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4487U -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4487U
CN220654487U CN202321989865.6U CN202321989865U CN220654487U CN 220654487 U CN220654487 U CN 220654487U CN 202321989865 U CN202321989865 U CN 202321989865U CN 220654487 U CN220654487 U CN 220654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lucorum
furgus
feed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98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华
农冬梅
熊艺霖
胡昌伟
钟慧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Huashi Innov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Huashi Innov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Huashi Innov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Huashi Innov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23219898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4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4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4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涉及繁育养殖技术领域,用于分区饲养叉角厉蝽,包括:主壳体(100):设有若干顺序围绕的侧壁(110),围绕的侧壁(11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间隔机构(200):固定铺设于取食开口上,间隔机构(200)上侧用于实现外部喂养,间隔机构(200)下侧用于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挂载;收集机构(300):连接于排泄开口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挂载的叉角厉蝽掉落的排泄物,收集机构(300)与主壳体(100)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围绕的侧壁形成在主壳体内部的饲养空间,划分形成养殖的两大隔离区——取食区和排泄区,有效隔离了排泄物和新鲜食物,提高了食物质量和养殖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繁育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叉角厉蝽Cantheconidae furcellata (walff)属半翅目蝽科益蝽亚科厉蝽属是一种捕食性蝽,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叉角厉蝽捕食范围较广,尤喜食鳞翅目幼虫,也取食一些异翅目与膜翅目的幼虫,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想要实现叉角厉蝽在田间控制住害虫,必须要投放一定的数量,这就需要人工成规模化、商品化的繁育。
而现有的繁育方法存在如下的问题:
叉角厉蝽是一种爬行能力强,飞行能力较弱的一种捕食性蝽,当前市面上的饲养盒都不太适用于叉角厉蝽养殖。
首先,当叉角厉蝽的饲养密度达到9.5cm3/头时,水状的排泄物滴落到盒底,就造成较湿润的环境,会导致盒底发霉,沉积在盒子底部粪便也会将从壁上掉落的叉角厉蝽粘住,增加死亡率;
其次,当饲养密度一增大,大部分塑料饲养盒都会存在透气不够的缺点,严重影响叉角厉蝽的生长发育;
最后,普通的喂食方法都是将食物和水(浸满水的海绵块)投入饲养盒内,这会导致排泄物直接低落上去造成污染,如未及时清理食物残渣更容易使盒内的食物和海绵块发霉、腐烂,叉角厉蝽取食后也会直接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着力解决大规模繁育过程中,缺乏适合又简单的饲养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用于分区饲养叉角厉蝽,包括:
主壳体:设有若干顺序围绕的侧壁,围绕的侧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间隔机构:固定铺设于取食开口上,间隔机构贯穿设有若干的开孔,间隔机构上侧用于实现外部喂养,间隔机构下侧用于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挂载;
收集机构:连接于排泄开口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挂载的叉角厉蝽掉落的排泄物,收集机构与主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围绕的侧壁形成在主壳体内部的饲养空间,为进一步防止逃逸,划分主壳体上下两侧的开口为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形成养殖的两大隔离区——取食区和排泄区,有效隔离了排泄物和新鲜食物,提高了食物质量和养殖存活率,为了实现在间隔机构上侧的投喂,必须对间隔机构进行挖孔连通,挖孔的一方面至少形成了口器从内而外的取食和对通风增氧的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了叉角厉蝽脚部与开孔固定结构,对叉角厉蝽的挂载,如此也避免了活体叉角厉蝽与排泄物的危险接触,减少叉角厉蝽翅膀黏住排泄物而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兼顾了喂食以及隔离的需求,而隔离之后的饲养环境,也可以形成密度更大的安全性更高的饲养装置,装置的饲养商业效益更佳。优选的,围绕的侧壁上下镂空,分别形成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优选的,间隔机构包括纱网,纱网平铺于取食开口上,用于放置食物和方便叉角厉蝽口器的探出取食。
优选的,纱网的型号包括40目。
优选的,侧壁下方设有与侧壁边缘相接且垂直的第一磁条,收集机构上侧边缘设有第二磁条,第二磁条与第一磁条吸附固定。
优选的,收集机构底部设有吸污块/吸污材料。
优选的,主壳体包括四个围绕成矩形结构的侧壁。
