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4872U -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4872U
CN220694872U CN202322163178.5U CN202322163178U CN220694872U CN 220694872 U CN220694872 U CN 220694872U CN 202322163178 U CN202322163178 U CN 202322163178U CN 220694872 U CN220694872 U CN 220694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bed
plate
upper fram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31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群
肖婷英
黄峰云
丘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ree Smart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ree Smart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ree Smart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ree Smart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31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4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4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4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第一床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托架、背部上框架和背部下框架,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背部托架和背部上框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背部电机,背部电机驱动靠背床板翻转;背部下框架和靠背床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对靠背床板进行拉动;背部上框架设置有第一滚轮,背部下框架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内滑移以带动背部上框架和背部板组滑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靠背床板翻转时,背部板组和腿部板组会在背部拉管的作用下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以方便拿取床头柜上的东西。

Description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调节床常见于家庭或者医护使用。调节床可通过电动控制床板靠背床板和腿部床板的高度,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参照专利CN211483725U,现有的调节床通过对靠背床板和腿部床板进行翻转,以使得靠背床板和腿部床板处于合适的高度,以此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拥有良好的体验感。
但现有的电动床的靠背床板升起后,电动床的靠背床板距离床头柜较远,拿取床头柜上的东西十分不方便,给家庭中的老年人及医院中的患者造成了不良的使用体验,需对此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床板翻转时,背部板组能够向靠近床头柜方向移动的调节床。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托架、背部上框架和背部下框架,所述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所述背部托架与靠背床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所述背部托架和背部上框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背部电机,所述背部电机驱动背部托架和靠背床板翻转;
所述背部下框架和靠背床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所述背部拉管的两端分别与背部下框架和靠背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背部拉管对靠背床板进行拉动;
所述背部上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背部下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内滑移以带动背部上框架、背部托架和背部板组滑移;
所述第二床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腿部板组、腿部上框架和腿部下框架,所述腿部上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腿部下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二导轨内滑移,所述腿部上框架与背部上框架靠近靠背段臀部床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背部上框架滑移带动腿部上框架和腿部板组滑移。
优选的,所述腿部板组由靠近第一床体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床体的一侧依次为腿部段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腿部段臀部床板和腿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床体还包括腿部托架,所述腿部托架设置在腿部上框架和腿部床板之间并与腿部床板固定连接;
所述腿部托架和腿部上框架之间设置有腿部电机,所述腿部电机的两端分别与腿部托架和腿部上框架之间相铰链连接,所述腿部电机驱动腿部床板与腿部段臀部床板发生翻转。
优选的,所述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脚部床板和腿部上框架之间设置有折弯拉板,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分别与脚部床板和腿部上框架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脚部床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腿部上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销,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销穿设进折弯拉板其中一端的安装孔内并与折弯拉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孔和折弯拉板另一端的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安装销。
