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4367U -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4367U
CN220604367U CN202322275301.2U CN202322275301U CN220604367U CN 220604367 U CN220604367 U CN 220604367U CN 202322275301 U CN202322275301 U CN 202322275301U CN 220604367 U CN220604367 U CN 220604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ductor
fiber composite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mul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53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堂
刘焕新
崔锡静
孟益标
梁增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53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4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4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4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包括阵列环绕设置的若干导体部,所述导体部外设置有包络层,所述包络层与导体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包括防护弯部,所述防护弯部与包络层构成防护通道,所述防护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光缆。针对传统电缆对光缆的防护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特殊结构造型的填充件的设计,保证光缆内的光纤在制造、敷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受挤压损坏,保证光纤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一般是将光缆放置在三芯成缆空隙中,并用填充绳填充圆整,但电缆生产过程中会经过多道工序,经常受到挤压弯曲,从而发生光缆折损,最终导致里面光纤不导通,检测无信号。因此需要解决光缆中的光纤在生产过程中损伤折断的问题,也有公司采用放置空心管,再在电缆安装敷设后用专用的吹纤设备把光纤吹到空心管中,但使用的装备价格高,且增加现场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传统电缆对光缆的防护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它利用特殊结构造型的填充件的设计,保证光缆内的光纤在制造、敷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受挤压损坏,保证光纤的完整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包括阵列环绕设置的若干导体部,所述导体部外设置有包络层,所述包络层与导体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包括防护弯部,所述防护弯部与包络层构成防护通道,所述防护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光缆。
可选地,所述填充件还包括扇形体,所述扇形体位于防护弯部的两侧,所述扇形体一侧与包络层内壁匹配贴合。
可选地,所述防护弯部上设置有插件,所述插件外侧与相邻导体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插件的截面宽度自防护弯部向导体部一侧减小。
可选地,所述防护弯部一侧与导体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包络层包括包带,所述包带包绕于导体部、填充件和光缆的外侧,所述包带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层。
可选地,所述包带和外护套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和铠装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包带外侧,所述铠装层包络于隔离层外侧。
可选地,所述导体部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侧包络有导体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外侧包络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屏蔽层外侧包络有金属屏蔽层。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传统电缆对光缆的防护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特殊结构造型的填充件的设计,保证光缆内的光纤在制造、敷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受挤压损坏,保证光纤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包括阵列环绕设置的若干导体部10,所述导体部10外设置有包络层20,所述包络层20与导体部1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填充件30;所述填充件30包括防护弯部31,所述防护弯部31与包络层20构成防护通道32,所述防护通道32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光缆6。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利用特殊结构造型的填充件30的设计,保证光缆6内的光纤在制造、敷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受挤压损坏,保证光纤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光缆6内部包含光纤,光缆6位于包络层20与导体部10之间的间隙内。本实施例中,在间隙内增设有填充件30,填充件30为条状,以适应电缆的结构形状。填充件30包括防护弯部31,防护弯部31与包络层20构成防护通道32,防护通道32内可以容纳至少一条光缆6,可想到的,光缆6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由此,基于本实施例填充件30的结构设置,尤其是防护弯部31的结构设置,填充件30将光缆6保护于防护通道32内,使得光缆6在各工序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保证光缆6中的光纤的完整性,确保信息能完整的传输。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填充件30还包括扇形体33,所述扇形体33位于防护弯部31的两侧,所述扇形体33一侧与包络层20内壁匹配贴合。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防护弯部31两侧设置有扇形体33,扇形体33的一侧与包络层20内壁匹配贴合,以稳固导体部10的排布,并进一步提升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的圆整度。
进一步的,结合上述实施例中防护弯部31的设置,防护弯部31的弯曲结构,可以与导体部10相抵,若干填充件30以间隙位置环绕阵列排布,保证全部导体部10均受到支撑。搭配本实施例中扇形体33的设置,扇形体33与包络层20相抵,由此填充件30可以抵抗导体部10、填充件30和包络层20之间的挤压力,从而提升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对光缆6的保护性,同时也提升了外形圆整度。
