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4166U -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4166U
CN220694166U CN202322187544.0U CN202322187544U CN220694166U CN 220694166 U CN220694166 U CN 220694166U CN 202322187544 U CN202322187544 U CN 202322187544U CN 220694166 U CN220694166 U CN 220694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er
submersible pump
ornamenta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75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家伟
罗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an Hu Aquarium And Pets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an Hu Aquarium And Pets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an Hu Aquarium And Pets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an Hu Aquarium And Pets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75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4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4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4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包括:支撑架、观赏缸、底滤缸、困水缸、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去除余氯、适用性好、缩小补换水温差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背景技术
在没有经过困水处理的前提下,鱼缸里的老水和新水之间是有可能存在温差的。如果这个温差小于三度,其影响不大;如果温差超过三度,绝大多数观赏鱼是可能受不了短时间内超过三度以上的温度上升或者下降,轻则生病,重则暴毙,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鱼缸用水主要是自来水,而自来水中往往含有游离的氯,距离自来水厂越近其浓度越大。
有研究表明余氯对鱼类鳃部有刺激性,浓度过大时能使鱼的鳃部产生病变,使鳃部肥大增生,肿胀变短,产生许多黏液,导致呼吸困难,缺氧死亡。在余氯浓度较低的水体里鱼类会产生回避反应,例如跳缸,这也是大换水后鱼类跳缸的原因之一。另外,余氯还会破坏过滤系统的硝化细菌,当过滤系统不足够强大时,会致使鱼类生病。
为此,公告号为CN21196059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过滤系统的观赏鱼鱼缸,其通过加装氧气泵,往水箱内增氧而起到去除余氯的作用,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其水箱作为上滤系统的一部分,水体经增氧去余氯后经过多级滤材进入主缸中,在正常状态下的确能去除余氯,但在进行100%换水刚开始时,氧气泵并不能迅速去除余氯,常规经验一般需要4~6小时,而在此段时间内水体已经注满了主缸,也就是说在100%换水的4~6小时内,水体中的余氯含量依然超标;另外,氧气泵持续工作可能使水体含氧量过高,不太适合一些厌氧鱼类,也不适用于草缸系统;除此之外,在炎热的夏天某些用户家里的自来水管受到暴晒,致使水温高达四五十度,明显温差可能会使某些鱼类生病或暴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具有去除余氯、适用性好、缩小补换水温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包括:支撑架、设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观赏缸、设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的底滤缸及另一侧的困水缸、用于将所述底滤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观赏缸的第一潜水泵、用于将所述困水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底滤缸的第二潜水泵、设在所述困水缸内侧壁上端的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补水管路为三通管路,其包括有第一接水口、第二接水口、第三水接口;所述第一接水口与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接水口与所述底滤缸连通,所述第三接水口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翻水格的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接水口上设有浮球阀。
可选的,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底滤缸的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可选的,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底板的两端。
可选的,在所述观赏缸上设有将其内部水体排送给所述困水缸的排水管路,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观赏缸的1/5高度处,用于排出所述观缸内4/5的水体。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困水缸、翻水格、补水管路、第二潜水泵组成自来水前处理系统,自来水在困水缸内被第二潜水泵输送至翻水格,再从翻水格流回困水缸,在此过程中,自来水中的余氯挥发掉,含氧量得到提高并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富氧水平,水温也与鱼缸的循环水相当;此前处理系统可以在换水前独立运行,从而克服背景技术方案中的不足。(2)通过在补水管路用于流入翻水格的支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在第二接水口上设置浮球阀,使得底滤缸内的水位过低时可以自动补水。(3)通过在观赏缸上设置带有第三阀门的排水管路,使得可以对鱼缸进行快速换水,废水排入困水缸后,将外部水管接在翻水格的进水口上,更易排到下水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困水缸部位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困水缸部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观赏缸部位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架;2、观赏缸;21、排水管路;211、第三阀门;3、底滤缸;4、困水缸;41、翻水格;411、翻水格的进水口;412、翻水格的出水口;5、第一潜水泵;6、第二潜水泵;7、下水管路;8、上水管路;9、补水管路;91、第一阀门;92、浮球阀;93、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如图1-5所示,包括:支撑架1、设在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观赏缸2、设在所述支撑架1内部一侧的底滤缸3及另一侧的困水缸4、用于将所述底滤缸3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观赏缸2的第一潜水泵5、用于将所述困水缸4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底滤缸3的第二潜水泵6、设在所述困水缸4内侧壁上端的翻水格41、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2通过下水管路7与所述底滤缸3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5位于所述底滤缸3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7与所述观赏缸2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6位于所述困水缸4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9分别与所述底滤缸3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411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412与所述困水缸4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5、第二潜水泵6电连接。
