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440U -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440U
CN220581440U CN202322307308.8U CN202322307308U CN220581440U CN 220581440 U CN220581440 U CN 220581440U CN 202322307308 U CN202322307308 U CN 202322307308U CN 220581440 U CN220581440 U CN 220581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ust cup
button
lock tongue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73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旭
卢嘉弟
卢善煜
李锦坤
吴家润
陈传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3073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锁止机构包括:按钮,具有按压部;第一锁舌,设于按钮与按压部相对的一端;第二锁舌,设于按钮与按压部相对的一端,且第二锁舌与第一锁舌分别向按钮的相对两侧的外侧延伸;其中,第一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三部件,按钮设于第一部件,在锁止状态下,第一锁舌将第一部件锁止于第二部件,且第二锁舌将所述第二部件锁止第三部件,在解锁状态下,外力作用于按压部,使得按钮移动以依次解锁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通过第一锁舌与第二锁舌设置于按钮的相对两侧,使得锁止机构可以锁止两个部件并能够依次解锁,减少了锁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锁止机构的数量。

Description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锁止结构和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锁止机构被用来对部件进行锁止或解锁,锁止机构通常情况下对一个部件进行锁止,当需要对多个不同的部件进行锁止时,需要使用不同的锁止结构,如此,会使得零件过多,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锁止机构来锁止或解锁不同部件,使得零件过多,操作繁琐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按钮,具有按压部;第一锁舌,设于所述按钮与所述按压部相对的一端;第二锁舌,设于所述按钮与所述按压部相对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锁舌与所述第一锁舌分别向所述按钮的相对两侧的外侧延伸;其中,第一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三部件,所述按钮设于第一部件,在锁止状态下,所述第一锁舌将所述第一部件锁止于所述第二部件,且所述第二锁舌将所述第二部件锁止于所述第三部件,在解锁状态下,外力作用于所述按压部,使得所述按钮移动以依次解锁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一部件。
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锁舌与第二锁舌设置于按钮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可以在该方向上叠加,锁止机构可用于可将第一部件锁止于第二部件或解锁,并将第二部件锁止于第三部件或解锁,因此,通过一个锁止机构可以锁止两个部件并能够依次解锁,减少了锁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锁止机构的数量,节省了成本,且简化了解锁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还具有与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部适于连接第一弹性件。
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按钮上设置第一弹性件,可以获得按钮在锁止或解锁过程中需要的动力,也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实现按钮的自动复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舌与所述第二锁舌分别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与所述按钮对应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以钩连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
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第一锁舌与第二锁舌分别设置钩部以实现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锁止或解锁,简化了锁止或解锁的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舌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锁舌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二导向面。
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导向面,可以使得锁止或解锁的过程更为顺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尘杯组件,包括具有开口的尘杯壳和可打开的尘杯盖,所述尘杯盖为第一部件,所述尘杯壳为第二部件;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按钮设于所述尘杯盖上;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壳,所述主机壳为第三部件;其中,所述尘杯壳上设有第一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一锁舌相互配合而锁紧所述尘杯盖,所述主机壳上设有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二锁止部与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二锁舌相互配合而将所述尘杯组件固定于所述主机组件。
