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3357U -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83357U CN220683357U CN202322371833.6U CN202322371833U CN220683357U CN 220683357 U CN220683357 U CN 220683357U CN 202322371833 U CN202322371833 U CN 202322371833U CN 220683357 U CN220683357 U CN 220683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stop
- bottom cover
- tamper
- spi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3 chem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5 pestic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包括螺纹连接在瓶口上的底盖和转动设置在底盖上的旋盖;所述底盖和所述旋盖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离合机构处于合闭状态时,旋盖能够带动底盖转动,使底盖能够从瓶口旋出;所述底盖和旋盖之间还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旋盖进行止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止挡机构,对离合机构的闭合进行两次止挡,增加闭合难度,从而减小压旋防盗盖误开的可能;2.利用棘轮的单向驱动原理,实现离合机构的单向啮合驱动,同时,设置斜面,使底盖盖反向作用时对旋盖起到上顶的作用,旋盖能够轻松复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背景技术
现有包装瓶多采用内侧设有螺纹的瓶盖进行密封存放,通过瓶盖的旋转即可开启或关闭包装瓶,而诸如医药用品、杀虫剂或其它化学药剂若被儿童或智力存有缺陷的人接触,则可能会发生误服等严重后果。因此,上述产品的包装瓶多采用两层结构的安全瓶盖以避免误开启,一般地,上述安全瓶盖多具有外盖及内盖,内盖与包装瓶通过螺纹配合旋紧或打开,内盖与外盖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齿状机构使得在旋紧方向上,所述外盖可带动内盖一并旋转;而在松开方向上,内盖与外盖之间的齿状机构无法固持,而使得常态下内盖无法随外盖的旋转打开包装瓶,此时需对外盖施加额外的作用力才能使得内盖与外盖连接呈一体后再随外盖的旋转以松开。
但,由于上述安全瓶盖自身的材料磨损及应变,反复操作后上述外盖与内盖即使在外界施加额外的作用力时还会出现滑脱,从而导致瓶盖开启困难;另一方面,上述安全瓶盖按压旋转开启的操作相对简单,很大程度难以避免不宜人群接触包装瓶内的药品或其它危险品。业内亦公开有采用分离式钥匙的安全瓶盖,通过钥匙将外盖与内盖连结呈整体以打开相应的包装瓶,但钥匙结构多设置较为简单,且在转动过程中钥匙及插孔承受应力较大。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安全瓶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螺纹连接在瓶口上的底盖和转动设置在底盖上的旋盖;所述底盖和所述旋盖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离合机构处于合闭状态时,旋盖能够带动底盖转动,使底盖能够从瓶口旋出;
所述底盖和旋盖之间还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旋盖进行止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旋盖处于合适的位置才能够将旋盖下压,同时,在旋盖下压过程中需要克服止挡结构的阻力,因此减少了儿童误开启的可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上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旋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缺口对应的挡块;
所述挡块和所述止挡环干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离合机构进行闭合时,需要用户旋转旋盖找到旋盖的准确位置,通过此方法对儿童开启旋盖制造难度,从而避免儿童误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的内壁上设有止挡筋,所述挡块能够卡入到所述止挡筋之间并且越过所述止挡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旋盖下压时施加阻力,进行再一次的阻挡,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儿童误开;同时可通过设置止挡筋的数量以增加阻力,增大旋盖的下压难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的厚度不大于所述止挡筋到底盖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连接环,用于衔接所述挡块,所述挡块和所述旋盖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和所述底盖之间还设有一弹性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盖复位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够将挡块拉出到止挡筋上方,设置弹性复位件将旋盖向上顶,减小旋盖复位难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盖和旋盖两个相对端面上的棘齿和推块,所述棘齿上沿旋转方向上至少包括一个纵向的受力面;所述推块上设有与所述受力面配合的推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齿上与所述推面对应的设有一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棘轮的原理,实现离合机构的单向旋转;同时,利用斜面,在反向旋转时将旋盖顶起,从而实现旋盖的轻松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齿位于所述底盖的上端面,所述推块成型与所述旋盖的下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盖上靠近开口处成型有一限位部,且该限位部凸出于瓶口周面设置;
所述旋盖的下端设有一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限位部的下方,将底盖限位在旋盖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止挡机构,对离合机构的闭合进行两次止挡,增加闭合难度,从而减小压旋防盗盖误开的可能;
