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5329U -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5329U
CN220645329U CN202321640149.7U CN202321640149U CN220645329U CN 220645329 U CN220645329 U CN 220645329U CN 202321640149 U CN202321640149 U CN 202321640149U CN 220645329 U CN220645329 U CN 220645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cony floor
supporting
threaded rod
diaphragm
balc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01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yi County Housing Collection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Pingyi County Housing Collec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yi County Housing Collection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Pingyi County Housing Collec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16401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5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5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5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包括阳台楼板、竖板和横板,竖板位于阳台楼板的底部,且竖板通过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钢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横板也位于阳台楼板的底部且横板的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横板的两侧和中部均设置有对阳台楼板进行支撑加固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的顶端与阳台楼板相抵触。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移动会推动支撑板向上运动,直至将支撑板移动至与阳台楼板相抵紧,通过在阳台楼板两侧的边角和中部均设置均设置支撑板,能够对阳台楼板进行更全方位的支持加固,且通过螺纹杆带动支撑板移动,实现对阳台楼板进行支撑加固,能够提高对阳台楼板的加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阳台楼板面指直接承受阳台楼面荷载的板。即一般住宅楼层中的阳台(地)板;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板;在阳台楼板面出现裂缝需要修复时,一般会使用加固结构对阳台楼板面进行临时或长时间的支撑加固。
传统的阳台楼板面加固通常是在楼板底端的两侧设置三角加固架,对阳台楼板面的整体加固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供了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包括阳台楼板、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位于阳台楼板的底部,且所述竖板通过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钢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也位于阳台楼板的底部且横板的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两侧和中部均设置有对阳台楼板进行支撑加固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的顶端与阳台楼板相抵触,且所述竖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对横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横板固定连接,且一组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同一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固定设置在横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阳台楼板相抵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呈方形的插块,所述插块的底部设置有手轮,且所述手轮上开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一侧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撑体顶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开槽,且两个所述开槽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一端螺纹穿过支撑体固定设置有铰接球,所述铰接球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座,且所述铰接球通过两侧设有的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体上的插孔并在连接螺杆的外部套设有螺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竖板与阳台楼板底部的墙体固定,然后通过插块与插槽相配合,将手轮与螺纹杆进行插接,这时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移动会推动支撑板向上运动,直至将支撑板移动至与阳台楼板相抵紧,然后通过上述操作依次将多个支撑板与阳台楼板相抵紧,通过在阳台楼板两侧的边角和中部均设置支撑板,能够对阳台楼板进行更全方位的支持加固,且通过螺纹杆带动支撑板移动,能够根据不同位置处阳台楼板的位置情况,实现对阳台楼板进行支撑加固,能够提高对阳台楼板的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板与横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组件对阳台楼板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与支撑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台楼板;2、竖板;3、横板;4、加固组件;401、螺纹杆;402、螺套;403、固定座;404、支撑板;405、插块;406、手轮;407、插槽;5、支撑组件;501、支撑体;502、开槽;503、丝杆;504、铰接球;505、安装座;506、插孔;6、连接结构;601、连接螺杆;602、螺母;7、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包括阳台楼板1、竖板2和横板3,竖板2位于阳台楼板1的底部,且竖板2通过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钢钉7与墙体固定连接,横板3也位于阳台楼板1的底部且横板3的一端与竖板2固定连接,横板3的两侧和中部均设置有对阳台楼板1进行支撑加固的加固组件4,加固组件4的顶端与阳台楼板1相抵触,且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对横板3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的一端与横板3固定连接,且一组支撑组件5之间连接有同一连接结构6。
其中,加固组件4包括螺纹杆401,螺纹杆40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402,螺套402固定设置在横板3内;螺纹杆4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03,固定座4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04,支撑板404的顶端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螺纹杆4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呈方形的插块405,插块405的底部设置有手轮406,且手轮406上开设有与插块405相配合的插槽407。
通过钢钉7将竖板2与阳台楼板1底部的墙体固定,然后通过插块405与插槽407相配合,将手轮406与螺纹杆401进行插接,这时转动手轮406带动螺纹杆401转动,螺纹杆401移动会推动支撑板404向上运动,直至将支撑板404移动至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然后通过上述操作依次将多个支撑板404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通过在阳台楼板1两侧的边角和中部均设置支撑板404,能够对阳台楼板1进行更全方位的支持加固,且通过螺纹杆401带动支撑板404移动,能够根据不同位置处阳台楼板1的位置情况,实现对阳台楼板1进行支撑加固,能够提高对阳台楼板1的加固效果。
