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9500U -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9500U
CN220669500U CN202322386077.4U CN202322386077U CN220669500U CN 220669500 U CN220669500 U CN 220669500U CN 202322386077 U CN202322386077 U CN 202322386077U CN 220669500 U CN220669500 U CN 220669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ame tube
combustion
channel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60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炳涛
杨梓涛
潘一桐
王元帅
徐维
谢法
王敏
徐华昭
贾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angfa Gas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angfa Gas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angfa Gas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angfa Gas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60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9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9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9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涉及燃烧室技术领域。该燃烧室包括:导流罩、火焰筒、喷嘴、分流器和旋流器。其中,导流罩侧壁设置有多个空气进孔。火焰筒设置于所述导流罩的内部,所述火焰筒和所述导流罩之间形成有空气主流道。喷嘴设置于所述火焰筒的首端,所述喷嘴内设置有副进气流道。所述分流器内形成有第一空气分流道。所述旋流器内形成有第二空气分流道。本申请能够使得火焰筒内部能够形成不同的燃烧区域,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燃烧区域形成的燃烧对设备进行启动,避免在使用气态燃料启动设备时,火焰筒内部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而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背景技术
燃烧室是燃料或者推进剂在其中燃烧生成高温燃气的装置。它是燃气涡轮发动机(也即燃气轮机)、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重要部件。随着市场上需求的增加,市面上出现了双燃料燃烧室,双燃料燃烧室是指能够采用两种燃料的燃烧室,例如:采用固态的煤和气态的天然气,或者采用液态的油和气态的天然气等。现有技术中燃气轮机一般采用能够燃烧液态燃料和气态燃料的双燃料燃烧室。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目前的燃气轮机均采用贫油预混燃烧。预混燃烧是指在气态燃料未到达副燃烧区域之前,提前将气态燃料和助燃剂(一般为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再将混合气送入燃烧区域进行燃烧的技术。而贫油燃烧是指控制气态燃料和助燃剂的化学当量比,以使形成的混合气中的气态燃料的化学当量比低于正常燃烧水平的技术。由于贫油燃烧中混合气的燃料化学当量比较低,因此燃烧时温度也较低,从而能够减少高温下形成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由于贫油预混燃烧中混合气的燃料化学当量比较低,因此混合气不易被点燃,无法对燃气轮机进行启动,而启动只能采用液态燃料。若遇到液态燃料无法供应时,则无法启动并正常使用燃气轮机,使得燃气轮机的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贫油预混燃烧无法利用气态燃料启动燃气轮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燃烧室,包括:导流罩、火焰筒、喷嘴、分流器和旋流器。其中,导流罩侧壁设置有多个空气进孔。火焰筒设置于所述导流罩的内部,所述火焰筒和所述导流罩之间形成有空气主流道。喷嘴设置于所述火焰筒的首端,所述喷嘴内设置有副进气流道,所述副进气流道用于将气态燃料输送至所述火焰筒的第一燃烧区域。所述分流器内形成有第一空气分流道。所述旋流器内形成有第二空气分流道。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所述空气主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的第一燃烧区域,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的第二燃烧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分流器、旋流器和文丘里管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火焰筒的轴心线,且由所述火焰筒的首端指向末端;所述火焰筒和所述文丘里管之间形成有第三空气分流道,所述第三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所述空气主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的第三燃烧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喷嘴的末端开设有多个喷射孔,喷射孔用于连通所述副进气流道和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各个喷射孔绕所述喷嘴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喷射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中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气流道,所述主进气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副进油流道,所述副进油流道用于将液态燃料输送至所述火焰筒的第一燃烧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油流道,所述主进油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导流罩的外部设置有机匣。
