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6354U - 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6354U
CN220606354U CN202321864197.4U CN202321864197U CN220606354U CN 220606354 U CN220606354 U CN 220606354U CN 202321864197 U CN202321864197 U CN 202321864197U CN 220606354 U CN220606354 U CN 220606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ank
cooling
cooling liquid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41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波
程鹏
王圣均
王南南
孟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41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6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6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6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效率较高且操作方便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喷淋对象和喷淋冷却单元。喷淋冷却单元包括喷淋器、回收箱和沉淀箱,喷淋器位于喷淋对象的外围且用于朝向喷淋对象喷淋冷却液,回收箱位于喷淋对象的重力方向上的底部且用于回收冷却液,回收箱具有第一排液口,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和第一排液口连通,沉淀箱包括第二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和喷淋器连通,其中,沉淀箱内设有至少一个清洗喷头,清洗喷头邻近沉淀箱的底板设置并用于清洗沉淀箱。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房内数据中心制冷场景中,随着数据中心对能耗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冷却装置中的间接蒸发自然冷却装置(Air Handling Unit,AHU)逐渐被广泛采用。在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中,主要通过水蒸发来带走室外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室外空气侧的温度。然后用低温的室外空气冷却机房内的高温空气,实现对机房内的高温空气进行间接蒸发换热从而降低机房内的温度,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指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
目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通常采用喷淋系统对换热器的室外侧进行喷淋处理,以降低室外侧空气的温度。喷淋处理有效延长了整个冷却装置的自然冷却的时间。然而,采用喷淋系统对换热器的室外侧喷水,在喷淋过程中室外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后,通常会携带灰尘杂质,多次喷水循环后沉积在回收的水箱中。为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定期对水箱和相应的过滤器进行清洗。当前对水箱的清洗主要是以暂停冷却装置的工作然后人工对水箱内部进行清洗的方式进行。这显然使得水箱的清洗操作较为繁琐且清洗效率低,同时若无法及时对水箱清洗,含有较多杂质的水在传输循环以及喷淋时也容易在换热器表面残留污垢,进而影响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洗效率较高且清洗操作方便的冷却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喷淋对象和喷淋冷却单元。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喷淋器、回收箱和沉淀箱。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喷淋对象的外围且用于朝向所述喷淋对象喷淋冷却液,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喷淋对象的重力方向上的底部且用于回收所述冷却液,所述回收箱具有第一排液口。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沉淀箱包括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喷淋器连通。其中,所述沉淀箱内设有至少一个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邻近所述沉淀箱的底板。
作为冷却装置中冷却液供应的模组中,并非仅采用单一一个箱体结构来执行对喷淋对象喷淋后的冷却液回收、沉淀和循环利用,而是采用回收箱与沉淀箱独立的箱体结构来执行冷却液回收、沉淀和循环利用,由此在仅需对执行沉淀功能的箱体结构进行自动清洗即可,而无需对其他箱体进行清洗,有效提高了冷却装置的清洁效率。沉淀箱定时采用清洗喷头自动进行喷洗,有效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操作的便利性,减少了运维负担和成本,并且进一步保证循环使用的冷却液较为清洁,保证了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以及传输循环路径的清洁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冷却装置对机房中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液口连接第一浮子与第二浮子,所述第一浮子与所述第二浮子位于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第一浮子所在位置相对于所述沉淀箱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浮子所在位置相对于所述底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浮子用于打开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一浮子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浮子与所述第二浮子检测所述沉淀箱中所述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则可依据所述冷却液的高度控制所述沉淀箱接收冷却液和排出冷却液的液量,从而保证沉淀箱中冷却液准确持续为喷淋对象提供冷却液,保证对喷淋对象的冷却效率和换热效率,同时也便于在液位较低的时刻通过清洗喷头对沉淀箱内部进行喷洗清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喷头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源,所述冷却液源用于自所述冷却装置外部提供冷却液。所述沉淀箱的底板还具有第三排液口,所述第三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排送管道,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用于排送冷却液至所述冷却装置外部。所述第二排液口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侧壁,所述第二排液口所在位置为所述沉淀箱整体高度1/10以上。
由此,当所述沉淀箱输出所述冷却液后且所述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浮子所在高度,所述沉淀箱停止输出所述冷却液,清洗喷头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开启,冷却液源为清洗喷头提供冷却液对沉淀箱进行清洗,同时,所述沉淀箱底板上的第三排液口与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之间的阀门开启以将所述沉淀箱中杂质较多的冷却液排送至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从而自动完成对沉淀箱的清洗而无需用户手动清洗,有效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与操作便利性。所述第二排液口所在位置为所述沉淀箱整体高度1/10以上,从而有效防止沉淀箱底部含有较多杂质的冷却液循环至喷淋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包括抵接于底板与侧壁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沉淀箱内形成三个储液高度不同的第一储液区、第二储液区与第三储液区。所述沉淀箱还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二入液口,所述第二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于所述冷却液源。所述清洗喷头对应所述第一储液区且邻近所述沉淀箱底部设置且所述沉淀箱的底板对应所述第一储液区具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排送管道。所述第二排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液区对应的侧壁并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
所述第一储液区对应自所述回收箱接收的冷却液依次漫入所述第二储液区与所述第三储液区,通过在沉淀箱设置不同高度的储液区,即可实现在沉淀箱内完成冷却液回收、沉淀清洁等功能,有效简化了冷却装置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两个不同侧壁具有第三入液口与第四排液口,所述第三入液口通过阀门与所述沉淀箱的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所述第四排液口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所述循环箱的底板具有第五排液口,所述第五排液口通过阀门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循环箱可自沉淀箱获取经沉淀清洁后杂质较少的冷却液,从而使得循环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的清洁度较高,并且便于在沉淀箱暂停提供冷却液时持续不断为喷淋对象提供冷却液,使得喷淋的效率和热交换效率较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回收箱,所述第三入液口还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冷却液源。在沉淀箱暂时无法为循环箱提供较为清洁的冷却液时,通过所述冷却液源及时为循环箱补充冷却液以提供至第一循环泵,以便于保证持续为喷淋器提供冷却液进行喷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如此,沉淀箱与循环箱具有一定高度差,沉淀箱中的冷却液在高度差的重力作用下无需外力自动排送至循环箱中,而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装置抽吸沉淀箱中的冷却液,降低了冷却装置的整体运维功耗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也即是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当冷却装置布局的空间受限,沉淀箱与循环箱可以设置于基本相同的一个平面而不具有高度差,从而便于冷却装置布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回收箱的所述第一排液口,同时,所述循环箱还包括第四入液口,所述第四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回收箱。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均连接所述回收箱,则二者均可自所述回收箱接收所述冷却液。从而当回收箱中的冷却液较为清洁时直接提供至循环箱,而无需经过沉淀箱的静置沉淀,便于沉淀箱在清洗等状况下暂停接收、输出冷却液时,通过循环箱仍然能够高效地保证冷却液持续传输至喷淋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箱还包括第六排液口,所述第六排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位于所述回收箱底部不同位置。所述沉淀箱的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第二入液口通过阀门与所述第六排液口连通,所述循环箱的第四排液口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所述循环箱内邻近底板设置清洗喷头。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均连接所述回收箱,则二者均可自所述回收箱接收所述冷却液可构成主、副水箱,从而能够支持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分时交替自回收箱接收冷却液,再输出冷却液至所述喷淋对象,便于沉淀箱或回收箱在暂停接收、输出冷却液时其中之一仍然能够保证冷却液持续传输至喷淋对象。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箱还包括溢液口,所述溢液口位于所述回收箱侧壁的顶部并连通于冷却液排送管道。当回收箱回收的冷却液较多时通过溢液口及时进行排送,防止回收箱中的冷却液溢出而影响冷却装置的整体安全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预沉淀箱,所述预沉淀箱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回收箱的所述第一排液口,所述预沉淀箱的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其中,所述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依次增加。预沉淀箱直接从回收箱接收自喷淋对象回收的冷却液,从而能够减小回收箱的高度,也即是弱化回收箱的容置功能,并且能够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预先沉淀,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多次沉淀清洁,保证冷却液的清洁度。由于预沉淀箱能够预先接收冷却液,则能够提高沉淀箱获取冷却液的速度,便于持续提供可供循环的冷却液。