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0932U -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0932U
CN220640932U CN202321796404.7U CN202321796404U CN220640932U CN 220640932 U CN220640932 U CN 220640932U CN 202321796404 U CN202321796404 U CN 202321796404U CN 220640932 U CN220640932 U CN 220640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over
packaging container
seal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64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雅君
宋利君
王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64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0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0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0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包括罐体和外盖,外盖能拆卸的盖合在罐体的顶部开口处,在外盖内固设有阻隔膜。本实用新型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阻隔密封效果好,能减缓产品氧化,延长产品内容物的货架期。

Description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包装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工业产品中对于光、氧气、热量等敏感的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食品行业的粉类产品,在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敏感成分的迅速分解或反应,引发一系列的氧化反应,从而带来产品品质的变化,影响产品的货架期。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阻隔密封效果好,能减缓产品氧化,延长产品内容物的货架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包括:
顶部开口的罐体;
底部开口的外盖,其能拆卸的盖合在罐体的顶部开口处,在外盖内固设有阻隔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阻隔膜与外盖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放置取粉器;在外盖的顶部开设有取出开口,并在取出开口处设有能开合的开口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阻隔膜包括单层铝箔片,或者阻隔膜包括相粘接的多层铝箔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盖内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固设有粘合环,阻隔膜的外圈上表面能通过胶层与粘合环的下表面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阻隔膜和胶层的总厚度为100μm-20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罐体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以及设在筒体底部的封口底盖,封口底盖的外周能向筒体的方向翻折形成环形的卷边,卷边能包裹挤压固定在筒体的底部外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筒体的底部边缘侧壁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凹槽,外凹槽的槽内区域能在封口底盖套设在筒体的底部开口处且封口底盖的底部内表面与筒体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一气体抽放通道,第一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筒体内的空气以及向筒体内充入惰性气体;且外凹槽能在卷边固设在筒体后压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卷边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内凸起;相邻两个内凸起之间的间隔区域能在封口底盖套设在筒体的底部开口处且封口底盖的底部内表面与筒体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二气体抽放通道,第二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筒体内的空气以及向筒体内充入惰性气体;且内凸起能在卷边固设在筒体后压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筒体的内壁上设有抑菌涂层或二氧化硅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封口底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吸氧涂层、抑菌涂层、缓冲涂层或密封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罐体的外表面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或者在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标签,标签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包装容器通过在外盖的底部设置阻隔膜,在外盖的顶部设置开口盖,每次取放取粉器时无需打开阻隔膜,阻隔膜可以一直保持封闭状态,进而在罐体开封每次取粉之后利用该阻隔膜可以实现对罐体顶部开口的再次密封,外盖可以进一步起到防尘阻隔保护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罐体顶部开口设置易撕铝箔,使用时需要将易撕铝箔撕开的结构而言,本申请的包装容器的阻隔密封效果更好,可以减缓产品氧化,延长产品内容物的货架期,实现产品货架期内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影响产品的正产使用,满足生产企业货架期的需求,达到更好的储存效果。同时整个包装容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取粉勺等取粉器3卡在盖体的内壁卡扣上而言,本申请在操作时取粉器无需特意安装定位,直接由取出开口放入容纳腔内即可,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罐体;
11、筒体;111、外凹槽;
12、封口底盖;121、卷边;122、内凸起;