作为本技术方案中一个具体的案例,所述机匣包括前机匣、后机匣和端盖,所述前机匣的一端与所述后机匣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前机匣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燃气轮机,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对进入火焰筒内部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得被分流的空气能够在火焰筒内部的不同区域参与燃烧反应。也就是说,能够使得火焰筒内部能够形成不同的燃烧区域,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燃烧区域形成的燃烧对设备进行启动,避免在使用气态燃料启动设备时,火焰筒内部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而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燃烧室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燃烧室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空气的流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二气态燃料的流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二液态燃料的流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液态燃料的流动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气态燃料的流动示意图。
图中:1、导流罩;2、后机匣;3、前机匣;4、火焰筒;5、端盖;6、分流器;7、旋流器;8、文丘里管;9、副进油流道;10、副进气流道;101、喷射孔;11、主进气流道;13、主进油流道;14、第一燃烧区域;15、第二燃烧区域;16、第三燃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烧室,如图1和图2所示,该燃烧室包括导流罩1、火焰筒4、喷嘴、分流器6和旋流器7。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罩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空气进孔。火焰筒4部分设置于导流罩1的内部,并且火焰筒4和导流罩1之间形成有空气主流道。在燃烧室进行工作时,位于燃烧室外部的空气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路线B所示,空气由导流罩1侧壁上的空气进孔,进入空气主流道,再由空气主流道向火焰筒4的内部流动。
需要清楚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气进孔可以开设在导流罩1侧壁上的任意位置,对其不做任何限制。如图2所示,燃料和空气在火焰筒4的内部发生燃烧,而燃烧会导致火焰筒4的温度较高。由于流经空气主流道的空气(以下简称第一空气)来自于燃烧室的外部,也就是说,第一空气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第一空气能够对火焰筒4进行降温,避免火焰筒4过热变形或者被烧蚀。为了能够对火焰筒4进行充分的降温,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空气进孔靠近导流罩1的第一端,其中,导流罩1的第一端为靠近火焰筒4末端的一端。此时,第一空气的流径较长,与火焰筒4所形成的接触面积较大,降温效果较好。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需要设置喷嘴。设置喷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燃烧室中供入燃料。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将喷嘴喷出的气态燃料和第一空气在流入火焰筒4的燃烧区域之前进行贫油预混。需要清楚的是,第一空气进入火焰筒4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火焰筒4内部形成的燃烧。由背景技术可知,燃烧室主要是用于燃料和助燃剂(也即第一空气)在其内部进行燃烧并产生高温燃气喷出,对外界其他设备(例如涡轮)进行做功的装置。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燃料和空气在火焰筒4中进行燃烧并形成高温燃气,高温燃气由火焰筒4的末端喷出。在高温燃气喷出过程中,使得火焰筒4内部形成负压,负压促使第一空气进入火焰筒4的内部。
需要清楚的是,在设备各个工况内,火焰筒4内部所形成的负压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在设备整个工况范围内,进入燃烧室中的第一空气的量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设备(例如:燃气轮机)的工况与输入燃烧室中的燃料量大小呈正比例关系。若燃烧室中的燃料多,则设备的工况高;若燃烧室中的燃料少,则设备的工况低。为了满足设备全工况均能够形成贫油预混燃烧,在进行设计时,则需要满足在设备满工况的情形下,也能够形成贫油预混燃烧。换句话说,若设备在满工况的情形下能够形成贫油预混燃烧,也即形成的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则设备在低工况或者启动的情形下所形成的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更低。由前文可知,由于贫油预混燃烧所形成的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而不易被点燃,因此设备在启动时燃料的化学当量比更低的混合气更加不易被点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流器6内形成有第一空气分流道,旋流器7内形成有第二空气分流道。第一空气分流道和第二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空气主流道相连通,第一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火焰筒4的第二燃烧区域15。需要清楚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首端是指流体流入该结构的一端,而末端是指流体流出该结构的一端,并且首端与末端为该结构上相对的两端。例如:火焰筒4的首端是指燃料和空气(也即流体)进入该火焰筒4的一端,火焰筒的末端是指高温燃气(也即流体)喷出该火焰筒4的一端;第一空气分流道的首端是指空气(也即流体)流入第一空气分流道的一端;第一空气分流道的末端是指空气流出第一空气分流道的一端。
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空气分流道和第二空气分流道的设置,实现了能够对由空气主流道流出的空气(也即第一空气)进行分流。具体的,第一空气分流道中空气(以下简称第二空气)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路线E所示,第二空气分流道中空气(以下简称第三空气)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路线D所示。需要清楚的是,如图2所示,将火焰筒4的内部沿第一方向依次划分出第一燃烧区域14、第二燃烧区域15和第三燃烧区域16,第一方向平行于火焰筒4的轴心线,且由火焰筒4的首端指向末端。也就是说,第二空气和第三空气在火焰筒4内部不同的燃烧区域参与燃烧反应。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喷嘴设置于火焰筒4的首端,喷嘴内设置有副进气流道10,副进气流道10用于将气态燃料(以下简称第一气态燃料)输送至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由前文可知,第一空气分流道用于将第二空气输送至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也就是说,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在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中参与燃烧。容易理解的是,为了避免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混合后所形成的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在对燃烧室进行设计时,可以控制进入第一燃烧区域14参与燃烧的空气量,也就是控制第二空气的量。