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锁止机构设置在尘杯盖上,锁止机构通过第一锁舌与第一锁止部配合以锁紧尘杯盖,且通过第二锁舌与第二锁止部配合以将尘杯组件固定在主机壳上,可以对主机壳和尘杯盖进行锁定和解锁,无需分别对主机壳和尘杯盖单独设定锁定结构,简化了尘杯组件清理内部灰尘时的解锁过程,也提高了对尘杯组件进行清理的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尘杯壳的开口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锁止部,所述第一锁舌钩连所述第一锁止部;和/或所述主机壳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锁止部,且所述主机壳的侧壁围合出朝向所述尘杯组件设置的锁止槽,所述第二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槽的边缘,所述第二锁舌伸入所述锁止槽并与所述第二锁止部钩连锁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止部的外侧底面具有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一锁舌的第一导向面配合导向,所述第二锁止部的外侧顶面具有第四导向面,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第二锁舌的第二导向面配合导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所述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导向面均为斜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尘杯盖与所述尘杯壳转动连接,所述尘杯盖的自由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钮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筋配合以限定所述按钮的弹性伸出的行程。
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筋不仅可以配合限位孔实现对第一锁舌、第二锁舌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且两个限位筋还可以起到支撑按钮的作用,使得受力均衡,按钮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力均衡,则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在锁止或解锁的过程中更平稳。另外,限位孔配合限位筋,还可以避免按钮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弹出安装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壳围合出的腔体内设有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可与所述尘杯盖抵接以顶起所述尘杯组件。
有益效果为,通过顶起机构顶起尘杯组件,方便取出尘杯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锁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锁止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主机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的解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在解锁尘杯盖的初始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在解锁尘杯盖的过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在锁止尘杯盖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逐渐实现尘杯盖的锁止的局部剖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处于锁止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的安装过程初始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的尘杯盖在安装后实现锁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清洁装置;
100、锁止机构;200、尘杯组件;300、主机组件;
110、按钮;111、按压部;113、连接部;
120、第一锁舌;130、第二锁舌;140、第一弹性件;150、限位筋;
1101、第一导向面;1102、第二导向面;
210、尘杯壳;211、第一锁止部;212、转筋;220、尘杯盖;230、安装槽;240、密封圈;
2101、第三导向面;
310、主机壳;311、第二锁止部;312、锁止槽;313、限位部;314、旋转配合槽;330、顶起机构;
3101、第四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清洁装置可以为除螨仪,目前的除螨仪在工作时,底面的吸口与被清洁面接触,通过风机将被清洁面的尘污、螨虫等污物吸入尘杯内。尘杯具体包括有尘杯壳、尘杯盖和过滤装置,尘杯可拆设置在主机组件上,且尘杯组件设置在清扫组件的上方,通过过滤装置可对带垃圾的空气进行过滤,使垃圾停留在尘杯内,干净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真空电机。尘杯盖可拆设置在尘杯组件上,可通过打开尘杯盖清理尘杯内的垃圾。
