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5246U - 一种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5246U
CN220565246U CN202322138060.7U CN202322138060U CN220565246U CN 220565246 U CN220565246 U CN 220565246U CN 202322138060 U CN202322138060 U CN 202322138060U CN 220565246 U CN220565246 U CN 220565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rainage
flow
slope protection
ecological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80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来斐
刘运晋
陈坚宏
施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ye Garde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ye Garde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ye Garde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ye Garde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80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5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5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5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其包括导流架和砌块组,所述导流架包括集流壳和排流壳,所述排流壳对称安装在集流壳的下端面,且排流壳与集流壳固定连接,所述砌块组由若干防护框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防护框包括底框和排流盖,所述排流盖安装在底框的上端面,且排流盖与底框转动连接,所述底框上端面设置有供排流盖安装的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头部安装有拉伸排流盖的弹性拉绳。本申请通过在护坡上安装集流壳,方便在降雨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流壳来接收坡面顶部的流水,然后通过在集流壳下端两侧设置排流壳,方便将集中的水源可以从两侧分流排放带坡底,不需要经过坡面,进而达到对坡面的保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常规的生态护坡主要依赖于坡体自身的束缚力,以及植被根部的抓地能力,防止坡面土壤流失。下小雨时,雨水量较小,雨水通过植被种植区浸入土壤内,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生态护坡在使用的时候坡顶没有表面排水结构,容易冲刷护坡表面,造成护坡不稳定,同时在雨水量较大的时候雨水会冲击坡体,并且进入到坡体对植被区域造成冲击,可能会造成土壤松动,造成大范围滑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对生态护坡顶部雨水排流和避免大于对坡体植被冲刷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护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护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导流架和砌块组,所述导流架包括集流壳和排流壳,所述排流壳对称安装在集流壳的下端面,且排流壳与集流壳固定连接,所述砌块组由若干防护框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防护框包括底框和排流盖,所述排流盖安装在底框的上端面,且排流盖与底框转动连接,所述底框上端面设置有供排流盖安装的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头部安装有拉伸排流盖的弹性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导流架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集流壳来实现对护坡顶部的排水进行聚集,然后通过两侧的排流壳来将雨水稳定的排放到下端,可以有效的避免坡体顶部水源由上到下对坡体造成冲击,同时通过对砌块组的设置来方便若干防护框相互拼接而成,这样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坡面情况灵活的进行铺设,通过对防护框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底框来固定在护坡上,然后将排流盖安装在底框的上端,实现对底框进行遮挡,保证雨水降落的时候不会直接穿过底框进入到护坡植被层,而是需要穿过排流盖来进入,同时通过在底框上端面安装辅助支架,方便通过辅助支架来转动安装排流盖,并且通过在辅助支架和排流盖之间安装弹性拉绳来方便排流盖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来控制排流盖和底框之间开口,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雨直接冲刷护坡植被的情况出现。
可选的,所述集流壳包括底板、导流板和安装板,所述导流板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底板的上端面,且安装板与导流板之间设置有与排流壳相对应的排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集流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底板可以通过安装板来固定安装在坡面的上端,同时通过在两侧设置导流板来方便大雨雨水进行聚集,同时通过在安装板与导流板之间设置有与排流壳相对应的排流口,这样就可以保证集流壳聚集的雨水可以稳定的进入到排流壳中。
可选的,所述排流壳包括主排管和外固板,所述外固板设置在主排管的外侧面上,且外固板与主排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排流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主排管可以通过侧面的外固板来固定安装坡面上,方便稳定的与集流壳进行配合实现导流排水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排流盖包括多边形盖板和网壳,所述网壳均匀的设置在多边形盖板的下端面,且网壳与多边形盖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排流盖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在多边形盖板上设置网壳,保证雨水落到多边形盖板上的时候可以穿过网壳来排放到下端。