需要清楚的是,第二空气是由第一空气分流而来的。而第一空气各处的压力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第二空气的量取决于第一空气分流道和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横截面积比值,若第一空气分流道与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横截面积比值为1:1,则第二空气的量约为第一空气量的50%;若第一空气分流道与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横截面积比值为3:7,则第二空气的量约为第一空气量的30%。下文中的第三空气分流道中空气含量的控制亦是如此,后续不做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主要依靠点燃第一燃烧区域14中的混合气来启动设备(例如:燃气轮机)。而通过对空气分流的方式,能够控制流向第一燃烧区域14中空气(也即第二空气)的量,以使第一燃烧区域14的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相对较高,易于被点燃。
需要清楚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燃烧区域14所形成的混合气被点燃,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可以在第一燃烧区域14中形成扩散燃烧,扩散燃烧利于点火启动。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从喷嘴喷出,在喷嘴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在到达第一燃烧区域14之前,可以不进行混合在喷嘴的末端进行扩散燃烧,也就是说,只有在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到达第一燃烧区域14之后,才能产生混合。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扩散燃烧来说,预混燃烧能够降低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为了使得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能够在第一燃烧区域14中形成预混燃烧(也即在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到达第一燃烧区域14之前对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进行混合)。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喷嘴的末端开设有多个喷射孔101,喷射孔101用于连通副进气流道10和第一空气分流道。若喷嘴的末端开设有多个喷射孔101,则第一气态燃料的流动路径如图8中的路线J所示。副进气流道10中的第一气态燃料需要通过喷射孔101进入第一空气分流道后,再由第一空气分流道到达第一燃烧区域14。换句话说,进入第一空气分流道的第一气态燃料能够与第一空气分流道中的第二空气进行预混形成混合气。
需要清楚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喷射孔101可以是任何形状和构造的,对其不做任何限制。在预混燃烧中,混合气混合的越均匀,则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越低,燃料的利用效率就越高。为了保证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能够均匀的形成混合气,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个喷射孔101绕喷嘴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喷射孔101的轴心线与第一空气分流道中空气(也即第二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需要注意的是,由孔洞喷射出的气体的方向均平行于孔洞的轴心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喷射孔101喷射出的第一气态燃料方向也是平行于喷射孔101的轴心线的。也就是说从喷射孔101喷射出的第一气态燃料方向垂直于第二空气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的两股气体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掺混。
需要清楚的是,为了使得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能够更进一步的被掺混。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燃烧室还包括文丘里管8。
具体的,分流器6、旋流器7和文丘里管8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文丘里管8能够对第一气态燃料和第二空气进行进一步的掺混,以使混合气更加均匀。当然,文丘里管8也能够对下文中经过其内部的其他燃料和空气进行掺混,下文不做一一赘述。
为了避免文丘里管8在高温的环境下变形或者被烧蚀,而无法实现掺混功能。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火焰筒4和文丘里管8之间形成有第三空气分流道,第三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空气主流道相连通,第三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火焰筒4的第三燃烧区域16。也就是说,第三空气分流道能够将部分第一空气(以下简称第四空气)由文丘里管8的外壁引入火焰筒4的第三燃烧区域16参与后续的燃烧反应。具体的,第四空气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路线C所示。在第四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其能够对文丘里管8进行降温。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合理的分配由第一空气分流形成的第二空气、第三空气和第四空气的量,第一空气分流道、第二空气分流道和第三空气分流道的横截面积比值为27:70:3。也就是说,第二空气的量为第一空气的量的27%;第三空气的量为第一空气的量的70%;第四空气的量为第一空气的量的3%。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燃烧室的实际情况,对该比值进行调整。
需要清楚的是,若需要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来提升设备的工况,则可以直接提升第一气态燃料的量。由前文可知,第二空气的量固定,若第一气态燃料的量越多,则燃烧所形成的污染物越多。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图2所示,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气流道11,主进气流道11的末端与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进气流道11是向第二空气分流道中供入气态燃料(以下简称第二气态燃料)的。由于主进气流道11位于旋流器7内部,因此第二气态燃料能够与第三空气进行均匀预混,便于后续在第二燃烧区域15中形成贫油预混燃烧。具体的,第二气态燃料的流动路径如图5中的路线F所示。