现有的除螨仪为实现尘杯组件的解锁和尘杯盖开盖,设有对尘杯组件的锁止和解锁的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包含锁舌、解锁按钮和弹簧,尘杯开盖结构包含尘杯开盖按钮和弹簧,因此,为实现尘杯从解锁到开盖,共需要5个零件,零件过多,成本过高,而且用户需要按两个不同的按钮,体验较差。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100,锁止机构100包括:按钮110、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按钮110具有按压部111,第一锁舌120设于按钮110与按压部111相对的一端,第二锁舌130设于按钮110与按压部111相对的一端,且第二锁舌130与第一锁舌120分别向按钮110的相对两侧的外侧延伸;其中,第一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三部件,按钮110设于第一部件,在锁止状态下,第一锁舌120将第一部件锁止于第二部件,且第二锁舌130将第二部件锁止于第三部件,在解锁状态下,外力作用于按压部111使得按钮110移动以依次解锁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
上述的锁止机构100用于可将第一部件锁止于第二部件或解锁,并将第二部件锁止于第三部件或解锁,由于第一锁舌120与第二锁舌130设置于按钮110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可以在该方向上叠加,因此,通过一个锁止机构100可以锁止两个部件并能够反向依次解锁。
其中,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可对称设置,也可以交错设置。另外,按压按钮110的按压部111,使得按钮110移动时,第一锁舌120、第二锁舌130也同步移动,其移动方向主要为按压方向,按钮110沿移动方向的移动距离与锁止或解锁的部件有关。可以理解为,按钮110的移动距离可以分为多个移动长度,其中一个移动长度可以锁止或解锁第二部件,还有一个移动长度可以锁止或解锁第一部件,通过锁止机构100的不同移动长度,从而可以锁止或解锁两个或以上的部件,减少了锁止两个以上部件的锁止结构的数量,简化了结构,使得解锁或锁止的效率也更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2所示,按钮110还具有与按压部111相对设置的连接部113,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分别位于连接部113的相对两侧,连接部113适于连接第一弹性件140。其中,第一弹性件140可以为弹簧,通过在按钮110上设置第一弹性件140,可以获得按钮110在锁止或解锁过程中需要的动力,也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实现按钮110的自动复位。
具体地,连接部113设有凸起结构和环形槽,环形槽围绕凸起结构而设置,环形槽内用于环绕凸起结构安装第一弹性件140,凸起结构可以对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形变起到导向的作用,也会使得第一弹性件140的安装更为牢固。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舌120与第二锁舌130分别形成有钩部,钩部与按钮110对应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以钩连第二部件、第三部件,从而可实现对部件的锁止,同样地,钩部也可以容易与被锁止的部件相互配合而实现对部件的锁止。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舌120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1101,第二锁舌130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二导向面1102,通过第一导向面1101和第二导向面1102的设置,可以使得锁止或解锁的过程更为顺畅。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10,包括:尘杯组件200、锁止机构100和主机组件300,尘杯组件200包括具有开口的尘杯壳210和可打开的尘杯盖220,尘杯盖220为第一部件,尘杯壳210为第二部件,锁止机构100的按钮110设于尘杯盖220上,主机组件300包括主机壳310,主机壳310为第三部件;其中,尘杯壳210上设有第二锁止部311,第一锁止部211与锁止机构100的第一锁舌120相互配合而锁紧尘杯盖220,主机壳310上设有第二锁止部311,第二锁止部311与锁止机构100的第二锁舌130相互配合而将尘杯组件200固定于主机组件300。
上述的清洁装置10可以为除螨仪。主机组件300具有主机壳310,尘杯组件200可拆卸连接于主机壳310上,尘杯组件200在吸尘后,可从主机壳310上拆卸下来,然后打开尘杯盖220,将收集的灰尘清理掉,然后再进行安装后使用。
其中,尘杯壳210与主机壳310位于尘杯盖220的相对两侧,尘杯盖220与主机壳310相邻设置,尘杯盖220与主机壳310相接触,将锁止机构100设置在尘杯盖220上,锁止机构100的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分别与按钮110对应的侧面形成有空间,使得可以容置第一锁止部211、第二锁止部311。
具体地,在锁止状态,锁止机构100通过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配合以锁紧尘杯盖220,且通过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配合以将尘杯组件200固定在主机壳310上;在解锁状态,锁止机构100可以先通过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相脱离而解锁主机壳310,使得尘杯组件200与主机壳310相脱离,然后将尘杯组件200从主机壳310上拆卸下来,然后再通过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相脱离而解锁尘杯盖220,以能够对尘杯组件200内收集的灰尘进行清理。
因此,通过锁止机构100可以对主机壳310和尘杯盖220进行锁定和解锁,无需分别对主机壳310和尘杯盖220单独设定锁定结构,简化了尘杯组件200清理内部灰尘时的解锁过程,也提高了对尘杯组件200进行清理的效率。
