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4745U - 一体化报警围网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报警围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4745U
CN220584745U CN202322265777.8U CN202322265777U CN220584745U CN 220584745 U CN220584745 U CN 220584745U CN 202322265777 U CN202322265777 U CN 202322265777U CN 220584745 U CN220584745 U CN 220584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sensor
cross beam
signal
upright po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57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E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E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E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E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57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4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4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包括沿防护区域边界间隔设置的多根立柱,立柱顶端均设有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包括固定支架、感应框架体、传感器,相邻两根立柱的底端通过下横梁连接,立柱的顶端与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底座形成垂直方向的连接,相邻两根立柱顶端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对接部通过上横梁形成水平方向的连接,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根立柱组成的框架内设有防剪断围网;基于防剪断围网在重力方向上的倾斜变化,使得存在间隙配合的感应框架体、固定支架产生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被传感器所感应。本发明通过优化传感器设计,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减少误报和漏报。

Description

一体化报警围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围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报警围网。
背景技术
电子围栏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的边界保护系统,它可以用来监控和控制特定区域的进出,应用于多种场景,包括家庭安防、工地保护、军事设施保护等,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围栏由电子围栏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前端探测围栏包括杆及金属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电子围栏主机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报警中心。
电子围栏主机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警报系统组成。传感器部署在围栏周围或需要保护的区域,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用于探测有无人或物体进入或离开围栏区域。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响应,如触发警报、发送通知等。警报系统用于及时警示安全人员或系统管理者。
目前电子围栏存在的问题包括:误报和漏报。传感器对外界振动或冲击非常敏感,因此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如风吹、车辆经过等,导致误报。另一方面,如果传感器设置不当或受到损坏,可能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到真正的入侵事件,造成漏报。外部干扰:外界环境因素如大风、地震等也可能对震动电子围栏产生影响,导致误报或漏报的问题。这些干扰信号可能与入侵信号相似,增加了围栏系统的识别难度。虚假感知:电子围栏对于一些外部振动如动植物或其他物体碰撞围栏时也会产生信号,可能误认为是入侵行为,从而引发虚假感知。
此外,电子围栏用于边界保护,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场景中,如地形复杂的区域,如何实现快速安装,且保证安装后不影响传感器的探测,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体化报警围网,通过优化传感器设计,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减少误报和漏报。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包括沿防护区域边界间隔设置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均设有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所述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包括固定支架、感应框架体、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底座、设于底座上的中间支座,所述感应框架体包括安装部、位于安装部底端的套接部、以及设于套接部两侧的对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中间支座外侧,所述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传感器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中间支座顶端、所述安装部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套设于所述中间支座外侧的所述感应框架体的套接部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相邻两根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下横梁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底座形成垂直方向的连接,相邻两根立柱顶端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对接部通过上横梁形成水平方向的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根立柱组成的框架内设有防剪断围网;由三根所述立柱形成报警围网的最小组成单元,在该最小组成单元中,位于中间立柱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配置有控制器作为主传感单元,位于两侧立柱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作为副传感单元;基于防剪断围网在重力方向上的倾斜变化,使得存在间隙配合的所述感应框架体、固定支架产生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被所述传感器所感应;所述主传感单元中