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385U -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2385U
CN220562385U CN202321695285.6U CN202321695285U CN220562385U CN 220562385 U CN220562385 U CN 220562385U CN 202321695285 U CN202321695285 U CN 202321695285U CN 220562385 U CN220562385 U CN 220562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let
storage chamber
box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52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德奎
常小海
乐斌
葛滨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52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2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2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2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包括:墨盒,其具有储墨腔室以及与所述储墨腔室相连通的进墨口;吸墨件,设于所述的储墨腔室中;所述储墨腔室中对应位于所述进墨口下方的区域位置限定出能供从所述进墨口流入的墨水进入到所述吸墨件内部的墨水缓存腔。在墨盒的进墨口处设有墨水缓存腔后,墨水更容易流入吸墨件中心区域位置,这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吸墨件一些缓冲时间,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处出现漏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常见的打印设备。现有的喷墨打印机大多使用可拆卸地安装到喷墨打印机内的墨盒提供打印使用的墨水,在打印过程中,墨盒装载的墨水喷射在作为打印介质的纸张上,形成所需的图案和文字。
如图9所示,现有的部分墨盒具有一个壳体1,壳体围成一个腔体,腔体内设置有一个墨水腔和一个海绵腔。墨水腔装载有墨水,海绵腔内通常填充有海绵20等多孔材料。墨水通过进墨孔121进入墨盒后无导向,如果海绵20与墨盒1的侧壁贴合不严,则墨水大概率会沿侧壁流入墨盒底部,则海绵产生的负压无法完全起到作用,喷头30也更容易漏墨,进而导致喷头30干燥容易封堵。同时,由于海绵20为疏水海绵,当连供建立墨水流入时,墨水并不会向下流入海绵20,而是沿着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在海绵20上方形成浮油,并与墨盒1内部原有的墨水连接。由于浮在海绵上方的墨水与喷头处高度差的存在,喷头处受到液体压强会出现渗墨问题;另一方面,浮在海绵上方的墨水会在进墨孔处形成液封,后续墨水继续进入墨盒,会对墨盒形成正向压力,也会导致喷头处受到的压力增大,从而发生漏墨,待漏墨墨水干燥后,喷头发生堵头问题,无法打印。
故,现有打印机用墨盒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墨盒底部打印喷头处出现漏墨问题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墨盒结构的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包括:
墨盒,其具有储墨腔室以及与所述储墨腔室相连通的进墨口;
吸墨件,设于所述的储墨腔室中;
所述储墨腔室中对应位于所述进墨口下方的区域位置限定出能供从所述进墨口流入的墨水进入到所述吸墨件内部的墨水缓存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墨盒的进墨口处还具有朝向墨盒的内部延伸的支撑筋,该支撑筋作用于所述吸墨件并使所述吸墨件向下凹陷形成墨水缓存凹区,该墨水缓存凹区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
在墨盒的进墨口处设置的支撑筋有导流作用,墨水会滴入或顺着支撑筋流入海绵中心区域位置,且压入时形成一个凹坑,这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海绵一些缓冲时间,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处出现漏墨问题。在优选方案中,向下延伸的支撑筋极大地减小了浮在海绵上的墨水与喷头的高度差,由此,墨水可以在更低的位置与墨盒内部的墨水形成连供,可以进一步有效解决进墨口处因海绵浮油导致的漏墨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漏墨效果,所述进墨口设于所述墨盒主体的顶部,所述支撑筋自所述墨盒主体的顶部向下延伸。
向下延伸的支撑筋极大地减小了浮在海绵上的墨水与喷头的高度差,由此,墨水可以在更低的位置与墨盒内部的墨水形成连供,可以进一步有效解决进墨口处因海绵浮油导致的漏墨问题。
一般来讲,支撑筋可以采用向下延伸的环壁结构,但为了更方便地向储墨腔室内供墨,所述支撑筋具有沿所述进墨口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
为了方便加工以及安装海绵等部件考虑,所述墨盒包括在顶部敞口的墨盒主体以及盖合在墨盒主体的顶部敞口处的盖体,所述进墨口及支撑筋均设于所述盖体上。
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墨盒主体与所述盖体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为了避免墨水在墨盒其他区域残留,保证打印喷头出墨的连贯性,所述墨盒主体的储墨腔室的底部具有局部下凹形成的出墨腔室。
作为改进,所述墨盒在与所述储墨腔室的底部相对应的区域设有打印喷头。
为了避免打印喷头被封堵,需要对墨水进行过滤,所述出墨腔室处还设有用于对墨水进行过滤的滤网。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墨口设于所述墨盒的顶部;
放置在所述储墨腔室中的吸墨件与所述进墨口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布置,以使所述储墨腔室在所述进墨口的下方预留出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或者