继续结合图4所示,尘杯壳210的开口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锁止部211,第一锁舌120钩连第一锁止部211;和/或主机壳310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锁止部311,且主机壳310的侧壁围合出朝向尘杯组件200设置的锁止槽312,第二锁止部311位于锁止槽312的边缘,第二锁舌130伸入锁止槽312并与第二锁止部311钩连锁定。
上述的尘杯壳210在与尘杯盖220扣合或可打开的一端部,也就是尘杯壳210的尾部,具有向尘杯壳210内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尘杯壳210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与第一延伸部共同构成了第一锁止部211,使得第一锁舌120的钩部能够置于第一间隙内并勾住第一延伸部,从而可实现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的锁止状态。
同样地,如图5所示,在主机壳310的尾部,与具有向主机壳310的腔体内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且在主机壳310内设置有连接到主机壳310的尾部壳体的连接板,连接板弯折设置,从而可与主机壳310形成锁止槽312,锁止槽312内与第二延伸部相对的内侧壁可形成限位部313,第二延伸部位于锁止槽312的顶部,使得第二延伸部与锁止槽312的底壁之间可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锁舌130可伸入至锁止槽312内,且第二锁舌130的钩部进入第二间隙并勾住第二延伸部,从而可实现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的锁止状态。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4所示,尘杯盖220与尘杯壳210转动连接,尘杯盖220的自由端设有安装槽230,锁止机构100的第一弹性件140连接于安装槽230内,按钮110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150,安装槽230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筋150配合以限定按钮110的弹性伸出的行程。
上述的尘杯盖220的一端与尘杯壳210转动连接,尘杯盖220的自由端设有板体件,安装槽230通过板体件围合而成。按钮110可滑动连接到安装槽230内,以实现通过位移的改变而锁止或解锁主机壳310、尘杯盖220。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40连接到安装槽230的底壁上。其中,安装槽230的槽底也可以设置凸起结构,环绕凸起结构设有环形槽,可用于安装第一弹性件140,以使得第一弹性件140的安装更为牢固,也可以更好地对第一弹性件140的伸展或压缩进行导向。按钮110通过第一弹性件140连接到安装槽230内。当外力按压按钮110的按压部111,就会使得第一弹性件140压缩,第一弹性件140蓄能,按钮110右移,从而带动第一锁舌120与第二锁舌130同步右移不同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主机壳310和尘杯盖220的解锁。当外力撤销,第一弹性件140复位,就可以带动第一锁舌120左移而实现对主机壳310和尘杯盖220的锁止。
由于尘杯组件200需要拆出来进行清理,按钮110与尘杯组件200的主体进行滑动连接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第一弹性件140,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占用尘杯组件200的空间,不用影响到尘杯组件200内的容积减少。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电控或电气结合的控制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当按钮110移动,限位筋112也同步移动,限位筋112可上下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使得限位筋112不仅可以配合限位孔实现对第一锁舌120、第二锁舌130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且两个限位筋112还可以起到支撑按钮110的作用,使得受力均衡,按钮110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力均衡,则第一锁舌120、第二锁舌130在锁止或解锁的过程中更平稳。另外,限位孔还可以避免按钮11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弹出安装槽230。
另外,考虑到在解锁主机壳310以后,无需马上解锁尘杯盖220,因此,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的勾连部分,相比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的勾连部分更少,使得第二锁舌130脱离第二锁止部311后,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仍然是锁止状态。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主机壳310围合出的腔体内设有顶起机构330,顶起机构330可与尘杯盖220抵接以在尘杯组件200解锁后顶起尘杯组件200。
具体地,在第一锁舌120移动并解锁主机壳310后,顶起机构330能够顶起尘杯组件200,此时,可方便地将尘杯组件200从主机壳310上拆卸下来。顶起机构330包括第二弹性件,图6所示为第二锁止部311与第二锁舌130相脱离后,顶起机构330顶起尘杯组件200的过程。其中,按压按钮110,按钮110右移,使得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同步右移,直至第二锁舌130脱离第二锁止部311,此时,第一锁止部211仍然与第一锁舌120相配合而呈现锁止状态。此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尘杯组件200上移,从而使得第二锁舌130上移,直至第二锁舌130位于第二锁止部311的上方,至此,完成了第二锁舌130对主机壳310的解锁过程。
然后,按钮11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直至限位筋112与限位孔的内侧壁相抵顶,在此过程中,第一锁舌120同步复位,使得第一锁舌120锁紧第一锁止部211。
