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2492U - 断路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2492U
CN220672492U CN202321793351.3U CN202321793351U CN220672492U CN 220672492 U CN220672492 U CN 220672492U CN 202321793351 U CN202321793351 U CN 202321793351U CN 220672492 U CN220672492 U CN 220672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circuit breaker
handle
transmission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33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楠
施明辉
韩野
胡慧宇
郑志
王坚
周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33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2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2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2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手操机构和断路器,手操机构包括操作柄、操作轴、传动结构、滑块和导轨结构,操作柄供外力操作而摆动并带动操作轴绕自身轴线转动,操作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滑块传动相连而用于驱动滑块沿导轨结构往复移动,滑块与断路器的手柄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手柄摆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和再扣;所述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0,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0;所述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1,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1;β1/β0>α1/α0;所述断路器装置,其操作柄能够直观准确的反应断路器当前所处状态。

Description

断路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手操机构(手动操作机构)和断路器,手操机构包括操作柄和滑块,操作柄供外力操作而摆动,滑块与断路器的手柄传动配合,手操机构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实现操作柄至滑块的传动,操作柄与断路器的手柄同步同幅度比例动作,具体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00,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00;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10,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10;β10/β00=α10/α00;由于手柄位置变化不明显,导致操作柄的位置变化也不明显,导致操作人员不能根据操作柄的位置变化准确的判断断路器装置当前所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装置,其操作柄能够直观准确的反应断路器当前所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手操机构和断路器,手操机构包括操作柄、操作轴、传动结构、滑块和导轨结构,操作柄供外力操作而摆动并带动操作轴绕自身轴线转动,操作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滑块传动相连而用于驱动滑块沿导轨结构往复移动,滑块与断路器的手柄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手柄摆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和再扣;所述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0,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0;所述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1,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1;β1/β0>α1/α0。
进一步的,0.4≤β1/β0≤0.6。
进一步的,β1/β0=0.5。
进一步的,α0<β0,α1<β1。
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手柄的摆动角度为α2,操作柄的摆动角度为β2,α2<β2。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
所述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操作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滑块传动相连;
所述断路器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操作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与滑块传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与操作轴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一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配合;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与操作轴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轴的轴向垂直于滑块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为r1,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为r2,r1<r2;