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延长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信号延长线一端与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从副传感单元穿出,经所述上横梁内部,再进入所述主传感单元内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支座、套接部均为中空的方体结构,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外接线盒开口,所述中间支座上对应所述外接线盒开口设有内接线盒开口;所述控制器经所述外接线盒开口、内接线盒开口安装至所述主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为方形框架,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对接部连接处为通孔结构,所述上横梁为中空的方管结构,所述上横梁插入所述对接部方形框架内并通过固定件形成连接,所述中间支座顶端设有穿线孔,所述中间支座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对应通孔结构设有对接口;所述主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穿线孔供所述信号传输线穿过,用于实现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副传感单元中间支座的穿线孔供所述信号延长线穿过,且所述信号延长线一端与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依次经副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对接口、套接部的通孔结构、对接部穿出,经所述上横梁进入所述主传感单元的对接部、套接部的通孔结构、中间支座对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模数转换模块、报警输出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报警器;所述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每个防剪断围网的开关量报警模块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传感器感应得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模块输入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经报警输出电路与报警器相连。
进一步地,多个最小组成单元的控制器与人体引力分析主控板相连,所述人体引力分析主控板包括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直流电源、RS485转网口模块,所述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通过电源信号复合线连接有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所述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用于接收电源输入以及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连接有三条电源输出线和一条信号采集线,三条电源输出线分别与所述报警输出电路、单片机、开关量输入电路相连,一条信号采集线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有一个4进2出端子、一个4进4出端子:所述4进4出端子用于连接开关量输入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所述4进2出端子用于连接电源信号复合线和延伸连接所述直流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通过预制混凝土基础与待测区域地面进行安装,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所述固定支架底座套设在所述立柱顶端并通过防拆螺丝锁紧;所述对接部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腰型孔,所述上横梁插入所述对接部通过固定件与腰型孔处固定。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的间距保持一致;所述上横梁设有N个铆钉,所述下横梁设有N-1个铆钉,且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铆钉呈交错排布,所述防剪断围网采用左上角首端出线、右下角末端出线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以网格边角挂于所述铆钉上以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形成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设有配套挡片用以固定所述防剪断围网,所述配套挡片对应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铆钉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配套挡片采用防拆螺丝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沿前后侧壁设有V型支撑件,相邻两个套接部的V型支撑件之间设有V型网片以支撑滚刺网,所述V型支撑件与V型网片之间通过压片螺母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固定支架与待测防剪断围网形成垂直方向的连接,感应框架体与待测防剪断围网形成水平方向的连接,通过传感器对感应框架体与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固定后传感器位于感应框架体的最高点且套接一部分中间支座,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受到外力倾斜报警,此结构只有产生上、下作用力才会报警,当入侵者攀爬、翻越、破坏防剪断围网时, 感应框架体与固定支架之间发生微震动,该微震动会被传感器探测并输出信号,此种探测方式保证仅在防剪断围网被入侵时才能产生报警,感应框架体与固定支架之间间隙很小,产生横向作用力不足以使整体倾斜,是不会报警,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如大风、地震等对传感器产生影响。
本发明采用物理防护加电子探测技术,通过优化传感器设计,增加信号处理过程的准确性,提高抗干扰能力,对入侵者攀爬、翻越、破坏防护介质产生的微震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提取活体微震动信号,过滤干扰信号,实现有效报警,一旦有非法入侵或剪断围网,立即产生报警,达到零误报,无漏报。
本发明应用时,根据报警围网的使用场景,需要沿防护边界进行长距离的安装,通过主传感单元、副传感单元相配合,减少组成单元中控制器的使用,多组控制器通过电源信号复合线连接将传感器信号传输至上级的人体引力分析主控板,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负责为控制器及各个功能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并对系统的功耗进行管理和优化,此种连接方式方便扩展,减少安装、连接成本。
本发明的安装方案简单高效,采用预制混凝土基础顶部中心间距保持一致的策略,混凝土基础与地面等高,配合横梁上进行挂网的安装方式,网片可随行安装,无需定制特殊网盘,报警网依然可以实现紧吸地面。