上述的第二弹性件包括顶盖和弹簧,弹簧可以为压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到主机壳310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顶盖的内壁上,使得第二弹性件可以稳定地将尘杯组件200顶起。
继续结合图6所示,主机壳310上设有旋转配合槽314,尘杯组件200设有转筋212,转筋212插入旋转配合槽314内,当转动尘杯组件200,可以使得转筋212从旋转配合槽314内脱离出来,从而可以在尘杯组件200被顶起后,将尘杯组件200主机壳310上取下来。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锁止部211的外侧底面具有第三导向面2101,第三导向面2101与第一锁舌120的第一导向面1101配合导向,第二锁止部311的外侧顶面具有第四导向面3101,第四导向面3101与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配合导向。第一导向、第二导向面1102、第三导向面2101和第四导向面3101均为斜面。
第一锁止部211的底部设有第三导向面2101,第一锁舌120的顶部的外壁设有与第三导向面2101配合推动的第一导向面1101;和/或第二锁止部311的顶部设有与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配合推动的第四导向面3101。
继续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尘杯组件200安装到主机壳310上的过程,与尘杯组件200被顶起的过程相反。其中,当需要把尘杯组件200安装到主机壳310上时,将尘杯组件200上的转筋212插入主机壳310的旋转配合槽314内,然后向下按压尘杯组件200,尘杯组件200的尘杯盖220与第二弹性件抵顶,同时,第二锁舌130的底部会与第二锁止部311的顶部相接触,当向下按压尘杯组件200,第二弹性件回缩,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沿着第二锁止部311的第四导向面3101向下滑动,直到第二导向面1102脱离第四导向面3101,第二锁舌130的钩部置于锁钩槽内,按钮11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作用下复位,使得第二锁舌130锁紧第二锁止部311,从而实现了尘杯组件200与主机壳310的固定连接。
而在尘杯组件200脱离主机壳310的过程中,如图6所示,按压按钮110,使得第二锁舌130脱离第二锁止部311,尘杯组件200在顶起机构330的作用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按钮110复位,使得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与第二锁止部311的第四导向面3101相接触并缓慢向上滑动,直至第二导向面1102与第四导向面3101相脱离,实现了对主机壳310的解锁。
在尘杯盖220的打开过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按压按钮110的按压部111,使得按钮110右移,直至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相脱离,那么,尘杯盖2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其自由端就会下落,使得尘杯盖220围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打开尘杯盖220。其中,当尘杯盖220的自由端下落,同时按钮11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会使得第一锁舌120的第一导向面1101与第一锁止部211的第三导向面2101相接触,会加快尘杯盖220的翻转,从而可加快尘杯盖220的打开速度。
在尘杯盖220与尘杯壳210扣合的过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向上推动尘杯盖220,则第一锁舌120的第一导向面1101与第一锁止部211的第三导向面2101相接触,使得第三导向面2101可推动第一导向面1101,使得按钮110右移,直至第三导向面2101与第一导向面1101相脱离,尘杯盖220的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继续上升,直至第一锁舌120脱离第一锁止部211并位于第一锁止部211的上方,此时,按钮11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如图11所示,使得第一锁舌120与第一锁止部211勾连而锁止,从而实现了尘杯盖220与尘杯壳210的闭合。
尘杯盖220在锁定后的状态如图12所示。
进一步地,尘杯盖2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尘杯组件200上,且在尘杯盖220的转动端设有密封圈240,使得尘杯盖220的自由端打开即可对尘杯组件200进行清理,而无需将尘杯盖220整体拆卸下来,通过密封圈240密封,可以预防灰尘泄露出来。
更为具体地,尘杯组件200内形成有尘杯腔,尘杯盖220封堵尘杯腔,使得尘杯腔可成为密闭的腔体。按钮110设置在尘杯腔的外部,尘杯盖220朝向尘杯腔内的侧面,且远离转动端的一侧,设有小凸起,尘杯组件200的本体上设有内凹槽,小凸起与内凹槽配合插接,且设置密封结构。尘杯盖220延伸出尘杯腔的部分与尘杯组件200的本体配合卡接,并可与第一锁舌120配合锁紧。
更为具体地,尘杯组件200的主体上设置有转轴,尘杯盖220上设置有转轴槽,尘杯盖220的转轴槽与转轴配合,使尘杯盖220能绕转轴转动。尘杯组件200的主体上设置有密封圈240槽,里面安装有密封圈240,密封圈240在尘杯盖220关闭时起到密封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清洁装置整机分为主机组件300和尘杯组件200两大组件。主机组件300上设置有凹槽,尘杯组件200的转筋212插入凹槽后可进行旋转。主机组件300上设置有主机壳310,主机壳310上设置有第二锁止部311,和按钮110的第二锁舌130配合,使尘杯组件200固定在主机组件300上。
