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4626U -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4626U
CN220674626U CN202321487572.8U CN202321487572U CN220674626U CN 220674626 U CN220674626 U CN 220674626U CN 202321487572 U CN202321487572 U CN 202321487572U CN 220674626 U CN220674626 U CN 220674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all
culture device
edible fungi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75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进定
张旭培
丁伟
刘倩楠
张向阳
李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bai Yang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bai Yang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bai Yang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bai Yang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75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4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4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4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属于食用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养液箱,培养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电箱,培养液箱的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输液管,且输液管与培养液箱的内部相连通,输液管的另一侧外壁等距设置有导液管,且导液管与输液管的内部相连通,导液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导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箱体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承载框。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电机、防尘网、透气孔和排风机构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快速交换,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滤网和防尘网的相互配合,避免外界灰尘进入箱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中国己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现在经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培养,人工培养使用菌时,首先要进行菌丝的培养,菌丝培养过程包括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工具的洗涤、配料、培养基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贮存,食用菌培养装置就是用来培养食用菌菌丝的。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68210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晋主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育盒,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存水盒和存液盒,所述存水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贯穿至装置主体内培育盒的顶部。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湿度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方便对培育盒内的湿度和浑浊度进行感应,从而使得可以得知到材料培育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对电硬阀的打开和关闭,进而有效的对水和营养液的自动添加,使得装置对材料进行培养的时候,培养起来更加稳定有效的同时,也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中整个箱体较为封闭,箱内空气流通效果较差,当需要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时,需要手动打开密封门,操作较为麻烦,会降低食用菌的培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养液箱,所述培养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电箱,所述培养液箱的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输液管,且输液管与培养液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另一侧外壁等距设置有导液管,且导液管与输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导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所述箱体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承载框,两个相邻所述承载框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承载框的内部设置有培育盒,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外壁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机构,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前端面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另一侧安装有传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蜗杆,且蜗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底部传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的另一侧转动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转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对称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箱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供电箱的前端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活动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逆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传动电机、防尘网、透气孔和排风机构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快速交换,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滤网和防尘网的相互配合,避免外界灰尘进入箱内,解决了整个箱体较为封闭,箱内空气流通效果较差,当需要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时,需要手动打开密封门,操作较为麻烦,会降低食用菌培育效率的问题;
(2)通过供电箱、太阳能板、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照射光源,并配合逆变器和控制器等外围结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该装置提供电力,从而可以节约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机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电箱;2、培养液箱;3、输液管;4、导液管;5、箱体;6、太阳能板;7、活动门;8、箱门;9、排风机构;901、安装框;902、风扇;903、转杆;904、蜗轮;905、蜗杆;906、滤网;907、安装板;908、通孔;10、传动电机;11、万向轮;12、逆变器;13、排液阀;14、承载框;15、支撑杆;16、控制器;17、蓄电池;18、防尘网;19、透气孔;20、培育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5,箱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养液箱2,培养液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供电箱1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6,供电箱1的前端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活动门7,供电箱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的一侧安装有逆变器12,培养液箱2的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输液管3,且输液管3与培养液箱2的内部相连通,输液管3的另一侧外壁等距设置有导液管4,且导液管4与输液管3的内部相连通,导液管4的一端贯穿箱体5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导液管4上安装有排液阀13,箱体5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承载框14,两个相邻承载框14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5,承载框14的内部设置有培育盒20;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能够通过太阳能板6吸收太阳照射光源,并配合逆变器12和控制器16等外围结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7内,为该装置提供电力,从而可以节约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排液阀1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导液管4的通断,从而可以往培育盒20内添加适量的培养液。
