封闭板、活塞和弹簧,所述封闭板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活塞固定于所述所述封闭板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另一端;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包括限位槽、排水斗、第一扇叶、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排水口,所述排水斗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排水斗顶端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排水斗的底端,所述第一扇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表面,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壁;第二排水结构,所述第二排水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面的边沿。
优选的,所述封闭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推杆、第二连接件和浮球,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封闭板一端的底面,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浮球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推杆贯穿且滑动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且所述浮球处于所述排水斗的内部,且所述浮球通过所述推杆于所述封闭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闭板滑动于所述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活塞密封所述滑槽一端的内部,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内侧壁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二扇叶、第二排水口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面的边沿,所述第二扇叶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侧壁的居中处,所述第二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聚水槽底端的内侧壁,且所述聚水槽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斗将所述聚水槽分为内外两部分,且所述排水斗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且所述排水斗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孔和所述第二过滤孔之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首先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的所述第一过滤孔和所述第二过滤孔能够过滤掉较大的外界垃圾,以防止堵塞所述排水管道,通过所述封闭板在所述弹簧的推力下封闭所述第一过滤孔,且处于所述弹簧一端的所述滑槽被所述活塞进行密封,在所述排水斗内积满水时,其浮球就会被水的浮力推起,使其推动所述推杆将所述封闭板向一端推去,使所述第一过滤孔展开与所述聚水槽连通,使所述固定板表面积的雨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进入到所述聚水槽的内部,在所述聚水斗的分隔下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内部的雨水会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流入所述排水管道的颞部,在水流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时,水的流动性会带动所述第二扇叶转动,使其形成虹吸,使其加速积水排放的速度,此装置具有便于在排水口产生积水时,能够增加排水量,提高水效率高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排水管道,2、聚水结构,21、外围,22、聚水槽,3、过滤结构,31、固定板,32、第一过滤孔,33、第二过滤孔,34、滑槽,4、封闭结构,41、封闭板,42、活塞,43、弹簧,44、第一连接件,45、推杆,46、第二连接件,47、浮球,5、第一排水结构,51、限位槽,52、排水斗,53、第一扇叶,54、第一固定架,55,第一排水口,6、第二排水结构,61、第二扇叶,62、第二排水口,63、第二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防水涝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聚水结构2,所述排水管道1固定于所述聚水结构2的底端,所述聚水结构2包括外围21和聚水槽22,所述排水管道1固定于所述外围21的底端,所述聚水槽22设于所述外围21的内部;过滤结构3,所述过滤结构3安装于所述外围21的表面,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固定板31、第一过滤孔32、第二过滤孔33和滑槽34,所述固定板31安装于所述外围21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二过滤孔33设于所述固定板31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一过滤孔32设于所述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过滤孔33的外围21,所述滑槽34设于所述固定板31底面的内部; 封闭结构4,所述封闭结构4安装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所述封闭结构4包括封闭板41、活塞42和弹簧43,所述封闭板41安装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所述活塞42固定于所述所述封闭板41的一端,所述弹簧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42的另一端;第一排水结构5,所述第一排水结构5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所述第一排水结构5包括限位槽51、排水斗52、第一扇叶53、第一固定架54和第一排水口55,所述排水斗5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所述限位槽51设于所述排水斗52顶端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架54固定于所述排水斗52的底端,所述第一扇叶53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的表面,所述第一排水口55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的侧壁;第二排水结构6,所述第二排水结构6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底面的边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封闭结构4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4、推杆45、第二连接件46和浮球47,所述第一连接件44固定于所述封闭板41一端的底面,所述推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4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46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4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6固定于所述浮球47的顶面;所述推杆45贯穿且滑动于所述限位槽51的内部,且所述浮球47处于所述排水斗52的内部,且所述浮球47通过所述推杆45于所述封闭板41转动连接;所述封闭板41滑动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且所述活塞42密封所述滑槽34一端的内部,且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34内侧壁的一端。
便于通过所述封闭板41在所述弹簧43的推力下封闭所述第一过滤孔32,且处于所述弹簧43一端的所述滑槽34被所述活塞42进行密封,在所述排水斗52内积满水时,其浮球47就会被水的浮力推起,使其推动所述推杆45将所述封闭板41向一端推去,使所述第一过滤孔32展开与所述聚水槽22连通,使所述固定板31表面积的雨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32进入到所述聚水槽22的内部进行排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排水结构6还包括第二扇叶61、第二排水口62和第二固定架63,所述第二固定架63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底面的边沿,所述第二扇叶61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63侧壁的居中处,所述第二排水口6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63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架6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聚水槽22底端的内侧壁,且所述聚水槽22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
在水流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时,水的流动性会带动所述第二扇叶61转动,使其形成虹吸,使其加速集水排放的速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斗52将所述聚水槽22分为内外两部分,且所述排水斗52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55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且所述排水斗5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孔32和所述第二过滤孔33之间,。