另外,预沉淀箱、沉淀箱、循环箱具有高度差,冷却液在高度差的重力作用下自动排送至循环箱中,而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装置抽吸各个箱体中的冷却液,降低了冷却装置的整体运维功耗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预沉淀箱,所述预沉淀箱的入液口连连通所述回收箱的第一排液口,所述预沉淀箱的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其中,所述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所述预沉淀箱预先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容置与沉淀,并将沉淀后的冷却液传输至所述沉淀箱,能够减小回收箱的高度,也即是弱化回收箱的容置功能,并且能够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预先沉淀,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多次沉淀清洁,保证冷却液的清洁度。所述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预沉淀箱、沉淀箱与循环箱可以设置于基本相同的一个平面而不具有高度差,从而便于降低冷却装置整体的体积和布局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还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多个第一风道与多个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独立且沿着不同方向延伸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风道用于流通第一空气,所述第二风道用于流通第二空气,其中所述换热单元作为所述喷淋对象。所述换热单元作为喷淋对象接收喷淋冷却单元提供给的冷却液的喷淋,有效提高了换热单元的换热效率与整体清洁度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机械蒸发冷却单元,所述机械蒸发冷却单元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第一空气或者第二空气的出风侧,所述蒸发器内包括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作为所述喷淋对象,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冷凝器并包括气态制冷剂和液态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压缩机并设置于第二空气或者第一空气出风侧,所述冷凝器内包括液态的制冷剂。所述蒸发器作为喷淋对象接收喷淋冷却单元提供给的冷却液的喷淋,有效提高了蒸发器对较高温度热空气进行冷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冷却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变更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8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9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10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11为本申请第九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12为本申请第十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13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图14为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冷却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1000通过送风通道12与机房14内部连通。机房14内设置有多组数据服务器机柜13,数据服务器机柜13在工作时排出的相对温度较高的第一空气,第一空气通过送风通道12传输至冷却装置1000进行降温并获得降温后的第一空气。同时,冷却装置1000还通过回风通道11与机房14内部连通,降温后的第一空气则通过回风通道11回传至机房14中。可以理解,考虑到较高温度的空气会上浮的因素,送风通道12与回风通道11分别连接于机房14的顶部与底部,降温后的第一空气从机房14的较低位置进入,如此即可较高效率的对数据服务器机柜13进行降温,同时,数据服务器机柜13排出的较高温度的第一空气又可较高效率、及时地从机房14顶部送出至冷却装置1000进行冷却降温。
请继续参阅图1,机房14具有出风口K1以及回风口K2,出风口K1连接送风通道12,用于机房14第一空气排出。回风口K2连接回风通道11,用于降温后的第一空气回到机房14内。冷却装置1000具有用于第一空气循环的冷却回路(未标示),即第一空气自机房的出风口K1排出后会经过冷却回路回到回风口K2。为了对第一空气冷却降温,冷却装置1000还具有新风回路(未标示)。新风回路用于供第二空气流通,其中,第二空气来源于机房14外,第二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一空气。新风回路与冷却回路交汇,不同温度的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可以在新风回路与冷却回路的交汇处进行冷热交换,具体是第二空气带走第一空气的热量,实现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0可以为间接蒸发冷却装置、房间级压缩冷却装置、房间级弗泵冷却装置或者冷却塔冷却装置。另外,机房14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冷却的场景,例如电子设备运行空间等,并不以此举例为限。
请继续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0为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也即是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为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1000的其中一种具体结构,该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000用于配套机房以为机房降温,也即是将图1所示机房14内温度较高的第一空气冷却降温后再回到机房14内,可以实现机房14的室内空气闭环降温。
本实施例中,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包括换热单元10、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和喷淋冷却单元30。
换热单元10具体设置于新风回路与冷却回路的交汇处。为了方便第一空气(室内进风)和第二空气(室外新风)实现气体到气体冷热交换,换热单元10既可以用于第一空气流通,还可以用于第二空气流通,且第一空气的流通与第二空气的流通相隔离,仅实现热量传递。
更为具体地,换热单元10包括相互独立且紧密交错接触的多个第一风道D1与多个第二风道D2,第一风道D1用于供第一空气的容置和流通,第二风道D2用于供第二空气的容置和流通。当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同时在换热单元10内流通,第一空气的热量可以传递到第二空气,第二空气带走第一空气的热量实现对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其中,第一风道D1与第二风道D2沿着不同方向延伸且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在对应的风道中流通时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更高,从而对第一空气快速降温。第一风道D1与第二风道D2可以采用导热率较高的材质构成,例如为金属或者非金属材质。
喷淋冷却单元30包括循环连通的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喷淋器31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外围,用于朝向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喷淋冷却液。具体地,喷淋器31可设置于换热单元10第二风道D2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本实施例中,喷淋器31具体可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的出风侧,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连通,储液模组32可以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在喷淋器31的入液口与储液模组32的排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喷淋器31可以在第二风道D2的出风侧为第二风道D2进行冷却液喷淋形成湿膜来对第二空气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第二空气与第一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进而提高二者的冷热交换效果。此处的循环泵可以选择无油泵,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储液模组32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存储有冷却液,同时,储液模组32也与第二风道D2连通以回收喷淋器31喷淋的冷却液。可以理解,储液模组32整体是位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沿着重力方向上的底部。第二风道D2排出的第二空气导出处设置有排风口P,本实施例中,排风口P设置于换热单元10与喷淋器31的顶部,在排风口P处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空气流动的风扇。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
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具体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以及压缩机23。
蒸发器21设置于第一空气的出风侧,以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第一空气的温度。蒸发器21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后气化为气态制冷,压缩机23对气态的第一空气进行压缩后转移至冷凝器22中,冷凝器22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再次回到蒸发器21,通过气-液状态转换与第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也即是将气态制冷剂冷凝交换至第二空气中,进而使得气态制冷剂冷凝为液态的制冷剂,并随着第二空气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其中,冷凝器22可以位于第二风道D2附近,再通过风扇将冷凝器22外侧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气体排散至外部环境中。
换热单元10中的两个风道中,通过温度较低的第二空气与温度较高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第一空气进行降温。其中,冷凝器22避让新风回路,即冷凝器22与第二空气的流通不干涉。
压缩机23为了实现蒸发器21与冷凝器22之间的气液流通,蒸发器21向冷凝器22输送气态制冷剂的路径上设置有压缩机23。具体地,压缩机23设置于蒸发器21的出口与冷凝器22的入口之间。压缩机23吸入蒸发器21内的气态制冷剂,对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增加气体的压强后送入冷凝器22。此处的压缩机23具体可以为气悬浮压缩机或普通的压缩机,能够为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中的气态制冷剂提供压缩功能。其中压缩机23可以为无油压缩机,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冷凝器22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为液态制冷剂,并再次送回蒸发器21。
在具体使用中,制冷剂的沸点可以设置为接近露点温度,能够进一步降低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的冷凝温度,起到更高效的蒸发冷却效果,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剂可以为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其中之一。
请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一变更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与图2所示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中,喷淋器31具体可设置于换热单元10第二风道D2(图2)的进风侧,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连通,储液模组32可以为喷淋器31供液。在喷淋器31的入液口与储液模组32的排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喷淋器31可以在第二风道D2(图2)的进风侧为进入第二风道D2(图2)之前的第二空气进行喷淋降温和过滤,有利于提高第二空气与第一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和第二空气的纯净度,进而提高二者的冷热交换效果。此处的循环泵可以选择无油泵,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现对应图2-图3,具体说明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000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对机房14内的第一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的策略需要根据室外温度进行差异化的合理选择。