2、外盖;21、阻隔膜;22、容纳腔;23、开口盖;
3、取粉器;
4、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包括:
顶部开口的罐体1;
底部开口的外盖2,其能拆卸的盖合在罐体1的顶部开口处,在外盖2内固设有阻隔膜21。
可以理解,阻隔膜21的位置应靠近外盖2的底部开口端并与底部开口端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便于外盖2与罐体1的连接;外盖2与罐体1之间例如可以采用旋拧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结构扣合连接,具体根据需要而定;罐体1内用于盛装粉类食品。
使用时,打开外盖2进行取粉操作,取粉结束后可以盖合上外盖2,利用阻隔膜21的阻隔作用可以对罐体1起到很好的阻隔密封作用。
由此,本申请的包装容器通过在外盖2的底部设置阻隔膜21,每次取粉时无需打开阻隔膜21,阻隔膜21可以一直保持封闭状态,进而在罐体1开封每次取粉之后利用该阻隔膜21可以实现对罐体1顶部开口的再次密封,外盖2可以进一步起到防尘阻隔保护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罐体1顶部开口设置易撕铝箔,使用时需要将易撕铝箔撕开的结构而言,本申请的包装容器的阻隔密封效果更好,可以减缓产品氧化,延长产品内容物的货架期,实现产品货架期内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影响产品的正产使用,满足生产企业货架期的需求,达到更好的储存效果。同时整个包装容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在具体实现方式中,阻隔膜21与外盖2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22,容纳腔22内用于放置取粉器3;在外盖2的顶部开设有取出开口,并在取出开口处设有能开合的开口盖23。
取粉器3例如可采用取粉勺等,便于粉类食品制剂的定量取用。使用时,可以先打开开口盖23取出取粉器3,再打开外盖2,取粉结束后盖合上外盖2,将取粉器3放入容纳腔22内,盖上开口盖23。每次取放取粉器3时也无需打开阻隔膜21,有效保证了阻隔膜21一直保持封闭状态。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取粉勺等取粉器3卡在盖体的内壁卡扣上而言,本申请在操作时取粉器3无需特意安装定位,直接由取出开口放入容纳腔22内即可,更加便利。
在实际应用中,阻隔膜21包括单层铝箔片,或者阻隔膜21包括相粘接的多层铝箔片。采用铝膜片作为阻隔膜21,阻隔密封效果更佳。
为了便于阻隔膜21的安装固定,在外盖2内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固设有粘合环,阻隔膜21的外圈上表面能通过胶层与粘合环的下表面粘接。阻隔膜21的外圈上表面具体可以是通过热封胶(例如食品级加固型胶)与粘合环粘结固定,阻隔膜21粘接固定后,在包装容器使用过程中无需打开,可一直保持密封状态。
在保证阻隔效果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阻隔膜21和胶层的总厚度为100μm-200μm。
进一步的,罐体1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11以及设在筒体11底部的封口底盖12,封口底盖12的外周能向筒体11的方向翻折形成环形的卷边121,卷边121能包裹挤压固定在筒体11的底部外表面上。
该封口底盖12具体是通过卷边封合工艺与筒体11的底部固定。具体的,在加工时,将阻隔膜21和外盖2固定后,将外盖2盖合在筒体11的顶部开口处,然后将整个筒体11倒立放置,向筒体11内灌装粉类食品制剂(例如奶粉、蛋白粉),之后将形成有卷边121的封口底盖12倒扣盖设在筒体11的底部开口处,利用卷边封口机将封口底盖12的卷边121挤压固定在筒体11的底部外表面上,实现封底。
由于在上述整个加工过程中,灌装粉类食品制剂后,罐体1内会存留有空气,后续封合封口底盖12后很容易将这些空气封存在罐体1内,对于一些对氧气敏感的产品而言,罐体1内空气的存在就很容易使得粉类食品制剂发生氧化反应,影响产品的货架期。
为了避免封合封口底盖12后罐体1内存留有空气,例如可以这样实现:
在筒体11的底部边缘侧壁(外侧壁)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凹槽111,外凹槽111的槽内区域能在封口底盖12套设在筒体11的底部开口处且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与筒体11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筒体11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一气体抽放通道,第一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筒体11内的空气以及向筒体11内充入惰性气体;且外凹槽111能在卷边121固设在筒体11后压平。
此种情况下,在加工时,整个筒体11倒立放置并灌装粉类食品制剂后,先将封口底盖12倒扣套设在筒体11的底部开口处,此时,封口底盖12并没有扣很紧(也即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并没有与筒体11的底端口贴紧,而是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各外凹槽111的槽内区域(也即外凹槽111的外部凹陷区域)就能通过该间隙与筒体11的内腔连通,进而形成多个第一气体抽放通道。之后,利用相应的抽真空设备通过各第一气体抽放通道抽出筒体11内的空气,再利用充气设备通过各第一气体抽放通道向筒体11内充入惰性气体,便可以保证罐体1内基本无空气,并充满惰性气体对粉类食品制剂进行保护,防止了氧气敏感产品的氧化。
接下来,利用卷边封口机边顶压封口底盖12的底部,边夹设挤压卷边121,使得封口底盖12的卷边121挤压固定在筒体11上;在封口机的卷边121封合过程中,可以将筒体11的底部原来由外向内凹陷的部分压平,也即将上述的外凹槽111压平。
再例如,还可以这样实现:在卷边121(内侧壁)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内凸起122;相邻两个内凸起122之间的间隔区域能在封口底盖12套设在筒体11的底部开口处且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与筒体11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筒体11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二气体抽放通道,第二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筒体11内的空气以及向筒体11内充入惰性气体;且内凸起122能在卷边121固设在筒体11后压平。
此种情况下,在加工时,整个筒体11倒立放置并灌装粉类食品制剂后,先将封口底盖12倒扣套设在筒体11的底部开口处,此时,封口底盖12并没有扣很紧(也即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并没有与筒体11的底端口贴紧,而是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各相邻两个内凸起122之间的间隔区域就能通过该间隙与筒体11的内腔连通,进而形成多个第二气体抽放通道。之后,利用相应的抽真空设备通过各第二气体抽放通道抽出筒体11内的空气,再利用充气设备通过各第二气体抽放通道向筒体11内充入惰性气体,便可以保证罐体1内基本无空气,并充满惰性气体对粉类食品制剂进行保护,防止了氧气敏感产品的氧化。