2.利用棘轮的单向驱动原理,实现离合机构的单向啮合驱动,同时,设置斜面,使底盖盖反向作用时对旋盖起到上顶的作用,旋盖能够轻松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瓶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离合机构在分离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离合机构在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上标注:210、底盖;220、旋盖;211、止挡环;221、连接环;221.1、挡块;211.1、止挡筋;212、棘齿;222、推块;212.1、受力面;213、限位部;223、限位环;
300、弹性复位件;
a、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包括螺纹连接在瓶口上的底盖210和转动设置在底盖210上的旋盖220;所述底盖210和所述旋盖220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离合机构处于合闭状态时,旋盖220能够带动底盖210转动,使底盖210能够从瓶口旋出;
所述底盖210和旋盖220之间还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旋盖220进行止挡。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础方案。离合机构在分离状态时,旋盖220的顶面和底盖210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此时,止挡机构阻止旋盖220向下移动,从而阻止了离合机构的合闭。需要将底盖220打开时,需要旋转旋盖220,使旋盖220相对底盖210处于合适的位置,此时,将旋盖220行下压,克服止挡机构的阻力,使旋盖220向下移动到离合机构能够合闭的位置,再旋转旋盖220,从而带个底盖210的旋转,将整个压旋防盗盖打开。
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压旋盖的打开难度,本实施例的设置中,需要使旋盖220处于合适的位置才能够将旋盖220下压,同时,在旋盖220下压过程中需要克服止挡结构的阻力,儿童能够同时完成这两个要求的能力不足,因此减少了儿童误开启的可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210上的止挡环211,所述止挡环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a;所述旋盖22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缺口a对应的挡块221.1;
所述挡块221.1和所述止挡环211干涉。
在旋盖220相对底盖210能够自由转动时,挡块221.1位于止挡环211上方,将旋盖220向下压时,挡块221.1和止挡环211之间产生干涉,因此无法将挡块221.1下压;只有当挡块221.1和缺口a位置对应时,才能使挡块221.1卡入到缺口a内,从而消除了挡块221.1和止挡环211之间的干涉,使旋盖220相对底盖210向下移动。
为了增加旋盖220下压的难度,使儿童转对位置也无法将旋盖220下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a的内壁上设有止挡筋211.1,所述挡块221.1能够卡入到所述止挡筋211.1之间并且越过所述止挡筋211.1。
挡块221.1在卡入到缺口a的过程中,在缺口a内下移时与止挡筋211.1之间产生干涉,因此用户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使挡块221.1卡入到两个止挡筋211.1之间,并且在两个止挡筋211.1的夹紧力下继续下移。
本实施例中,止挡筋211.1设置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止挡筋211.1也可以仅设置一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挡块221.1下移所需要的压力,可以多设置几个缺口a和止挡筋2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221.1的厚度不大于所述止挡筋211.1到底盖210之间的距离。
当挡块221.1下移到指定位置时,挡块221.1侧壁越过了止挡筋211.1,即,整个挡块221.1位于止挡筋211.1的下方。
如此设置,在此状态下,离合机构始终处于闭合位置,用户使用完毕后需要将防盗压旋盖关闭时,需要将旋盖220向上拉起,使挡块221.1位于止挡筋211.1的上方,以此提醒用户在使用完后将瓶盖进行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盖220的下端面上设有一连接环221,用于衔接所述挡块221.1,所述挡块221.1和所述旋盖220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连接环221的外径不大于止挡环211的内径,连接环221能够嵌入到止挡环211的内圈中。
本实施例中关于离合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盖210和旋盖220两个相对端面上的棘齿212和推块222,所述棘齿212上沿旋转方向上至少包括一个纵向的受力面212.1;所述推块222上设有与所述受力面212.1配合的推面。
当离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推块222位于棘齿212的一侧,转动旋盖220,使推块222上的推面和棘齿212上的受力面212.1接触,继续旋转旋盖220,推面推动受力面212.1,且该推力沿旋盖220的旋转方向,从而推动棘齿212朝该旋转方向转动,以此带动底盖210的转动。
所述棘齿212上与所述推面对应的设有一斜面。
当旋盖220相对底盖210反向转动时,推面和斜面接触,该斜面对推面产生倾斜向上的反作用力,将推块222向上推动,从而使旋盖220向上移动。
此结构的设置,便于用户在关闭压旋盖200后对离合机构进行分离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棘齿212位于所述底盖210的上端面,所述推块222成型与所述旋盖220的下端面上。
所述底盖210上靠近开口处成型有一限位部213,且该限位部213凸出于瓶口周面设置;
所述旋盖220的下端设有一限位环223,且限位环223位于限位部213的下方,将底盖210限位在旋盖220内。
此设置中,底盖210和旋盖220始终无法脱离,确保了防盗压旋盖能够多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连接在瓶口上的底盖(210)和转动设置在底盖(210)上的旋盖(220);所述底盖(210)和所述旋盖(220)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离合机构处于合闭状态时,旋盖(220)能够带动底盖(210)转动,使底盖(210)能够从瓶口旋出;