箱体5的另一侧外壁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透气孔19,透气孔19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18,防尘网18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机构9,排风机构9包括安装框901,安装框90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蜗杆905,且蜗杆905的一端与传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蜗杆905的底部传动连接有蜗轮904,蜗轮90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903,转杆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902,转杆903的另一侧转动设置有安装板907,且安装板907与转杆90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安装板907的表面对称贯穿开设有通孔908,安装板907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滤网906,箱体5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11,箱体5的前端面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有箱门8,箱门8的另一侧安装有传动电机10;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能够通过传动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蜗杆905转动,蜗杆905转动带动三个蜗轮904转动,三个蜗轮904转动带动三个转杆903转动,三个转杆903转动带动三个风扇902转动,能够通过三个风扇902旋转时产生的风力,将外界空气吸入箱体5内,并配合透气孔19,可以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快速交换,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滤网906和防尘网18的相互配合,避免外界灰尘进入箱内,解决了整个箱体5较为封闭,箱内空气流通效果较差,当需要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时,需要手动打开密封门,操作较为麻烦,会降低食用菌培育效率的问题。
工作原理:本申请中,能够通过排液阀1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导液管4的通断,从而可以往培育盒20内添加适量的培养液,其次,能够通过传动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蜗杆905转动,蜗杆905转动带动三个蜗轮904转动,三个蜗轮904转动带动三个转杆903转动,三个转杆903转动带动三个风扇902转动,能够通过三个风扇902旋转时产生的风力,将外界空气吸入箱体5内,并配合透气孔19,可以实现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快速交换,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最后,能够通过太阳能板6吸收太阳照射光源,并配合逆变器12和控制器16等外围结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7内,为该装置提供电力,从而可以节约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同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养液箱(2),所述培养液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所述培养液箱(2)的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输液管(3),且输液管(3)与培养液箱(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液管(3)的另一侧外壁等距设置有导液管(4),且导液管(4)与输液管(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导液管(4)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5)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所述导液管(4)上安装有排液阀(13),所述箱体(5)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承载框(14),两个相邻所述承载框(14)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承载框(14)的内部设置有培育盒(20),所述箱体(5)的另一侧外壁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透气孔(19),所述透气孔(19)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18),所述防尘网(18)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机构(9),所述箱体(5)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11),所述箱体(5)的前端面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有箱门(8),所述箱门(8)的另一侧安装有传动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9)包括安装框(901),所述安装框(90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蜗杆(905),且蜗杆(905)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905)的底部传动连接有蜗轮(904),所述蜗轮(90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903),所述转杆(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9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03)的另一侧转动设置有安装板(907),且安装板(907)与转杆(90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7)的表面对称贯穿开设有通孔(908),所述安装板(907)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滤网(9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1)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6),所述供电箱(1)的前端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活动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的一侧安装有逆变器(12)。
CN202321487572.8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Active CN220674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7572.8U CN2206746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7572.8U CN2206746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4626U true CN220674626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7572.8U Active CN2206746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4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7412A (zh) 农业蘑菇菌类避光培养装置
CN220674626U (zh) 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装置
CN20872456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架
CN20746862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发酵装置
CN21158093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农业栽培装置
CN211090913U (zh) 一种新型农业培植装置
CN218059031U (zh)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CN206575947U (zh) 一种农业自动化种植大棚监控装置
CN214206530U (zh) 一种党参的有机栽培装置
CN213506977U (zh) 一种用于生物制造的辅助反应器
CN220999626U (zh) 一种生物菌发酵用提取装置
CN216896579U (zh) 一种绿色农业种植用监控装置
CN211832129U (zh) 一种萝卜专用育种箱
CN214830274U (zh) 一种光合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2937392U (zh) 一种海参育苗用环保节能装置
CN204002436U (zh) 一种降湿的通风窗
CN215250911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恒温培养箱
CN218302613U (zh) 一种立体化食用菌种植棚组
CN214102446U (zh) 一种新型茶叶培养装置
CN220564503U (zh) 一种可控温的有机肥发酵罐
CN204002304U (zh) 一种降湿的扇叶通风窗
CN215774534U (zh)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的光照培养箱
CN213548782U (zh) 一种翻盖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
CN114349555B (zh) 一种节能型的有机肥原料好氧发酵设备
CN220088134U (zh) 一种药材种植的防寒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