所述第一齿条与操作轴的间距为d1,第二齿条与操作轴1的间距为d2,d1<d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共平面且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传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手操机构还包括机构壳,传动结构还包括传动座,机构壳固定设置在断路器上,传动座转动设置在机构壳上,操作轴两端分别与操作柄、传动座传动相连,传动件设置在传动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结构固定设置在机构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条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孔,与第一齿轮的轮齿啮合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齿条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孔,与第二齿轮的轮齿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包括滑块主板和设置在滑块主板上的滑块驱动部,滑块驱动部与手柄传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包括分别与滑块主板弯折相连且彼此平行的第一传动壁和第二传动壁,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传动壁上,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传动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还包括滑块侧壁和滑块导向部,两个滑块侧壁相对且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两端弯折相连,两个滑块侧壁设各设置一组滑块导向部,其中一个滑块侧壁还作为第二传动壁;所述导轨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导轨,分别与两组滑块导向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手,手柄插置在两个驱动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手为V形结构,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一端与滑块主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板弯折相连;两个所述驱动手的V形结构的尖端相对,手柄插置在两个驱动手的V形结构的尖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还包括设置在滑块主板上且与手柄对应的主板避让孔,两个驱动手一端与主板避让孔的一对侧边弯折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两块滑块侧壁相对且平行于滑块的移动方向,两块滑块侧壁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两端弯折相连且另一端各与一个滑块导向部弯折相连,两个滑块导向部分别向两个滑块侧壁的两侧弯折,滑块主板的一端设有直角缺口,第一传动壁与直角缺口的一条侧边弯折相连,第一传动壁在滑块的移动方向上与一块滑块侧壁并排且该滑块侧壁作为第二传动壁,第一传动壁位于两块滑块侧壁之间且第一传动壁与滑块侧壁平行,滑块驱动部位于两块滑块侧壁之间且滑块驱动部在滑块的移动方向上与第一传动壁并排。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柄具有操作柄合闸位置p10、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操作柄分闸位置p30以及操作柄再扣位置,滑块具有滑块合闸位置、滑块脱扣位置、滑块分闸位置和滑块再扣位置,手柄具有手柄合闸位置p1、手柄脱扣位置p2、手柄分闸位置p3和手柄再扣位置p3,分别对应断路器的合闸状态、脱扣状态、分闸状态和再扣状态;所述手操机构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作用于滑块使其具有向滑块合闸位置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装置,其手操机构的操作柄,在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相比于手柄,其脱扣行程(也即是β1)与分合闸行程(也即是β0)的比值更大,位置变化更加明显和明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更加直观的判断断路器的当前状态,避免因误判而发生事故。
此外,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均由齿轮和齿条配合实现,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此外,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简化断路器装置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
此外,所述第一齿条和/或第二齿条,由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孔形成,有利于简化滑块的结构,便于制作生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操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件、滑块和导轨结构在配合状态下的投影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件、滑块和导轨结构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动件的投影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投影视图,示出了手柄的手柄合闸位置、手柄脱扣位置、手柄分闸位置和手柄再扣位置;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装置的投影视图,示出了操作柄的操作柄合闸位置、操作柄脱扣位置和操作柄分闸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M手操机构;t1第一传动结构;t2第二传动结构;
0操作柄;1操作轴;2传动座;3传动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4滑块;4-0滑块主板;4-1滑块侧壁;4-2滑块导向部;4-3滑块驱动部;4-30驱动手;4-31主板避让孔;4-4第一齿条;4-5第二齿条;4-6第一传动壁;5导轨结构;5-0导轨;5-00导轨导向部;5-01导轨连接部;5-02导轨安装部;6复位件;10机构壳;10-0机构壳轴孔;10t机构壳顶板;10s机构壳侧板;10f机构壳底脚;
100断路器;
