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1642U -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1642U
CN220571642U CN202322276671.8U CN202322276671U CN220571642U CN 220571642 U CN220571642 U CN 220571642U CN 202322276671 U CN202322276671 U CN 202322276671U CN 220571642 U CN220571642 U CN 220571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resisting
resistant
training
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66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启航
陈宇航
方彩霞
邱岑
林庆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66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1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1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1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包括中底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C”字形耐磨层,所述中底的底面上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与足弓位置相对应,所述耐磨层固定在中底的底面上,并将安装凸起围设在内,所述安装凸起的边缘压合固定在耐磨层的边缘上,采用中底加耐磨层的双层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有效降低鞋底的整体重量,同时耐磨层为“C”字形耐磨层,耐磨层包覆整个脚掌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位置,足弓位置设置安装凸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安装凸起对足弓位置进行支撑,增加训练鞋底的柔软程度,使其整体具有质量轻、耐磨性能良好、穿着质地柔软的特性,适合多种训练运动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穿在脚上,用来保护足部,便于行走的穿着物,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其中鞋底的好坏决定了鞋子是否耐穿、舒适的重要因素。鞋底施加给穿戴者支撑力,辅助穿戴者进行更好的行走。鞋子从功能上区分包括拖鞋、凉鞋、布鞋、运动鞋等,不同的使用场合穿戴不同的鞋子。其中申请号为202310109150.5,专利名称为一种立定跳远辅助训练鞋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鞋底和帮面的训练接,其鞋底位于前脚掌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对前脚掌进行支撑。但是该训练鞋仅能针对单一项目进行穿戴,无法适配多种运动的穿戴需求,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鞋底,旨在改善常规训练鞋无法适配多种运动的穿戴需求,实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训练鞋底,包括中底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C”字形耐磨层,所述中底的底面上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与足弓位置相对应,所述耐磨层固定在中底的底面上,并将安装凸起围设在内,所述安装凸起的边缘压合固定在耐磨层的边缘上。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包括前耐磨部、中耐磨部和后耐磨部,所述前耐磨部、中耐磨部、后耐磨部和安装凸起之间设有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耐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耐磨块,所述安装凸起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块,所述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对称分布,并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上均开设有网状槽体,所述网状槽体包括底槽和顶槽,所述顶槽设置在底槽的上方,所述底槽和顶槽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凸起上开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耐磨部包括菱形耐磨区和前耐磨区,所述前耐磨区的两端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的端部间隔设置,所述菱形耐磨区延伸至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菱形耐磨区的底部开设有让位通道,所述让位通道上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
进一步的,所述让位通道和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形成耐磨组,所述菱形耐磨区内的内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耐磨组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底的侧面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设置有导风槽,所述上凹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竖纹凸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训练鞋,包括上述的训练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固定在中底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方案中,采用中底加耐磨层的双层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有效降低鞋底的整体重量,同时耐磨层为“C”字形耐磨层,耐磨层包覆整个脚掌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位置,足弓位置设置安装凸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安装凸起对足弓位置进行支撑,增加训练鞋底的柔软程度,使其整体具有质量轻、耐磨性能良好、穿着质地柔软的特性,适合多种训练运动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训练鞋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训练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训练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底;101、安装凸起;1011、第二耐磨块;1012、凹陷部;102、上凹槽;103、下凹槽;104、竖纹凸起;105、导风槽;106、连接槽;
2、耐磨层;201、前耐磨部;2011、前耐磨区;2012、菱形耐磨区;2013、让位通道;2014、耐磨杆;2015、前凹槽;
202、中耐磨部;2021、第一耐磨块;2022、底槽;2023、顶槽;
203、后耐磨部;2031、后凹槽;
3、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训练鞋底,包括中底1和耐磨层2,耐磨层2为“C”字形耐磨层2。中底1的底面上设有安装凸起101,安装凸起101与足弓位置相对应。耐磨层2固定在中底1的底面上,并将安装凸起101围设在内。安装凸起101对足弓凹陷位置进行支撑,保证足弓位置具有较好的支撑力,脚掌前后端位于足弓一侧的连接部位与鞋底的顶面相贴合,“C”字形耐磨层2对和中底1的侧壁对该位置进行支撑,耐磨层2能够有效施加反作用力给脚掌,确保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时降低耐磨层2的大小,减轻鞋底的重量,能够满足更对运动的穿戴要求。安装凸起101的边缘压合固定在耐磨层2的边缘上,安装凸起101的边缘对耐磨层2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保证耐磨层2与中底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耐磨层2包括前耐磨部201、中耐磨部202和后耐磨部203,前耐磨部201、中耐磨部202、后耐磨部203和安装凸起101之间设有连接槽106。连接槽106倾斜设置,连接槽106对耐磨层2和安装凸起101进行分区,在行走的过程中,鞋底受力进行折弯,由于耐磨层2质地较硬,连接槽106确保鞋底能够进行更好的折弯,便于行走,同时避免耐磨层2进行过渡的弯曲,影响耐磨层2的使用寿命。
