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0905U -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0905U
CN220700905U CN202322310166.0U CN202322310166U CN220700905U CN 220700905 U CN220700905 U CN 220700905U CN 202322310166 U CN202322310166 U CN 202322310166U CN 220700905 U CN220700905 U CN 220700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trol
resistor
switching tub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01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
肖文兵
谢绍伟
万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01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0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0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0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该BMS的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开关模块、续流模块和控制模块;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连接于电池与负载之间;续流模块用于与负载并联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充放电开关模块和续流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续流模块用于在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时,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电动车辆在充放电突然停止时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容易造成器件毁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动车辆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12V锂电在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池充放电回路切换过程中,由于线路的寄生电感作用,在断开瞬间会有很大的振荡电流,严重时会损坏回路器件,由于电动汽车刚开始起步,对抑制此电流的方案一般使用大功率TVS管,其能量吸收能力有限容易损坏。
电动车辆在充放电突然停止时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容易造成器件毁坏的问题,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以解决电动车辆在充放电突然停止时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容易造成器件毁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MS系统的续流保护电路,包括:
充放电开关模块,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连接于电池与负载之间;
续流模块,续流模块用于与负载并联连接;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充放电开关模块和续流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
续流模块用于在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时,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
可选的,续流模块,包括:
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负载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负载的第二端连接;
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第一极连接,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驱动单元用于响应于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开关单元;
开关单元用于响应于驱动信号,导通。
可选的,负载包括外部等效负载和寄生等效电感,外部等效负载与寄生等效电感串联连接;
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寄生等效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用于与电池的第一极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和第二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之间;
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四电阻连接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
可选的,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续流开关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
第一续流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一续流开关管的第二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连接于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二端之间。
可选的,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二电容;
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七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八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之间;
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电池的第一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第九电阻连接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十电阻连接于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
可选的,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续流开关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三电容;
第二续流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二续流开关管的第二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电阻连接于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第十二电阻和第三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之间。
可选的,充放电开关模块,包括:
充电开关管、放电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十三电阻;
充电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负载连接,充电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放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放电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连接,充电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充电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充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放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放电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于电池的第一极;放电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第十三电阻并联连接于放电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可选的,开关单元包括MOS管,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
充放电开关模块包括MOS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意项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意项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或第二方面任意项提出的电池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MS的控制电路,通过设置充放电开关模块连接于电池与负载之间,并设置与负载并联连接的续流模块。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的瞬间,续流模块在充放电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这样设置,使得负载与续流模块形成回路,为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提供泄放回路,较好的避免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对充放电开关模块冲击。这样设置,解决了电动车辆在充放电突然停止时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容易造成器件毁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MS的控制电路10,包括:充放电开关模块2、续流模块3和控制模块4;充放电开关模块2用于连接于电池1与负载5之间;续流模块3用于与负载5并联连接;控制模块4分别与充放电开关模块2和续流模块3连接,控制模块4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充放电开关模块2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续流模块3用于在充放电开关模块2关断时,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
具体的,电池1可以包括多组串联或并联的单体电池1。充放电开关模块2用于响应于控制模块4的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时,外部电源向电池1充电。或者,充放电开关模块2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时,电池1向负载5供电。
控制模块4可以响应于目标用户的操作指令,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通过设置与负载5并联连接的续流模块3,使得当充放电开关模块2突然断开时,续流模块3响应于控制模块4的第二控制信号启动。
示例性的,当外部电源向电池1充电完成时,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续流模块3启动,续流模块3与负载5形成通路。由于负载5可以包括等效负载5和寄生电感。由于寄生电感的存在,使得充电回路的电流不能瞬时突变。充放电开关模块2突然断开时,充电回路的电流通过启动的续流模块3形成回路,避免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对充放电开关模块2冲击而导致充放电开关模块2损坏。