所述底盖(210)和旋盖(220)之间还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旋盖(220)进行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210)上的止挡环(211),所述止挡环(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a);所述旋盖(22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缺口(a)对应的挡块(221.1);
所述挡块(221.1)和所述止挡环(211)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a)的内壁上设有止挡筋(211.1),所述挡块(221.1)能够卡入到所述止挡筋(211.1)之间并且越过所述止挡筋(2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21.1)的厚度不大于所述止挡筋(211.1)到底盖(210)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220)的下端面上设有一连接环(221),用于衔接所述挡块(221.1),所述挡块(221.1)和所述旋盖(220)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220)和所述底盖(210)之间还设有一弹性复位件(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盖(210)和旋盖(220)两个相对端面上的棘齿(212)和推块(222),所述棘齿(212)上沿旋转方向上至少包括一个纵向的受力面(212.1);所述推块(222)上设有与所述受力面(212.1)配合的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212)上与所述推面对应的设有一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212)位于所述底盖(210)的上端面,所述推块(222)成型与所述旋盖(220)的下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10)上靠近开口处成型有一限位部(213),且该限位部(213)凸出于瓶口周面设置;
所述旋盖(220)的下端设有一限位环(223),且限位环(223)位于限位部(213)的下方,将底盖(210)限位在旋盖(220)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1833.6U CN220683357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1833.6U CN220683357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83357U true CN220683357U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404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71833.6U Active CN220683357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83357U (zh) |
-
2023
- 2023-09-01 CN CN202322371833.6U patent/CN2206833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31512A (en) | Child resistant closure with easy open feature for the manually handicapped | |
US3955696A (en) | Bottle and safety closure | |
CA1146497A (en) | Childproof, snap-on, twist-off combination safety cap and container construction | |
JP2702283B2 (ja) | 潜在的に危険な材料を貯蔵するのに使用される子供に安全なアタッチメント | |
US4609114A (en) | Safety closure with nested caps | |
US4020965A (en) | Child resistant closure | |
US3865267A (en) | Child-proof and pharmacist-assisting reversible closure for containers | |
US3679085A (en) | Child-proof cap for medicine bottles | |
US4065037A (en) | Non-spurting twist-open dispensing closure | |
US3977554A (en) | Child-proof closure device for a container having a threaded neck portion | |
US5065877A (en) | Container with lid | |
US4004704A (en) | Tamper-proof closure with safety means | |
US11279530B2 (en) | Child-resistant cap | |
US3017049A (en) | Safety closure for containers | |
US4037747A (en) | Safety closure cap with torque control | |
US4042105A (en) | Safety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opening the closure | |
KR100646378B1 (ko) | 안전용기 | |
CN220683357U (zh) | 一种能够防误开的压旋防盗盖 | |
FI110858B (fi) | Parannettu pakkaus, jossa on paina ja käännä-tyyppinen kansi ja pullo, jossa on kaltevaliuskaiset tartuntaosat | |
EP0343778A1 (en) | Improved squeeze release cap and container | |
US3782604A (en) | Screw cap with safety cover | |
US3946890A (en) | Child proof closure | |
US20120085725A1 (en) | Child resistant screw cap | |
CN2681736Y (zh) | 一种药瓶 | |
EP2116478B1 (en) | A packaging comprising a closure allowing insertion of a to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