优选的,主壳体包括上下切割或镂空设置的一次性饭盒,收集机构抽拉或吸附于主壳体下方,用于循环利用。
优选的,收集机构内设有海绵块,主壳体下方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1*1cm规格的过滤网,用于避免叉角厉蝽与收集机构内排泄物的接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壳体提供叉角厉蝽的繁育空间,上侧的取食开口用于提供相对隔离于繁育空间且进一步开放的结构,使得食物可以实现在繁育空间上方的投喂和清理替换,下侧的排泄开口用于实现繁育空间和排泄物以及死亡虫体的有效隔离,通过上方的食物投喂诱使叉角厉蝽向上移动,通过重力作用以使排泄和死亡的虫体坠落在下方,实现进食、生活和代谢的有效区分,从而减少了食物直接投喂时,虫体排泄物以及死亡虫体对进食和生活的不良影响;
通过纱网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有效隔离和挂载,纱网材料现实中常见且成本低廉,通过分隔或直接批量化生产的一次性盒体实现繁育空间的围绕结构,通过在盒体下方开设排泄通孔,在通孔一侧提供基于过滤性质的收集机构,由过滤机构提供对活体叉角厉蝽的坠落支撑,而滤出污染物如排泄物、死亡虫体等,在过滤机构下方通过磁吸结构用于收集污染物,以减少堆集污染的出现,提高叉角厉蝽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壳体;110、侧壁;120、第一磁条;200、间隔机构;300、收集机构;310、第二磁条;400、过滤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机械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等;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用于分区饲养叉角厉蝽,包括:
主壳体100:设有若干顺序围绕的侧壁110,围绕的侧壁11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间隔机构200:固定铺设于取食开口上,间隔机构200贯穿设有若干的开孔,间隔机构200上侧用于实现外部喂养,间隔机构200下侧用于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挂载;
收集机构300:连接于排泄开口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挂载的叉角厉蝽掉落的排泄物,收集机构300与主壳体100为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围绕的侧壁110形成在主壳体100内部的饲养空间,为进一步防止逃逸,划分主壳体100上下两侧的开口为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形成养殖的两大隔离区——取食区和排泄区,有效隔离了排泄物和新鲜食物,提高了食物质量和养殖存活率,为了实现在间隔机构200上侧的投喂,必须对间隔机构200进行挖孔连通,挖孔的一方面至少形成了口器从内而外的取食和对通风增氧的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了叉角厉蝽脚部与开孔固定结构,对叉角厉蝽的挂载,如此也避免了活体叉角厉蝽与排泄物的危险接触,减少叉角厉蝽翅膀黏住排泄物而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兼顾了喂食以及隔离的需求,而隔离之后的饲养环境,也可以形成密度更大的安全性更高的饲养装置,装置的饲养商业效益更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围绕的侧壁110上下镂空,分别形成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本方案中,从密度和通风的需要出发,将侧壁110上侧直接镂空或切割设计,形成了最大的上侧挂载空间,增加了喂食面积和通风面积,效益更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间隔机构包括纱网,纱网平铺于取食开口上,用于放置食物和方便叉角厉蝽口器的探出取食。
本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更加具体的挂载结构——纱网,纱网作为常见的隔离过滤材料,具有取材广发、成本低的优点,同时,纱网密集的小孔结构也可以提供叉角厉蝽脚部的连接支撑和口器的探出取食,食物在纱网外侧进行放置,通过口器探出于纱网外侧实现投喂,通过纱网实现挂载,并借助重力作用最终形成活的叉角厉蝽、食物和排泄物、死亡的叉角厉蝽的高度隔离,提高了繁育环境的质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纱网的型号包括40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侧壁110下方设有与侧壁110边缘相接且垂直的第一磁条120,收集机构300上侧边缘设有第二磁条310,第二磁条310与第一磁条120吸附固定。
磁条结构的设置可以具体实现主壳体100与收集机构3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清理掉落在收集机构300内部的垃圾废物,并且可以通过拆卸主壳体100与收集机构300,实现叉角厉蝽从主壳体100下方的置入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机构300底部设有吸污块/吸污材料。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壳体100包括四个围绕成矩形结构的侧壁11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壳体100包括上下切割或镂空设置的一次性饭盒,收集机构300抽拉或吸附于主壳体100下方,用于循环利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机构300内设有海绵块,主壳体100下方设有过滤机构400,过滤机构400包括1*1cm规格的过滤网,用于避免叉角厉蝽与收集机构300内排泄物的接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壳体提供叉角厉蝽的繁育空间,上侧的取食开口用于提供相对隔离于繁育空间且进一步开放的结构,使得食物可以实现在繁育空间上方的投喂和清理替换,下侧的排泄开口用于实现繁育空间和排泄物以及死亡虫体的有效隔离,通过上方的食物投喂诱使叉角厉蝽向上移动,通过重力作用以使排泄和死亡的虫体坠落在下方,实现进食、生活和代谢的有效区分,从而减少了食物直接投喂时,虫体排泄物以及死亡虫体对进食和生活的不良影响;