100-0断路器壳体;100-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手操机构m和断路器100,断路器100具有四个工作状态,分别为合闸状态、脱扣状态、分闸状态和再扣状态,手操机构m与断路器100传动配合,外力可通过手操机构m驱动断路器100合闸(也即是由分闸状态切换至合闸状态)、分闸(由合闸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和再扣(由脱扣状态,经由再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100包括手柄100-0,手操机构m与手柄100-0传动配合而驱动手柄100-0摆动,从而驱动断路器100合闸、分闸和再扣。
需要指出的,所述断路器100包括储能操作机构,储能操作机构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采用现有技术的四连杆-五连杆切换方式,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结合图1-5、7-8所示,所述手操机构m包括操作柄0、操作轴1、传动结构、滑块4和导轨结构5,操作柄0供外力操作而摆动并带动操作轴1绕自身轴线转动,操作轴1通过传动结构与滑块4传动相连而用于驱动滑块4沿导轨结构5往复移动,滑块4与手柄100-0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手柄(100-1)摆动使断路器100合闸、分闸和再扣。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手柄0具有操作柄合闸位置p10、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操作柄分闸位置p30和操作柄再扣位置(操作柄合闸位置p10和操作柄再扣位置位于操作手柄0的摆动行程的两端),滑块4具有滑块合闸位置、滑块脱扣位置、滑块分闸位置和滑块再扣位置(滑块合闸位置和滑块再扣位置位于滑块4的移动行程的两端),手柄100-1具有手柄合闸位置p1、手柄脱扣位置p2、手柄分闸位置p3和手柄再扣位置p4(手柄合闸位置p1和手柄再扣位置p4位于手柄100-1的摆动行程的两端),分别对应断路器100的合闸状态、脱扣状态、分闸状态和再扣状态;也即是,所述操作柄0的四个位置、滑块4的四个位置、手柄100-1的四个位置均分别对应断路器100的四种状态。
如图1-2所示,所述手操机构m还包括机构壳10,操作轴1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壳10上,导轨结构5固定设置在机构壳10上,滑块4滑动设置在导轨结构5上。进一步的,所述机构壳10包括机构壳顶板10t、机构壳侧板10s和机构壳底脚10f,两个机构壳侧板10s相对且分别与机构壳顶板10t弯折相连,两个机构壳侧壁10s上均设有机构壳底脚10f,机构壳底脚10f固定设置在断路器100的断路器壳体100-0上;所述操作轴1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壳顶板10t上,导轨结构5固定设置在机构壳顶板10t上且位于两个机构壳侧板10s之间。
结合图7-8所示,所述断路器100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0(也即是在手柄合闸位置p1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分闸位置p3的手柄100-1的夹角),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0(也即是在操作柄合闸位置p10的操作柄0与在操作柄分闸位置p30的操作柄0的夹角);所述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手柄100-1由手柄合闸位置p1摆动至手柄脱扣位置p2,同时手柄100-1通过传动结构和操作轴1驱动操作柄0由操作柄合闸位置p10摆动至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1(也即是在手柄合闸位置p1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脱扣位置p2的手柄100-1的夹角),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β1(也即是在操作柄合闸位置p10的操作柄p10与在操作轴脱扣位置P20的操作柄0的夹角);β1/β0>α1/α0。所述操作柄0,在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相比于手柄100-1,其脱扣行程(也即是β1)与分合闸行程(也即是β0)的比值更大,位置变化更加明显和明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更加直观的判断断路器100的当前状态,避免因误判而发生事故。
进一步的,0.4≤β1/β0≤0.6,使操作柄0的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更加接近操作柄合闸位置p10和操作柄分闸位置p20的中间位置,使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操作柄0的位置变化更加明显。β1/β0优选为0.5。
具体的,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也即是在手柄脱扣位置p2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分闸位置p3的手柄100-1的夹角)为α2,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也即是在操作柄脱扣位置p20的操作柄0与在操作柄分闸位置p30的操作柄0的夹角)为β2,2/3≤β1/β2≤3/2。β1/β2优选为1,也即是β1=β2。
进一步的,α1<β1。
进一步的,α2<β2。
例如,所述断路器100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0=90°(也即是在操作柄合闸位置p10的操作柄0与在操作柄分闸位置p30的操作柄0的夹角为90°),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0=32°(也即是在手柄合闸位置p1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分闸位置p3的手柄100-1的夹角为32°);所述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1=45°(也即是在操作柄合闸位置p10的操作柄0与在操作柄脱扣位置p20的操作柄0的夹角为45°),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1=7°(也即是在手柄合闸位置p1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脱扣位置p2的手柄100-1的夹角);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2=45°(也即是在操作柄脱扣位置p20的操作柄0与在操作柄分闸位置p30的操作柄0的夹角为45°),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2=20.6°(也即是在手柄脱扣位置p2的手柄100-1与在手柄分闸位置p3的手柄10-1的夹角),α0≈α1+α2;可见,β1∶β2=1∶1,α1∶α2=7∶20.6,β1/β0>α1/α0,操作柄0在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相比于手柄100-1具有更明显的位置变化。