第二锁止部311的顶面设置有从上到下且向边缘倾斜设置的斜面,该斜面为第四导向面3101,第二锁舌130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面1102,第二导向面1102从下到上且向边缘倾斜设置,在尘杯组件200安装到主机组件300上时,第四导向面3101推动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使得按钮110往右移动,从而使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配合锁紧。
主机壳310内设置有顶起机构330,当按钮110的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脱离后,顶起机构330把尘杯组件200顶起,给用户尘杯组件200解锁反馈。锁止槽312的内侧壁形成对第二锁舌130的限位部313,使得第二锁舌130与第二锁止部311相脱离后不再继续右移,从而使得尘杯组件200解锁时可限制按钮110的位置,使尘杯组件200解锁而尘杯盖220不打开。
尘杯组件200的尘杯壳210上设置有转筋212,转筋212插入主机组件300的凹槽后,尘杯组件200可旋转安装到主机组件300上。尘杯组件200的尘杯壳210上设置有转轴,尘杯盖220上设置有转轴槽,尘杯盖220的转轴槽与转轴配合,使尘杯盖220能绕转轴转动。尘杯组件200的尘杯壳210上设置有密封圈240槽,里面安装有密封圈240,密封圈240在尘杯盖220关闭时起到密封作用。
尘杯组件200的尘杯盖220上设置有按钮110安装槽230,里面安装按钮110和第一弹性件140,第一弹性件140使按钮110在没有外力时能复位。安装槽230的侧壁上设置有按钮限位孔,与按钮110上的限位筋150配合,能防止弹簧把按钮110顶出按钮110安装槽230。尘杯壳210体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部211,与按钮110的第一锁舌120配合,使尘杯组件200固定到主机组件300上。第一锁止部211上设置有斜面,方便按钮110的第一锁舌120移动到位。
按钮110上设置有第一锁舌120和第二锁舌130,第一锁舌120和尘杯壳210的第一锁止部211配合,使尘杯盖220锁定;第二锁舌130与主机壳310的第二锁止部311配合,使尘杯组件200固定到主机组件300上。按钮110的第一锁舌120上方设置有斜面,与尘杯壳210上的第一锁止部211的斜面配合,使尘杯盖220关闭时按钮110能自动往右移动;按钮110的第二锁舌130下方设置有斜面,与主机壳310的第二锁止部311的斜面配合时,使尘杯组件200安装到主机组件300上时按钮110能自动往右移动。按钮110上设置有上下限位筋150,能防止弹簧把按钮110顶出按钮110安装槽230。
拆卸尘杯组件200时,用手按下按钮110按到底后松手,按钮110顶到主机壳310的锁止槽312的内侧壁形成的限位部313后无法再移动,此时,按钮110上的第二锁舌130脱离主机壳310的第二锁止部311,尘杯组件200完成解锁,但尘杯盖220还未解锁。同时顶起机构330会把尘杯组件200顶起一段距离,按钮110在弹簧作用下复位,第二锁舌130脱离第二锁止部311,尘杯组件200完成解锁,此时可取下尘杯组件200。
尘杯开盖时,用手按下按钮110按到底,按钮110的第一锁舌120脱离尘杯盖220的第一锁止部211,尘杯盖220解锁,把尘杯盖220逆时针旋转打开,即可把尘杯内的垃圾倒出。尘杯盖220打开后按钮110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尘杯盖220关闭过程如图8所示。尘杯盖220关闭时,把尘杯盖220顺时针旋转,尘杯壳210的第一锁止部211下方的斜面与按钮110第一锁舌120上方的斜面配合使按钮110往右移动。当尘杯盖220关闭到位时,按钮110上的第一锁舌120在弹簧作用下复位,第一锁舌120卡在第一锁止部211上,尘杯盖220锁定。
尘杯组件200锁定过程如图9所示。安装尘杯组件200时,先把尘杯组件200的转筋212插到主机组件300的凹槽后旋转尘杯组件200,按钮110第二锁舌130处的斜面与主机壳310第二锁止部311上方的斜面接触,使按钮110往右移动。当尘杯安装到位后,按钮110上的第二锁舌130在弹簧作用下卡在第二锁止部311上,尘杯组件200锁定在主机组件300上。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00)包括:
按钮(110),具有按压部(111);
第一锁舌(120),设于所述按钮(110)与所述按压部(111)相对的一端;
第二锁舌(130),设于所述按钮(110)与所述按压部(111)相对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锁舌(130)与所述第一锁舌(120)分别向所述按钮(110)的相对两侧的外侧延伸;
其中,第一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活动连接于第三部件,所述按钮(110)设于第一部件,在锁止状态下,所述第一锁舌(120)将所述第一部件锁止于所述第二部件,且所述第二锁舌(130)将所述第二部件锁止于所述第三部件,在解锁状态下,外力作用于所述按压部(111),使得所述按钮(110)移动以依次解锁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一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10)还具有与所述按压部(111)相对设置的连接部(113),所述第一锁舌(120)和所述第二锁舌(130)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13)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部(113)适于连接第一弹性件(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120)与所述第二锁舌(130)分别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与所述按钮(110)对应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以钩连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120)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1101),所述第二锁舌(130)的钩部的外侧面的端部具有第二导向面(1102)。
5.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包括:
尘杯组件(200),包括具有开口的尘杯壳(210)和可打开的尘杯盖(220),所述尘杯盖(220)为第一部件,所述尘杯壳(210)为第二部件;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100),所述锁止机构(100)的按钮(110)设于所述尘杯盖(220)上;