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具有双燃料功能。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喷嘴内还设置有副进油流道9,副进油流道9用于将液态燃料(以下简称第一液态燃料)输送至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也能够通过液体燃料进行启动。具体的,第一液态燃料的流动路径如图7中的路线H所示。
基于与气态燃料提升设备工况类似的理由,为了使得在使用液态燃料提升设备的工况时,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油流道13,主进油流道13的末端与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主进油流道13用于将液体燃料(以下简称第二液态燃料)送入第二空气分流道当中,第二液态燃料能够与第二空气分流道中的第三空气均匀混合,并且在第二燃烧区域15中燃烧。具体的,第二液态燃料的流动路径如图6中的路线G所示。
需要清楚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对导流罩1进行保护,如图2所示,在导流罩1的外部设置有机匣。具体的,该机匣可以是任意形状和构造的,对其不做任何限制。例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匣可以为密闭的圆柱壳状结构或者方形壳状结构。为了便于对机匣进行拆卸,以对其内部的其他零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匣包括前机匣3、后机匣2和端盖5,前机匣3的一端与后机匣2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前机匣3的另一端与端盖5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若需要对燃烧室进行检修,拆下端盖5和前机匣3即可。
需要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在火焰筒4中设置出不同的燃烧区域使得燃烧室的通用性增强,工况易于控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需要启动设备或者设备维持低工况,可以选择通过副进油流道9向第一燃烧区域14中输送燃油;或者可以选择通过副进气流道10向第一燃烧区域14中输送天然气。也就是说,在设备进行启动或者处于低工况时,主要燃烧发生在第一燃烧区域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需要设备维持高工况,可以选择通过主进油流道13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燃油;或者可以选择通过主进气流道11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天然气。也就是说在设备处于高工况时,主要燃烧发生在第二燃烧区域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需要设备维持满工况,可以选择同时通过副进油流道9向第一燃烧区域14输送燃油,通过主进油流道13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燃油;或者可以选择过副进气流道10向第一燃烧区域14中输送天然气,通过主进气流道11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天然气。也就是说,在设备处于满工况时,主要燃烧发生在第二燃烧区域15,部分燃烧发生在第一燃烧区域14和第三燃烧区域16。其中,第一燃烧区域14和第二燃烧区域15中未燃烧充分的燃料和空气在第三燃烧区域16中发生燃烧反应。
需要清楚的是,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燃烧室不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燃料进行工作,只能够使用单一的某种燃料,例如只使用天然气或者只使用燃油。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基于火焰筒4中不同燃烧区域的设置,使得其在进行工作时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燃料进行工作。例如: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燃烧室时,可以通过副进油流道9向第一燃烧区域14输送燃油,并且通过主进气流道11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天然气;或者可以通过副进气流道10向第一燃烧区域14输送天然气,并且通过主进油流道13向第二燃烧区域15输送燃油,从而实现天然气和燃油的混用,提升设备的通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能够对进入火焰筒内部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得被分流的空气能够在火焰筒内部的不同区域参与燃烧反应。也就是说,能够使得火焰筒内部能够形成不同的燃烧区域,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燃烧区域形成的燃烧对设备进行启动,避免在使用气态燃料启动设备时,火焰筒内部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而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之后,下面介绍本申请所提出的燃气轮机。具体的,该燃气轮机包括如上述中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气轮机由于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烧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气轮机,能够对进入火焰筒内部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得被分流的空气能够在火焰筒内部的不同区域参与燃烧反应。也就是说,能够使得火焰筒内部能够形成不同的燃烧区域,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燃烧区域形成的燃烧对设备进行启动,避免在使用气态燃料启动设备时,火焰筒内部混合气中燃料的化学当量比较低而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需要清楚的是,虽然本申请所提出的燃烧室,主要是基于燃气轮机进行设计的,但是并不仅限于其只能够应用于燃气轮机,例如在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具有类似的技术问题时,也可以将该燃烧室应用于上述发动机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罩(1),侧壁设置有多个空气进孔;
火焰筒(4),设置于所述导流罩(1)的内部;所述火焰筒(4)和所述导流罩(1)之间形成有空气主流道;
喷嘴,设置于所述火焰筒(4)的首端;所述喷嘴内设置有副进气流道(10),所述副进气流道(10)用于将气态燃料输送至所述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