第一模式,当室外温度(相当于第二空气)低于第一温度,此处的第一温度低于常温,例如15℃。在该第一模式下,启动换热单元10中换热回路并关闭喷淋冷却单元30,将第二空气抽取到换热单元10,第二空气在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内流通。第二风道D2内的第二空气与第一风道D1内的第一空气在换热单元10内发生气体到气体的冷热交换,实现对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在该模式下,机房14排出的第一空气相当于同时经过换热单元10和蒸发器21,但是仅在换热单元10处换热降温。
第二模式,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并低于第二温度,此处的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例如19℃。在该第二模式下,启动换热单元10的换热回路和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关闭喷淋冷却单元30。具体地,将第二空气抽取到换热单元10,第二空气在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内流通。第二风道D2内的第二空气与第一风道D1内的第一空气在换热单元10内发生气体到气体的冷热交换,实现对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同时,启动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蒸发器21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将制冷剂气化并转移到冷凝器22放热冷凝为液态,实现对第一空气进一步的冷却降温。在该模式下,机房14内的第一空气相当于同时经过换热单元10和蒸发器21,且同时受到换热单元10处的换热降温和蒸发器21处的散热降温。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策略模式下,换热单元10可以以大于最小功率、小于最大功率的状态运行。
第三模式,也相当于是湿模式,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启动换热单元10的换热回路、喷淋冷却单元30和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在第二空气抽取到换热单元10,第二空气在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内流通。第二风道D2内的第二空气与第一风道D1内的第一空气在换热单元10内发生气体到气体的冷热交换,实现对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
与此同时,喷淋器31在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中经过喷淋形成湿膜,使得第二空气与湿膜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加湿自室外空气进入的第二空气并降低其温度。加湿并降温后的第二空气通过换热单元10的第二风道D2流通的过程中与第一风道D1中空气通道内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第一空气进行降温。同时,经过热交换的第二空气在风扇的驱动下排至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000之外的环境中。
与此同时,启动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蒸发器21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将制冷剂气化并转移到冷凝器22放热冷凝为液态,进一步实现对第一空气的冷却降温。降温后的第一空气进入图1所示的数据服务器的机房14内部,对机房14内的数据服务器与蓄电池等设备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0为房间级压缩冷却装置2。如图4所示,冷却装置仅包括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图2)和喷淋冷却单元30(图2),而并不包括图2所示换热单元1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具体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以及压缩机23。
蒸发器21设置于第一空气的出风侧,以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蒸发器21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后气化为气态制冷,压缩机23对气态进行压缩后转移至冷凝器22中,冷凝器22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再次回到蒸发器21,通过气体到液体状态转换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其中,冷凝器22可以位于图2所示第二风道D2附近,在通过风扇将冷凝器22外侧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气体排散至外部环境中。
喷淋冷却单元30包括循环连通的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本实施例中,喷淋器3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冷凝器22的周围邻近的位置,例如顶侧。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连通,储液模组32可以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在喷淋器31的入液口与储液模组32的排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未标示)。喷淋器31可以在冷凝器22的顶侧对冷凝器22外表面进行喷淋,以对冷凝器22排出的空气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了冷凝器22对气态的冷凝介质转换为液态的冷凝介质。
储液模组32设置于冷凝器22的底部,存储有冷却液。
请参阅图5,其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0为房间级弗泵冷却装置3。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仅包括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图2)和喷淋冷却单元30(图2),而并不包括图2所示换热单元10。
具体地,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具体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以及压缩机23。
蒸发器21设置于第一空气的出风侧,以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蒸发器21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后气化为气态制冷,压缩机23对气态进行压缩后转移至冷凝器22中,冷凝器22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再次回到蒸发器21,通过气-液状态转换吸收第一空气的热量。其中,冷凝器22可以位于图2所示第二风道D2附近,在通过风扇将冷凝器22外侧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气体排散至外部环境中。
喷淋冷却单元30包括循环连通的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本实施例中,喷淋器31具体可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冷凝器22的周边邻近的位置,例如顶侧。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连通,储液模组32可以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在喷淋器31的入液口与储液模组32的排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喷淋器31可以在冷凝器22的顶侧对冷凝器22外表面进行喷淋,以对冷凝器22排出的空气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了冷凝器22对气态的冷凝介质转换为液态的冷凝介质。
储液模组32设置于冷凝器22的底部,存储有冷却液。
请参阅图6,其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0为冷却塔冷却装置4。如图6所示,冷却装置仅包括换热单元10和喷淋冷却单元30(图2),而并不包括图2所示的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
换热单元10包括供室内空气流通第一风道D1(图2)与供室外空气流通的第二风道D2(图2)。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分别在两个风道D1~D2流通的过程中实现热量交换,换热单元10既可以用于第一空气流通,还可以用于第二空气流通,且第一空气的流通与第二空气的流通相隔离,仅实现热量传递。
喷淋冷却单元30包括循环连通的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喷淋器31具体可设置于换热单元10第二风道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本实施例中,喷淋器31具体可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第二风道的出风侧,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连通,储液模组32可以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在喷淋器31的入液口与储液模组32的排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泵。喷淋器31可以在第二风道出风侧为第二风道进行喷淋形成湿膜来对第二空气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第二空气与第一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进而提高二者的冷热交换效果。此处的循环泵可以选择无油泵,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储液模组32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存储有冷却液,同时,储液模组32也与第二风道连通以回收喷淋器31喷淋的冷却液。
请参阅图7,其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7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包括喷淋器31与储液模组32,其中,储液模组32具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以及第一循环泵327。
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上的底部,以用于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具体地,回收箱321为顶部具有开口,且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的容器,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中。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未标示)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以及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包括回收溢液口3211。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回收溢液口3211用于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由此,冷却液排送管道即为下水管道,也即是回收箱321的回收溢液口3211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较多时可及时排送至下水管道中,防止回收箱321中的冷却液溢出污染冷却装置所在的环境,并保证冷却装置的安全性。
沉淀箱323通过阀门(未标示)和连接管道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自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预设时长,以将回收的冷却液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较为洁净的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
第一入液口3230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以作为沉淀箱323的入液口,用于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上以输出冷却液,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的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沉淀箱323自第二排液口3234输出的冷却液通过阀门最终传输至喷淋器31以对喷淋对象进行喷淋。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未标示),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清洗喷头3231正对于底板且位于整体高度1/10左右的位置。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且多个清洗喷头3231所排列的方式和位置也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以尽可能清洗沉淀箱323更多区域为准。
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即为洁净的冷却液,也即是清洗源与冷却液源相同,均为洁净的水源。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中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沉淀箱323接收冷却液和排出冷却液的液量。