优选的,所述背部下框架和腿部下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件,所述背部下框架上的U型件和腿部下框架上的U型件通过插销以实现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上的滑移距离为L,并满足0mm<L<215mm。
优选的,所述靠背床板与背部上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A,并满足0度<A<60度。
优选的,所述腿部床板与腿部上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C,并满足0度<C<45度。
优选的,所述折弯拉板的长度尺寸为M,所述固定支架与腿部床板之间的间距尺寸为W,并满足1.5M<W<2.5M。
优选的,所述脚部床板上固定设置有脚部加强管。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靠背床板翻转时,背部板组及腿部板组会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与床头柜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以方便拿取床头柜上的东西。
2、在背部下框架和腿部下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件,以使得背部下框架和腿部下框架之间实现铰链连接,由此可对该调节床进行折叠,折叠后包装尺寸小,便于运输。
3、在脚部床板上固定设置有脚部加强管,以此增强脚部床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腿部床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背部板组和腿部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第一床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完全翻转后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第二床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图5中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的下视图;
图8是实施例图7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9是实施例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折叠时的状态图;
图10是实施例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完全折叠后的状态图;
图11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的主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的靠背床板翻转后主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的靠背床板翻转后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完全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床体;11、背部板组;111、靠背床板;112、靠背段臀部床板;12、背部托架;13、背部上框架;131、第一滚轮;14、背部下框架;141、第一导轨;15、背部电机;16、背部拉管;2、第二床体;21、腿部板组;211、腿部段臀部床板;212、腿部床板;213、脚部床板;2131、固定支架;2132、固定孔;2133、安装销;2134、脚部加强管;22、腿部托架;23、腿部上框架;231、第二滚轮;232、固定销;24、腿部下框架;241、第二导轨;242、U型件;243、插销;25、腿部电机;26、折弯拉板;26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包括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之间采用铰链连接,以此可实现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之间的翻转,其中第一床体1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11、背部托架12、背部上框架13和背部下框架14。背部板组11包括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的宽度尺寸相同,将靠背床板111的一侧与靠背段臀部床板112的一侧采用铰链连接。将背部托架12固定安装在靠背床板111的底端,将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的底面与背部上框架13的上表面相抵接,使得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靠背段臀部床板112通过螺丝锁付固定安装在背部上框架13上。并在背部托架12和背部上框架13之间设置有背部电机15,将背部电机15的两端分别与背部托架12和背部上框架13采用铰链连接。
当需要对靠背床板111进行翻转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时,靠背电机驱动背部托架12和靠背床板111向远离背部上框架13的方向翻转,为了使得背部托架12和靠背床板111在翻转后仍然能与床头柜保持较近的距离,在背部下框架14和靠背床板111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16,在靠背床板11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并在背部下框架14上固定设置有U型片,将背部拉管1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U型片采用铰链连接,以此使得背部拉管16的两端分别与背部下框架14和靠背床板111之实现铰链连接。另外在背部上框架1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131,与之相对应的在背部下框架1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141,第一滚轮131的型号与第一导轨141的型号相匹配,若干第一滚轮131卡嵌在背部下框架14两侧的第一导轨141内。
参照图3和图4,在靠背床板111翻转后,由于背部拉管16的作用以将背部上框架13、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拉动,此时位于背部上框架13两侧的第一滚轮131在背部下框架14两侧的第一导轨141内滑移,以此实现背部上框架13、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靠背床板111在翻转后仍然能够与床头柜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根据使用需要,通过背部电机15将靠背床板111调整至与背部上框架13之间保持合适的角度,将第一导轨141的长度尺寸设置为L,并满足0mm<L<215mm,通过第一导轨141固定的长度尺寸对第一滚轮131的滑移长度进行限定,尽量避免背部上框架13在背部下框架14上位置调节过渡。另外将靠背床板111与背部上框架13之间的角度尺寸设置为A,并满足0度<A<60度,以此即可对靠背床板111的翻转角度进行限位,尽量避免靠背床板111的翻转角度过大,而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参照图4和图5,第二床体2由顶端至底端依次为依次腿部板组21、腿部托架22、腿部上框架23和腿部下框架24。在腿部下框架24上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241,第二导轨241的长度方向指向第一床体1,与之相对应的在腿部上框架2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231,第二滚轮231的型号尺寸与第二导轨241的型号尺寸相匹配,腿部上框架23两侧的第二滚轮231卡嵌在腿部下框架24两侧的第二导轨241内。