分流器(6)和旋流器(7);所述分流器(6)内形成有第一空气分流道;所述旋流器(7)内形成有第二空气分流道;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所述空气主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4)的第二燃烧区域(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8),所述分流器(6)、旋流器(7)和文丘里管(8)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火焰筒(4)的轴心线,且由所述火焰筒(4)的首端指向末端;所述火焰筒(4)和所述文丘里管(8)之间形成有第三空气分流道,所述第三空气分流道的首端与所述空气主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空气分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火焰筒(4)的第三燃烧区域(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末端开设有多个喷射孔(101),喷射孔(101)用于连通所述副进气流道(10)和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喷射孔(101)绕所述喷嘴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喷射孔(101)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空气分流道中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气流道(11),所述主进气流道(1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副进油流道(9),所述副进油流道(9)用于将液态燃料输送至所述火焰筒(4)的第一燃烧区域(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还设置有主进油流道(13),所述主进油流道(13)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分流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的外部设置有机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匣包括前机匣(3)、后机匣(2)和端盖(5),所述前机匣(3)的一端与所述后机匣(2)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前机匣(3)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5)形成可拆卸式的连接。
10.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室。
CN202322386077.4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Active CN220669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6077.4U CN220669500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6077.4U CN220669500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9500U true CN22066950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6077.4U Active CN220669500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9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150B2 (en) Lean direct injection diffusion tip and related method
US5216885A (en) Combustor for burning a premixed gas
US7874157B2 (en) Coanda pilot nozzle for low emission combustors
US6047550A (en) Premixing dry low NOx emissions combustor with lean direct injection of gas fuel
US10234142B2 (en) Fuel delivery methods in combustion engine using wide range of gaseous fuels
US10480791B2 (en) Fuel injector to facilitate reduced NOx emissions in a combustor system
US9976522B2 (en) Fuel injector for combustion engine and staged fuel delivery method
KR20080065935A (ko) 연료 가변형 3중 역회전 스월러 및 사용 방법
CN103089453A (zh) 具有提高的混合能力的用于头端直接空气喷射的设备
US20010049932A1 (en) Premixing dry low NOx emissions combustor with lean direct injection of gas fuel
US10247155B2 (en) Fuel injector and fuel system for combustion engine
US8465276B2 (en) Burner for fluid fuel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burner
US6874323B2 (en) Low emissions hydrogen blended pilot
US20160265779A1 (en) Twin radial splitter-chevron mixer with converging throat
JPH0814565A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JP3990678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CN106468449B (zh) 带有用于稀释的冷却气体的连续燃烧布置
CN220669500U (zh)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
GB2116308A (en) Improved Low-NOx, rich-lean combustor
US20050000219A1 (en)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burner and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gas turbine
RU2744963C1 (ru)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я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с выносными жаровыми трубами и малоэмиссионным горелоч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00529546C (zh) 燃气轮机燃烧器的工作方法
JP2015059695A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及びガスタービンシステム
CN115127101A (zh) 用于低热值废气燃料的燃烧器
CN220524157U (zh)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