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8476U -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8476U
CN220588476U CN202321928956.9U CN202321928956U CN220588476U CN 220588476 U CN220588476 U CN 220588476U CN 202321928956 U CN202321928956 U CN 202321928956U CN 220588476 U CN220588476 U CN 220588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bracing piece
supporting rod
fold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89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李俏
刘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zhou Yuzha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zhou Yuzha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zhou Yuzha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zhou Yuzha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89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8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8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8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杆的表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表面与连接块的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该应急救灾用折叠床,设置调节机构,能够达到调节患者不同角度睡姿的目的,能够满足受伤人员对不同角度睡姿的要求,从而增加受伤人员的舒适度,从而无需借助外界工具调整受伤人员的睡姿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为了方便和节省体积空间,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它方便实用,存放方便,当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时,会使用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对受伤人员进行支撑。
现有的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受伤人员被放置在折叠床上时,只能保持平躺的状态,长时间的平躺,会导致受伤人员身体的不适,降低了受伤人员的舒适度,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对受伤人员的睡姿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不便于改变受伤人员睡姿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杆的表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表面与连接块的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于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转动柱的表面与限位杆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连接板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连接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内壁于连接板的内壁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通设置第一支撑腿,通过第一螺栓使第一支撑腿与连接板相互连接,能够对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壁于转动板的内壁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内壁于第三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放置块,当第三支撑杆的转动角度处于水平位置,第三支撑杆的表面会放置块的内壁相互接触,从而能够对第三支撑杆进行支撑,同时能够增加第三支撑杆水平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杆的表面与第三支撑杆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达到调节患者不同角度睡姿的目的,能够满足受伤人员对不同角度睡姿的要求,从而增加受伤人员的舒适度,从而无需借助外界工具调整受伤人员的睡姿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第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第二立体图。
其中:1、第一支撑杆;2、调节机构;201、连接块;202、转动块;203、转动孔;204、转动柱;205、限位杆;206、限位板;207、限位槽;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挡块;6、连接板;7、转动杆;8、第一支撑腿;9、第一螺栓;10、转动板;11、第二支撑腿;12、第二螺栓;13、放置块;14、支撑垫;15、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包括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2;
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块201,连接板6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第三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202,转动块202的表面与连接块201的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203,转动孔2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04,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05,第三支撑杆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06,限位板206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7,限位槽207的数量为若干个,限位槽207的内壁于限位杆205的表面滑动连接。
具体的,转动柱204的表面与限位杆205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块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块5,能够对转动柱20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转动柱204移动出转动孔203的内腔,导致第三支撑杆4与第一支撑杆1取消连接,同时能够阻止限位板206发生滑动,导致限位板206取消与限位杆205的连接,对限位板206滑动距离进行限位。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表面与连接板6的内壁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6,能够使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相互连接,通过转动柱204对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使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发生转动,从而能够使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相互折叠。
具体的,连接板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8,第一支撑腿8的内壁于连接板6的内壁通过第一螺栓9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腿8,通过第一螺栓9使第一支撑腿8与连接板6相互连接,能够对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连接处进行支撑。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1的内壁于转动板10的内壁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支撑腿11,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杆1与第三支撑杆4之间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之间的稳定性,通过与第一支撑腿8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放置块13,放置块13的内壁于第三支撑杆4的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块13,当第三支撑杆4的转动角度处于水平位置,第三支撑杆4的表面会与放置块13的内壁相互接触,从而能够对第三支撑杆4进行支撑,同时能够增加第三支撑杆4水平位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杆3的表面与第三支撑杆4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垫14,支撑垫14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垫14,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放置槽15,能够使支撑垫14与连接板6或连接块201之间相互摩擦,造成支撑垫14发生损坏。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患者放置在支撑垫14的顶部,当患者需要调整睡姿时,使用者转动第三支撑杆4,通过第三支撑杆4的转动带动转动柱204在转动孔203的内腔进行转动,通过连接块201对转动柱20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使第三支撑杆4进行转动,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时,使用者转动限位板206,使限位槽207与限位杆205进行连接,限位槽207的开口小于限位槽207的底部,从而能够使限位板206与限位杆205连接时,防止限位杆205滑出限位槽207的内腔,从而达到了调节睡姿角度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包括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2);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块(201),所述连接块(201)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所述第三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202),所述转动块(202)的表面与连接块(201)的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203),所述转动孔(2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04),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05),所述第三支撑杆(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06),所述限位板(206)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7),所述限位槽(207)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限位槽(207)的内壁与限位杆(205)的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204)的表面与限位杆(205)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表面与连接板(6)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8),所述第一支撑腿(8)的内壁与连接板(6)的内壁通过第一螺栓(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1),所述第二支撑腿(11)的内壁与转动板(10)的内壁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放置块(13),所述放置块(13)的内壁与第三支撑杆(4)的表面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杆(3)的表面与第三支撑杆(4)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垫(14),所述支撑垫(14)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5)。
CN202321928956.9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Active CN220588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8956.9U CN2205884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8956.9U CN2205884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8476U true CN22058847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8956.9U Active CN2205884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8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748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0893139A (zh) 护理床
CN220588476U (zh) 一种应急救灾用折叠床
CN214632664U (zh) 一种妇科用病床
CN108685650A (zh) 一种适用于痔疮手术患者的可升降病床
CN216455871U (zh) 一种免拆卸截石位架腿床
CN215994542U (zh) 一种可调节护栏高度的老年护理病床
ES2361577T3 (es) Cama médica con traslación lateral.
CN209032930U (zh) 一种分段式电动起立床
CN111956419A (zh) 一种可移动可翻转床板的病床
CN112168540A (zh) 一种方便调整病人姿势的移动式急诊科用护理床
CN206880801U (zh) 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
CN216908390U (zh) 一种轨道式护栏
CN220002165U (zh) 一种改良的医用病床桌
CN215779319U (zh) 一种便于躺靠护理床
CN211985991U (zh) 一种具有对接机构的床椅分体式护理床
CN211460920U (zh) 一种内科护理床
TWI842237B (zh) 多形態體重計
CN204971767U (zh) 一种便携式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CN21657053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疗病床
CN213759042U (zh) 一种组合一体式护理床轮椅
CN219071023U (zh) 一种多功能床
CN211356363U (zh) 护理床
CN114209512B (zh) 用于儿童康复护理的床式站立架
CN220898967U (zh) 一种具有托盘支撑结构的护理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