示例性的,当电池1向负载5供电时,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续流模块3启动,续流模块3与负载5形成通路。由于放电回路包括寄生电感,使得充电回路的电流不能瞬时突变。充放电开关模块2突然断开时,放电回路的电流通过启动的续流模块3形成回路,避免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对充放电开关模块2冲击而导致充放电开关模块2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BMS的控制电路10,通过设置充放电开关模块2连接于电池1与负载5之间,并设置与负载5并联连接的续流模块3。充放电开关模块2关断的瞬间,续流模块3在充放电开关模块2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这样设置,使得负载5与续流模块3形成回路,为充放电开关模块2关断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提供泄放回路,较好的避免充放电开关模块2关断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对充放电开关模块2冲击。这样设置,解决了电动车辆在充放电突然停止时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容易造成器件毁坏的问题。
可选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MS的控制电路10的续流模块3,包括:开关单元31和驱动单元32;开关单元31的第一端用于与负载5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单元31的第二端用于与负载5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32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1的第一极连接,驱动单元32的第二端接地,驱动单元32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驱动单元32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31的控制端连接;驱动单元32用于响应于控制模块4的第二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开关单元31;开关单元31用于响应于驱动信号,导通。
具体的,驱动单元32与控制模块4连接。驱动单元32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导通,并输出驱动信号。开关单元31的控制端与驱动单元32的输出端连接,使得开关单元31根据其控制端接收到的驱动信号导通。
示例性的,当电池1正常充电或正常放电时,或者电池1不进行充电或放电时,驱动单元32不输出驱动信号,开关单元31保持断开状态,续流模块3不启动。当电池1向负载5供电或电源向电池1充电时,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驱动单元32输出驱动信号,开关单元31保持导通状态,续流模块3启动。
通过驱动单元32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导通时,向开关单元31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开关单元31导通。这样设置,在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续流模块3启动,使得续流模块3与负载5形成通路,避免充放电开关模块2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对充放电开关模块2冲击而导致充放电开关模块2损坏。此外,通过驱动单元32还能较好提高对续流模块3的开关单元31提供较高的驱动电压,并能较好的保持开关单元31导通的时长,以便将充放电开关模块2关断的瞬间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彻底通过泄放回路泄放,进一步提高了续流模块3对充放电开关模块2的保护作用。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负载5可以包括外部等效负载51和寄生等效电感52,外部等效负载51与寄生等效电感52串联连接。开关单元31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单元311和第二开关单元312;驱动单元32包括第一驱动单元321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一端与寄生等效电感5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单元3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3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单元312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32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21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与电池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21的第二端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驱动单元321的控制端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的控制端均与控制模块4连接。
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321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的第一端均与电池1的第一极电连接,使得电池1向第一驱动单元321和第二驱动单元322供电。设置开关单元3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311和第二开关单元312,驱动单元32包括第一驱动单元321和第二驱动单元322。第一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312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322的输出端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在第一开关单元311和第二开关单元312均导通时,续流模块3才能启动,提高了BMS的控制电路10的可靠性。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第一驱动单元321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一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4的控制端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之间;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1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连接于第一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3的控制端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3的控制端之间。
具体的,第一电阻R1用于提供第一开关管Q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电压。第二电阻R2起限流保护作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起分压作用。示例性的,当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4导通,第二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为低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3导通。由于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电池1的第一极,例如正极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21输出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第一开关单元311可以包括: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第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一端,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第二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二端;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R5连接于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21的输出端之间;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并联连接于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控制端和第二端之间。
具体的,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起分压作用。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起稳压作用。示例性的,当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控制端输入驱动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时,第一续流开关管Q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第二驱动单元322包括:第三开关管Q8、第四开关管Q7、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和第二电容C2;第三开关管Q8的第一端与第四开关管Q7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8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七电阻R7连接于第一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4的控制端之间,第八电阻R8连接于第一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之间;第四开关管Q7的第一端与电池1的第一极连接,第四开关管Q7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连接;第九电阻R9连接于第三开关管Q8的第一端与第四开关管Q7的控制端之间,第十电阻R10连接于第四开关管Q7的第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7的控制端之间。
具体的,第七电阻R7用于限流。第八电阻R8和第二电容C2起滤波作用。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起分压作用。示例性的,当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三开关管Q8导通,第四开关管Q7的控制端为低电平信号,第四开关管Q7导通。由于第四开关管Q7的第一端与电池1的第一极,例如正极连接,第二驱动单元322输出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第二开关单元312可以包括: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三电容C3;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第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312的第一端,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第二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312的第二端;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322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连接于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322的输出端之间;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三电容C3并联连接于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控制端和第一端之间。