本发明能够达到如下性能参数:告警判断:攀爬围栏、上下围栏、剪网等;叠加报警:入侵者依次攀爬均能依次报警;报警响应时间:≤1S;报警率:100%,0 误报;抗风能力:7~8级,装置不产生误报;抗雨能力:暴雨24h降水100mm,装置不产生误报;小动物防误报:小动物撞击围栏,装置不产生误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描述一体化报警围网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描述一体化报警围网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固定支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固定支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感应框架体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感应框架体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多个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混凝土基座排布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底座与混凝土基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底座与混凝土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倾斜传感器的排布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倾斜传感器与底座安装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上横梁、下横梁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主传感单元、副传感单元的接线示意图;
图17是防剪断围网的接线示意图;
图18是防剪断围网与上横梁、下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连接后整体的示意图;
图20是V型网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21是横梁挡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22是系统接线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感应框架体,3、V型支撑架,4、预制混凝土基础,5、立柱,6、下横梁,7、上横梁,8、防剪断围网,9、滚刺网。101、底座,103、穿线对接口,104、控制器,105、传感器,106、对接部,107、固定螺丝,108、第二连接孔位,109、接线盒盖板,1010、内接线盒开口,1011、第一连接孔位,1012、外接线盒开口,105、主传感单元的传感器,205、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 401、单片机、402、报警输出电路,403、开关量输入电路,404、模数转换模块,405、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406、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407、报警器,408、开关量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包括沿防护区域边界间隔设置的多根立柱5,立柱5顶端均设有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相邻两根立柱5的底端通过下横梁连接,立柱5的顶端与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底座形成垂直方向的连接,相邻两根立柱5顶端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对接部通过上横梁形成水平方向的连接,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根立柱5组成的框架内设有防剪断围网;位于中间立柱5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配置有控制器作为主传感单元,位于两侧立柱5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作为副传感单元。
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包括固定支架、感应框架体、传感器,固定支架具有底座、设于底座上的中间支座,感应框架体包括安装部、位于安装部底端的套接部、以及设于套接部两侧的对接部;套接部套设于中间支座外侧,传感器容纳于安装部内,传感器通过连接件分别与中间支座顶端、安装部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套设于中间支座外侧的感应框架体的套接部底端与固定支架的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套接部沿前后侧壁设有V型支撑件,相邻两个套接部的V型支撑件之间设有V型网片以支撑滚刺网,V型支撑件与V型网片之间通过压片螺母连接。
基于防剪断围网在重力方向上的倾斜变化,使得存在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架1、感应框架体2产生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被与固定支架1、感应框架体2均连接的传感器105所感应。主传感单元中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输至控制器,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延长线传输至控制器,信号延长线一端与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从副传感单元穿出,经上横梁内部,再进入主传感单元内与控制器相连。
如图3、图4所示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105,包括固定支架1和感应框架体2。感应框架体2套设于固定支架1外侧。
如图5、图6所示的固定支架1,分为底座101、中间支架两部分结构,底座101、中间支架均为方形框架,中间支架顶端设有第一连接孔位1011以及穿线孔。
如图7、图8所示的感应框架体2,分为安装部、套接部两部分结构,安装部位于套接部顶部与其形成T型结构,套接部两侧壁对称设有对接部106。安装部内容纳有传感器105,套接部套设于中间支架外侧,且套接部的内壁与中间支架的外壁形成间隙配合,传感器105通过第一螺丝与安装部底部的第二连接孔位108固定,传感器105通过第二螺丝与中间支架顶端的第一连接孔位1011固定,且连接后使得套接于中间支架外侧的套接部底端与底座101之间形成有间隙。感应框架体2与固定支架1采用这种方式连接后,感应框架体2的套接部与固定支架1的中间支架存在间隙配合,使得连接感应框架体2与固定支架1的传感器105能够感应间隙配合之间的变化。
中间支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对接口103,另一侧壁上设有外接线盒开口1012,套接部对应外接线盒开口1012设有内接线盒开口1010,套接部两侧对应对接部106设有通孔;控制器104经外接线盒开口1012、内接线盒开口1010安装至主传感器105单元的中间支架内腔,然后通过接线盒盖板109进行防护。主传感器105单元中间支架的穿线孔供信号传输线穿过,用于实现主传感器105单元内传感器105与控制器104之间的电连接;副传感器105单元中间支架的穿线孔供信号延长线穿过,且信号延长线一端与副传感器105单元的传感器105相连,另一端经副传感器105单元的中间支架对接口103、对接部106穿出,经下横梁进入主传感器105的对接部106、中间支架对接口103与控制器104相连。
采用的报警围网最小组成单元包括3个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105、2片防剪断围网、3根立柱、3根上横梁、3根下横梁,信号处理模块(含报警接口、RS485接口、电源接口)、报警接入信号处理模块及RS485转网络模块等组成。其中与中间立柱相连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105配置有控制器104作为主传感单元,两侧立柱相连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105为副传感单元。沿防护区域边界需要设置多组最小组成单元,每组最小组成单元的控制器通过电源信号复合线连接至外部的信号处理模块。