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第二排液口3234与循环箱325之间的阀门、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第二排液口3234与循环箱325、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进而控制沉淀箱323接收冷却液和排出冷却液的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同时,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连接各阀门也可以直接连接到各个阀门,同时对应地控制单元与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第二排液口3234与循环箱325之间的阀门、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的阀门连接,控制单元通过自两个浮子获取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高度,进而控制前述多个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两个浮子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的方式,例如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具体为: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开启,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的连通断开,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防止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液位过高而溢出。
可以理解,第二排液口3234与循环箱325之间、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的控制方式与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的控制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纯净度较高的并用于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以便于循环利用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自沉淀箱323接收经静置沉淀且清洁度较高的冷却液。其中,沉淀箱323相对于回收箱321的距离小于与循环箱325相对于回收箱321的距离。
其中,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排液口3254和第五排液口3253。
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排液口3254分别设置于循环箱325中两个不同侧壁。其中,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阀门与沉淀箱323的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以自沉淀箱323接收较为清洁的冷却液。同时,第三入液口3251还通过另外的阀门与冷却液源连通,以便于循环箱325自冷却液源补充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源为自来水管道中的自来水。
第四排液口3254用于排送输出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通过泵体的抽吸方式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供喷淋器31对喷淋对象执行喷淋。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的底板(未标示),并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一实施例中,循环箱325也可以设置对应的高浮子与低浮子,两个浮子分别设置于循环箱325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三入液口3251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循环箱325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三入液口3251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其中,高浮子与低浮子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现结合图2和图7具体说明储液模组32应用于冷却装置时具体工作配合过程:
步骤700,当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工作于第三模式湿模式时,循环箱325预先存储冷却液。
具体地,循环箱325的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开启的阀门自冷却液源连通获得清洁干净的冷却液,当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阀门,停止自冷却液源连通获得冷却液。
步骤701,启动第一循环泵327,使得第一循环泵327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至喷淋器31中。
步骤702:沉淀箱323中由于液位低于第二浮子3233,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打开,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断开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
步骤703:当沉淀箱323中自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后,控制循环箱325的第三入液口3251与沉淀箱323之间的阀门开启,沉淀箱323中经过静置沉淀后的清洁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以进行循环利用。
步骤704: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在输出至循环箱325后的第二预设时长且沉淀箱323的液位低至第二浮子3233时,循环箱325的第三入液口3251与沉淀箱323之间的阀门关闭,同时沉淀箱323中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的阀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关闭,以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在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后沉淀箱323中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的阀门关闭,同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打开,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在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工作于第三模式湿模式的时间段内,步骤701~步骤704循环执行。
步骤705:当达到预设喷淋清洗的时刻,开启清洗喷头3231连接的阀门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的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和排出含有杂物的冷却液和清洗液。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并非仅采用单一一个箱体结构来执行对喷淋对象喷淋后的冷却液回收、沉淀和循环利用,而是采用回收箱321与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三个独立的箱体结构来执行冷却液回收、沉淀和循环利用,由此在仅需对执行沉淀功能的箱体结构进行自动清洗即可,而无需对其他箱体进行清洗,且配合沉淀箱323还可以定时采用清洗喷头3231自动进行喷洗,有效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操作的便利性,减少了运维负担和成本,并且进一步保证循环使用的冷却液较为清洁,保证了换热单元10以及传输循环路径中各个装置的清洁度,进而保证对机房14中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和安全性。
进一步,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所在位置相对于间接蒸发冷却装置1整体的底部的高度依次降低,也即是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二者距离回收箱321的高度依次增加,以便于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能够依次自动根据高度差的重力作用进行流通分配,而无需借助抽吸泵来传输分配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中冷却液,降低了运维功耗。
可以理解,冷却装置1000应用于房间级压缩冷却装置、房间级弗泵冷却装置或者冷却塔冷却装置时,储液模组32和配合喷淋器31为换热单元10或者机械蒸发冷却单元20提供清洁的循环冷却液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其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8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7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沉淀箱323、循环箱325所在位置相对于冷却装置1000整体的底部的高度基本相同,也即是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相对于回收箱321的距离基本相同。对应地,沉淀箱323和循环箱325之间由于不具有高度差,则采用抽吸泵在预定时段将沉淀箱323中静置沉淀后的清洁冷却液抽吸至循环箱325,以对循环箱325进行冷却液补充,同时便于清洁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具体地,回收箱321为顶部具有开口,且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的容器,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中。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以及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包括回收溢液口3211。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回收溢液口3211用于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由此,冷却液排送管道即为下水管道,也即是回收箱321的回收溢液口3211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
沉淀箱323通过连接管道和阀门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
第一入液口3230通过阀门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在阀门开启时自回收箱321接收自换热单元10喷淋后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的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口3234通过抽吸泵连接于循环箱325。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清洗喷头3231正对于底板且位于整体高度1/10左右的位置。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且多个清洗喷头3231所排列的方式和位置也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以尽可能清洗沉淀箱323更多区域为准。
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本实施例中,清洁液与冷却液相同,也即是清洗源为冷却液源,均为洁净的水。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
两个浮子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具体为: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开启,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的连通断开,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防止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纯净度较高的并用于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与沉淀箱323相对于回收箱321的距离相同。具体地,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五排液口3253和第四排液口3254。
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排液口3254位于循环箱325两个不同的侧壁,本实施例中,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排液口3254位于循环箱325两个相对的侧壁。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抽吸泵与沉淀箱323的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以通过抽吸泵的抽吸自沉淀箱323接收较为清洁的冷却液。同时,第三入液口3251还通过阀门与冷却液源连通,以便于第一循环泵327自冷却液源补充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源为自来水管道中的自来水。