实施例3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防护弯部31上设置有插件34,所述插件34外侧与相邻导体部10相抵。为进一步提升结构紧凑性,本实施例在防护弯部31上设置有插件34,插件34向相邻导体部10的接触部位延伸,用以进一步填充导体部10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光缆6的保护性。
实施例4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插件34的截面宽度自防护弯部31向导体部10一侧减小。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改进了插件34的结构形式,插件34的截面宽度自防护弯部31向导体部10一侧逐渐减小,由此可以保证插件34与防护弯部31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同时,插件34上截面尺寸更小的部位可以更好地填充相邻导体部10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好地提升结构强度。
实施例5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防护弯部31一侧与导体部10相抵。本实施例中,防护弯部31向导体部10方向拱起,拱起的防护弯部31与导体部10相抵,用以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升填充件30的结构稳定性,由此提升对光缆6的保护性。
实施例6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包络层20包括包带21,所述包带21包绕于导体部10、填充件30和光缆6的外侧,所述包带21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层22。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包带21和外护套层22之间设置有隔离层23和铠装层24,所述隔离层23设置于包带21外侧,所述铠装层24包络于隔离层23外侧。本实施例中,隔离层23为内护套,起到防护作用。铠装层24的设置也进一步起到了防护效果的提升作用,可想到的,铠装层24可以为钢带或钢丝装层。
实施例8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导体部10包括导体11,所述导体11外侧包络有导体屏蔽层12,所述导体屏蔽层12外侧包络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3,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3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14,所述绝缘屏蔽层14外侧包络有金属屏蔽层15。本实施例中,金属屏蔽层15可选用铜带或铜丝。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环绕设置的若干导体部,所述导体部外设置有包络层,所述包络层与导体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包括防护弯部,所述防护弯部与包络层构成防护通道,所述防护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光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还包括扇形体,所述扇形体位于防护弯部的两侧,所述扇形体一侧与包络层内壁匹配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弯部上设置有插件,所述插件外侧与相邻导体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的截面宽度自防护弯部向导体部一侧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弯部一侧与导体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络层包括包带,所述包带包绕于导体部、填充件和光缆的外侧,所述包带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和外护套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和铠装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包带外侧,所述铠装层包络于隔离层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侧包络有导体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外侧包络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屏蔽层外侧包络有金属屏蔽层。
CN202322275301.2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Active CN220604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5301.2U CN220604367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5301.2U CN220604367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4367U true CN220604367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5301.2U Active CN220604367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4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78728B1 (ko) 전송 능력이 향상된 복합 통신 케이블
US9104006B2 (en) Terminal box for optical fiber and power line composite cable
US7574086B2 (en) Installation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electric power cable and cable structure therefor
AU2014201735B2 (en) Optical fiber and power line composite cable
CN220604367U (zh) 一种光纤复合多芯中压交联电缆
CN216311389U (zh) 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及护套耐火电力电缆
CN114914030B (zh) 一种埋地光电缆
CN216817896U (zh) 一种耐形变铠装绝缘电力电缆
AU2020202803B2 (en) Coaxial cable assembly
CN210896707U (zh) 一种耐拉阻燃阻水电缆
KR101918679B1 (ko) 광복합 케이블
CN220553312U (zh) 一种屏蔽型电力电缆
CN219891920U (zh) 一种同轴接地电缆
CN213242011U (zh) 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防鼠蚁电力电缆
JP2016512017A (ja) 絶縁高電圧電力ケーブルを提供するための管状の絶縁装置、高電圧電力設備、および方法
CN216487467U (zh) 非铠装型中高压复合屏蔽电缆
CN213241985U (zh) 一种环保防水高承压电缆
CN212230120U (zh) 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
CN214476570U (zh) 一种易于敷设的耐扭、耐低温电缆
CN219716534U (zh) 轨道交通用高抗uv阻燃b1级特种电缆
CN220913950U (zh) 抑制热膨胀型2芯差分信号电缆
CN221079667U (zh) 一种高屏蔽性船用电力电缆
CN212694869U (zh) 一种蝶形光单元小基站用阻燃室内外光电混合缆
CN111710461B (zh) 一种天车用耐核辐射的移动电缆
CN216287640U (zh) 一种复合型多芯电梯用扁平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