如图2-6所示,为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结构t1和第二传动结构t2。所述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操作轴1通过第一传动结构t1与滑块4传动相连,也即是,手柄100-1由手柄合闸位置p1摆动至手柄脱扣位置p2且驱动滑块4由滑块合闸位置移动至滑块脱扣位置,滑块4同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t1、操作轴1驱动操作柄0由操作柄合闸位置p10摆动至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操作轴1通过第二传动结构t2与滑块4传动相连,也即是,所述操作柄0由操作柄脱扣位置p20受外力驱动而摆动至操作柄再扣位置且通过操作轴1、第二传动结构t2驱动滑块4由滑块脱扣位置移动至滑块再扣位置,滑块4同时驱动手柄100-1由手柄脱扣位置p2摆动至手柄再扣位置p4,从而使断路器100再扣(也即是使断路器100的储能操作机构再扣,此时断路器100在再扣状态),然后,手柄100-1由手柄再扣位置p4摆动复位至手柄分闸位置p3且驱动滑块4由滑块再扣位置移动至滑块分闸位置,滑块4同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t2、操作轴1驱动操作柄0由操作柄再扣位置摆动至操作柄分闸位置p30。
如图2-6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结构t1包括与操作轴1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3-1以及设置在滑块4上的第一齿条4-4,第一齿轮3-1与第一齿条4-4啮合配合;所述第二传动结构t2包括与操作轴1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3-2以及设置在滑块4上的第二齿条4-5,第二齿轮3-2与第二齿条4-5啮合配合。所述传动结构,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轴1的轴向垂直于滑块4的移动方向。具体的,所述操作轴1的轴向垂直于滑块4的滑块主板4-0。
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操作轴1的轴向平行于滑块4的移动方向,此种情况下,第一传动结构t1和第二传动结构t2可以由两组蜗轮蜗杆结构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结构,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3-1的分度圆半径为r1,第二齿轮3-2的分度圆半径为r2,r1<r2;所述第一齿条4-4与操作轴1的间距为d1,第二齿条4-5与操作轴1的间距为d2,d1<d2。
具体的,所述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1=45°,手柄100-1驱动滑块4走过的行程为第一行程,第一行程=7m,2π(r1)=7×8,得出r1=8.9mm;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2=45°,手柄100-1驱动滑块4走过的行程为第二行程,第二行程=20.6m,2π(r2)=(20.6)×8,得出r2=26.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共平面且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传动件3,有利于简化断路器装置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均为扇形齿轮,两个扇形齿轮的圆心角同圆心且连续设置。
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还可以沿操作轴1的轴向并排设置,当然,第一齿条4-4和第二齿条4-5的位置关系也须相应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手操机构m还包括传动座2,传动座2转动设置在机构壳10上,操作轴1两端分别与操作柄0、传动座2传动相连,也即是操作轴1通过传动座2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壳顶板10t上,传动件3设置在传动座2上随其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机构壳顶板10t上设有机构壳轴孔10-0,传动座2转动设置在机构壳轴孔10-0内,操作轴1两端分别与操作柄0和传动座2可拆卸式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条4-4包括设置在滑块4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孔,与第一齿轮3-1的轮齿啮合配合,有利于简化滑块4的结构,便于制作生产,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条4-5包括设置在滑块4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空,与第二轮齿3-2的轮齿啮合配合,有利于简化滑块4的结构,便于制作生产,节约成本。
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第一齿条4-4和/或第二齿条4-5由多个并排设置的齿形成。
如图2-5所示,所述滑块4包括滑块主板4-0和设置在滑块主板4-0上的滑块驱动部4-3,滑块驱动部4-3与手柄100-1传动配合。
如图5所示,为所述滑块驱动部4-3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滑块驱动部4-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手4-30,手柄100-1插置在两个驱动手4-30之间且分别与两个驱动手4-30传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手4-30为V形结构,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一端与滑块主板4-0相连,另一端第二板弯折相连;两个所述驱动手4-30的V形结构的尖端相对,手柄100-1插置在两个驱动手4-30的V型结构的尖端之间,有利于减小驱动手4-30与手柄100-1配合的摩擦力,保证手操机构m可靠稳定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还包括设置在滑块主板4-0上且与手柄100-1对应的主板避让孔4-31,两个驱动手4-30一端与主板避让孔4-31的一对侧边弯折相连,主板避让孔4-31、驱动手4-30由滑块主板4-0剪裁而成,有利于简化滑块4-31的结构。
如图2-5所示,所述滑块4还包括分别与滑块主板4-0弯折相连且彼此平行的第一传动壁4-6和第二传动壁,第一齿条4-4设置在第一传动壁4-6上,第二齿条4-5设置在第二传动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壁4-6和第二传动壁所在平面均垂直于滑块主板4-0所在侧面,在滑块4的移动方向上,第一传动壁4-6和第二传动壁并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的一个滑块侧壁4-1作为第二传动壁。