使所述排水斗52排放水时不会影响所述第二排水口62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先将所述第二固定架63固定在所述聚水槽22内侧壁的底端,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使所述排水斗5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63的订端,将所述聚水槽22分为内外两部分,然后将所述固定板31盖在所述聚水槽22顶端开口,在外界的雨水随着流动到所述固定板31的上,位于所述固定板31表面外层的所述第一排水口被所述封闭板41封闭,使雨水通过所述固定板31居中处设的所述第二过滤孔33流入到所述聚水槽22内部,进而使其流入到内部安装的所述排水斗52的内部,在所述排水斗52的引导下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导入所述排水管道1的内部,随着流入所述排水斗52内部的雨水雨来越多,其所述第一排水口无法排放过量的水,就会形成雨水的堆积,随着所述排水斗52内部水位的上升,使内部安装的所述浮球47随水的浮力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推杆45在所述限位槽51的内部滑动,进而驱使所述推杆45将所述封闭板41在所述滑槽34的内部向外推动,使其压缩所述弹簧43,将所述第一过滤孔32展开,使其与所述聚水槽22内部的外围21连通,使雨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32进入所述聚水槽22内部的外围21,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排入到所述排水管道1的内部,随着水的流动性,在经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时会带动所述第二扇叶61转动,随着所述第二扇叶61的转动形成虹吸效果,使其加速积水的排放,此装置具有便于在排水口产生积水时,能够增加排水量,提高水效率高优点。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首先所述固定板31表面设的所述第一过滤孔32和所述第二过滤孔33能够过滤掉较大的外界垃圾,以防止堵塞所述排水管道1,通过所述封闭板41在所述弹簧43的推力下封闭所述第一过滤孔32,且处于所述弹簧43一端的所述滑槽34被所述活塞42进行密封,在所述排水斗52内积满水时,其浮球47就会被水的浮力推起,使其推动所述推杆45将所述封闭板41向一端推去,使所述第一过滤孔32展开与所述聚水槽22连通,使所述固定板31表面积的雨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32进入到所述聚水槽22的内部,在所述聚水斗的分隔下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内部的雨水会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流入所述排水管道的颞部,在水流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时,水的流动性会带动所述第二扇叶61转动,使其形成虹吸,使其加速积水排放的速度,此装置具有便于在排水口产生积水时,能够增加排水量,提高水效率高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管道(1);
聚水结构(2),所述排水管道(1)固定于所述聚水结构(2)的底端,所述聚水结构(2)包括外围(21)和聚水槽(22),所述排水管道(1)固定于所述外围(21)的底端,所述聚水槽(22)设于所述外围(21)的内部;
过滤结构(3),所述过滤结构(3)安装于所述外围(21)的表面,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固定板(31)、第一过滤孔(32)、第二过滤孔(33)和滑槽(34),所述固定板(31)安装于所述外围(21)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二过滤孔(33)设于所述固定板(31)表面的居中处,所述第一过滤孔(32)设于所述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过滤孔(33)的外围(21),所述滑槽(34)设于所述固定板(31)底面的内部;
封闭结构(4),所述封闭结构(4)安装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所述封闭结构(4)包括封闭板(41)、活塞(42)和弹簧(43),所述封闭板(41)安装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所述活塞(42)固定于所述封闭板(41)的一端,所述弹簧(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42)的另一端;
第一排水结构(5),所述第一排水结构(5)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所述第一排水结构(5)包括限位槽(51)、排水斗(52)、第一扇叶(53)、第一固定架(54)和第一排水口(55),所述排水斗(5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所述限位槽(51)设于所述排水斗(52)顶端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架(54)固定于所述排水斗(52)的底端,所述第一扇叶(53)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的表面,所述第一排水口(55)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的侧壁;
第二排水结构(6),所述第二排水结构(6)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底面的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4)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4)、推杆(45)、第二连接件(46)和浮球(47),所述第一连接件(44)固定于所述封闭板(41)一端的底面,所述推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4)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46)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4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6)固定于所述浮球(47)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5)贯穿且滑动于所述限位槽(51)的内部,且所述浮球(47)处于所述排水斗(52)的内部,且所述浮球(47)通过所述推杆(45)于所述封闭板(4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41)滑动于所述滑槽(34)的内部,且所述活塞(42)密封所述滑槽(34)一端的内部,且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34)内侧壁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6)还包括第二扇叶(61)、第二排水口(62)和第二固定架(63),所述第二固定架(63)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54)底面的边沿,所述第二扇叶(61)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63)侧壁的居中处,所述第二排水口(6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63)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6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聚水槽(22)底端的内侧壁,且所述聚水槽(22)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62)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斗(52)将所述聚水槽(22)分为内外两部分,且所述排水斗(52)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55)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且所述排水斗(5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过滤孔(32)和所述第二过滤孔(33)之间。
CN202322191700.0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Active CN220704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1700.0U CN22070470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1700.0U CN22070470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4704U true CN220704704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1700.0U Active CN22070470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4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3235U (zh) 一种由浮筒与滑轮控制截流管道流量的溢流井
CN209179132U (zh)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JPH0882298A (ja) 排水ポンプ機場及び排水ポンプ機場の排水運転方法
CN103835363B (zh) 电动合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5421504U (zh) 一种弃流式雨水口
CN205276320U (zh) 一种自动开闭排水盖的雨水检查井井盖机构
CN107675787A (zh) 一种水力自动翻转斗初期雨水弃流井装置
CN216475468U (zh) 一种截污干管防倒灌分流井
CN2070036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CN203821559U (zh) 合流制管网截流井系统
CN209652883U (zh) 一种能够清污、防冻的闸门
CN105421494B (zh) 一种自动开闭排水盖的雨水检查井井盖机构
CN220704704U (zh) 一种防水涝排水装置
CN203821564U (zh) 电动合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3821566U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103850329A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8363234U (zh) 一种浮筒闸板控制截流管道流量的溢流井
CN215482414U (zh) 混流管涵截流槽防淤积装置
CN215925844U (zh) 一种防水土流失水利生态墙
CN111411682B (zh) 一种洗衣机防溢水地漏
CN211257251U (zh) 一种城市道路自动旋转排水井盖
CN104695389B (zh) 双浮箱式上游控制堰门装置
CN210482518U (zh) 一种预制式截流闸
CN210661438U (zh) 一种楔形强止水齿传动式进出水阀门
CN108252394B (zh) 一种用于深层调蓄隧道排气的驼峰型通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