其中腿部板组21由靠近第一床体1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床体1的一侧依次为腿部段臀部床板211、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腿部床板212分别与两侧的腿部段臀部床板211和脚部床板213采用铰链连接。腿部段臀部床板211、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均位于在腿部上框架23上,其中腿部段臀部床板211通过螺丝腿部上框架23固定安装,而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抵接在腿部上框架23上,并将腿部托架22固定安装在腿部床板212的下方。将腿部上框架23和背部上框架13之间相连接,在背部上框架13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时,腿部上框架23两侧的第二滚轮231在腿部下框架24两侧的第二导轨241内滑移,以此带动腿部上框架23、腿部托架22及腿部板组21与背部上框架13一同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
并在腿部托架22和腿部上框架23之间设置有腿部电机25,将腿部电机25的两端分别与腿部托架22和腿部上框架23之间采用铰链连接,通过腿部电机25以驱动腿部托架22及腿部床板212实现翻转。将腿部床板212与腿部上框架23之间的翻转夹角为C,并满足0度<C<45度,以对腿部床板212和腿部上框架23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进行限定,使得腿部床板212翻转后能够与腿部上框架23之间保持合适的夹角,让使用者使用该调节床时能够有舒适的体验。
参照图4、图5和图6,另外在脚部床板213和腿部上框架23之间设置有折弯拉板26,折弯拉板26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261,在腿部床板21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2131,固定支架2131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2132,并在腿部上框架23的两侧固定设置固定销232,将固定销232穿设进折弯拉板26其中一端的安装孔261内,以使得腿部上框架23和折弯拉板26之间实现铰链连接,将折弯拉板26的另一端的安装孔261与固定支架2131表面的固定孔2132相对应,并在该安装孔261与固定支架2131表面的固定孔2132内穿设有安装销2133,由此实现折弯拉板26与固定支架2131之间的铰链连接。在腿部电机25驱动腿部托架22及腿部床板212实现翻转时,在折弯拉板26的作用下,使得脚部床板213与腿部床板212之间出现翻转,从而使得脚部床板213和腿部床板212之间保持一定的夹角,以此适应使用者腿部搭放。
为了使得脚部床板213在折弯拉板26的作用下能够与腿部床板212之间保持合适的角度,将折弯拉板26的长度尺寸设置为为M,并将固定支架2131与腿部床板212之间的间距尺寸为W,并满足1.5M<W<2.5M。以此使得折弯拉板26的长度尺寸M能够和固定支架2131与腿部床板212之间的间距尺寸W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以此在腿部床板212与腿部段臀部床板211完成弯折后,脚部床板213与腿部床板212之间能够保持合适的角度,从而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调节床时能够拥有良好的脚部搭放体验。另外在脚部床板213上还固定设置有脚部加强管2134,脚部加强管2134与腿部床板212相互平行,通过设置脚部加强管2134以此增强脚部床板213的整体结构强度。
参照图7、图8和图9,为便于该调节床进行收纳,在背部下框架14和腿部下框架2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件242,通过插销243对背部下框架14上的U型件242和腿部下框架24上的U型件242相连接,以此使得背部下框架14和腿部下框架24之间实现铰链连接。当使用完该调节床后,通过背部电机15将靠背床板111和靠背段臀部床板112调节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腿部电机25将腿部段臀部床板211、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调整至同一水平面上。随后将背部下框架14和腿部下框架24之间实现翻转,以此使得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之间的翻转,从而可实现该调节床的折叠包装,减小了该调节床的整体包装尺寸,方便了该调节床的运输。
参照图11-图14,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需要将该调节床调节成躺椅的模式以进行使用时,背部电机15驱动背部托架12及靠背床板111向远离背部上框架13的方向翻转,以此将靠背床板111翻转至合适的角度。靠背床板111进行翻转的同时,靠背床板111又在背部拉管16的作用下向靠近床头柜方向移动,同时以带动背部上框架13、靠背段臀部床板112、腿部上框架23及位于腿部上框架23上的腿部板组21向靠近床头柜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背部上框架13两侧的第一滚轮131在背部下框架14两侧的第一导轨141内滑移,腿部上框架23两侧的第二滚轮231在腿部下框架24两侧的第二导轨241内滑移。由此在靠背板组完成翻转后,背部板组11能够移动至靠近床头柜的位置,并与床头柜保持合适的距离,从而在使用该调节床时能够方便拿取床头柜上的物品。
在完成靠背床板111的翻转后,腿部床板212在腿部电机25的驱动下绕着与腿部段臀部床板211的连接处翻转,与此同时脚部床板213在折弯拉板26的作用下向与腿部床板212相反的方向翻转,使得脚部床板213与腿部床板212之间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由此将调节床完全调整至躺椅的形式。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翻转后,由此使得腿部床板212以适应腿部搭放,脚部床板213以适应脚部搭放。
在使用完毕该调节椅后,靠背床板111在背部电机15的作用下调节至与背部上框架13相贴合,腿部床板212和脚部床板213在腿部电机25的作用下调节至与腿部上框架23相贴合。将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之间相翻转,使得背部板组11和腿部板组21向相互贴合的方向翻转,直至背部板组11的表面与腿部板组21的表面相抵接。由此即可减小了该调节床的整体包装尺寸,从而方便了该调节床的运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为背部板组、背部托架、背部上框架和背部下框架,所述背部板组包括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所述背部托架与靠背床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靠背床板和靠背段臀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所述背部托架和背部上框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背部电机,所述背部电机驱动背部托架和靠背床板翻转;
