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4315U - 一种和声功能笛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和声功能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4315U
CN220604315U CN202321429056.XU CN202321429056U CN220604315U CN 220604315 U CN220604315 U CN 220604315U CN 202321429056 U CN202321429056 U CN 202321429056U CN 220604315 U CN220604315 U CN 220604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
hole
sound
blow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90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林
董雪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4290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4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4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4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笛子领域,公开一种和声功能笛,包括:笛身和第一笛塞,笛身的一端为笛头,另一端为笛尾,第一笛塞设置于笛身内部,并将笛身内部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笛身上设置有第一吹孔、第一音孔、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第一吹孔和第一音孔均设置于第一笛塞和笛尾之间,并均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均设置于第一笛塞和笛头之间,并均与第二空间相连通,笛身上对应于第一吹孔和第二吹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定位使用者下嘴唇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能够吹奏出双音,且相对于传统六孔竹笛吹奏难度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和声功能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笛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和声功能笛。
背景技术
笛子是音乐界的代表乐器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笛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六孔竹笛吹奏时只能吹出单音,无法吹出双音,且初学者每次吹奏之前均需要多次调整嘴唇与吹孔之间的位置,才能找准位置吹响笛子,吹奏难度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吹奏出双音,且相对于传统六孔竹笛吹奏难度更小的笛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吹奏出双音,且相对于传统六孔竹笛吹奏难度更小的和声功能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和声功能笛,包括:笛身和第一笛塞,所述笛身的一端为笛头,另一端为笛尾,所述第一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并将所述笛身内部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笛身上设置有第一吹孔、第一音孔、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一音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笛尾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吹孔和所述第二音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笛头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笛身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二吹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定位使用者下嘴唇的凹陷部。
可选地,和声功能笛还包括第二笛塞,所述第二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并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第二笛塞之间,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一音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笛身上还设置有第三吹孔和第三音孔,所述第三吹孔和所述第三音孔均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为弧形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二吹孔之间的距离为0.2cm-0.5cm。
可选地,所述第一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和声功能笛还包括第三笛塞,所述第三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所述第三笛塞用于封堵所述笛尾。
可选地,所述第一音孔的数量为9个,全部所述第一音孔沿所述笛身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且沿所述笛身的轴线自所述第一笛塞至所述笛尾方向9个所述第一音孔依次为六个指按孔、后出音孔、第一前出音孔以及第二前出音孔,所述第一前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前出音孔分别能够充当第四吹孔和第五吹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包括:笛身和第一笛塞,笛身的一端为笛头,另一端为笛尾,第一笛塞设置于笛身内部,并将笛身内部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笛身上设置有第一吹孔、第一音孔、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第一吹孔和第一音孔均设置于第一笛塞和笛尾之间,并均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均设置于第一笛塞和笛头之间,并均与第二空间相连通,笛身上对应于第一吹孔和第二吹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定位使用者下嘴唇的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的第一笛塞将笛身分为能够独立演奏的两部分如此,通过同时向两个吹孔内吹入气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独立演奏的两部分能够同时发声,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不仅能够演奏单音,还能够进行双音和声演奏。另外,通过借助凹陷部,使用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准吹奏位置,凹陷部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笛子的吹奏难度,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吹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的透视图;