如图2-5所示,所述滑块4还包括滑块侧壁4-1和滑块导向部4-2,两个滑块侧壁4-1相对且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4-0两端弯折相连,两个滑块侧壁4-1个设置一组滑块导向部4-2;所述导向结构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导轨5-0,分别与两组滑块导向部4-2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导向部4-2为滑块导向板,每个滑块侧壁4-1的两端分别与滑块主板4-0和对应的滑块导向板弯折相连,两个滑块导向板分别向两个滑块侧壁4-1的两侧弯折,分别与两条导轨5-0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导轨5-0包括导轨导向部5-00,滑块4的滑块导向部4-2搭接在导轨导向部5-00上,滑块导向部4-2优选滑动设置在机构壳10的机构壳顶板10t和对应导轨导向部5-00之间,确保滑块导向部4-2稳定可靠的在导轨导向部5-00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导轨5-0包括依次相连的导轨导向部5-00、导轨连接部5-01和导轨安装部5-02,导轨导向部5-00和导轨安装部5-02分别与导轨连接部5-01两端弯折相连,导轨导向部5-00和导轨安装部5-02彼此平行且位于导轨连接部5-01两侧,导轨安装部5-02优选通过固定件7固定连接在机构壳10的机构壳顶板10t上。
如图2-5所示,为所述滑块4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块4中,两块滑块侧壁4-1相对且平行于滑块4的移动方向,两块滑块侧壁4-1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4-0两端弯折相连且另一端各与一个滑块导向部4-2弯折相连,两个滑块导向部4-2分别向两个滑块侧壁4-1两侧弯折,滑块主板4-0的一端设有直角缺口,第一传动壁4-6与直角缺口的一条侧边弯折相连,第一传动臂4-6在滑块4的移动方向上与一块滑块侧壁4-1并排且该滑块侧壁4-1作为第二传动壁,第一传动壁4-6位于两块滑块侧壁4-1之间且第一传动壁4-6与滑块侧壁4-1平行,滑块驱动部4-3位于两块滑块侧壁4-1之间且滑块驱动部4-3在滑块4的移动方向上与第一传动壁4-6并排。
如图2和4所示,所述手操机构m还包括复位件6,复位件6作用于滑块4使其具有向滑块合闸位置所在侧移动的趋势,从而保证操作柄0由操作柄再扣位置复位至操作柄分闸位置,保证断路器装置状态指示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6为拉簧,一端与滑块4相连,另一端与导轨结构5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手操机构(m)和断路器(100),手操机构(m)包括操作柄(0)、操作轴(1)、传动结构、滑块(4)和导轨结构(5),操作柄(0)供外力操作而摆动并带动操作轴(1)绕自身轴线转动,操作轴(1)通过传动结构与滑块(4)传动相连而用于驱动滑块(4)沿导轨结构(5)往复移动,滑块(4)与断路器(100)的手柄(100-1)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手柄(100-1)摆动使断路器(100)合闸、分闸和再扣;所述断路器(100)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时,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0,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0;所述断路器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1,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1;其特征在于:β1/β0>α1/α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0.4≤β1/β0≤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β1/β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α0<β0,α1<β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手柄(100-1)的摆动角度为α2,操作柄(0)的摆动角度为β2,α2<β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结构(t1)和第二传动结构(t2);
所述断路器(100)由合闸状态切换至脱扣状态时,操作轴(1)通过第一传动结构(t1)与滑块(4)传动相连;
所述断路器(100)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操作轴(1)通过第二传动结构(t2)与滑块(4)传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t1)包括与操作轴(1)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3-1)以及设置在滑块(4)上的第一齿条(4-4),第一齿轮(3-1)与第一齿条(4-4)啮合配合;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t2)包括与操作轴(1)传动相连且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3-2)以及设置在滑块(4)上的第二齿条(4-5),第二齿轮(3-2)与第二齿条(4-5)啮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轴(1)的轴向垂直于滑块(4)的移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1)的分度圆半径为r1,第二齿轮(3-2)的分度圆半径为r2,r1<r2;
所述第一齿条(4-4)与操作轴(1)的间距为d1,第二齿条(4-5)与操作轴(1)的间距为d2,d1<d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共平面且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传动件(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操机构(m)还包括机构壳(10),传动结构还包括传动座(2),机构壳(10)固定设置在断路器(100)上,传动座(2)转动设置在机构壳(10)上,操作轴(1)两端分别与操作柄(0)、传动座(2)传动相连,传动件(3)设置在传动座(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结构(5)固定设置在机构壳(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4-4)包括设置在滑块(4)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孔,与第一齿轮(3-1)的轮齿啮合