第四排液口3254用于输出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第五排液口3253可以直接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一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还可以设置有溢液口(未示出),溢液口设置于循环箱325的顶部并且与冷却液排送管道连通,当循环箱325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溢液口所在位置,冷却液及时自溢液口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从而防止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溢出。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循环箱325所在位置相对于冷却装置1000整体的底部的高度基本相同,也即是无需沉淀箱323、循环箱325预留高度差,能够较佳地适应于冷却装置1000高度受限的场景。
请参阅图9,其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9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和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8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在回收箱321和沉淀箱323还设置有预沉淀箱328,其中,回收箱321邻近换热单元10的底部设置,而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依次设置,且三者所在位置相对于回收箱321的距离相同,换言之,三者所在位置相对基于冷却装置1000整体的底部的高度基本相同,对应地,预沉淀箱328和沉淀箱323之间采用抽吸泵在预定时段将预沉淀箱328中静置沉淀后的清洁冷却液抽吸至沉淀箱323,以将预沉淀箱328中接收的冷却液抽吸至沉淀箱323中进行静置沉淀。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预沉淀箱328中。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无需具有存储冷却液的功能,故而回收箱的侧壁高度无需较高,进而便于降低储液模组32的布局空间。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以及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包括回收溢液口3211。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预沉淀箱328。回收溢液口3211用于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由此,冷却液排送管道即为下水管道,也即是回收箱321的回收溢液口3211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
预沉淀箱328的入液口(未标示)通过连接管道直接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容置和静置预沉淀,及时回收和预存储冷却液,也即是对灰尘等杂物初步进行沉淀,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通过抽吸泵传输至沉淀箱323。
预沉淀箱328的底板还包括排液口3280,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预沉淀箱328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所述排液口3280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预沉淀箱328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沉淀箱323的入液口通过抽吸泵(未标示)连接预沉淀箱328的排液口(未标示),用于将自预沉淀箱328接收的冷却液再次进行静置沉淀,以再次将冷却液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
第一入液口3230通过抽吸泵连接预沉淀箱328,用于自预沉淀箱328接收回收并预沉淀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用于输出冷却液,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的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预沉淀箱328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本实施例中,清洗液与冷却液相同,也即是清洁源与冷却液源相同,均为洁净的水。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抽吸泵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抽吸泵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是否连通,以及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进而准确控制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量和液位。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
两个浮子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抽吸泵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是否连通,具体为: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抽吸泵开启,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连通,预沉淀箱328中预先静置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继续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抽吸泵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的连通断开,预沉淀箱328中预先静置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防止沉淀箱323中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纯净度较高的并用于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连接沉淀箱323,用于自沉淀箱323接收冷却液。其中,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排液口3254和第五排液口3253。
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排液口3254设置于循环箱325不同的侧壁。其中,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抽吸泵与沉淀箱323的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以通过抽吸泵的抽吸自沉淀箱323接收较为清洁的冷却液。同时,第三入液口3251还通过阀门与冷却液源连通,以便于循环箱325自冷却液源补充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源为自来水管道中的自来水。其中,第三入液口3251连接的抽吸泵或者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还可以通过循环箱325中设置在不同高度的高浮子与低浮子进行控制。循环箱325内的高浮子与低浮子的设置方式与工作原理与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四排液口3254用于排出冷却液至喷淋器31,其中,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第五排液口3253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一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还设置有溢液口(未示出),溢液口设置于循环箱325的顶部并且与冷却液排送管道连通,当循环箱325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溢液口所在位置,冷却液及时自溢液口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从而防止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溢出。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预沉淀箱328预先针对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从而有效提高了循环利用的冷却液的沉淀效率和清洁度。
请参阅图10,其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10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9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三者所在位置相对于冷却装置1000整体的底部的高度依次减小,也即是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三者距离回收箱321的高度依次增加,以通过物理位置的高低通过重力作用自动进行冷却液的传输,而无需设置抽吸泵进行抽吸。对应地,预沉淀箱328和沉淀箱323之间也直接采用阀门在预定时段将预沉淀箱328中静置沉淀后的清洁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间直接采用阀门在预定时段将沉淀箱323中静置沉淀后的清洁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回收箱321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预沉淀箱328中,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无需具有存储冷却液的功能,故而回收箱的侧壁高度无需较高,进而便于降低储液模组32的布局空间。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预沉淀箱328。
预沉淀箱328的入液口(未标示)通过连接管道直接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及时回收和预存储冷却液,也可以灰尘等杂物初步进行沉淀,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通过抽吸泵传输至沉淀箱323。
本实施例中,预沉淀箱328还设置有预沉溢液口3281。预沉溢液口3281设置于预沉淀箱328的顶部,当预沉淀箱328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预沉溢液口3281所在位置,冷却液自预沉溢液口3281排出,从而防止预沉淀箱328中的冷却液溢出。
沉淀箱323的排液口(未标示)通过阀门连接预沉淀箱328,用于将自预沉淀箱323接收的冷却液再次进行静置沉淀,以再次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
第一入液口3230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于预沉淀箱328的排液口,用于自预沉淀箱328接收回收并预沉淀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用于输出冷却液,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的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预沉淀箱328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本实施例中,清洗液与冷却液相同,也即是清洁源与冷却液源相同,均为洁净的水。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不同高度,且连接于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阀门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是否连通,以及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进而准确控制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量和液位。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且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通过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是否连通。
具体地,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阀门打开,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连通,预沉淀箱328回收预沉淀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预沉淀箱328断开连通,预沉淀箱328回收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防止沉淀箱323中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纯净度较高的并用于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连接沉淀箱323,用于自沉淀箱323接收冷却液。其中,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排液口3254和第五排液口3253。
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排液口3254设置于循环箱325不同的侧壁。其中,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阀门与沉淀箱323的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以通过阀门打开后自沉淀箱323接收较为清洁的冷却液。同时,第三入液口3251还通过阀门与冷却液源连通,以便于循环箱325自冷却液源补充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源为自来水管道中的自来水。其中,第三入液口3251连接的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还可以通过循环箱325中设置在不同高度的高浮子与低浮子进行控制。循环箱325内的高浮子与低浮子的设置方式与工作原理与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四排液口3254用于排出冷却液至喷淋器31,其中,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其中,第五排液口3253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一实施例中,循环箱325还设置有溢液口(未示出),溢液口设置于循环箱325的顶部并且与冷却液排送管道连通,当循环箱325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溢液口所在位置,冷却液及时自预沉溢液口3281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从而防止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溢出。