图5为图2的主体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和声功能笛;1、笛身;101、第一空间;102、第一空腔;103、第二空腔;104、第一吹孔;105、第二吹孔;106、第二音孔;107、凹陷部;108、第三吹孔;109、第三音孔;110、指按孔;111、后出音孔;112、第四吹孔;113、第五吹孔;114、膜孔;2、第一笛塞;3、第二笛塞;4、第三笛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吹奏出双音,且相对于传统六孔竹笛吹奏难度更小的和声功能笛。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包括:笛身1和第一笛塞2。
具体而言,笛身1的一端为笛头,另一端为笛尾,第一笛塞2设置于笛身1内部,并将笛身1内部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沿笛尾至笛头方向依次设置。
笛身1上设置有第一吹孔104、第一音孔、第二吹孔105和第二音孔106,第一吹孔104和第一音孔均设置于第一笛塞2和笛尾之间,并均与第一空间101相连通,第二吹孔105和第二音孔106均设置于第一笛塞2和笛头之间,并均与第二空间相连通,第一笛塞2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是,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第一吹孔104轴线和第二吹孔105轴线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吹孔104的半径和第二吹孔105的半径做差后得到的差值。
笛身1上对应于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定位使用者下嘴唇的凹陷部107,凹陷部107位于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的一侧,且为了能够同时吹响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例如,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之间的距离为0.2cm-0.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的第一笛塞2将笛身1分为能够独立演奏的两部分,如此,通过同时向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内吹入气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独立演奏的两部分能够同时发声,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不仅能够演奏单音,还能够进行双音和声演奏。
2、当使用者的下嘴唇置于凹陷部107内时,使用者的嘴唇正好对准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凹陷部107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同时吹响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降低了双音演奏难度,同时在演奏单音时,使用者可以参照凹陷部107的位置快速找准位置,单音演奏难度也大大降低。通过借助凹陷部107,使用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准吹奏位置,凹陷部107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笛子的吹奏难度。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吹响第二吹孔105,和声功能笛100还包括第二笛塞3,第二笛塞3设置于笛身1内部,并将第二空间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腔102和第二空腔103,第一空腔102位于第一笛塞2和第二笛塞3之间,第一吹孔104和第一音孔均与第一空腔102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笛身1上还设置有第三吹孔108和第三音孔109,第三吹孔108和第三音孔109均与第二空腔103相连通。如此,使用者还可利用第二笛塞3至笛头的空间进行演奏,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和声功能笛100功能更为多样。传统六孔竹笛,笛塞至笛头之间的空间,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第一笛塞2至笛头之间的空间,仅起到装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更进一步地,第三音孔109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为2-4个。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图1-图5中第三音孔109的数量具体为3个,全部第三音孔109的布置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能够方便使用者演奏即可,图1-图5中四个第三音孔109的布置方式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同一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分别控制四个第三音孔109。各个第三音孔109的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全部第三音孔109的直径无需相等。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吹孔104的轴线和第二吹孔105的轴线相平行,第一吹孔104的轴线和第二吹孔105的轴线均与笛身1的轴线相交,并均与笛身1的轴线相垂直,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吹孔104的半径等于第二吹孔105的半径。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了更好地与使用者的下嘴唇相贴合,凹陷部107为弧形凹陷部。进一步地,笛身1采用竹管制成,通过磨削的方式在笛身1上成形凹陷部107。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第一音孔的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全部第一音孔的直径无需相等。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吹响第一吹孔104,如图4所示,和声功能笛100还包括第三笛塞4,第三笛塞4设置于笛身1内部,第三笛塞4用于封堵笛尾。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图1-图5中第一音孔的数量为9个,全部第一音孔沿笛身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指按孔110、后出音孔111、第一前出音孔以及第二前出音孔均属于第一音孔,沿笛身1的轴线自第一笛塞2至笛尾方向9个第一音孔依次为六个指按孔110、后出音孔111、第一前出音孔以及第二前出音孔,第一前出音孔和第二前出音孔分别能够充当第四吹孔112和第五吹孔113。进一步地,图1-图5中最靠近第一笛塞2的第一音孔与第一笛塞2之间还设置有与第一空间101相连通的膜孔114,且膜孔114通过笛膜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的长度与传统六孔竹笛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的膜孔114、六个指按孔110、后出音孔111以及第一前出音孔的布置位置分别与传统六孔竹笛膜孔114、六个指按孔110以及第一前出音孔的布置位置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省略了第二后出音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后出音孔111的直径为传统六孔竹笛第一后出音孔直径的1-2-1.3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第一前出音孔的直径为传统六孔竹笛第一前出音孔直径的1-2-1.3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第二前出音孔的直径为传统六孔竹笛第二前出音孔直径的1-2-1.3倍。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前出音孔的位置相对于传统六孔竹笛第二前出音孔的位置沿着笛身1的轴线朝向笛尾方向移动1cm-2cm。