所述背部下框架和靠背床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拉管,所述背部拉管的两端分别与背部下框架和靠背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背部拉管对靠背床板进行拉动;
所述背部上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背部下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内滑移以带动背部上框架、背部托架和背部板组滑移;
所述第二床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腿部板组、腿部上框架和腿部下框架,所述腿部上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腿部下框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二导轨内滑移,所述腿部上框架与背部上框架靠近靠背段臀部床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背部上框架滑移带动腿部上框架和腿部板组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板组由靠近第一床体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床体的一侧依次为腿部段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腿部段臀部床板和腿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床体还包括腿部托架,所述腿部托架设置在腿部上框架和腿部床板之间并与腿部床板固定连接;
所述腿部托架和腿部上框架之间设置有腿部电机,所述腿部电机的两端分别与腿部托架和腿部上框架之间相铰链连接,所述腿部电机驱动腿部床板与腿部段臀部床板发生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所述脚部床板和腿部上框架之间设置有折弯拉板,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分别与脚部床板和腿部上框架之间采用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床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腿部上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销,所述折弯拉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销穿设进折弯拉板其中一端的安装孔内并与折弯拉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孔和折弯拉板另一端的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安装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下框架和腿部下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件,所述背部下框架上的U型件和腿部下框架上的U型件通过插销以实现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在第一导轨上的滑移距离为L,并满足0mm<L<2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床板与背部上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A,并满足0度<A<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板与腿部上框架之间的翻转夹角为C,并满足0度<C<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拉板的长度尺寸为M,所述固定支架与腿部床板之间的间距尺寸为W,并满足1.5M<W<2.5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床板上固定设置有脚部加强管。
CN202322163178.5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Active CN220694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3178.5U CN220694872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3178.5U CN220694872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4872U true CN220694872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4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3178.5U Active CN220694872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4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3487B (zh) 可调家具
US6276011B1 (en) Adjustable bed and adjustable frame therefor
US8931126B1 (en) Sliding block linkage folding bed
US6826793B2 (en) Articulating bed frame
US10758057B2 (en) Single motor adjustable multi-function bed
WO2021012733A1 (zh) 一种单电机电动床
KR102175145B1 (ko) 모션 베드
CN220694872U (zh) 一种可后移的调节床
CN112450645A (zh) 零靠墙折叠床
CN208755417U (zh) 座椅联动腿部支撑
CN211431877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JPH10243838A (ja) ソフアーベツド
CN101019796A (zh) 多功能可折叠轮椅床
CN215304421U (zh) 超薄可折叠零靠地电动床
CN211986174U (zh) 一种胸外科用体位固定装置
CN209769763U (zh) 一种内置升降机构的床
CN206534403U (zh) 一种单电机可调节型多功能床
JP2910589B2 (ja) ベッド
CN214483984U (zh) 零靠墙折叠床
CN212465491U (zh) 一种电动折叠升降架
WO2018023875A1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肘部支撑装置以及床垫
CN217695770U (zh) 一种超薄折叠电动床床架
CN211934608U (zh) 一种可前后左右翻转的床板
CN219803891U (zh) 超低护理床的靠背及抬腿架连接结构
CN220876365U (zh) 一种可调节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