具体的,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起分压作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三电容C3起稳压作用。示例性的,当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控制端输入驱动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时,第二续流开关管Q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
示例性的,当充放电开关模块2突然断开的瞬间,第一开关管Q4和第二开关管Q3均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导通,使得第一续流开关管Q11和第二续流开关管Q12均导通时,外部等效负载51、寄生等效电感52和导通的第一续流开关管Q11和导通的第二续流开关管Q12形成泄流回路。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充放电开关模块2,可以包括:充电开关管Q21、放电开关管Q2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十三电阻R13;充电开关管Q21的第一端用于与负载5连接,充电开关管Q21的第二端与放电开关管Q22的第一端连接,放电开关管Q22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1连接,充电开关管Q2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充电开关管Q2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充电开关管Q2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放电开关管Q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放电开关管Q22的第二端连接于电池1的第一极;放电开关管Q2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十三电阻R13并联连接于放电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具体的,当电源向电池1充电时,充电开关管Q2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放电开关管Q22关断。充电电流通过导通的充电开关管Q21,并经过第十三电阻R13向电池1充电。当第二二极管D2导通时,充电电流通过导通的充电开关管Q21,并经过导通的第二二极管D2向电池1充电。当电池1向负载5放电时,放电开关管Q22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充电开关管Q21关断。放电电流通过导通的放电开关管Q22,并经过导通的第一二极管D1向负载5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例性的示出BMS的控制电路10的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并不作任何限定。图2并未示出控制模块,图2中的CB_OFF和CTR_OFF可以表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负载5的第一极A+和第二极A-,电池的第一极B+的情况,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和图2,开关单元31可以包括MOS管,驱动单元32可以包括三极管;充放电开关模块2可以包括MOS管。
具体的,开关单元31包括MOS管,可以使得续流模块3承担较大的电流。驱动单元32包括三极管,可以降低驱动单元32的成本。充放电开关模块2可以包括MOS管,使得电池1的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实现智能控制,另一方面,MOS管可以流通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BMS的控制电路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具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20,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10,具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BMS的控制电路1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选的事实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BMS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放电开关模块,所述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连接于电池与负载之间;
续流模块,所述续流模块用于与所述负载并联连接;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充放电开关模块和所述续流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充放电开关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关断;
所述续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放电开关模块关断时,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模块,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信号,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外部等效负载和寄生等效电感,所述外部等效负载与所述寄生等效电感串联连接;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寄生等效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续流开关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续流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续流开关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二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十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续流开关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续流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续流开关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二续流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开关模块,包括:
充电开关管、放电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十三电阻;
所述充电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阻并联连接于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9.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BMS的控制电路。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BMS的控制电路,或权利要求9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CN202322310166.0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Active CN220700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166.0U CN220700905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166.0U CN220700905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0905U true CN220700905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0166.0U Active CN220700905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0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6395B2 (en) Voltage conver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oltage converter, and voltage conversion system
KR101459454B1 (ko) 연료전지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파워넷 시스템 및 충방전 제어 방법
CN219643891U (zh) 一种充电加速关断电路
CN115912562A (zh) 一种电池bms支持多机并联充放电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工作方式
CN215817567U (zh) 浪涌抑制及防反接保护电路和充电器
CN1307796C (zh) 场效应晶体管的驱动电路
CN116505773B (zh) 电池变压电路及电池系统
CN204615649U (zh) 直流稳压转换器
CN211567861U (zh)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自动补电装置
CN220700905U (zh)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19960153U (zh) 一种电芯保护电路和电芯管理系统
CN117048336A (zh) 一种bms的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CN114006426A (zh) 一种大容性负载预充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212210543U (zh) 一种防锁死bms电源系统
CN211166517U (zh) 一种超级电容复合系统的充放电电路
CN114221534A (zh) 缓启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供电设备
CN202906495U (zh) 移动电源
CN102254746B (zh) 电磁继电器消弧电路
CN220711347U (zh) 一种升压控制电路及电动车辆
CN105515112A (zh) 一种低功耗的充电控制系统
CN217882879U (zh) 一种供电电路和用电设备
CN220139383U (zh)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0517830U (zh) 一种储能单元的放电回路及充放电回路
CN210007435U (zh) 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
CN218976560U (zh) 缓启动电路、供电电路及电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