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4983U - 一种置物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物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4983U
CN220694983U CN202322512738.3U CN202322512738U CN220694983U CN 220694983 U CN220694983 U CN 220694983U CN 202322512738 U CN202322512738 U CN 202322512738U CN 220694983 U CN220694983 U CN 220694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strip
flat plate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27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旭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xing Plastic and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xing Plastic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xing Plastic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xing Plastic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27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4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4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4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板组件,包括平板和第一弯板,第一弯板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第一板状部与平板平行布置且第一板状部与平板可拆连接,第二板状部的下端面与平板的下端面共面布置,因此第二板状部能够形成侧向支撑,使用时,将平板背离第二板状部的一侧与墙体贴合即可,不需要在墙体上打孔,方便了置物板组件的安装;而且,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和平板上的挂孔均为竖直布置的长孔,长孔方便挂钩的插入,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置物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板组件。
背景技术
洞洞板是一种收纳用具,洞洞板通过在板体上设置阵列布置的多个孔洞,可将各种物品插在孔洞中,也可将用于挂设物品的挂钩或其他形式的挂具插置于孔洞,利用挂具挂设各式物品。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821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灵活调节的收纳系统,包括洞洞底板、挂钩及置物篮,挂钩能够插设在洞洞底板的孔洞中,置物篮的一侧设有能够插设在孔洞中的插杆,从而能够灵活设置挂钩计置物篮。然而,其需要利用螺丝将洞洞底板连接在墙面上,需要在墙体上穿孔,不便于洞洞底板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洞洞板在安装时需要将洞洞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墙体上,不便于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置物板组件,包括平板和第一弯板,所述第一弯板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平板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平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平板的下端面共面布置,所述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和所述平板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长孔,各所述长孔的长边均竖直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前后间隔布置,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柱状部和沿所述柱状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条状挡止部、第二条状挡止部和扳拧部,所述柱状部插设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和所述平板的长孔中,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所述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所述平板和所述扳拧部从前至后依次贴合;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平行布置,转动所述扳拧部,使得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向后拉动所述扳拧部,可将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中拉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所述第一板状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宽从靠近所述柱状部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柱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与所述扳拧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所述平板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宽从靠近所述柱状部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柱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侧用于挂设物品的第一钩状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侧用于挂入所述长孔的第二钩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钩状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柱状连接段和设置在所述柱状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挡止段,所述柱状连接段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所述长孔的内侧面抵接的止转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止转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前后间隔布置,所述挡止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之间的间隔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板远离所述第一弯板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平板呈夹角布置的板状支撑部,所述板状支撑部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长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板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另一侧和所述平板的一侧左右相对贴合或左右相对间隔布置,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平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可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包括平板和第一弯板,第一弯板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第一板状部与平板平行布置且第一板状部与平板可拆连接,第二板状部的下端面与平板的下端面共面布置,因此第二板状部能够形成侧向支撑,使用时,将平板背离第二板状部的一侧与墙体贴合即可,不需要在墙体上打孔,方便了置物板组件的安装;而且,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和平板上的挂孔均为竖直布置的长孔,长孔方便挂钩的插入,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一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一种组合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第一连接件的轴测图;
图5为挂钩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二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三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四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五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六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第七种组合方式的轴测图;
图中,1、平板;11、板状支撑部;2、第一弯板;21、第一板状部;22、第二板状部;3、挂钩;31、连接部;32、第一钩状部;33、第二钩状部;331、柱状连接段;3311、凹陷部;332、挡止段;4、第一连接件;41、柱状部;42、第一条状挡止部;43、第二条状挡止部;44、扳拧部;51、第一卡槽;52、第二卡槽;6、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平板1和第一弯板2,第一弯板2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21和第二板状部22,第一板状部21与平板1平行布置且第一板状部21与平板1可拆连接,第二板状部22的下端面与平板1的下端面共面布置,因此第二板状部22能够形成侧向支撑,使用时,将平板1背离第二板状部22的一侧与墙体贴合即可,不需要在墙体上打孔,方便了置物板组件的安装;第一板状部21、第二板状部22和平板1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长孔,各长孔的长边均竖直布置,长孔方便挂钩3的插入,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其中,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可以叠合设置或者无叠合设置,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叠合设置时,如图1至图8所示,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前后间隔布置,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包括柱状部41和沿柱状部4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条状挡止部42、第二条状挡止部43和扳拧部44,柱状部41插设在第一板状部21的长孔和平板1的长孔中,第一条状挡止部42、第一板状部21、第二条状挡止部43、平板1和扳拧部44从前至后依次贴合;第一条状挡止部42和第二条状挡止部43平行布置,转动扳拧部44,使得第一条状挡止部4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板状部21的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向后拉动扳拧部44,可将第一条状挡止部42从第一板状部21的长孔中拉出,且能够将第二条状挡止部43从平板1的长孔中拉出;因此,通过转动扳拧部44即可快速地将第一板状部21连接在平板1上。