主机组件(300),包括主机壳(310),所述主机壳(310)为第三部件;
其中,所述尘杯壳(210)上设有第一锁止部(211),所述第一锁止部(211)与所述锁止机构(100)的第一锁舌(120)相互配合而锁紧所述尘杯盖(220),所述主机壳(310)上设有第二锁止部(311),所述第二锁止部(311)与所述锁止机构(100)的第二锁舌(130)相互配合而将所述尘杯组件(200)固定于所述主机组件(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壳(210)的开口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锁止部(211),所述第一锁舌(120)钩连所述第一锁止部(211);和/或所述主机壳(310)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锁止部(311),且所述主机壳(310)的侧壁围合出朝向所述尘杯组件(200)设置的锁止槽(312),所述第二锁止部(311)位于所述锁止槽(312)的边缘,所述第二锁舌(130)伸入所述锁止槽(312)并与所述第二锁止部(311)钩连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11)的外侧底面具有第三导向面(2101),所述第三导向面(2101)与所述第一锁舌(120)的第一导向面(1101)配合导向,所述第二锁止部(311)的外侧顶面具有第四导向面(3101),所述第四导向面(3101)与所述第二锁舌(130)的第二导向面(1102)配合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所述第二导向面(1102)、所述第三导向面(2101)和所述第四导向面(3101)均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盖(220)与所述尘杯壳(210)转动连接,所述尘杯盖(220)的自由端设有安装槽(230),所述锁止机构(100)的第一弹性件(140)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30)内,所述按钮(110)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150),所述安装槽(230)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筋(150)配合以限定所述按钮(110)的弹性伸出的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310)围合出的腔体内设有顶起机构(330),所述顶起机构(330)可与所述尘杯盖(220)抵接以顶起所述尘杯组件(200)。
CN202322307308.8U 2023-08-25 2023-08-25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Active CN220581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7308.8U CN220581440U (zh) 2023-08-25 2023-08-25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7308.8U CN220581440U (zh) 2023-08-25 2023-08-25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440U true CN220581440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7308.8U Active CN220581440U (zh) 2023-08-25 2023-08-25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8391B1 (ko) 집진유닛 록킹/언록킹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업라이트형진공청소기
EP2826410A1 (en) Vacuum cleaner
CN107348902A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盖板一键开启装置及吸尘器
CN108888223B (zh) 门体锁止组件及洗碗机
CN216569790U (zh) 一种地刷机构及洗地机
CN220581440U (zh)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CN209996199U (zh) 工作机
CN116989038A (zh)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CN210373600U (zh) 锁扣、拆装结构及油烟机
CN112205917B (zh) 集尘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系统
WO2023185049A1 (zh) 一种具有尘盒快拆结构的吸尘装置
CN113940582A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N116965720A (zh) 锁止机构和清洁装置
CN215650840U (zh) 一种地刷
CN208243509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盖板一键开启装置及吸尘器
CN211355188U (zh) 尘杯组件及吸尘器
CN212913058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N212698720U (zh) 尘杯组件以及吸尘器
CN210643888U (zh) 吸尘器吸嘴以及吸尘器
CN218978807U (zh) 一种尘盒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0916583A (zh) 一种拖把
CN220309064U (zh) 一种吸尘器用隐藏式锁扣结构
CN114831555B (zh) 滚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2040388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20695143U (zh) 尘杯和吸尘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