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4451U -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4451U
CN220584451U CN202322188675.0U CN202322188675U CN220584451U CN 220584451 U CN220584451 U CN 220584451U CN 202322188675 U CN202322188675 U CN 202322188675U CN 220584451 U CN220584451 U CN 220584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an
top cap
connecting rod
loose axle
optic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86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垒
卞亚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ruiji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ruijie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ruijie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ruijie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86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4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4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4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由于光模块在使用时,需要将光模块插入交换机内,然后再将光纤接头插入光模块的前端端口内,但当光线接头不与光模块进行连接时,会将光模块的端口暴露在外,时间一长便容易进入灰尘,导致端口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光纤的连接的问题,包括底壳;还包括:端口,其设置在底壳的前端,所述底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在固定轴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活动轴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通过第二活动轴在固定轴的外部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活动伸缩设置在连接杆的前端。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收发模块已成为通信系统的模块化单元,并且随着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及通信可靠性能的提高,智能化光收发模块为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光收发模块在电光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速率、小型化、热插拔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光通信系统向高速率、高容量的方向发展,设备的外部接口密度也不断增加。因而,作为系统设备的外部接口部件,光收发模块向小型化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迫切。
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光模块在使用时,需要将光模块插入交换机内,然后再将光纤接头插入光模块的前端端口内,但当光线接头不与光模块进行连接时,会将光模块的端口暴露在外,时间一长便容易进入灰尘,导致端口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光纤的连接;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由于光模块在使用时,需要将光模块插入交换机内,然后再将光纤接头插入光模块的前端端口内,但当光线接头不与光模块进行连接时,会将光模块的端口暴露在外,时间一长便容易进入灰尘,导致端口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光纤的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包括底壳;
还包括:
端口,其设置在底壳的前端,所述底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在固定轴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活动轴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通过第二活动轴在固定轴的外部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活动伸缩设置在连接杆的前端,所述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活动轴,两侧所述第一活动轴之间设置有前盖,且前盖活动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活动轴之间,所述前盖的后端设置有防尘塞,且防尘塞设置有两个并与对应两个端口进行卡合,所述前盖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标识牌。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卡销,且卡销延伸至限位槽并与限位槽进行卡合。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设置有四个并对称设置在底壳的内部底端四周,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的底端贴合在支撑块的上端外侧,所述电路板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槽,且定位槽设置有四个并分别与对应定位块进行卡合,且电路板通过定位槽卡合在底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壳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与底壳活动连接,所述顶盖的两侧设置有卡板,卡板与顶盖一体成型设置,卡板卡合在安装槽的内部,且顶盖通过卡板卡合在底壳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硅胶片,且硅胶片与电路板的上端进行贴合。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顶盖的前端,所述底壳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螺钉,且螺钉设置有两个并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模块的前端设置了前盖,在前盖的内侧设置了防尘塞,以便于当光模块在不使用时将防尘塞塞入端口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减少灰尘进入端口影响光纤的连接,并且将前盖的两侧设置了连接结构,可以当光纤接头与端口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轴将前盖转动至底侧,从而防止前盖在不使用时掉落。
2.通过在底盖的上端设置顶盖,将顶盖与两侧的侧板进行卡合连接,从而使顶盖卡合在底盖的上端,并通过螺钉将顶盖固定在底盖上,将顶盖的底端设置了硅胶片,可以将底盖内部的电路板进行固定,防止电路板松动脱落,而电路板的底端贴合有支撑柱可以抬高电路板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壳;2、前盖;3、防尘塞;4、端口;5、第一活动轴;6、伸缩杆;7、连接杆;8、固定轴;9、第二活动轴;10、限位槽;11、卡销;12、顶盖;13、卡板;14、侧板;15、支撑柱;16、硅胶片;17、定位槽;18、支撑块;19、定位块;20、电路板;21、安装槽;22、标识牌;23、螺钉;24、第一螺纹孔;25、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包括底壳1;
还包括:
端口4,其设置在底壳1的前端,底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9,且第二活动轴9在固定轴8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二活动轴9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通过第二活动轴9在固定轴8的外部进行转动,连接杆7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活动伸缩设置在连接杆7的前端,伸缩杆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活动轴5,两侧第一活动轴5之间设置有前盖2,且前盖2活动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活动轴5之间,前盖2的后端设置有防尘塞3,且防尘塞3设置有两个并与对应两个端口4进行卡合,前盖2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标识牌22。
在前盖2的内侧设置了防尘塞3,以便于当光模块在不使用时将防尘塞3塞入端口4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减少灰尘进入端口4影响光纤的连接。
请参阅图1-2,固定轴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0,连接杆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卡销11,且卡销11延伸至限位槽10并与限位槽10进行卡合,可以使前盖的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3,底壳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8,且支撑块18设置有四个并对称设置在底壳1的内部底端四周,支撑块18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块19,底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的底端贴合在支撑块18的上端外侧,电路板20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槽17,且定位槽17设置有四个并分别与对应定位块19进行卡合,且电路板20通过定位槽17卡合在底壳1的内部,用于抬高电路板20的高度,并且将电路板20固定在底壳的内部。