可选的,所述多边形盖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与网壳相连通,所述网壳设置为半球形,且网壳设置有若干排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多边形盖板的上端面开设积水槽,方便通过积水槽来方便接收雨水,同时通过将网壳设置为半球形,依据进一步接收雨水,通过在网壳上设置排流孔,易于控制雨水的流速,当雨水过大的时候就无法通过排流孔及时排放,这样降落的雨水就可以将多边形盖板下压扣合。
可选的,所述多边形盖板一侧安装有辅助支架相连接的凹形架,所述凹形架与多边形盖板固定连接,且凹形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多边形盖板的一侧设置凹形架,易于通过凹形架来配合连接立杆,方便通过转轴孔来转动安装在转轴杆上以后就可以实现边形盖板的灵活翻转。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架包括固定板、立杆和顶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框上,所述立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上端面,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立杆的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辅助支架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固定板来固定安装在底框的上端面,同时通过对立杆的设置来方便固定安装顶板,易于通过顶板来进行悬吊使用。
可选的,所述立杆的两侧安装有转轴杆,所述转轴杆转动设置于转轴孔,所述转轴杆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供弹性拉绳安装的辅助绳板,所述辅助绳板与顶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立杆的两侧安装转轴杆,方便通过转轴杆来转动安装排流盖,同时通过在顶板上设置辅助绳板,易于弹性拉绳顶部更好的进行连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坡上安装集流壳,方便在降雨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流壳来接收坡面顶部的流水,然后通过在集流壳下端两侧设置排流壳,方便将集中的水源可以从两侧分流排放带坡底,不需要经过坡面,进而达到对坡面的保护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坡表面均匀设置防护框,方便防护框可以根据坡面进行灵活铺设,同时防护框采用底框和排流盖相配合的结构,方便在晴天的时候排流盖可以处于开启状态,当降雨量较大的时候可以实现关闭排流盖,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对坡面的冲击,同时避免雨水对植被的冲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流架和底框相配合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护框、辅助支架和弹性拉绳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底框和辅助支架相配合的立体前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底框和辅助支架相配合的立体后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排流盖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流架;11、集流壳;111、底板;112、导流板;113、安装板;12、排流壳;121、主排管;122、外固板;2、防护框;21、底框;22、排流盖;221、多边形盖板;222、网壳;223、积水槽;224、排流孔;23、凹形架;231、转轴孔;3、辅助支架;31、固定板;32、立杆;321、转轴杆;33、顶板;331、辅助绳板;4、弹性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护坡。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导流架1和砌块组,导流架1包括集流壳11和排流壳12,排流壳12对称安装在集流壳11的下端面,且排流壳12与集流壳11固定连接,集流壳11包括底板111、导流板112和安装板113,导流板112对称设置在底板111的两侧,安装板113设置在底板111的上端面,且安装板113与导流板112之间设置有与排流壳12相对应的排流口。通过对集流壳1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底板111可以通过安装板113来固定安装在坡面的上端,同时通过在两侧设置导流板112来方便大雨雨水进行聚集,同时通过在安装板113与导流板112之间设置有与排流壳12相对应的排流口,这样就可以保证集流壳11聚集的雨水可以稳定的进入到排流壳12中。排流壳12包括主排管121和外固板122,外固板122设置在主排管121的外侧面上,且外固板122与主排管121固定连接。通过对排流壳1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主排管121可以通过侧面的外固板122来固定安装坡面上,方便稳定的与集流壳11进行配合实现导流排水的目的。
参照图3和图6所示,砌块组由若干防护框2相互拼接而成,防护框2包括底框21和排流盖22,排流盖22安装在底框21的下端面,且排流盖22与底框21转动连接,底框21上端面设置有供排流盖22安装的辅助支架3,辅助支架3头部安装有拉伸排流盖22的弹性拉绳4。排流盖22包括多边形盖板221和网壳222,网壳222均匀的设置在多边形盖板221的上端面,且网壳222与多边形盖板221固定连接。通过对排流盖2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在多边形盖板221上设置网壳222,保证雨水落到多边形盖板221上的时候可以穿过网壳222来排放到下端。多边形盖板221的上端面开设有积水槽223,积水槽223与网壳222相连通,网壳222设置为半球形,且网壳222设置有若干排流孔224。通过在多边形盖板221的上端面开设积水槽223,方便通过积水槽223来方便接收雨水,同时通过将网壳222设置为半球形,依据进一步接收雨水,通过在网壳222上设置排流孔224,易于控制雨水的流速,当雨水过大的时候就无法通过排流孔224及时排放,这样降落的雨水就可以将多边形盖板221下压扣合。多边形盖板221一侧安装有辅助支架3相连接的凹形架23,凹形架23与多边形盖板221固定连接,且凹形架2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轴孔231。通过在多边形盖板221的一侧设置凹形架23,易于通过凹形架23来配合连接立杆32,方便通过转轴孔231来转动安装在转轴杆321上以后就可以实现边形盖板的灵活翻转。