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齿条(4-5)包括设置在滑块(4)上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孔,与第二齿轮(3-2)的轮齿啮合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包括滑块主板(4-0)和设置在滑块主板(4-0)上的滑块驱动部(4-3),滑块驱动部(4-3)与手柄(100-1)传动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包括分别与滑块主板(4-0)弯折相连且彼此平行的第一传动壁(4-6)和第二传动壁,第一齿条(4-4)设置在第一传动壁(4-6)上,第二齿条(4-5)设置在第二传动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还包括滑块侧壁(4-1)和滑块导向部(4-2),两个滑块侧壁(4-1)相对且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4-0)两端弯折相连,两个滑块侧壁(4-1)设各设置一组滑块导向部(4-2),其中一个滑块侧壁(4-1)还作为第二传动壁;所述导轨结构(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导轨(5-0),分别与两组滑块导向部(4-2)滑动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驱动部(4-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手(4-30),手柄(100-1)插置在两个驱动手(4-30)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4-30)为V形结构,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一端与滑块主板(4-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板弯折相连;两个所述驱动手(4-30)的V形结构的尖端相对,手柄(100-1)插置在两个驱动手(4-30)的V形结构的尖端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还包括设置在滑块主板(4-0)上且与手柄(100-1)对应的主板避让孔(4-31),两个驱动手(4-30)一端与主板避让孔(4-31)的一对侧边弯折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两块滑块侧壁(4-1)相对且平行于滑块(4)的移动方向,两块滑块侧壁(4-1)一端分别与滑块主板(4-0)两端弯折相连且另一端各与一个滑块导向部(4-2)弯折相连,两个滑块导向部(4-2)分别向两个滑块侧壁(4-1)的两侧弯折,滑块主板(4-0)的一端设有直角缺口,第一传动壁(4-6)与直角缺口的一条侧边弯折相连,第一传动壁(4-6)在滑块(4)的移动方向上与一块滑块侧壁(4-1)并排且该滑块侧壁(4-1)作为第二传动壁,第一传动壁(4-6)位于两块滑块侧壁(4-1)之间且第一传动壁(4-6)与滑块侧壁(4-1)平行,滑块驱动部(4-3)位于两块滑块侧壁(4-1)之间且滑块驱动部(4-3)在滑块(4)的移动方向上与第一传动壁(4-6)并排。
21.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0)具有操作柄合闸位置p10、操作柄脱扣位置p20、操作柄分闸位置p30以及操作柄再扣位置,滑块(4)具有滑块合闸位置、滑块脱扣位置、滑块分闸位置和滑块再扣位置,手柄(100-1)具有手柄合闸位置p1、手柄脱扣位置p2、手柄分闸位置p3和手柄再扣位置p3,分别对应断路器(100)的合闸状态、脱扣状态、分闸状态和再扣状态;所述手操机构(m)还包括复位件(6),复位件(6)作用于滑块(4)使其具有向滑块合闸位置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CN202321793351.3U 2023-07-10 2023-07-10 断路器装置 Active CN220672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3351.3U CN220672492U (zh) 2023-07-10 2023-07-10 断路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3351.3U CN220672492U (zh) 2023-07-10 2023-07-10 断路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2492U true CN22067249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3351.3U Active CN220672492U (zh) 2023-07-10 2023-07-10 断路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2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0996B1 (ko) 누전차단기의 자동 복구 장치
JP2006173126A (ja) 配線用遮断器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メカニズム
TW201320137A (zh) 三位置開關器用操作裝置
CN220672492U (zh) 断路器装置
CN202421194U (zh) 定位阻挡机构及全自动进样架系统和样本分析仪
CN200953288Y (zh) 开关设备用电动操动机构
CN100385589C (zh) 电动操动机构
CN102545086B (zh) 抽屉式断路器的三位置自动锁示装置
CN114093732A (zh) 开关、功率变换装置和供电系统
CN201262903Y (zh) 一种简单可靠的三工位机构输出装置
CN111477514A (zh) 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
KR20100079904A (ko) 차단기의 위치검출장치
CN203553697U (zh) 一种接地开关与移动手车的联锁机构
CN109361166B (zh) 断路器的抽屉柜联锁操作机构
CN109148179B (zh) 一种基于弹簧释能快速分合闸的电源切换装置
CN111816494A (zh) 一种充气柜双操作轴三工位机构及其联锁装置
CN203644687U (zh) 带脱扣类型指示的旋钮式开关电器
CN100397533C (zh) 自动转换开关
CN212783325U (zh) 一种具有电动操作装置的塑壳断路器
CN205428839U (zh) 断路器的本体结构
CN219105948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传动装置
CN111584319A (zh) 一种断路器的智能控制模块以及断路器
CN220774252U (zh) 断路器的分闸联锁结构
CN209607684U (zh) 断路器的驱动模块
CN113745014A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往复式切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