如图9所示,信号处理模块为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控制器包括单片机401、模数转换模块404、报警输出电路402、开关量输入电路403、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405、报警器407;开关量输入电路403的输入端与待测防护介质的开关量报警模块408相连,输出端与单片机401相连,传感器感应得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模块404输入至单片机401;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406通过电源信号复合线与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405相连,与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405形成电源输入和信号传输线路,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405连接有三条电源输出线和一条信号采集线,三条电源输出线分别与报警输出电路402、单片机401、开关量输入电路403相连,一条信号采集线与单片机401相连,报警输出电路402与报警器407相连。
立柱通过预制混凝土基础与待测区域地面进行安装,立柱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相邻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的间距保持一致;第一个立柱安装副传感器,第二个立柱安装主传感器,第三个立柱安装副传感器,其他最小组成单元安装时以此类推。将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套接于立柱顶部,采用M6*65防拆螺丝将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与立柱固定。主传感器的信号延长线采用钢丝穿至副传感器,主传感器之间穿入电源信号复合线。
通过上述连接设置,能够实现物理防护、拦阻、防攀爬、破坏、 剪网报警、上下报警识别。采用物理防护加电子探测技术,通过I算法对入侵者攀爬、翻越、破坏防护介质产生的微震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提取活体微震动信号,过滤干扰信号,实现有效报警。一旦有非法入侵或剪断围网,立即产生报警,达到零误报,无漏报。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体化围网的安装步骤如下。
1、安装混凝土基础:预制混凝土基础,预制过程中,需同时预埋地笼;无论防护区域地面水平或倾斜,一个混凝土基础顶部中心位置到另一个混凝土基础顶部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要求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为3000mm,如图10所示。
2、安装立柱:采用4个螺丝将立柱底端四角固定在混凝土基础顶端,如图11所示,立柱与混凝土基础安装后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3、安装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如图13所示,第一个立柱安装副传感单元1052,第二个立柱安装主传感单元1051,第三个立柱安装副传感单元1052,以此类推。将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套接于立柱顶部,采用M6*65防拆螺丝1013将传感器与立柱固定,如图14所示。
4、安装上横梁、下横梁:上横梁采用M6x50mm的防拆螺丝与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对接部,下横梁采用M6x25mm的圆柱头螺丝与立柱底端的固定件固定,安装后如图15所示,上横梁设有13个固定铆钉,下横梁设有12个固定铆钉。
5、传感器穿线:主传感单元与副传感单元之间的信号延长线采用钢丝穿至副传感单元,主传感单元之间穿入电源信号复合线,如图16所示。
6、防剪断围网安装:如图17所示,将多片防剪断围网以左上角首端出线,右下角末端出线,以此类推,铺地沿立柱摆放;再用编织丝将每片绞接,对接处有3个位置A、B、C,采用快捷端子对接,涂绝缘脂或黄油、包绝缘层、做防锈处理。如图18所示,防剪断围网8挂于上下方横梁的铆钉上,从首端801开始挂网,上横梁第一个铆钉802挂第2个网格,下横梁第一个铆钉803就必须挂第三个网格,由于混凝土基础与地面等高,防剪断围网可随行安装,无需特殊处理,报警网依然紧吸地面,挂网后如图19所示。
7、V型网片安装:如图20所示,采用并帽螺丝将长度约3.05米的V型网片固定于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V型支架上。
8、横梁挡片安装:如图21所示,上横梁、下横梁采用配套挡片安装固定,用以固定遮挡防剪围网,采用防拆螺丝固定于横梁。
9、接线:围网(围栏)安装结束后,在各副传感单元的检修口用快速接线端子和主传感单元输出的4芯信号线(红、黑、绿、白)按颜色对插。主传感单元的控制器预留2个端子,1个4进4出,1个4进2出,4进4出为剪网报警介入和报警器接入口,4进2出为电源接口和延伸接口电源供电的12v-36V直流,如图22所示。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防护区域边界间隔设置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均设有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所述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包括固定支架、感应框架体、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底座、设于底座上的中间支座,所述感应框架体包括安装部、位于安装部底端的套接部、以及设于套接部两侧的对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中间支座外侧,所述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传感器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中间支座顶端、所述安装部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套设于所述中间支座外侧的所述感应框架体的套接部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相邻两根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下横梁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底座形成垂直方向的连接,相邻两根立柱顶端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的对接部通过上横梁形成水平方向的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根立柱组成的框架内设有防剪断围网;由三根所述立柱形成报警围网的最小组成单元,在该最小组成单元中,位于中间立柱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配置有控制器作为主传感单元,位于两侧立柱上的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作为副传感单元;