在本实施中,下水管路7、上水管路8、补水管路9均由多根塑胶水管及多个水管接头根据实际拐弯需要组成的管路系统,控制器(附图未体现)为PLC控制器,观赏缸2内分隔为溢流区及观赏区,溢流区位于鱼缸的左侧;下水管路7、上水管路8、补水管路9与观赏缸2的接口部分安装在溢流区内;本实施例的下水管路7包括虹吸下水管路及溢流下水管路,虹吸下水管路及溢流下水管路的出水口均位于底滤缸3的进水区(图1或图2的右端);翻水格41由多块玻璃板与困水缸4的侧壁围设而成,具有三个以上分区的池体;通过外接水管将自来水导入困水缸4内,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二潜水泵6开始启动,将自来水通过补水管路9向上输送给翻水格41,从翻水格41的前端输送到后端,然后通过出水口向下流回到困水缸4中,在第二潜水泵6的作用下,自来水反复被泵上翻水格41,又反复掉落回困水缸4,此为翻水过程,在此过程中,自来水中的余氯挥发掉,含氧量得到提高并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富氧水平(低于增氧泵能达到的最大含氧水平),此富氧水平既能满足厌氧鱼类的需要,也不会使厌氧鱼类产生明显应激反应;另外,水温也接近室温,与鱼缸的循环水相当;在进行换水前,控制第二潜水泵6一直工作,直至自来水被处理成满足需求后才流入底滤缸3的出水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路9为三通管路,其包括有第一接水口、第二接水口、第三水接口;所述第一接水口与所述第二潜水泵6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接水口与所述底滤缸3连通,所述第三接水口与所述翻水格41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补水管路9用于流入所述翻水格41的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91,在所述第二接水口上设有浮球阀92。
进一步地,在所述补水管路9用于流入所述底滤缸3的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93。
如图2-4所示,补水管路9是从一个三通接头上引出三条支管的管路系统,其中一个支管的接水口与第二潜水泵6连通,另一个支管的接水口与翻水格的进水口411连通,剩下支管的接水口与底滤缸3连通,优选与底滤缸3的出水区连通。在开新缸时,第一阀门91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阀门93处于关闭状态,待余氯去除后,开启第二阀门93、关闭第一阀门91,水体进入底滤缸3的出水区,然后依次通过第一潜水泵5、上水管路8进入观赏缸2内,进而通过下水管路7流回底滤缸3的进水区,经过物理、生化过滤后回到出水区。
基于上述结构,在前期去余氯的过程中,依然含有较高浓度的自来水不会直接进入底滤缸3,在处理足够时间后才会进入底滤缸3,即本申请的去除余氯系统可以在换水前独立运行,从而克服CN211960593U专利在换水前期,水体中的余氯含量依然超标的不足,也降低了在炎热的夏天某些用户家里的自来水因高温使某些鱼类生病或暴毙的风险。
当底滤缸3内的水位低于预设值时,安装在与底滤缸3连通的支管的接水口上的浮球阀92会自动打开,使得已经充分去余氯处理的自来水(第二潜水泵6一直处于启动状态)能补充入底滤缸3中。
进一步地,翻水格的进水口411,及翻水格的出水口412分别位于其底板的两端,自来水在第一个分区(槽体)从下往上涌,然后流入第二个分区(槽体),然后流入第三个分区(槽体),最后通过翻水格的出水口412流回底滤缸3底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观赏缸2上设有将其内部水体排送给所述困水缸4的排水管路21,在所述排水管路21上设有第三阀门211。
如图2及图5所示,将不能继续使用的水体排出观赏缸2,可以排放到底滤缸3,也可以排到困水缸4,优选排到困水缸4,因为困水缸4内没有各种滤材,便于操作,当然也可以将外部水管直接接在第三阀门211的出水口上。
进一步地,为了使观赏缸2内的水体不会被完全排空(某些时候只需部分换水),排水管路21的进水口位于观赏缸2的1/5高度处,用于排出观缸内4/5的水体,具体为,当观赏缸2的深度为100CM,排水管路21的进水口位于观赏缸2的底板的上方20CM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观赏缸、设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的底滤缸及另一侧的困水缸、用于将所述底滤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观赏缸的第一潜水泵、用于将所述困水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底滤缸的第二潜水泵、设在所述困水缸内侧壁上端的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为三通管路,其包括有第一接水口、第二接水口、第三接水口;所述第一接水口与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接水口与所述底滤缸连通,所述第三接水口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翻水格的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接水口上设有浮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底滤缸的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底板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观赏缸上设有将其内部水体排送给所述困水缸的排水管路,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观赏缸的1/5高度处,用于排出所述观赏缸内4/5的水体。
CN202322187544.0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Active CN220694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544.0U CN220694166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544.0U CN220694166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4166U true CN22069416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7544.0U Active CN220694166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4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5369B (zh) 一种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基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4897656U (zh)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水处理设备
CN208471841U (zh) 一种用于厕所循环水使用的净化装置
CN216106532U (zh) 一种太阳能无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20694166U (zh) 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
CN211793811U (zh) 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
CN215594231U (zh)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EP1652823A2 (en) A rain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N212246710U (zh) 一种粪便快速无害化处理系统
CN220694179U (zh) 一种鱼缸
CN211861466U (zh) 一种水循环式牲畜饮水槽
CN2585554Y (zh) 水流循环过滤式养殖池
CN210084982U (zh) 一种家用纯水机废水自动回收系统
CN220756176U (zh) 一种多功能底滤式鱼缸
CN115462342B (zh) 一种集成的养鱼系统
CN214050627U (zh) 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
CN210808846U (zh) 一种可自动运行的新型鱼缸系统
CN216650912U (zh) 一种规模化养殖厂自动供水系统
CN207158820U (zh) 化工生产反应混合物除污净化箱
CN220834378U (zh) 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装置
CN214015566U (zh) 一种集成池塘净化和内循环净化的设施化养殖装置
CN116724950A (zh) 一种鱼缸
CN111395487A (zh) 一种智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7676994U (zh) 一种应用于造纸废水厌氧系统颗粒污泥回收装置
CN220887162U (zh) 一体化消防用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