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9154U -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9154U
CN220599154U CN202322064666.0U CN202322064666U CN220599154U CN 220599154 U CN220599154 U CN 220599154U CN 202322064666 U CN202322064666 U CN 202322064666U CN 220599154 U CN220599154 U CN 220599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integrated
bar
bars
cros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46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铁成
王依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646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9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9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9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包括一体化模板、钢筋内支架和纵向钢筋,每个钢筋内支架分别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底横杆、顶横杆和两个侧竖杆,在底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在顶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分别在各卡槽内套装有纵向钢筋;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又分别在一体化模板的端面设置有穿孔,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插装于一体化模板的相应穿孔内,同时,分别在各螺纹插头的外端安装有螺母。该方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快速组装,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一体化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现场施工方式通常涉及临时架设模板和扎钢筋笼等工序步骤,这些方式可能存在以下弊端主要体现在施工周期长和工作量大的问题,现场临时架设模板和扎钢筋笼需要逐步进行,涉及多个施工阶段,导致施工周期较长,影响工程进度,临时架设模板和扎钢筋笼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增加了施工工作量。由于临时架设模板和扎钢筋笼是一项手工操作,施工效率较低,耗时较多,现场施工涉及到许多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模板的尺寸和角度难以精确控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由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一体化模型是指一种综合钢筋和模板的构造。这种模型通常采用预制钢筋和模板构件,使得在现场施工时,可以更加便捷地组装和固定钢筋和模板。这样的模型可以用于浇筑混凝土时提供结构支撑和定位,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通常,在建筑设计软件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可以同时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和相互作用,以便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建筑结构的性能。
然而,现有的钢筋一体化模板仍然存在问题,例如,现有的钢筋一体化模板的组装过程可能相对复杂,需要现场进行焊接、固定和拆卸等操作,这增加了施工的工作量和时间;由于现有模板的组装过程较为繁琐,可能导致施工效率较低,特别是在大规模建筑项目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由于现有模板可能需要在现场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组装,因此可能存在尺寸、角度和质量方面的差异,导致模板的标准程度不高;现有模板的连接方式可能不够牢固,导致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可能出现移位或变形,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由于现有模板的组装方式,可能导致模板在拆卸后难以重新使用,增加了建筑废料的产生;由于现有模板的组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可能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
由于虽然现有的钢筋一体化模板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建筑施工过程,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模板在进行临时搭建时存在施工工作量、效率低和标准程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快速组装,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1是:采用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包括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多个用于连接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的钢筋内支架,以及固定套装于各钢筋内支架相应卡槽中的多根沿纵向分别的纵向钢筋,每个钢筋内支架分别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底横杆、顶横杆和两个侧竖杆,在底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在顶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分别在各卡槽内套装有纵向钢筋;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又分别在一体化模板的端面设置有穿孔,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插装于一体化模板的相应穿孔内,同时,分别在各螺纹插头的外端安装有固定螺母。
优选地,分别在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中部,设置有下侧中部卡槽和上侧中部卡槽,用于套装上下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
优选地,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中部内侧,设置有侧边中部卡槽,用于套装侧竖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
优选地,每个侧竖杆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的弯头,且各弯头弯曲方向向外,从而各弯头的端部能够支撑在相应的一体化模板的内壁上。
优选地,分别在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螺纹插头内外侧,套装有垫片。
方案2是:采用一种模板的钢筋内支架,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底横杆、顶横杆和两个侧竖杆,在底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在顶横杆与两侧的侧竖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安装有固定螺母。
优选地,钢筋内支架包括分别在所述底横杆和顶横杆的中部,设置有下侧中部卡槽和上侧中部卡槽,用于套装上下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