进一步,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预沉淀箱328、沉淀箱323、循环箱325所在位置相对于冷却装置1000整体的底部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便于回收箱321、沉淀箱323、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能够依次自动根据高度差的重力作用进行流通分配,而无需借助抽吸泵来传输分配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中冷却液,从而降低冷却装置1000工作是的维运成本和能耗。
请参阅图11,其为本申请第九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11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7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储液模组32未设置循环箱325,沉淀箱323的排液口直接与第一循环泵327连接,以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喷淋器31,也即是沉淀箱323的排液口直接与喷淋器31连通,便于清洁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较为清洁,自换热单元10回收的冷却液中杂质或者其他异物较少的场景。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第一排液口3210直接连接于沉淀箱323,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沉淀箱32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循环泵327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第三排液口3235、第二入液口3236以及沉淀溢液口3238。
第一入液口3230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上,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的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第一循环泵327,以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第二入液口3236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用于通过阀门与冷却液源连通,以便于沉淀箱323自冷却液源及时补充冷却液。例如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的液量暂时无法满足喷淋器31所需时,可以及时通过第二入液口3236自冷却液源补充冷却液,保证持续、稳定地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进行喷淋。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内部的不同高度,且均连接于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且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通过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开启,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连通,获得自冷却液源提供的冷却液。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连通断开,沉淀箱323停止自冷却液源接收冷却液,防止冷却液溢出。
沉淀溢液口3238设置于沉淀箱323的顶部并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当沉淀箱323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沉淀溢液口3238所在位置,冷却液自沉淀溢液口3238排出,从而防止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溢出。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清洗喷头3231正对于底板且位于整体高度1/10左右的位置。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且多个清洗喷头3231所排列的方式和位置也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以尽可能清洗沉淀箱323更多区域为准。
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本实施例中,清洗液与冷却液相同,也即是清洗源与冷却液源相同,均为洁净的水。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仅需设置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即可完成冷却液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同时使得沉淀箱323能够通过清洗喷头3231自动进行喷洗,保证了沉淀箱323内壁的洁净度,有效防止沉淀箱323排液口与入液口堵塞,同时还保证了冷却液的清洁度,防止冷却液在循环流通过程中污染和堵塞换热单元10与冷却液循环流通的管道,提高冷却液对气体的冷却效率。
请参阅图12,其为本申请第十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12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11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沉淀箱323内部结构不同。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
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沉淀箱32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循环泵327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第三排液口3235、第二入液口3236、第一挡板3237以及第二挡板3239。
第一挡板3237与第二挡板3239分别自沉淀箱323的底板向上延伸并且抵接相对的两个侧壁,且第一挡板3237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3239的高度,从而在沉淀箱323形成三个储液高度不同的储液区。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37与侧壁与底板构成第一储液区LA1,第一挡板3237、第二挡板3239与侧壁与底板构成第二储液区LA2,第二挡板3239与侧壁与底板构成第三储液区LA3。
第一入液口3230对应第一储液区LA1设置,并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以将冷却液排出,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第一循环泵327,以通过第一循环泵327的抽吸作用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
三个第三排液口3235分别对应三个储液区LA1~LA3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并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第二入液口3236对应第一储液区LA1设置于沉淀箱323顶部的一侧壁。本实施例中,沉淀溢液口3238的高度高于第二入液口3236的高度。第二入液口3236用于自冷却液源连通以接收冷却液,以及时补充清洁的冷却液。沉淀溢液口3238用于防止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溢出。例如,当沉淀箱323中存储的冷却液超过沉淀溢液口3238所在位置,冷却液自沉淀溢液口3238排出,从而防止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溢出。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内部的不同高度,且均连接于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以及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且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通过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以及控制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第三排液口3235与冷却液排送管道是否连通,进而控制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量与高度。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打开,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连通以补充冷却液。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断开连通,沉淀箱323停止自冷却液源接收冷却液,防止冷却液溢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区LA1自回收箱321中接收到回收的冷却液中密度较大的杂质可预先进行沉淀并沉降在底部,较为洁净的冷却液漫过第一挡板3237到第二储液区LA2再次静置沉淀,可进一步对冷却液进行沉淀以减少杂质,进一步洁净的冷却液漫过第二挡板3239进入第三储液区LA3,进入第三储液区LA3的冷却液中的杂质再次减少。
清洗喷头3231也对应第一储液区LA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由于第一储液区LA1作为第一级静置沉淀的区域而杂质较多,设置喷淋装置定期进行冲洗。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采用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三排液口3235位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现结合图12说明储液模组32具体工作过程:
步骤1200,当冷却装置1000工作于第三模式湿模式时,沉淀箱323注入冷却液。
具体地,沉淀箱323的第二入液口3236通过开启的阀门自冷却液源连通获得清洁干净的冷却液,冷却液预先进入第一储液区LA1,当冷却液达到第一挡板3237的高度时,冷却液自第一储液区LA1漫入第二储液区LA2,使得第二储液区LA2开始注入冷却液;当冷却液达到第二挡板3239的高度时,冷却液自第二储液区LA2漫入第三储液区LA3,当第三储液区LA3中的冷却液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阀门,停止自冷却液源连通获得冷却液。
步骤1201,启动第一循环泵327,使得第一循环泵327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泵至喷淋器31中。
步骤1202:第一储液区LA1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若沉淀箱323由于液位低于第二浮子3233,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打开,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持续接收冷却液。
步骤1203,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断开连通,沉淀箱323停止自冷却液源接收冷却液。
在冷却装置1000工作于第三模式湿模式的时间段内,步骤1202~步骤1203循环执行。
步骤1204:当达到预设喷淋清洗的时刻开启清洗喷头3231连接的阀门以及第一储液区LA1对应的第三排液口3235连接的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和排出含有杂物的冷却液和清洗液。
本实施例中,仅需采用回收箱321与沉淀箱323即可完成对回收冷却液的沉淀清洁,使得冷却液能够较为洁净的循环利用,同时使得沉淀箱323能够通过清洗喷头3231自动进行喷洗,保证了沉淀箱323内壁的洁净度,有效防止排液口与入液口堵塞,同时还保证了冷却液的清洁度,防止冷却液在循环流通过程中污染和堵塞换热单元10与冷却液循环流通的管道,提高冷却液对气体的冷却效率。
请参阅图13,其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13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8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沉淀箱323通过第二循环泵329连接喷淋器31,同时循环箱325还连接于回收箱321,并且循环箱325也设置有清洗喷头。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可交替分时使用的主、副储液箱,从而在其中之一暂停提供冷却液时,另外一个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进行喷淋。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回收箱321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或者循环箱325中。