其中,第一条状挡止部42与第二条状挡止部43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第一板状部21的第一卡槽51,第一卡槽51的槽宽从靠近柱状部41的方向向远离柱状部41的方向逐渐增大;具体的,第一卡槽51的最宽处宽度大于第一板状部21的厚度,第一卡槽51最窄处的宽度小于第一板状部21的厚度,通过转动扳拧部44能够使得第一板状部21卡紧在第一卡槽51中,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板状部21的稳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条状挡止部43与扳拧部44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平板1的第二卡槽52,第二卡槽52的槽宽从靠近柱状部41的方向向远离柱状部41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转动扳拧部44能够使得平板1卡紧在第二卡槽52中,从而实现了对平板1的稳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置物板组件包括挂钩3,如图5所示,挂钩3包括连接部31,设置在连接部31一侧用于挂设物品的第一钩状部32和设置在连接部31另一侧用于挂入长孔的第二钩状部33。
进一步地,第二钩状部33包括与连接部31连接的柱状连接段331和设置在柱状连接段331远离连接部31的一端的挡止段332,柱状连接段331的至少一侧设有与长孔的内侧面抵接的止转面;其中,止转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只要止转面与长孔的内侧面之间形成至少两条线接触,利用长孔的内侧面实现对挂钩3的止转,使得挂钩3稳定地连接在长孔中即可。
本实施例中,止转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3311,具体的,凹陷部3311为弧形凹槽,凹陷部3311的两侧与长孔的内侧面抵接,实现对挂钩3的止转,挂钩3为塑料注塑成型,凹陷部3311的设置能够降低挂钩3的塑料用量,而且弧形凹槽的形式便于脱膜。
当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叠合设置时,若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前后贴合,则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重叠部分的长孔由于孔深较深,挂设在其他部位的挂钩3无法挂在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的重叠部分;为充分利用置物板组件的置物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前后间隔布置,挡止段332的厚度小于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之间的间隔距离;因此,挂钩3的挡止段332能够插入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的重叠部分。
本实施例中,平板1为单个的平面板材,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平板1可以是L型板材的一部分,具体的,平板1远离第一弯板2的一侧固定有与平板1呈夹角布置的板状支撑部11,板状支撑部11上间隔设有多个长孔。
当第一板状部21和平板1非重叠设置时,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板状部22设置在第一板状部21的一侧,第一板状部21的另一侧和平板1的一侧左右相对贴合或左右相对间隔布置,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6的一端与平板1可拆连接,第二连接件6的另一端与第一板状部21可拆连接。其中,第二连接件6可以为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连接柱,连接柱分别插入第一板状部21的长孔和平板1的长孔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平板1和第一弯板2,第一弯板2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21和第二板状部22,第一板状部21与平板1平行布置且第一板状部21与平板1可拆连接,第二板状部22的下端面与平板1的下端面共面布置,因此第二板状部22能够形成侧向支撑,使用时,将平板1背离第二板状部22的一侧与墙体贴合即可,不需要在墙体上打孔,方便了置物板组件的安装;第一板状部21、第二板状部22和平板1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长孔,各长孔的长边均竖直布置,长孔方便挂钩3的插入,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和第一弯板,所述第一弯板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平板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平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平板的下端面共面布置,所述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和所述平板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长孔,各所述长孔的长边均竖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前后间隔布置,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柱状部和沿所述柱状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条状挡止部、第二条状挡止部和扳拧部,所述柱状部插设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和所述平板的长孔中,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所述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所述平板和所述扳拧部从前至后依次贴合;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平行布置,转动所述扳拧部,使得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向后拉动所述扳拧部,可将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长孔中拉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所述第一板状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宽从靠近所述柱状部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柱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挡止部与所述扳拧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卡设所述平板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宽从靠近所述柱状部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柱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侧用于挂设物品的第一钩状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侧用于挂入所述长孔的第二钩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状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柱状连接段和设置在所述柱状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挡止段,所述柱状连接段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所述长孔的内侧面抵接的止转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前后间隔布置,所述挡止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平板之间的间隔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远离所述第一弯板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平板呈夹角布置的板状支撑部,所述板状支撑部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另一侧和所述平板的一侧左右相对贴合或左右相对间隔布置,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平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可拆连接。
CN202322512738.3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置物板组件 Active CN220694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2738.3U CN22069498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置物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2738.3U CN22069498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置物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4983U true CN22069498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5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2738.3U Active CN22069498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置物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4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6859B2 (en) Hanger assemblies for use in storage systems
US7481406B2 (en) Plastic pegboard assembly
US20060067661A1 (en) Mount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to a wall panel
CN220694983U (zh) 一种置物板组件
US7441736B2 (en) Bracket for retail store display systems
CN103889272A (zh) 保持装置
EP3546765B1 (en) Bracket
CN208903579U (zh) 显示装置
CN215777145U (zh) 洞洞板挂钩
US8398183B2 (en) Hanging hook and modular storage furniture system
CN217154089U (zh) 挂钩导电板托
CN216767988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桌屏夹
CN215424021U (zh) 一种高强度纸质衣架
CN215795219U (zh) 分体式挂物装置
CN212912355U (zh) 槽体及架子
CN216080530U (zh) 冷柜
CN217880209U (zh) 一种箱体结构
US6065723A (en) Mounting element for accessories on shelves
CN215632432U (zh) 用于箱体的隔板卡扣组件
CN216085195U (zh) 汇流排支架、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3169234U (zh) 基于医护智能设备的收纳装置
CN215832246U (zh) 一种冰盒及保温箱
CN220672122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双面展示台牌
CN212690534U (zh) 连接组件
CN210169446U (zh) 一种层板边角固定件与层板边角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