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078U -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078U
CN220581078U CN202321411309.0U CN202321411309U CN220581078U CN 220581078 U CN220581078 U CN 220581078U CN 202321411309 U CN202321411309 U CN 202321411309U CN 220581078 U CN220581078 U CN 22058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upper portion
bypass
blast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13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冯新刚
董天勇
张俊
苑小东
毕树远
李斌
崇英锦
田勇
赵青海
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ngeer Banner Hongfeng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ngeer Banner Hongfeng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ngeer Banner Hongfeng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ngeer Banner Hongfeng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13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送风管道的侧面设置有旁路送风管,抽风管道的侧面设置有与旁路送风管相配合的旁路抽风管,在送风管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送风管,在局部抽风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送风管相配合的上部抽风管,上部送风管朝向上部抽风管的一侧设置出风口,上部抽风管朝向出风口的一侧配套设置有抽风口,在上部抽风管和上部送风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提高了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性,既实现局部通风系统节能化又促进了矿井安全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仍以监测功能为主,尽管附加简单的逻辑控制功能,如报警、断电等,还不能真正起到调节和控制风量、风压的功能,监测系统的数据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一旦井下发生瓦斯变化需要紧急调整风流时却难以实现,又因巷道的推进,局部通风系统呈动态变化,并非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系统。目前局部通风机在巷道推进初期浪费也很大,推进过程中又存在供风能力不够而需要多次更换通风机。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智能控制,调节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具有监测功能,智能控制风量,智能控制通风方式,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智能控制,调节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具有监测功能,智能控制风量,智能控制通风方式,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包括局部吹风机和局部抽风机,与局部吹风机相连通的送风管道,与局部抽风机相连通的抽风管道,所述的送风管道的侧面设置有旁路送风管,抽风管道的侧面设置有与旁路送风管相配合的旁路抽风管,在送风管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送风管,在局部抽风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送风管相配合的上部抽风管,上部送风管朝向上部抽风管的一侧设置出风口,上部抽风管朝向出风口的一侧配套设置有抽风口,在上部抽风管和上部送风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杆底部的甲烷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甲烷传感器以及风速传感器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变频转换调速器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分别与局部吹风机和局部抽风机相连接,在旁路送风管内设置有第一真空电磁阀,在旁路送风管和送风管道连接位置的出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电磁阀,在旁路抽风管内设置有第三真空电磁阀,在旁路抽风管和局部抽风机连接位置的进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真空电磁阀,第一真空电磁阀、第二真空电磁阀、第三真空电磁阀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
所述的旁路送风管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送风管的出口与送风管道的远端出口朝向相同,旁路送风管的出口管道与送风管道相互平行,旁路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道中部内侧。
所述的旁路抽风管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抽风管的入口与抽风管道的远端入口朝向相同,旁路抽风管的入口管道与抽风管道相互平行,旁路抽风管设置在抽风管道中部内侧。
所述的上部送风管的底部与送风管道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送风管与送风管道垂直安装,出风口水平设置,出风口与上部送风管垂直安装,出风口为三个,三个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上部送风管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
所述的上部抽风管的底部与抽风管道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与抽风管道垂直安装,抽风口水平设置,抽风口与上部抽风管垂直安装,抽风口为三个,三个抽风口分别设置在上部抽风管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
所述的顶部支撑杆为杆状结构,顶部支撑杆的一端底部与上部送风管的顶部相连通,顶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底部与上部抽风管的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的顶部一上部送风管的顶部均为密封结构。