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两个排液口,以及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包括回收溢液口3211。其中,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分别位于回收箱321底板的不同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分别对应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的位置,通过阀门分别连接于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回收溢液口3211用于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由此,冷却液排送管道即为下水管道,也即是回收箱321的回收溢液口3211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
沉淀箱32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循环泵327传输至喷淋器31。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第三排液口3235和第二入液口3236。
第一入液口3230通过阀门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用于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以用于排出冷却液,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口3234通过第二循环泵329连接于喷淋器31,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直接与喷淋器31连通。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第二入液口3236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源,用于自冷却液源连通以接收冷却液,从而及时为沉淀箱323补充冷却液。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不同高度,且均连接于第二入液口3236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和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冷却液源是否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且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通过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和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或者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的阀门开启,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连通或者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或者冷却液源中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或者控制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断开连通,或者使得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断开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或者冷却液源中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进而防止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回收箱321中回收到的冷却液,并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直接连接回收箱321,并从回收箱321接收冷却液来提供至喷淋器31。其中,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入液口3256、第五排液口3253、第四排液口3254以及第二清洗喷头3255。
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源,用于自冷却液源连通以接收冷却液,以及时补充冷却液至循环箱325。本实施例中,第三入液口3251位于循环箱325的其中一侧壁。
第四入液口3256通过阀门与回收箱321的第六排液口3212连接,以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四入液口3256位于循环箱325的顶部。在变更实施例中,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入液口3256可以为同一个入液口。
第四排液口3254以用于排出冷却液,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本实施例中,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排液口3254位于循环箱325中不同的两个侧壁。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第五排液口3253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第二清洗喷头3255邻近循环箱325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第二清洗喷头3255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第二清洗喷头3255的数量。可以理解,第二清洗喷头3255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第二清洗喷头3255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循环箱325进行喷洗。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循环箱325也可以设置对应的高浮子与低浮子,两个浮子分别设置于循环箱325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三入液口3251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第四入液口3256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循环箱325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两个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三入液口3251与回收箱321和第四入液口3256与冷却液源是否连通。其中,高浮子与低浮子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主、副储液箱可以按照预设时长自动交替进行工作,也可以在用户依据需要手动进行控制。进一步,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主、副储液箱分时进行工作,以对回收的冷却液并使得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在分时过程中,未输出冷却液至喷淋器31的储液箱可以通过洗喷头进行清洗清洁,进一步保证循环使用的冷却液的清洁度。
请参阅图14,其为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喷淋冷却单元30的具体结构示意。
如图14所示,储液模组32包括相互连接的回收箱321、沉淀箱323、循环箱325以及第一循环泵327。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的结构与图7所示储液模组3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循环箱325还连接于回收箱321。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可交替使用的主、副储液箱,从而在其中之一暂停提供冷却液时,另外一个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喷淋器31提供冷却液进行喷淋。
具体地,回收箱321设置于作为喷淋对象的换热单元10的重力方向的底部,以回收喷淋至喷淋对象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回收箱321正对设置于换热单元10的底部,以接收喷淋在喷淋对象的冷却液。其中,回收箱321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换热单元10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准确回收换热单元10流出的冷却液,同时回收箱321及时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或者循环箱325中。
回收箱321底部的底板包括有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以及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包括回收溢液口3211。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位于回收箱321底板的不同位置,第一排液口3210与第六排液口3212通过阀门连接于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用于将回收的冷却液传输至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回收溢液口3211用于当回收箱321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自来水,由此,冷却液排送管道即为下水管道,也即是回收箱321的回收溢液口3211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
沉淀箱32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回收箱321,用于将回收箱321接收的冷却液进行静置沉淀,以将回收箱321中的灰尘等杂物沉淀至沉淀箱323的底部,并将非底部的经过沉淀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循环箱325。
更为具体地,沉淀箱323包括第一入液口3230、清洗喷头3231、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第二排液口3234和第三排液口3235。
第一入液口3230通过阀门连接回收箱321的第一排液口3210,以用于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
第二排液口3234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侧壁以排出冷却液,且所在位置为整体高度1/10以上的位置,也即是第二排液口3234距离沉淀箱323底部底板(未标示)的距离为沉淀箱323整体高度的1/10以上,由此保证沉淀箱323底部、约沉淀箱323整体高度1/10的容积中沉积的杂物不会随着第二排液口3234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口3234通过阀门连接于循环箱325。
第三排液口3235设置于沉淀箱323底部的底板,以便于较为彻底地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三排液口3235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在需要时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清洗喷头3231邻近沉淀箱323底部设置,用于通过喷淋方式对底部进行喷淋喷洗清洁。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中的清洗喷头3231可以为高压喷淋头,例如可为旋转式喷嘴或者锥形喷嘴的高压喷淋头,也可以为普通花洒式喷嘴。其中,旋转式喷嘴可减少清洗喷头3231的数量。可以理解,清洗喷头3231通过阀门连通于外部的清洗源,在预设时刻开启阀门,使得清洗喷头3231自清洗源接收清洁液对沉淀箱323进行喷洗。所述预设时刻,可为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或者用户手动开启阀门的时刻,其中,用户设定的周期性时刻为每间隔7天的12点~1点时刻。
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分别设置于沉淀箱323的不同高度,且均连接于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第一入液口3230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沉淀箱323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冷却液源是否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3232的高度大于第二浮子3233的高度,也即是第一浮子3232为高浮子,第二浮子3233为低浮子,且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通过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开启与否来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是否连通,和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冷却液源的阀门是否连通。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二浮子3233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并不多,能够继续容置冷却液,第二浮子3233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或者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冷却液源的阀门打开,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连通或者第二入液口3236与冷却液源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或者冷却液源中的冷却液流入沉淀箱323进行静置沉淀,以便于持续稳定的提供至循环箱325。