其中,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体501,支撑体501一侧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插孔506,支撑体501顶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开槽502,且两个开槽502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503;丝杆503的一端螺纹穿过支撑体501固定设置有铰接球504,铰接球504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座505,且铰接球504通过两侧设有的转轴与安装座505转动连接。
通过将两个丝杆503与支撑体501螺纹连接,能够调节两个丝杆503的长度,进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支撑组件5的整体长度进行调整,然后再将两个安装座505分别与竖板2和横板3进行固定,通过支撑体501与两个丝杆503相配合,能够对横板3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能够提高横板3的抗压强度,其中支撑组件5的数量为四个。
其中,连接结构6包括连接螺杆601,连接螺杆601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体501上的插孔506并在连接螺杆601的外部套设有螺母602。
通过连接螺杆601与螺母602相配合,对四个支撑体501进行连接,能够提高四个支撑组件5的整体抗压强度。
工作原理:将竖板2与阳台楼板1底部的墙体固定,然后调节丝杆503在开槽502内的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支撑组件5的整体长度进行调整,在将两个安装座505分别与竖板2和横板3固定,通过支撑体501与两个丝杆503相配合,对横板3起到支撑加固,然后通过插块405与插槽407相配合,将手轮406与螺纹杆401进行插接,这时转动手轮406带动螺纹杆401转动,螺纹杆401移动会推动支撑板404向上运动,直至将支撑板404移动至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然后通过上述操作依次将多个支撑板404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通过在阳台楼板1两侧的边角和中部均设置支撑板404,能够对阳台楼板1进行更全方位的支持加固,且通过螺纹杆401带动支撑板404移动,能够根据不同位置处阳台楼板1的位置情况,实现对阳台楼板1进行支撑加固,能够提高对阳台楼板1的加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包括阳台楼板(1)、竖板(2)和横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位于阳台楼板(1)的底部,且所述竖板(2)通过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钢钉(7)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也位于阳台楼板(1)的底部且横板(3)的一端与竖板(2)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的两侧和中部均设置有对阳台楼板(1)进行支撑加固的加固组件(4),所述加固组件(4)的顶端与阳台楼板(1)相抵触,且所述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对横板(3)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的一端与横板(3)固定连接,且一组所述支撑组件(5)之间连接有同一连接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螺纹杆(401),所述螺纹杆(40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402),所述螺套(402)固定设置在横板(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03),所述固定座(4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04),所述支撑板(404)的顶端与阳台楼板(1)相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呈方形的插块(405),所述插块(405)的底部设置有手轮(406),且所述手轮(406)上开设有与插块(405)相配合的插槽(4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体(501),所述支撑体(501)一侧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插孔(506),所述支撑体(501)顶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开槽(502),且两个所述开槽(502)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03)的一端螺纹穿过支撑体(501)固定设置有铰接球(504),所述铰接球(504)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座(505),且所述铰接球(504)通过两侧设有的转轴与安装座(505)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6)包括连接螺杆(601),所述连接螺杆(601)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体(501)上的插孔(506)并在连接螺杆(601)的外部套设有螺母(602)。
CN202321640149.7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645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0149.7U CN22064532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0149.7U CN22064532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5329U true CN220645329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0149.7U Active CN22064532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5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6728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架
CN220645329U (zh) 一种阳台楼板面加固结构
CN219012076U (zh) 一种易拆卸临时房建结构
CN219863371U (zh) 一种预制板与结构梁的连接结构
CN21988458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堆放架
CN219952797U (zh) 一种房梁用加固连接装置
CN113006401B (zh) 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及安装方法
CN216766594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墙板
CN22053920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铝模板
CN216007928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建设用装置
CN214786280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117988494B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接的楼板结构和拼接方法
CN220451221U (zh) 一种与铝模结合使用的预制alc内墙板
CN219732892U (zh) 一种楼板浇筑用支撑架
CN218933414U (zh) 一种木结构梁柱连接件和装配式木结构梁柱
CN219548089U (zh) 一种新型金属面复合隔墙板龙骨
CN215564629U (zh) 一种房建用预制墙板支撑装置
CN219508988U (zh) 一种建筑房屋框架梁结构
CN220954201U (zh) 一种预制建筑承重柱结构
CN210308344U (zh) 一种多层木制建筑模板高稳定性平面支撑结构
CN216516448U (zh) 一种带有定位拼接边角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CN21975363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泥装配式楼板
CN219411381U (zh) 一种pc预制墙体与现浇墙体相结合的铝模板加固装置
CN22046941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紧固件
CN21374231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窗台支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