基于防剪断围网在重力方向上的倾斜变化,使得存在间隙配合的所述感应框架体、固定支架产生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被所述传感器所感应;所述主传感单元中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通过信号延长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信号延长线一端与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从副传感单元穿出,经所述上横梁内部,再进入所述主传感单元内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座、套接部均为中空的方体结构,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外接线盒开口,所述中间支座上对应所述外接线盒开口设有内接线盒开口;所述控制器经所述外接线盒开口、内接线盒开口安装至所述主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为方形框架,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对接部连接处为通孔结构,所述上横梁为中空的方管结构,所述上横梁插入所述对接部方形框架内并通过固定件形成连接,所述中间支座顶端设有穿线孔,所述中间支座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对应通孔结构设有对接口;所述主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穿线孔供所述信号传输线穿过,用于实现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副传感单元中间支座的穿线孔供所述信号延长线穿过,且所述信号延长线一端与所述副传感单元的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依次经副传感单元的中间支座对接口、套接部的通孔结构、对接部穿出,经所述上横梁进入所述主传感单元的对接部、套接部的通孔结构、中间支座对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模数转换模块、报警输出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报警器;所述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每个防剪断围网的开关量报警模块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传感器感应得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模块输入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经报警输出电路与报警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多个最小组成单元的控制器与人体引力分析主控板相连,所述人体引力分析主控板包括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直流电源、RS485转网口模块,所述电源与信号融合芯片通过电源信号复合线连接有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所述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用于接收电源输入以及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源与信号分离芯片连接有三条电源输出线和一条信号采集线,三条电源输出线分别与所述报警输出电路、单片机、开关量输入电路相连,一条信号采集线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一个4进2出端子、一个4进4出端子:所述4进4出端子用于连接开关量输入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所述4进2出端子用于连接电源信号复合线和延伸连接所述直流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通过预制混凝土基础与待测区域地面进行安装,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所述固定支架底座套设在所述立柱顶端并通过防拆螺丝锁紧;所述对接部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腰型孔,所述上横梁插入所述对接部通过固定件与腰型孔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顶端中心的间距保持一致;所述上横梁设有N个铆钉,所述下横梁设有N-1个铆钉,且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铆钉呈交错排布,所述防剪断围网采用左上角首端出线、右下角末端出线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以网格边角挂于所述铆钉上以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形成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设有配套挡片用以固定所述防剪断围网,所述配套挡片对应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铆钉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配套挡片采用防拆螺丝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报警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沿前后侧壁设有V型支撑件,相邻两个套接部的V型支撑件之间设有V型网片以支撑滚刺网,所述V型支撑件与V型网片之间通过压片螺母连接。
CN202322265777.8U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报警围网 Active CN22058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777.8U CN220584745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报警围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777.8U CN220584745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报警围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4745U true CN220584745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5777.8U Active CN220584745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报警围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4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5046A (zh) 智能安防围栏
CN201946083U (zh) 红外栅栏报警器
CN110984683A (zh) 一种高压试验自断电电子围栏
CN206136125U (zh) 一种雷达视频融合报警装置、系统及设备
CN210402611U (zh) 一体式感应安全防盗围栏
CN220584745U (zh) 一体化报警围网
CN103745543B (zh) 一种高压脉冲电子围栏
CN100395780C (zh) 一种用于隔离危险区域的电子报警护栏
CN117079393A (zh) 一体化报警围网及其安装方法
CN220569239U (zh) 一种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
CN116913023A (zh) 一种倾斜感应报警传感器
CN209637362U (zh) 一种高压设备用围栏装置
CN216486694U (zh) 一种基于cpu的楼宇坠物智能检测与拦截系统
CN220645527U (zh) 一种防剪断围网结构
CN104504833A (zh) 智能感知定位围栏系统
CN212897736U (zh) 一种建筑高空作业防护装置
CN211718989U (zh) 一种多光束红外探测的智能电子围栏
CN210598393U (zh) 一种智能识别防护围栏
CN210574148U (zh) 一种有线电子围栏
CN202650169U (zh) 智能振动电子围栏及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
CN207233151U (zh) 一种家用安全辅助系统
CN215760923U (zh) 报警式围栏
CN215760924U (zh) 电子围栏
CN216014422U (zh) 一种具有预警和联动处置功能的围网装置
CN218886690U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交通信号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