当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的高度达到第一浮子3232所在高度,表征沉淀箱323所容置的冷却液已达到较高液位,第一浮子3232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之间的阀门关闭,或者控制第一入液口3230与冷却液源的阀门关闭,以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回收箱321断开连通,或者使得第一入液口3230与冷却液源断开连通,回收箱321回收的冷却液或者冷却液源中的冷却液停止流入沉淀箱323,防止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用于存储回收箱321中回收到的冷却液,并传输至喷淋器31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同时连接回收箱321和沉淀箱323,以从二者接收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循环箱325包括第三入液口3251、第四入液口3256、第五排液口3253以及第四排液口3254。
第三入液口3251通过阀门与沉淀箱323的第二排液口3234连接,以自沉淀箱323接收静置沉淀的冷却液。并且第三入液口3251还同时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源,用于自冷却液源连通以接收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三入液口3251位于循环箱325的其中一个侧壁。
第四入液口3256通过阀门与回收箱321的第六排液口3212连接,以自回收箱321接收回收的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四入液口3256位于循环箱325的顶部。可变更地,第三入液口3251与第四入液口3256可以合并为一个入液口。
第四排液口3254用于排出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泵327设置于第四排液口3254,以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泵出并传输至喷淋器31。本实施例中,第四排液口3254与第三入液口3251位于循环箱325中两个不同的侧壁。
第五排液口3253位于循环箱325的底部的底板,以便于将循环箱325中的冷却液排出干净。本实施例中,第五排液口3253通过阀门连接于冷却液排送管道,以便于将沉淀箱323中的冷却液及时、彻底地排送至冷却液排送管道。
循环箱325顶部侧壁的位置还可以包括溢液口(未示出)。溢液口用于当循环箱325中回收的冷却液超过预设液位时及时排出至冷却液排送管道中,也即是循环箱325的溢液口连接至城市下水管道,防止冷却液溢出。
循环箱325也可以设置对应的高浮子与低浮子,两个浮子分别设置于循环箱325中不同高度的位置,且连接于第三入液口3251与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第四入液口3256与沉淀箱323和冷却液源之间的阀门,两个浮子分别用于检测循环箱325中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并且依据冷却液的液位高度来控制三个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三入液口3251与回收箱321、第四入液口3256与沉淀箱323和冷却液源是否连通。其中,高浮子与低浮子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浮子3232与第二浮子3233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储液模组32中的多个阀门可以为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
本实施例中,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主、副储液箱可以按照预设时长自动交替进行工作,也可以在用户依据需要手动进行控制。进一步,沉淀箱323与循环箱325构成主、副储液箱分时进行工作,以对回收的冷却液并使得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在分时过程中,未输出冷却液至喷淋器31的储液箱可以通过洗喷头进行清洗清洁,进一步保证循环使用的冷却液的清洁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对象和喷淋冷却单元,所述喷淋冷却单元包括喷淋器、回收箱和沉淀箱,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喷淋对象的外围且用于朝向所述喷淋对象喷淋冷却液,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喷淋对象的重力方向上的底部且用于回收所述冷却液,所述回收箱具有第一排液口,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沉淀箱包括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喷淋器连通,其中,所述沉淀箱内设有至少一个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邻近所述沉淀箱的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口连接第一浮子与第二浮子,所述第一浮子与所述第二浮子位于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第一浮子所在位置相对于所述沉淀箱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浮子所在位置相对于所述底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浮子用于打开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一浮子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排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喷头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源,所述冷却液源用于自所述冷却装置外部提供冷却液,所述沉淀箱的底板还具有第三排液口,所述第三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排送管道,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用于排送冷却液至所述冷却装置外部;
所述第二排液口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侧壁,所述第二排液口所在位置为所述沉淀箱整体高度1/1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包括抵接于底板与侧壁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沉淀箱内形成三个储液高度不同的第一储液区、第二储液区与第三储液区;
所述沉淀箱还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二入液口,所述第二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于所述冷却液源;
所述清洗喷头对应所述第一储液区且邻近所述沉淀箱底部设置且所述沉淀箱的底板对应所述第一储液区具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冷却液排送管道;
所述第二排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液区对应的侧壁并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两个不同侧壁具有第三入液口与第四排液口,所述三入液口通过阀门与所述沉淀箱的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所述第四排液口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所述循环箱的底板具有第五排液口,所述第五排液口通过阀门所述冷却液排送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冷却液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与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回收箱的所述第一排液口,所述循环箱还包括第四入液口,所述第四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回收箱。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箱还包括第六排液口,所述第六排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位于所述回收箱底部不同位置;
所述沉淀箱的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
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第二入液口通过阀门与所述第六排液口连通,所述循环箱的第四排液口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喷淋器,所述循环箱内邻近底板设置清洗喷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还包括溢液口,所述溢液口位于所述回收箱侧壁的顶部并连通于冷却液排送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预沉淀箱,所述预沉淀箱的入液口连通所述回收箱的所述第一排液口,所述预沉淀箱的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阀门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其中,所述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依次增加。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冷却单元还包括预沉淀箱,所述预沉淀箱的入液口连连通所述回收箱的第一排液口,所述预沉淀箱的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沉淀箱的第一入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循环箱的所述第三入液口,其中,所述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所述循环箱相对于所述回收箱的距离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具有多个第一风道与多个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独立且沿着不同方向延伸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风道用于流通第一空气,所述第二风道用于流通第二空气,其中所述换热单元作为所述喷淋对象。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机械蒸发冷却单元,所述机械蒸发冷却单元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第一空气或者第二空气的出风侧,所述蒸发器内包括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作为所述喷淋对象,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冷凝器并包括气态制冷剂和液态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压缩机并设置于第二空气或者第一空气出风侧,所述冷凝器内包括液态的制冷剂。
CN202321864197.4U 2023-07-14 2023-07-14 冷却装置 Active CN220606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4197.4U CN220606354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4197.4U CN220606354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6354U true CN220606354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4197.4U Active CN220606354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6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97617A1 (en) Chiller
CN208832700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及一体式空调设备
CN108224625A (zh) 数据中心用立管式间接蒸发自然冷却供冷系统
CN111912039B (zh) 一种利用冷凝水对空调外机降温的装置
CN209782878U (zh) 一种热管蒸发冷却式屋顶空调机组
CN220606354U (zh) 冷却装置
CN112944739B (zh) 利用露点温度冷却的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59153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冷量回收装置
CN212657824U (zh) 一种二次制冷的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211715276U (zh) 一种水泵装置及冷凝水处理系统
CN210861487U (zh) 用循环水冷却分体式空调
CN107461907B (zh)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及空调
CN217584935U (zh) 制冷装置及供冷系统
CN203744591U (zh) 一种改良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CN106196222B (zh) 一种改良油烟机
CN212962168U (zh) 一种用于风冷冷水机组的冷凝水能量回收装置
JPS5812508B2 (ja) キユウシユウレイトウソウチ
CN213273165U (zh) 一种车辆用空调冷凝水回收清除装置及轨道车辆
CN211503328U (zh) 一种带有自然冷却的蒸发冷却式压缩冷凝装置
CN211378633U (zh)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CN221076640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8635199U (zh) 一种无排放水的新型节能型分体空调
CN219300997U (zh) 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3168070U (zh) 一种车辆用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1947262A (zh) 基于液冷与蒸发冷却技术相结合的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