放置在所述储墨腔室中的吸墨件在所述进墨口的下方相对应的区域位置有部分缺失而在所述进墨口的下方形成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印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墨盒,所述墨盒采用上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墨盒的进墨口处设有墨水缓存腔后,墨水更容易流入吸墨件中心区域位置,这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吸墨件一些缓冲时间,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处出现漏墨问题。另一方面,墨水缓存腔的设置,与减小了浮在吸墨件上(顶部)的墨水与喷头的高度差,由此,墨水可以在更低的位置与墨盒内部的墨水形成连供,可以进一步有效解决进墨口处因吸墨件浮油导致的漏墨问题。在优选方案中,在墨盒的进墨口处设置的支撑筋可直接作用于海绵形成一个凹坑作为上述的墨水缓存腔,由于支撑筋有导流作用,墨水也会更容易滴入或顺着支撑筋流入吸墨件中心区域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墨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墨盒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墨盒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墨盒结构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墨盒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墨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墨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墨盒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包括墨盒,该墨盒具有储墨腔室13以及与储墨腔室13相连通的进墨口121。墨盒包括在顶部敞口的墨盒主体11以及盖合在墨盒主体11的顶部敞口处的盖体12。上述的进墨口121设于盖体12上,如图1所示,盖体12的进墨口121处还设有进墨口胶塞31。墨盒的储墨腔室13中填充有吸墨件20,吸墨件20优选采用海绵。盖体12与墨盒主体11可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其密封性。
参见图6,墨盒主体11的储墨腔室13的底部具有局部下凹形成的出墨腔室14,其中,墨盒主体11在与储墨腔室13的底部相对应的区域设有打印喷头30。出墨腔室14的进口位置(也即与储墨腔室13相接的位置)设有滤网40以对从储墨腔室13进入到储出墨腔室14中墨水进行过滤,以避免打印喷头30被封堵。具体地,滤网40可通过热压压合方式连接在墨盒主体11上。
墨盒的进墨口121处还具有朝向墨盒的内部延伸的支撑筋12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支撑筋122自盖体12向下延伸,与海绵20的顶部的部分区域相抵,由此,使得海绵20的该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成墨水缓存凹区21。为了更方便地向储墨腔室13内供墨,支撑筋122具有沿进墨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两个,该两个支撑筋122为对称设置。
参见图4及图6,采用向下延伸的支撑筋122,极大地减小了浮在海绵20上的墨水与喷头的高度差,由此,墨水可以在更低的位置与墨盒内部的墨水形成连供,可以进一步有效解决进墨口121处因海绵20浮油导致的漏墨问题。另一方面,在墨盒的进墨口121处设置的支撑筋122也具有导流作用,使得墨水会滴入或顺着支撑筋122流入海绵20中心区域位置(墨水流动路径如图6中箭头所示),且压入时形成一个凹坑,这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海绵20一些缓冲时间,防止墨水在进墨口121处形成液封,另外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30处出现漏墨问题。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打印机,包括机体(未示出)以及设于机体上的墨盒。
实施例2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通过对设于墨盒的储墨腔室13内的海绵20自身结构进行设计,从而在储墨腔室13内对应位于进墨口121下方的区域限定出对应的墨水缓存腔。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进墨口121也是设于墨盒的顶部,放置在储墨腔室13中的吸墨件20(海绵)与进墨口121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布置,以使储墨腔室13在进墨口121的下方预留出第一空腔21a,该第一空腔21a即构成了上述的墨水缓存腔。该第一空腔21a同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海绵20一些缓冲时间(墨水流动路径如图7中箭头所示),防止墨水在进墨口121处形成液封,另外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30处出现漏墨问题。
实施例3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同样是通过对设于墨盒的储墨腔室13内的海绵20自身结构进行设计,从而在储墨腔室13内对应位于进墨口121下方的区域限定出对应的墨水缓存腔。具体地,放置在储墨腔室13中的吸墨件20(海绵)的顶部在进墨口121的下方相对应的区域有部分缺失而使储墨腔室13在进墨口121的下方形成第二空腔21b,该第二空腔21b即构成了上述的墨水缓存腔。该第二空腔21b同样可以存放一定量墨水,给墨水进入海绵20一些缓冲时间(墨水流动路径如图8中箭头所示),防止墨水在进墨口121处形成液封,另外对墨水从墨盒边缘直接流入底部的问题有改善效果,避免了墨盒底部打印喷头30处出现漏墨问题。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包括:
墨盒,其具有储墨腔室(13)以及与所述储墨腔室(13)相连通的进墨口(121);