参照图4和图5所示,辅助支架3包括固定板31、立杆32和顶板33,固定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框21上,立杆3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1的上端面,顶板33固定安装在立杆32的头部。通过对辅助支架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固定板31来固定安装在底框21的上端面,同时通过对立杆32的设置来方便固定安装顶板33,易于通过顶板33来进行悬吊使用。立杆32的两侧安装有转轴杆321,转轴杆321与立杆32固定连接,顶板33上还设置有供弹性拉绳4安装的辅助绳板331,辅助绳板331与顶板33一体成型。通过在立杆32的两侧安装转轴杆321,方便通过转轴杆321来转动安装排流盖22,同时通过在顶板33上设置辅助绳板331,易于弹性拉绳4顶部更好的进行连接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态护坡的实施原理为:在未下雨或者降落量较小的时候排流盖22在弹性拉绳4的作用下可以处于水平位置,这样降落到排流盖22上的雨水可以穿过排流孔224进入到底框21下端的护坡中,同时此时排流盖22和底框21之间的张口较大,也会让一部分雨水进入到护坡中,保证对护坡上的植被进行浇灌,当雨量较大的时候排流盖22就可以在雨水的作用下部分关闭或者全部关闭,在排流盖22上的雨水一部分可以穿过排流孔224进入到底框21下端的护坡中,而大部分来不仅穿过排流孔224进入,而是沿着排流盖22表面向下流出,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大雨时对坡面的冲击,以及水流较打进入植被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导流架(1)和砌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架(1)包括集流壳(11)和排流壳(12),所述排流壳(12)对称安装在集流壳(11)的下端面,且排流壳(12)与集流壳(11)固定连接,所述砌块组由若干防护框(2)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防护框(2)包括底框(21)和排流盖(22),所述排流盖(22)安装在底框(21)的上端面,且排流盖(22)与底框(21)转动连接,所述底框(21)上端面设置有供排流盖(22)安装的辅助支架(3),所述辅助支架(3)头部安装有拉伸排流盖(22)的弹性拉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壳(11)包括底板(111)、导流板(112)和安装板(113),所述导流板(112)对称设置在底板(111)的两侧,所述安装板(113)设置在底板(111)的上端面,且安装板(113)与导流板(112)之间设置有与排流壳(12)相对应的排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壳(12)包括主排管(121)和外固板(122),所述外固板(122)设置在主排管(121)的外侧面上,且外固板(122)与主排管(1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盖(22)包括多边形盖板(221)和网壳(222),所述网壳(222)均匀的设置在多边形盖板(221)的下端面,且网壳(222)与多边形盖板(2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盖板(221)的上端面开设有积水槽(223),所述积水槽(223)与网壳(222)相连通,所述网壳(222)设置为半球形,且网壳(222)设置有若干排流孔(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盖板(221)一侧安装有辅助支架(3)相连接的凹形架(23),所述凹形架(23)与多边形盖板(221)固定连接,且凹形架(2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轴孔(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3)包括固定板(31)、立杆(32)和顶板(33),所述固定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框(21)上,所述立杆(3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1)的上端面,所述顶板(33)固定安装在立杆(32)的头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2)的两侧安装有转轴杆(321),所述转轴杆(321)转动设置于转轴孔(231),所述转轴杆(321)与立杆(3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33)上还设置有供弹性拉绳(4)安装的辅助绳板(331),所述辅助绳板(331)与顶板(33)一体成型。
CN202322138060.7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生态护坡 Active CN220565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060.7U CN220565246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060.7U CN220565246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5246U true CN220565246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8060.7U Active CN220565246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5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06450U (zh) 一种生态建筑用垂直绿化外遮阳装置
CN213245887U (zh) 一种环保建筑外墙
CN212689194U (zh) 一种节能绿色房屋建筑结构
CN213062654U (zh) 一种收集雨水节能环保的建筑屋面
CN212911109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20565246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13485917U (zh) 一种用于环保建筑的绿化装置
CN108684281A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及施肥灌溉方法
CN217460630U (zh) 一种生态护坡防护结构
CN216018153U (zh) 一种柑橘新型避雨棚装置
CN211340968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8609384U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
CN212248950U (zh) 一种可防水循环绿化的室外楼梯装置
CN213523263U (zh) 一种园林用藤本植物浇灌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3897309U (zh) 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
CN220247067U (zh) 一种斜坡屋顶绿化灌溉用防堵塞雨水蓄水装置
CN211172184U (zh) 雨水回收再利用灌溉系统
CN216601100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18373949U (zh) 一种边坡防护设备
CN218527091U (zh) 一种景观灌溉装置
CN213603354U (zh) 一种具有雨水渗蓄净化功能的树池装置
CN214046803U (zh) 一种风景园林用花草种植单元
CN218680781U (zh) 一种新型水利灌溉装置
CN21697358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雨水收集装置
CN110337995B (zh) 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