通过纱网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有效隔离和挂载,纱网材料现实中常见且成本低廉,通过分隔或直接批量化生产的一次性盒体实现繁育空间的围绕结构,通过在盒体下方开设排泄通孔,在通孔一侧提供基于过滤性质的收集机构,由过滤机构提供对活体叉角厉蝽的坠落支撑,而滤出污染物如排泄物、死亡虫体等,在过滤机构下方通过磁吸结构用于收集污染物,以减少堆集污染的出现,提高叉角厉蝽的成活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已经相当详尽且特别对几个所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其并非旨在局限于任何这些细节或实施例或任何特殊实施例,而是应当将其视作是通过参考所附权利要求考虑到现有技术为这些权利要求提供广义的可能性解释,从而有效地涵盖本实用新型的预定范围。此外,上文以实用新型人可预见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有用的描述,而那些目前尚未预见的对本实用新型的非实质性改动仍可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等效改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9)

1.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用于分区饲养叉角厉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00):设有若干顺序围绕的侧壁(110),围绕的侧壁(11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间隔机构(200):固定铺设于取食开口上,间隔机构(200)贯穿设有若干的开孔,间隔机构(200)上侧用于实现外部喂养,间隔机构(200)下侧用于实现对叉角厉蝽的挂载;
收集机构(300):连接于排泄开口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挂载的叉角厉蝽掉落的排泄物,收集机构(300)与主壳体(100)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围绕的侧壁(110)上下镂空,分别形成取食开口和排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机构包括纱网,纱网平铺于取食开口上,用于放置食物和方便叉角厉蝽口器的探出取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网的型号包括4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壁(110)下方设有与侧壁(110)边缘相接且垂直的第一磁条(120),收集机构(300)上侧边缘设有第二磁条(310),第二磁条(310)与第一磁条(120)吸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机构(300)底部设有吸污块/吸污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壳体(100)包括四个围绕成矩形结构的侧壁(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壳体(100)包括上下切割或镂空设置的一次性饭盒,收集机构(300)抽拉或吸附于主壳体(100)下方,用于循环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机构(300)内设有海绵块,主壳体(100)下方设有过滤机构(400),过滤机构(400)包括1*1cm规格的过滤网,用于避免叉角厉蝽与收集机构(300)内排泄物的接触。
CN202321989865.6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Active CN220654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9865.6U CN22065448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9865.6U CN22065448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4487U true CN220654487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9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9865.6U Active CN22065448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4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56274U (zh) 一种沙塘鳢鱼苗网箱不同规格筛选分离装置
CN108782393B (zh) 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20654487U (zh) 一种繁育叉角厉蝽的便携饲养装置
CN110786282B (zh) 一种水产养殖多功能喂食装置
CN207491829U (zh) 一种用于凹纹胡蜂单母建群的专用饲养蜂箱
CN110786281A (zh) 一种鱼类喂养用饲料投放提示装置
CN208609724U (zh) 一种蚕养殖装置
CN210445385U (zh)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
CN216753272U (zh) 一种具有灯光诱导分筛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池
CN214282828U (zh) 一种鳞翅目昆虫幼虫的饲养盒
CN214961895U (zh) 一种可调节的鸡养殖用鸡舍
TWM551534U (zh) 便於收集蟲體及飼養黑水虻之廢料處理裝置
CN111387144A (zh)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209983360U (zh) 一种蝙蝠蛾卵批量收集装置
CN111296368A (zh) 一种利用黑腹果蝇生产果蝇寄生蜂的方法
CN216567798U (zh) 一种粉斑螟蛾全虫态饲养及自动收集装置
CN217038525U (zh) 便携式益蝽饲养装置
CN214853751U (zh) 基于黄粉虫取食降解农业地膜的虫蛹粪分离一体化装置
CN216853485U (zh) 一种土元养殖箱
CN216906497U (zh) 三控式多功能胡蜂养殖活动笼
CN218869140U (zh) 一种方斑瓢虫成虫养殖装置
CN216567800U (zh) 一种粉斑螟蛾卵简易收集装置
CN113100181B (zh) 一种螳螂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CN212520493U (zh) 一种杜比亚蟑螂立体饲养装置
CN218831668U (zh) 一种宠物甲虫的幼虫饲养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