优选地,钢筋内支架包括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中部内侧,设置有侧边中部卡槽,用于套装侧竖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
优选地,钢筋内支架包括每个侧竖杆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的弯头,且各弯头弯曲方向向外,弯头长度小于螺纹插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以上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快速组装,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这使得该方案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的组合结构,使施工过程更加简化和高效。工厂内预装配标准化构件,减少了现场搭建和拆除的时间,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2. 降低施工工作量:相较于传统模板搭建,采用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可以减少组装和拆除的工作量,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3. 提高施工质量: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在工厂内装配,确保了构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可以避免现场施工误差,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
4. 可重复使用:由于模板和支架采用标准化设计和装配,可以轻松拆卸并重复使用。这降低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保。
5. 提高安全性: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的牢固连接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减少因施工结构不稳定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6. 提高建筑质量:通过确保钢筋内支架和纵向钢筋的稳定性,可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提高了建筑物整体质量。
7. 经济效益:采用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虽然在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由于其可重复使用性和施工效率提高,长期来看,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一体化模板实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钢筋内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一体化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钢筋内支架100;纵向钢筋200;一体化模板300;底横杆1;顶横杆2;侧竖杆3;弯头4;下部螺纹插头5;上部螺纹插头6;下侧边缘卡槽7;上侧边缘卡槽8;下侧中部卡槽9;上侧中部卡槽10;焊接部11;侧边中部卡槽12;固定螺母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主要针对目前采用模板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现有模板在进行临时搭建时存在施工工作量、效率低和标准程度低的问题,通过改进采用一种如图1所示组合结构形式,其主要包括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300,多个用于连接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的钢筋内支架100,以及固定套装于各钢筋内支架100相应卡槽中的多根沿纵向分别的纵向钢筋200。
具体地,每个钢筋内支架100分别包括底横杆1、顶横杆2和侧竖杆3等。如图2所示,分别在横置的底横杆1和顶横杆2之间的两侧,连接有侧竖杆3,其中,每个侧竖杆3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的弯头4,且各弯头弯曲方向向外,各上下弯头分别与底横杆1和顶横杆2并列平行地焊接在一起,如图2中的焊接部11。
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分别在一体化模板300的端面设置有穿孔,如图3所示,位于两侧一体化模板300之间的内支架,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插装于一体化模板的相应穿孔内,同时,分别在各螺纹插头的外端安装有螺母。
从图2中可知,设计使弯头4长度小于螺纹插头的长度,从而各弯头的端部能够支撑在相应的一体化模板300的内壁上。当个螺纹插头分别安装螺母后,螺母压迫在一体化模板的外侧壁,而各弯头的端部分别支撑在一体化模板的内侧壁,从而确保模板被夹紧固定。另外,还可以考虑分别在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螺纹插头内外侧,套装有垫片,从而外侧的螺母通过外垫片支撑在一体化模具的外表面,内侧的弯头通过内垫片支撑在一体化模具的内表面。
在底横杆1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7,在顶横杆2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8,分别在各卡槽内套装有纵向钢筋200。图2中可知,分别在底横杆1两侧竖向焊接有短立柱,在短立柱与侧竖杆之间形成了下侧边缘卡槽7;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3内侧,焊接横端横柱(直线形或L形),两侧的端横轴与相邻的侧竖杆之间形成了上侧边缘卡槽8。
同时,其他实施例可进一步分别在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中部,设置有下侧中部卡槽9和上侧中部卡槽10,用于套装上下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如图2中,在底横杆1的中部平行焊接有两根中部的端竖杆,该相邻的端竖杆之间形成了下侧中部卡槽9;在顶横杆2的中部焊接有L形杆,在L形杆与顶横杆之间的区域形成了上侧中部卡槽10。
同时,其他实施例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3中部内侧,设置有侧边中部卡槽12,用于套装侧竖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如图2中,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3内侧,焊接有L形杆,在两侧L形杆与相应的侧竖杆之间区域,形成了侧边中部卡槽12。
以上部件钢筋内支架100、纵向钢筋200和一体化模板300分别在工厂车架支座完成,其中,钢筋内支架100和一体化模板300可在工厂内装配形成标准件,也可以通过现场快速标准组装。从而实现了部件标准生产,能降低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上述结构方案中,利用多个钢筋内支架100作为支撑,不仅能够确保模板内部的多根钢筋位置固定且稳定,而且能够牢固地连接两侧一体化模板,使得整体形成稳定结构。
上述方案旨在解决传统模板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以下是使用该方案的步骤:
1. 工厂内装配:
钢筋内支架100和一体化模板300在工厂内进行装配。这意味着预先加工和组装这些部件,以形成标准化的构件。
在工厂内,钢筋内支架100的底横杆1、顶横杆2和侧竖杆3被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筋内支架100。
各个钢筋内支架100内的纵向钢筋200被放置在相应的卡槽中,固定在钢筋内支架100内。
一体化模板300的内支架在工厂内与螺纹插头相匹配的穿孔进行套装。
2. 现场组装:
一体化模板300和钢筋内支架100通过螺纹插头和螺母在现场进行组装。
在现场,各个钢筋内支架100被插入一体化模板300的穿孔中,并用螺母进行固定。确保螺母压迫一体化模板300的外侧壁,而各弯头4的端部支撑在一体化模板300的内侧壁,实现模板的夹紧固定。
3. 额外支撑结构:
在底横杆1和顶横杆2之间,设计了下侧边缘卡槽7,并在其中套装纵向钢筋200。同时,在顶横杆2和侧竖杆3之间,设置了上侧边缘卡槽8,并在其中套装纵向钢筋200。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中部设置下侧中部卡槽9和上侧中部卡槽10,用于套装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同样,在两侧的侧竖杆3中部内侧设置了侧边中部卡槽12,并在其中套装纵向钢筋200。
4. 使用步骤: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将一体化模板300和钢筋内支架100组装好后,放置在建筑结构的相应位置。
确保钢筋内支架100与一体化模板300牢固连接,并确保纵向钢筋200在相应的卡槽中固定稳定。
使用该一体化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或其他建筑施工工作。
在施工完成后,可以轻松拆卸和重复使用一体化模板和钢筋内支架,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这种钢筋一体化模板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建筑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预先在工厂内装配部件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施工质量和可重复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不排除在各卡槽的槽口,套装有塑料支撑部件或封口部件等形式。

Claims (9)

1.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300),多个用于连接左右两侧一体化模板的钢筋内支架(100),以及固定套装于各钢筋内支架(100)相应卡槽中的多跟沿纵向分别的纵向钢筋(200),每个钢筋内支架(100)分别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底横杆(1)、顶横杆(2)和两个侧竖杆(3),在底横杆(1)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7),在顶横杆(2)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8),分别在各卡槽内套装有纵向钢筋(200);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又分别在一体化模板(300)的端面设置有穿孔,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插装于一体化模板的相应穿孔内,同时,分别在各螺纹插头的外端安装有固定螺母(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中部,设置有下侧中部卡槽(9)和上侧中部卡槽(10),用于套装上下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3)中部内侧,设置有侧边中部卡槽(12),用于套装侧竖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每个侧竖杆(3)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的弯头(4),且各弯头弯曲方向向外,从而各弯头的端部能够支撑在相应的一体化模板(300)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螺纹插头内外侧,套装有垫片。
6.一种模板的钢筋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底横杆(1)、顶横杆(2)和两个侧竖杆(3),在底横杆(1)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下侧边缘卡槽(7),在顶横杆(2)与两侧的侧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侧边缘卡槽(8),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螺纹插头,各螺纹插头分别匹配安装有固定螺母(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底横杆(1)和顶横杆(2)的中部,设置有下侧中部卡槽(9)和上侧中部卡槽(10),用于套装上下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两侧的侧竖杆(3)中部内侧,设置有侧边中部卡槽(12),用于套装侧竖杆中心位置的纵向钢筋(2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侧竖杆(3)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的弯头(4),且各弯头弯曲方向向外,弯头(4)长度小于螺纹插头的长度。
CN202322064666.0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Active CN220599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4666.0U CN22059915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4666.0U CN22059915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9154U true CN220599154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8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4666.0U Active CN22059915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9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4672B (zh) 一种剪力墙全钢大模板阴角处安装施工方法
CN112796514A (zh) 一种砌体转角构造柱模板定型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067383B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柱混凝土浇筑密实型组合式模板
CN20544445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莲藕梁钢筋定位板
CN205530957U (zh) 一种非标准剪力墙的标准化预制构件
CN220599154U (zh) 一种钢筋一体化模板及其钢筋内支架
CN102400552B (zh) 边梁上口防涨模加固装置
CN109208823A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内置钢箱式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生产工艺
CN206397000U (zh) 卷边槽形型材及建筑梁结构
CN108678268B (zh) 一种砌块模具及基于bim的预制成品砌块施工方法
CN20997571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
CN208122294U (zh) 加固构件装置
CN209482588U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内置钢箱式钢管约束混凝土柱
CN113026967A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的侧墙与底板的连接节点
CN208996473U (zh) 一种架设预制板的支撑体
CN107060175B (zh) 一种内龙骨外模板装配楼面结构
CN212153904U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结构
CN220848728U (zh) 一种异形梁支模的定型化角钢支撑加固构件
CN204081138U (zh) 一种厚板十字形钢板剪力墙柱
CN202073077U (zh) 进水口渐变段可装配式模板钢管支撑架
CN211775723U (zh) 一种剪力墙加固组件
CN219118780U (zh) 一种用于固定后浇带模板的支模装置
CN214574619U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的梁梁预制连接结构
CN217326469U (zh) 墙式摩擦型阻尼器可调式定型模板
CN218970616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