中耐磨部20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耐磨块2021,安装凸起101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块1011,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对称分布,并且一一对应。对称设置的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保证鞋底整体的平面度,确保在行走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上均开设有网状槽体,网状槽体包括底槽2022和顶槽2023,顶槽2023设置在底槽2022的上方,底槽2022和顶槽2023之间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底槽2022和顶槽2023使得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的中部具有更好的弹性,在行走过程中施加给脚部更大的弹力,并且进一步降低训练鞋底的重量。安装凸起101上开设有凹陷部1012,凹陷部1012位于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之间。在行走过程中,凹陷部1012降低第一耐磨块2021和第二耐磨块1011的大小,降低用料成本,同时在保证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运动鞋底的弹性。
前耐磨部201包括菱形耐磨区2012和前耐磨区2011,前耐磨区2011的两端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101的端部间隔设置,菱形耐磨区2012延伸至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101之间,即前耐磨区2011为“∧”状,菱形耐磨区2012位于前耐磨区2011的两脚之间,前耐磨区2011和菱形耐磨区2012铺满整个前耐磨部201,保证前耐磨部201具有良好的抓地力。菱形耐磨区2012的底部开设有让位通道2013,让位通道2013贯穿前耐磨部201,与中底1的底面相连通,有效降低前耐磨部201的重量。让位通道2013上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2014,耐磨杆2014增强菱形耐磨区2012的强度,确保前耐磨部201的整体更加牢固,同时对让位通道2013进行遮挡,避免石头进入让位通道2013对中底1造成挤压,影响穿戴体验。让位通道2013和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2014形成耐磨组,菱形耐磨区2012内的内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耐磨组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101间隔设置。两个耐磨组有效降低耐磨杆2014的长度,确保耐磨杆2014整体不易断裂,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前耐磨区2011和后耐磨部203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前凹槽2015和后凹槽2031,前凹槽2015和后凹槽2031的延伸方向相反。
中底1的侧面上设有上凹槽102和下凹槽103,上凹槽102和下凹槽103之间设置有导风槽105,上凹槽102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竖纹凸起104,竖纹凸起104倾斜设置。导风槽105对气流进行引导,上凹槽102和下凹槽103增加中底1侧部的弹性,进一步增强训练鞋底的整体弹性。
请参阅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训练鞋,包括上诉的训练鞋底和鞋面3,鞋面3缝合固定或者粘连固定在中底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C”字形耐磨层,所述中底的底面上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与足弓位置相对应,所述耐磨层固定在中底的底面上,并将安装凸起围设在内,所述安装凸起的边缘压合固定在耐磨层的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包括前耐磨部、中耐磨部和后耐磨部,所述前耐磨部、中耐磨部、后耐磨部和安装凸起之间设有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耐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耐磨块,所述安装凸起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块,所述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对称分布,并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上均开设有网状槽体,所述网状槽体包括底槽和顶槽,所述顶槽设置在底槽的上方,所述底槽和顶槽之间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上开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耐磨部包括菱形耐磨区和前耐磨区,所述前耐磨区的两端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的端部间隔设置,所述菱形耐磨区延伸至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耐磨区的底部开设有让位通道,所述让位通道上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通道和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杆形成耐磨组,所述菱形耐磨区内的内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耐磨组分别与中耐磨区和安装凸起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侧面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设置有导风槽,所述上凹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竖纹凸起。
10.一种训练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训练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固定在中底上。
CN202322276671.8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Active CN220571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6671.8U CN22057164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6671.8U CN22057164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1642U true CN22057164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6671.8U Active CN22057164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1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5125Y (zh) 一种多用途的鞋子
CN220571642U (zh) 一种训练鞋底和训练鞋
CN210299729U (zh) 一种高弹稳定型鞋底
CN220756708U (zh) 一种弹性训练鞋底及训练鞋
CN220756696U (zh) 一种轻质的运动鞋底和运动鞋
CN220326946U (zh) 一种高回弹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CN201491799U (zh) 新型运动鞋气垫
CN220571651U (zh) 一种缓震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CN216089149U (zh) 一种弹性减震运动鞋
CN213128301U (zh) 一种新型鞋底
CN214016237U (zh) 一种女子轻质透气按摩鞋
CN218044011U (zh) 一种弹性增加型鞋子
CN212661248U (zh) 一种登山鞋耐折鞋底
CN214904174U (zh) 一种耐弯折拖鞋
CN217743312U (zh) 一种高强度防滑鞋底
CN218551506U (zh) 一种pvc和eva复合鞋底及鞋子
CN217609781U (zh) 一种舒适型可调节增高鞋垫
CN219353191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运动鞋
CN216568617U (zh) 一种高透气性运动鞋
CN220384392U (zh) 一种鞋底结构
CN202160746U (zh) 一种可弯曲卷起的运动鞋鞋底
CN210471157U (zh) 一种提高支撑效果的篮球鞋底
CN212368446U (zh) 高舒适度足球鞋
CN211631976U (zh) 一种新型复合鞋底
CN2305078Y (zh) 气囊式透气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