所述的甲烷传感器的检测口水平设置,风速传感器的检测口朝下,变频转换调速器内设置有阀门转换器和风机调速器,阀门转换器和与第一真空电磁阀、第二真空电磁阀、第三真空电磁阀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相连接,风机调速器与局部吹风机和局部抽风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通过变频转换调速器与真空电磁阀和真空电磁启动器连接,用于控制送风管、道旁路送风管、抽风管道以及旁路抽风管的不同选择开启,同时,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与甲烷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的配合实现风速的调节功能,在需要开启大风速时,开启上部抽风管和上部送风管实现纵向立体空间的全面通风换气作业,在需要实施小风俗通风作业下,开启旁路送风管和旁路抽风管实现底部通风作业,根据掘进工作面巷道长度、瓦斯、风速情况对通风作业进行智能化控制改造,形成闭环控制,提高了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性,既实现局部通风系统节能化又促进了矿井安全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包括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与局部吹风机1相连通的送风管道2,与局部抽风机9相连通的抽风管道6,所述的送风管道2的侧面设置有旁路送风管4,抽风管道6的侧面设置有与旁路送风管4相配合的旁路抽风管7,在送风管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送风管11,在局部抽风机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送风管11相配合的上部抽风管10,上部送风管11朝向上部抽风管10的一侧设置出风口13,上部抽风管10朝向出风口13的一侧配套设置有抽风口12,在上部抽风管10和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杆5,顶部支撑杆5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杆5底部的甲烷传感器14以及风速传感器15,甲烷传感器14以及风速传感器15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变频转换调速器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分别与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相连接,在旁路送风管4内设置有第一真空电磁阀16,在旁路送风管4和送风管道2连接位置的出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电磁阀17,在旁路抽风管7内设置有第三真空电磁阀18,在旁路抽风管7和局部抽风机9连接位置的进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真空电磁阀19,第一真空电磁阀16、第二真空电磁阀17、第三真空电磁阀18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19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
所述的旁路送风管4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送风管4的出口与送风管道2的远端出口朝向相同,旁路送风管4的出口管道与送风管道2相互平行,旁路送风管4设置在送风管道2中部内侧。所述的旁路抽风管7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抽风管7的入口与抽风管道6的远端入口朝向相同,旁路抽风管7的入口管道与抽风管道6相互平行,旁路抽风管7设置在抽风管道6中部内侧。所述的上部送风管11的底部与送风管道2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送风管11与送风管道2垂直安装,出风口13水平设置,出风口13与上部送风管11垂直安装,出风口13为三个,三个出风口13分别设置在上部送风管11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所述的上部抽风管10的底部与抽风管道6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10与抽风管道6垂直安装,抽风口12水平设置,抽风口12与上部抽风管10垂直安装,抽风口12为三个,三个抽风口12分别设置在上部抽风管10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所述的顶部支撑杆5为杆状结构,顶部支撑杆5的一端底部与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相连通,顶部支撑杆5的另一端底部与上部抽风管10的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10的顶部一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均为密封结构。
所述的甲烷传感器14的检测口水平设置,风速传感器15的检测口朝下,变频转换调速器内设置有阀门转换器和风机调速器,阀门转换器和与第一真空电磁阀16、第二真空电磁阀17、第三真空电磁阀18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19相连接,风机调速器与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相连接。
本产品是以井下掘进巷道进、回风流、回风巷道混合处的瓦斯浓度和风速为控制变量,以局部通风机为被控对象,智能执行控制。主要对局部通风机转速实时调控,实现实时预警、人机双控、按需供风、节能运行。
当甲烷传感器14感应到需要进行大通风量通风作业时,阀门转换器开启第二真空电磁阀17和第四真空电磁阀19,同时关闭第一真空电磁阀16和第三真空电磁阀18,风机调速器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将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的转速调高,外部空气通过局部吹风机1进入至送风管道2,再由送风管道2进入至上部送风管11,经出风口13吹出至需要通风的空间,在需要通风的空间纵向出风作业,同时,经出风口13吹出的空气和富含通过甲烷的气体通过抽风口12吸入上部抽风管10,然后经抽风管道6抽出,完成大风量的通风作业。
当风量输送需求较小时,阀门转换器关闭第二真空电磁阀17和第四真空电磁阀19,同时开启第一真空电磁阀16和第三真空电磁阀18,风机调速器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将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的转速调低,外部空气通过局部吹风机1进入至送风管道2,再由送风管道2进入至旁路送风管4,旁路送风管4吹出至需要通风的空间,在需要通风的空间横向出风作业,同时,经旁路送风管4吹出的空气体通过旁路抽风管7吸入抽风管道6抽出,完成小风量的通风作业。

Claims (8)