请参阅图4,底壳1的两侧设置有侧板14,侧板1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1,底壳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2,且顶盖12与底壳1活动连接,顶盖12的两侧设置有卡板13,卡板13与顶盖12一体成型设置,卡板13卡合在安装槽21的内部,且顶盖12通过卡板13卡合在底壳1的上端,用于将顶盖12卡合在底壳1的上端。
请参阅图3,顶盖1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5的底端设置有硅胶片16,且硅胶片16与电路板20的上端进行贴合,用于将电路板20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1,顶盖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4,且第一螺纹孔24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顶盖12的前端,底壳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5,顶盖12的上端设置有螺钉23,且螺钉23设置有两个并与第一螺纹孔24和第二螺纹孔25进行螺纹连接,通过螺钉23将顶盖12和底壳1进行固定连接,防止顶盖12松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前盖2内侧的防尘塞3对准端口4并塞入进端口4内,从而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端口4内部,当需要将光纤接头与端口4进行连接时,拉动前盖2,并带动。伸缩杆6延伸出连接杆7内,再通过第二活动轴9转动使前盖2转动至底壳1的底端,将顶盖12两侧的卡板13与安装槽21对准并塞入,使顶盖12卡合在底壳1的上端,并通过螺钉23与第一螺纹孔24与第二螺纹孔25进行螺纹连接,使顶盖12固定在底盖1的上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包括底壳(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口(4),其设置在底壳(1)的前端,所述底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轴(8),所述固定轴(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轴(9),且第二活动轴(9)在固定轴(8)的内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活动轴(9)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通过第二活动轴(9)在固定轴(8)的外部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7)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活动伸缩设置在连接杆(7)的前端,所述伸缩杆(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活动轴(5),两侧所述第一活动轴(5)之间设置有前盖(2),且前盖(2)活动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活动轴(5)之间,所述前盖(2)的后端设置有防尘塞(3),且防尘塞(3)设置有两个并与对应两个端口(4)进行卡合,所述前盖(2)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标识牌(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0),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卡销(11),且卡销(11)延伸至限位槽(10)并与限位槽(10)进行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8),且支撑块(18)设置有四个并对称设置在底壳(1)的内部底端四周,所述支撑块(18)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块(19),所述底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的底端贴合在支撑块(18)的上端外侧,所述电路板(20)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槽(17),且定位槽(17)设置有四个并分别与对应定位块(19)进行卡合,且电路板(20)通过定位槽(17)卡合在底壳(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两侧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底壳(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2),且顶盖(12)与底壳(1)活动连接,所述顶盖(12)的两侧设置有卡板(13),卡板(13)与顶盖(12)一体成型设置,卡板(13)卡合在安装槽(21)的内部,且顶盖(12)通过卡板(13)卡合在底壳(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15)的底端设置有硅胶片(16),且硅胶片(16)与电路板(20)的上端进行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4),且第一螺纹孔(24)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顶盖(12)的前端,所述底壳(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5),所述顶盖(12)的上端设置有螺钉(23),且螺钉(23)设置有两个并与第一螺纹孔(24)和第二螺纹孔(25)进行螺纹连接。
CN202322188675.0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Active CN220584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8675.0U CN22058445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8675.0U CN22058445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4451U true CN220584451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8675.0U Active CN22058445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4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0018U (zh) 一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
CN220584451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壳体
CN21681991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安装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1505855A (zh) 一种侧入式无边框液晶模组
CN217007911U (zh) 一种背光模组框架及背光模组
CN213814049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光纤分路器
CN218957346U (zh) 一种集合显示的lcd显示组件
CN211628398U (zh) 8通道485一体化采集仪
CN210051925U (zh) 一种sc、lc光纤适配器转换装置
CN21744358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收发一体的单激光器光通讯模块
CN110928003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577519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工程施工用支撑架
CN212675228U (zh) 一种高速传输的小型化热插拔光模块
CN216248438U (zh) 一种透传光模块
CN220650943U (zh) 一种航插式光模块
CN218587185U (zh)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主机
CN212676550U (zh) 一种多模物联网标准化模组
CN213937923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信号传输设备
CN220325957U (zh) 一种显示屏面板前框
CN214201982U (zh) 一种包括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CN213342647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家用音视频设备
CN218547068U (zh) 一种带端口防护结构的光模块
CN215581537U (zh) 一种防水多功能交换机
CN21804213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CN210868471U (zh) 一种液位变频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floor 1, No.4, 229 shidaolu,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nruiji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floor 1, No.4, 229 shidaolu,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inruijie Precision Hardwar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