接下来,利用卷边封口机边顶压封口底盖12的底部,边夹设挤压卷边121,使得封口底盖12的卷边121挤压固定在筒体11上;在封口机的卷边121封合过程中,可以将卷边121上原来由外向内凹陷的部分压平,也即将上述的内凸起122压平。具体卷边封口机的封合过程为现有工艺,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时,实际加工时,根据需要,可以只在筒体11上形成外凹槽111,也可以只在卷边121上形成内凸起122,还可以既在筒体11上形成外凹槽111又在卷边121上形成内凸起122,均可以形成气体抽放通道,实现对罐体1内的抽空气以及充入惰性气体。
可以理解,只在筒体11上形成外凹槽111时,利用卷边封口机进行卷边121封合之前,卷边121的内径应略小于筒体11的外径,以使封口底盖12套设在筒体11上时,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可以与筒体11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
只在卷边121上形成内凸起122或者既在筒体11上形成外凹槽111又在卷边121上形成内凸起122时,利用封口机进行卷边121封合之前,卷边121的内径应略大于筒体11的外径,各内凸起122围成的内圈直径略小于与筒体11外径,以使封口底盖12套设在筒体11上时,内凸起122可以与筒体11的外表面接触且封口底盖12的底部内表面可以与筒体11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当然,各部件的具体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在卷边封口机进行卷边121封合之前便于形成上述的气体抽放通道即可,以用于密封前抽出罐体1内空气或充入惰性气体对氧气敏感产品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筒体11的内壁上设有抑菌涂层或二氧化硅涂层。
利用抑菌涂层可以使得筒体11的内壁具有抑菌作用,利用二氧化硅涂层可以增强筒体11的阻隔作用,以更好的阻隔外界空气进入筒体11内。具体筒体11内壁所设置的涂层可以根据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而定,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对于罐体1本身的外观、形状可以是适合于工业生产的任意形状,依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例如本实施例中罐体1为圆筒状;罐体1本身可以是聚酯、聚烯烃类原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经注塑、吸塑、注吹、挤吹等工艺加工而成;罐体1本身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组成;罐体1成型品本身可以包含阻光剂、阻氧吸氧剂、色母、色油、增韧剂、抑菌剂等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罐体1本身包含的阻光剂、阻氧吸氧剂、色母、色油、增韧剂、抑菌剂等功能成分可以在螺杆进料口按比例加入,也可以在容器加工的其它阶段加入;罐体1本身包含的阻光剂、阻氧吸氧剂、色母、色油、增韧剂、抑菌剂等功能成分添加比例可以随使用要求而变化。
进一步的,封口底盖12的内表面上设有吸氧涂层、抑菌涂层、缓冲涂层或密封涂层。具体封口底盖12的内表面所设置的涂层可以根据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而定,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对于封口底盖12本身的材质可以是聚酯、聚烯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封口盖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组成;封口盖可以包含阻光剂、阻氧吸氧剂、色母、色油、增韧剂、抑菌剂等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根据需要,可以在罐体1的外表面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或者也可以在罐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标签4,标签4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
其中,这里所说的产品标识结构包括文字或图案等产品信息。设有标签4时,标签4可以全部或部分覆盖罐体1的外表面。
设置标签4时,标签4可以在灌装前预先收缩到罐体1上,也可以灌装完成后在线收缩到罐体1上;标签4的材质可以是聚酯、聚烯烃类原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标签4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组成;标签4可以包含阻光剂、色母、色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外盖2的材质可以是聚酯、聚烯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外盖2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组成;外盖2可以包含阻光剂、阻氧吸氧剂、色母、色油、增韧剂、抑菌剂等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容器,特别适用于对于光、氧气、热量敏感的粉类内容物(尤其是奶粉、蛋白粉类食品)的包装,通过外盖2底部设置阻隔膜,可以在每次取粉后实现再次密封,阻隔密封效果更好。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封口底盖12与筒体11之间形成气体抽放通道,可以抽出罐体1内的空气以及充入惰性气体,进一步降低内容物的氧化。通过在筒体11内壁和/或封口底盖12上增加相应的功能涂层,可以使得包装容器具有光、氧阻隔功能、吸氧功能或者抑菌功能等效果,可以实现对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粉类食品的多重保护。容器在灌装粉类产品密封后,相对于目前流行使用的金属罐粉类包装,可以实现更好的光、氧保护效果,对于内容物实现更好的保护。
整个罐体1可以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马口铁)或塑料材质,外盖2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均采用塑料材质时相对于金属包装重量可以更低,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及能耗,同时方便消费者携带;塑料罐体1相较于金属包装具有更优的耐形变特性,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易造成挤压变形;另外,塑料罐体1相对于金属罐外观形状更加灵活新颖,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实现更多吸引不同消费人群的罐型设计,带来更多的效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开口的罐体;
