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6142U -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6142U
CN220656142U CN202321280254.4U CN202321280254U CN220656142U CN 220656142 U CN220656142 U CN 220656142U CN 202321280254 U CN202321280254 U CN 202321280254U CN 220656142 U CN220656142 U CN 220656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ilica gel
shell
pipelin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02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燕娜
姜军
姚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shu District Seco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shu District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shu District Seco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shu District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2802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6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6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6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该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通过弹簧、第一夹板、调节杆、转轴和第二夹板的设置,调节杆转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二夹板水平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手术时管道发生移动引发的医疗事故问题,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便于对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使支撑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第一夹板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固定,使得管道在固定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避免夹持力度过大对导致管道堵塞和损坏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背景技术
胸外科手术要求麻醉医师能够使术侧肺停止通气并塌陷,以保护非手术侧肺免受血液、肿瘤或感染性物质的污染,并维持非术侧单肺通气,没有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胸外科手术是十分危险的,现在在手术进行中一般通过支气管插管来实现通气。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215777942U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检查辅助口腔支撑器,通过吸水条的设置,有效吸收检查过程中流出的唾液或黏液,减轻患者恶心状况,且吸水条置于嘴角和支撑器之间,避免了嘴角直接接触支撑器带来的不适感,并且在检查过程中吸水条可以更换。
上述专利虽然可以避免嘴角直接接触支撑器带来的不适感,但是在支气管插管时,无法对插入的管道进行有效的固定,如果手术时管道发生移动,很容易引发医疗事故,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固定管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固定壳体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为了使得达到加大使用舒适度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更换牙托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硅胶垫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牙齿支撑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牙托,所述牙托的数量为两个。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安装连接管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壳体和硅胶垫外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靠近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吸收唾液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密封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固定调节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所述调节杆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簧、第一夹板、调节杆、转轴和第二夹板的设置,调节杆转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二夹板水平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手术时管道发生移动引发的医疗事故问题,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便于对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使支撑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第一夹板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固定,使得管道在固定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避免夹持力度过大对导致管道堵塞和损坏的问题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松紧带、魔术贴、硅胶垫、连接管和微型水泵的设置,松紧带使得支撑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两个魔术贴相互粘接,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壳体进行固定,硅胶垫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使支撑器对患者皮肤的挤压力更小,增强患者使用的舒适感,微型水泵和连接管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吸取口腔内的唾液,防止唾液流入气管开口处造成喷溅,减轻患者恶心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固定管;3、弹簧;4、第一夹板;5、调节杆;6、控制块;7、转轴;8、第二夹板;9、松紧带;10、魔术贴;11、硅胶垫;12、固定座;13、连接块;14、牙托;15、通孔;16、密封圈;17、连接管;18、微型水泵;1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包括壳体1,壳体1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固定管2内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4;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管2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6,调节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8。
具体使用时,通过固定管2、弹簧3、第一夹板4、调节杆5、转轴7和第二夹板8的设置,壳体1为微小型曲面,使支撑器更好地与患者皮肤贴合,固定管2内部用于支气管插管时管道的通过,管道插入后,通过控制块6对调节杆5进行控制,控制块6表面开设有槽口,避免手滑,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时方便手部着力,增加使用的便利性,调节杆5转动,通过转轴7带动第二夹板8水平移动,从而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手术时管道发生移动引发的医疗事故问题,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便于对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使支撑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第一夹板4在弹簧3的弹性作用下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同时使得管道在固定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避免夹持力度过大对导致管道堵塞和损坏的问题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9,松紧带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0。
具体使用时,通过松紧带9的设置,两个松紧带9固定在壳体1外表面的两侧,松紧带9松紧度和长度可调,使得支撑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扩大了使用的范围,将两个魔术贴10相互粘接,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壳体1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11。
具体使用时,通过硅胶垫11的设置,硅胶垫11固定在壳体1的背面,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使支撑器对患者皮肤的挤压力更小,利用硅胶垫11的软弹性,增强患者使用的舒适感,避免患者皮肤破损、水肿。
在本实施例中,硅胶垫1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13。
具体使用时,通过固定座12的设置,将连接块13插接在固定座12的内部,即可对牙托14进行卡接安装,安装拆卸方便,便于使用后更换,避免直接更换装置整体,减少资源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牙托14,牙托14的数量为两个。
具体使用时,通过牙托14的设置,牙托14为一次性用具,避免患者交叉感染,通过两个牙托14将患者的口腔打开,避免患者在手术时咬合管道,同时能保护患者的牙齿,缓解紧张情绪。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和硅胶垫11外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5,壳体1的外表面靠近通孔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6。
具体使用时,通过密封圈16的设置,通孔15便于连接管17的插入,密封圈16加大连接管17与通孔15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连接管17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随意调节长度的同时,避免使用时发生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18。
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管17的设置,将连接管17插接在密封圈16的内部,一端与口腔接触,另一端设置在废液排放区,通过微型水泵18和连接管17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吸取口腔内的唾液,防止唾液流入气管开口处造成喷溅,减轻患者恶心状况。
工作原理:在使用中,将连接块13插接在固定座12的内部,对牙托14进行卡接安装,通过两个松紧带9将壳体1放在患者的嘴部,两个魔术贴10相互粘接,对壳体1进行固定,硅胶垫11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两个牙托14将患者的口腔打开,固定管2用于支气管插管时管道的通过,通过控制块6对调节杆5进行转动,转轴7带动第二夹板8水平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手术时管道发生移动,第一夹板4在弹簧3的弹性作用下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固定,使得管道在固定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避免夹持力度过大对导致管道堵塞和损坏的问题发生,连接管17插接在密封圈16的内部,一端与口腔接触,另一端设置在废液排放区,通过微型水泵18和连接管17相互配合使用,吸取口腔内的唾液。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调节杆5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9。
具体使用时,通过螺母19的设置,螺母19可以对调节杆5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调节杆5发生自转的现象,加大了使用的牢固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内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4);
所述固定管(2)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6),所述调节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9),所述松紧带(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1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牙托(14),所述牙托(14)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硅胶垫(11)外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5),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靠近通孔(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9)。
CN202321280254.4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Active CN220656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254.4U CN220656142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254.4U CN220656142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6142U true CN22065614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5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0254.4U Active CN220656142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6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7608B (zh) 组合式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106422028A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WO2014166136A1 (zh) 多腔道一体式可插内窥镜的喉罩
CN206587262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20656142U (zh) 一种支气管插管用硅胶支撑器
CN109453449A (zh) 气管导管固定用的负压吸附式牙垫
CN209933741U (zh) 气管导管固定用的负压吸附式牙垫
CN209154800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支架
CN217612201U (zh) 一种新型密闭式吸痰系统
CN200998507Y (zh) 经口气管插管防咬合装置
CN213191896U (zh) 一种新型医用喉罩
CN213076534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患者口鼻清理装置
CN211214843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09900400U (zh) 一种icu护理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9049941U (zh) 一种麻醉用气管导管固定器
CN21905001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密封式吸痰管
CN214970566U (zh) 一种成人手术用高流量给氧机器卡接式鼻咽通气管
CN220403964U (zh) 一种消化内镜用口垫
CN218833336U (zh) 一种无牙垫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19332856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
CN218529501U (zh) 一次性胃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诊疗吸氧面罩
CN218833340U (zh) 口插管固定装置
CN213964539U (zh) 一种重症临床用护理吸痰装置
CN220938737U (zh) 一种口咽通气道
CN219614646U (zh) 一种气管插管防咬牙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