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六孔竹笛包括笛身1,笛身1的两端分别为笛头和笛尾,笛身1内部设置有笛塞,沿笛身1的轴线自笛塞至笛尾方向,笛身1上依次开始有吹孔、膜孔114、六个指按孔110、第一后出音孔111、第二后出音孔111、第一前出音孔和第二前出音孔。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音孔10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为2-5个,全部第二音孔106的布置方式,同样只要能够方便使用者演奏即可,在这里不作限制。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图1-图5中第二音孔106的数量为四个。各个第二音孔106的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全部第二音孔106的直径无需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和声功能笛100的演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同时吹响第一吹孔104和第二吹孔105,并用双手分别控制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106的启闭来进行和声双音演奏;
第二,单独吹响第一吹孔104,并用控制第一音孔启闭,来进行演奏,需要说明的是,该演奏方式与传统六孔竹笛的演奏方式相同;
第三,单独吹响第二吹孔105,并控制第二音孔106启闭,来进行演奏;
第四,利用大拇指封堵笛头,单独吹响第三吹孔108,并控制第三音孔109启闭,来进行演奏;
第五,单独吹响第五吹孔113,并控制第一吹孔104和其它位置的第一音孔启闭,来进行演奏;
第六,单独吹响第六吹孔,并控制第一吹孔104和其它位置的第一音孔启闭,来进行演奏。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采用何种指法进行演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编排,且演奏指法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重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包括:笛身和第一笛塞,所述笛身的一端为笛头,另一端为笛尾,所述第一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并将所述笛身内部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笛身上设置有第一吹孔、第一音孔、第二吹孔和第二音孔,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一音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笛尾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吹孔和所述第二音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笛头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笛身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二吹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定位使用者下嘴唇的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笛塞,所述第二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并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相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笛塞和所述第二笛塞之间,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一音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笛身上还设置有第三吹孔和第三音孔,所述第三吹孔和所述第三音孔均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弧形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孔和所述第二吹孔之间的距离为0.2cm-0.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笛塞,所述第三笛塞设置于所述笛身内部,所述第三笛塞用于封堵所述笛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孔的数量为9个,全部所述第一音孔沿所述笛身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且沿所述笛身的轴线自所述第一笛塞至所述笛尾方向9个所述第一音孔依次为六个指按孔、后出音孔、第一前出音孔以及第二前出音孔,所述第一前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前出音孔分别能够充当第四吹孔和第五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声功能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音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CN202321429056.X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和声功能笛 Active CN220604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056.XU CN22060431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和声功能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056.XU CN22060431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和声功能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4315U true CN220604315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9056.XU Active CN22060431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和声功能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4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04315U (zh) 一种和声功能笛
CN116665621A (zh) 一种和声功能笛
CN203192380U (zh) 全金属双重弧形口哨笛
CN215069191U (zh) 一种六指多孔半音笛
CN206363749U (zh) 可调音高及音准的印第安笛
CN207818168U (zh) 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
CN206115995U (zh) 一种反向主调音管结构
CN206340331U (zh) 多管印第安笛
KR100451632B1 (ko) 오카리나 악기
CN201229764Y (zh) 自然指序十一孔吹管乐器
CN100514443C (zh) 调频竹笛
CN219676881U (zh) 一种薄孔竹笛
CN205158894U (zh) 高、低八度的高低音葫芦丝及低两个八度的贝司葫芦丝
CN211604656U (zh) 笛塞及口袋笛
JP2002132253A (ja) 横 笛
CN220584910U (zh) 一种新按孔序列的低音竹笛
CN209928959U (zh) 自然音域拓宽半音的九孔竹笛
CN204516329U (zh) 一种带笛头十孔管
CN216212292U (zh) 萧笛
CN109243410B (zh) 一种多功能乐器
CN216249969U (zh) 加键埙
CN213635326U (zh) 一种多层复式防碰撞单簧管
CN100527221C (zh) 巴芦笛
CN105529013A (zh) 新型十三孔陶笛
CN209822264U (zh) 自然音域拓宽小三度的九孔竹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