底部开口的外盖,其能拆卸的盖合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处,在所述外盖内固设有阻隔膜;所述阻隔膜与所述外盖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放置取粉器;在所述外盖的顶部开设有取出开口,并在所述取出开口处设有能开合的开口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膜包括单层铝箔片,或者所述阻隔膜包括相粘接的多层所述铝箔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盖内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固设有粘合环,所述阻隔膜的外圈上表面能通过胶层与所述粘合环的下表面粘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膜和所述胶层的总厚度为100μm-2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以及设在所述筒体底部的封口底盖,所述封口底盖的外周能向所述筒体的方向翻折形成环形的卷边,所述卷边能包裹挤压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外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体的底部边缘侧壁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的槽内区域能在所述封口底盖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处且所述封口底盖的底部内表面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一气体抽放通道,所述第一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所述筒体内的空气以及向所述筒体内充入惰性气体;且所述外凹槽能在所述卷边固设在所述筒体后压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边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且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内凸起;相邻两个所述内凸起之间的间隔区域能在所述封口底盖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处且所述封口底盖的底部内表面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留有一定间隙时,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第二气体抽放通道,所述第二气体抽放通道用于抽出所述筒体内的空气以及向所述筒体内充入惰性气体;且所述内凸起能在所述卷边固设在所述筒体后压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抑菌涂层或二氧化硅涂层;
所述封口底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吸氧涂层、抑菌涂层、缓冲涂层或密封涂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体的外表面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或者
在所述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标签,所述标签上印刷有产品标识结构。
CN202321796404.7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Active CN220640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404.7U CN220640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404.7U CN220640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0932U true CN22064093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6404.7U Active CN220640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0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52629B2 (en) Container construction for powdered material
US20080035646A1 (en) Container
US10661966B2 (en) Container with oxygen and moisture barrier and scavenger capability
US9302796B2 (en) Long-term packaging of food for consumer use
EP315212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filling a package and corresponding package
US10343809B2 (en) Compartmentalized containers
US20070254121A1 (en) Container With a Label of Stretch Film
US11305513B2 (en) Laminate liner
CN220640932U (zh)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EP4059867B1 (en) Recyclable container and lidding construction
US20110056949A1 (en) Package consisting of a container and a lid
TW338758B (en) A lid of a container for beverag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213319U (zh)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AU2011302623B2 (en) Container for retention of shrink wrap
US9688448B2 (en) Closure cap with a multilayer seal disk for receptacles
CN213263652U (zh) 一种全金属奶粉罐
CN220054538U (zh) 一种圆柱形双层防潮香烟包装盒
CN212951915U (zh) 一种易撕金属包装
CN213263657U (zh) 一种组合式密封盖和密封瓶
CN213169322U (zh) 一种包装容器
CN211520368U (zh) 一种防潮铝箔封口垫片
CN215922850U (zh) 具有防尘作用的易拉罐
CN217865829U (zh) 一种单手开合集成式防潮盖
CN202038602U (zh) 一种啤酒瓶
CN211544480U (zh)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铝箔封口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