1.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包括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与局部吹风机(1)相连通的送风管道(2),与局部抽风机(9)相连通的抽风管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管道(2)的侧面设置有旁路送风管(4),抽风管道(6)的侧面设置有与旁路送风管(4)相配合的旁路抽风管(7),在送风管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送风管(11),在局部抽风机(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送风管(11)相配合的上部抽风管(10),上部送风管(11)朝向上部抽风管(10)的一侧设置出风口(13),上部抽风管(10)朝向出风口(13)的一侧配套设置有抽风口(12),在上部抽风管(10)和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杆(5),顶部支撑杆(5)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杆(5)底部的甲烷传感器(14)以及风速传感器(15),甲烷传感器(14)以及风速传感器(15)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变频转换调速器通过真空电磁启动器分别与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相连接,在旁路送风管(4)内设置有第一真空电磁阀(16),在旁路送风管(4)和送风管道(2)连接位置的出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电磁阀(17),在旁路抽风管(7)内设置有第三真空电磁阀(18),在旁路抽风管(7)和局部抽风机(9)连接位置的进口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真空电磁阀(19),第一真空电磁阀(16)、第二真空电磁阀(17)、第三真空电磁阀(18)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19)与变频转换调速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送风管(4)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送风管(4)的出口与送风管道(2)的远端出口朝向相同,旁路送风管(4)的出口管道与送风管道(2)相互平行,旁路送风管(4)设置在送风管道(2)中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抽风管(7)为L字形管状结构,旁路抽风管(7)的入口与抽风管道(6)的远端入口朝向相同,旁路抽风管(7)的入口管道与抽风管道(6)相互平行,旁路抽风管(7)设置在抽风管道(6)中部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送风管(11)的底部与送风管道(2)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送风管(11)与送风管道(2)垂直安装,出风口(13)水平设置,出风口(13)与上部送风管(11)垂直安装,出风口(13)为三个,三个出风口(13)分别设置在上部送风管(11)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抽风管(10)的底部与抽风管道(6)的远端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10)与抽风管道(6)垂直安装,抽风口(12)水平设置,抽风口(12)与上部抽风管(10)垂直安装,抽风口(12)为三个,三个抽风口(12)分别设置在上部抽风管(10)内侧的下部、中部以及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支撑杆(5)为杆状结构,顶部支撑杆(5)的一端底部与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相连通,顶部支撑杆(5)的另一端底部与上部抽风管(10)的顶部相连通,上部抽风管(10)的顶部一上部送风管(11)的顶部均为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烷传感器(14)的检测口水平设置,风速传感器(15)的检测口朝下,变频转换调速器内设置有阀门转换器和风机调速器,阀门转换器和与第一真空电磁阀(16)、第二真空电磁阀(17)、第三真空电磁阀(18)以及第四真空电磁阀(19)相连接,风机调速器与局部吹风机(1)和局部抽风机(9)相连接。
CN202321411309.0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Active CN22058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1309.0U CN22058107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1309.0U CN22058107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078U true CN220581078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1309.0U Active CN22058107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0761B (zh) 一种用于边帮开采装备的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108895017A (zh) 一种多级恒压压缩空气储能装置
CN110513140B (zh) 一种促进煤层管网安全高效抽采瓦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619156U (zh) 煤矿瓦斯钻孔分组抽采管路系统
CN104481570B (zh) 一种井下独头巷道通风系统
CN112177657A (zh) 长距离隧道用分段式通风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220581078U (zh) 一种矿用智能局部通风装置
CN113847112B (zh) 一种充分利用乏风余留动能的新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03402Y (zh) 一种矿山井下巷道通风装置
CN109578048B (zh) 矿井智能通风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2182926A (zh) 煤矿区煤层气集输系统负压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211371929U (zh) 一种蒸汽真空泵的输入蒸汽压力调节装置
CN205101265U (zh) 地下洞室施工期通排风风机系统
CN214660313U (zh) 一种矿井局部降温装置
CN103410717A (zh) 一种液压钻车空压机系统卸荷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6924019U (zh) 气源保障装置及玻璃基板生产用压缩空气系统
CN116044311A (zh) 煤矿井下碎软煤层空气定向钻进系统及方法
US11674392B2 (en) Split air cabi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of tunnel inclined shaft and ventilation method using same
CN112096447B (zh)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管路负压控制系统及其“预测+增量pid”负压控制方法
CN210003343U (zh) 一种多级切换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18971242U (zh) 一种隧道高压施工通风系统
CN206399949U (zh) 一种lcd玻璃面板雾化检测装置
CN219412643U (zh) 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
CN110410130A (zh) 一种小型防爆压缩空气驱动的煤矿井下空调及制冷方法
CN212417365U (zh) 用于潜孔锤作业的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