吸墨件(20),设于所述的储墨腔室(13)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室(13)中对应位于所述进墨口(121)下方的区域位置限定出能供从所述进墨口(121)流入的墨水进入到所述吸墨件(20)内部的墨水缓存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的进墨口(121)处还具有朝向墨盒的内部延伸的支撑筋(122),该支撑筋(122)作用于所述吸墨件(20)并使所述吸墨件(20)向下凹陷形成墨水缓存凹区(21),该墨水缓存凹区(21)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口(121)设于所述墨盒的顶部,所述支撑筋(122)自所述墨盒的顶部向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22)具有沿所述进墨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在顶部敞口的墨盒主体(11)以及盖合在墨盒主体(11)的顶部敞口处的盖体(12),所述进墨口(121)及支撑筋(122)均设于所述盖体(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主体(11)与所述盖体(12)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主体(11)的储墨腔室(13)的底部具有局部下凹形成的出墨腔室(14),所述墨盒在与所述出墨腔室(14)的底部相对应的区域设有打印喷头(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腔室(14)处还设有用于对墨水进行过滤的滤网(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口(121)设于所述墨盒的顶部;
放置在所述储墨腔室(13)中的吸墨件(20)与所述进墨口(121)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布置,以使所述储墨腔室在所述进墨口(121)的下方预留出第一空腔(21a),该第一空腔(21a)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或者
放置在所述储墨腔室(13)中的吸墨件(20)在所述进墨口(121)的下方相对应的区域位置有部分缺失而使所述储墨腔室(13)在所述进墨口(121)的下方形成第二空腔(21b),该第二空腔(21b)即构成了所述的墨水缓存腔。
10.一种打印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采用如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用墨盒结构。
CN202321695285.6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Active CN220562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285.6U CN2205623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285.6U CN2205623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2385U true CN220562385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5285.6U Active CN2205623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2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1397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7815298B2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EP1570995A1 (en) Ink cartridges and methods of filling ink cartridges
US4153902A (en) Bubble removal in an ink liquid supply for an ink jet system printer
EP0839663A2 (en) Ink jet cartridge, ink jet head and printer
KR100438702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AU2003200496A1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Fluid Flow
US6170941B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recorder
US6325499B1 (en) Ink cartridge for a printer
RU2263583C2 (ru) Картридж струйной печати, имеющий низкий профиль
JPH07311058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749295B2 (en) Ink-jet cartridge
CN108016140A (zh) 再生墨盒
CN220562385U (zh) 一种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及打印机
US6776477B2 (en) Mechanical seal cap for ink-cartridge
US774883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8323989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該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を複数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8099411A (zh) 打印机可重复利用式墨盒
CN108045096A (zh) 打印机墨盒
CN214821925U (zh) 墨盒和喷印设备
CN108099412A (zh) 防气泡用墨盒
US11701888B2 (en) Container for liquid replenishment and liquid replenishment structure
JP40139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09971880U (zh) 一种新型打印机墨盒结构
KR19990070700A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카트리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