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8211U -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8211U
CN220558211U CN202320948543.0U CN202320948543U CN220558211U CN 220558211 U CN220558211 U CN 220558211U CN 202320948543 U CN202320948543 U CN 202320948543U CN 220558211 U CN220558211 U CN 220558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lifting
connecting rod
bed
upper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85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磊
董春庚
陈磊
王家昌
朱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fu Shando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fu Shando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fu Shando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fu Shando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85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8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8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8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背部床板、起背电机、起背转臂、起背圆轴、起背支臂、起背连杆和起背滚轮,起背电机的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起背转臂,起背转臂与起背圆轴固定连接,起背圆轴、2个起背支臂和起背连杆焊接成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所在平面与起背转臂之间呈30°角,起背滚轮的内部嵌入滚动轴承,起背连杆的两端分别嵌入2个滚动轴承的内圈,起背连杆与滚动轴承内圈为过盈配合,2个起背滚轮分别抵持背部床板底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起背机构,能够减少患者在起背过程中对腰部及臀部的压迫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我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保障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行业也成为了大众越来越关心与关注的问题,现行落后的护理床器械已经得不到满足,迫切渴望能够拥有一种使用稳定性能比较高的病床产品,因而设计生产稳定性高的病床十分必要。在卧床者的生理方面,考虑到长期卧床人士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传统护理床存在以下问题:采用铰链连接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起背过程中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折叠,会对腰部及臀部肌肉挤压,造成卧槽人士腰部及臀部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护理床起背时对腰部及臀部肌肉挤压导致肌肉不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背部床板、起背电机、起背转臂、起背圆轴、起背支臂、起背连杆和起背滚轮,起背电机的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起背转臂,起背转臂与起背圆轴固定连接,起背圆轴、2个起背支臂和起背连杆焊接成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所在平面与起背转臂之间呈30°角,起背滚轮的内部嵌入滚动轴承,起背连杆的两端分别嵌入2个滚动轴承的内圈,起背连杆与滚动轴承内圈为过盈配合,2个起背滚轮分别抵持背部床板底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起背机构还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固定安装于床架上,夹持部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起背圆轴嵌入安装孔内,夹持部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起背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数量均为2个,分别位于背部床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床板上设有安装杆,用于安装一体成型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上板外框、上板内芯、2个V形板和底板,上板外框套设于上板内芯的周向,上板外框与上板内芯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上板外框与上板内芯固定连接,2个V形板的开口处相对设置,V形板的一端连接上板内芯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底板,V形板外侧与底板构成卡槽,安装杆嵌入所述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比现有技术中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转动连接,起背时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之间对患者腰部及臀部进行挤压,舒适感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背单元在向上翻转时,臀部床板与背部床板间隙越来越大,可以减少患者在起背过程中对臀部的压迫感,通过卧床者的背部调节、改变背部压迫的部位和时间,促进肢体的背部血液循环,减少因长期受压而产生的褥疮等并发症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组件,一方面,通过设计2个V形板,V形板受压下降,外力取消后回弹,提高上板外框和上板内芯在竖直方向的弹力;另一方面,设计上板外框与上板内芯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上板外框受压向下,外力取消后回弹,提升卧床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起背机构处于平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起背机构处于翻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11-第一竖梁;12-第二竖梁;13-第一横梁;14-第二横梁;15-第三横梁;16-第四横梁;2-臀部床板;31-背部床板;321-起背电机;322-起背转臂;323-起背圆轴;324-起背支臂;325-起背连杆;326-起背滚轮;33-夹持部;34-第三连杆;35-第四连杆;5-弹性组件;51-上板外框;52-上板内芯;53-V形板;54-底板;5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也可以电连接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如图1-6所示,该护理床包括床架1及安装于床架1上的臀部床板2和起背机构,起背机构位于臀部床板2的右侧。
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背部床板31、起背电机321、起背转臂322、起背圆轴323、起背支臂324、起背连杆325和起背滚轮326,起背电机321的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起背转臂322,起背转臂322与起背圆轴323固定连接,起背圆轴323、2个起背支臂324和起背连杆325焊接成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所在平面与起背转臂332之间呈30°角,起背滚轮326的内部嵌入滚动轴承,起背连杆325的两端分别嵌入2个滚动轴承的内圈,起背连杆325与轴承内圈为过盈配合,2个起背滚轮326分别抵持背部床板31底部的两侧,起背电机安装于床架1上。通过控制起背滚轮326升降,起背滚轮326带动背部床板31翻转,进而实现卧床患者的起背运动。
为了加强起背圆轴323的稳固性,所述起背机构还包括夹持部33,夹持部33固定安装于床架1上,夹持部33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起背圆轴323嵌入安装孔内。优选的,夹持部33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固定连接。
起背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34和第四连杆35,第三连杆34的一端与背部床板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1转动连接;第四连杆35的一端与背部床板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1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4位于第四连杆35的左侧,第三连杆34的长度短于第四连杆35的长度。第三连杆34和第四连杆35均与背部床板的左侧转动连接,用于限定背部床板左侧的升起高度。
所述第三连杆34和第四连杆35的数量均为2个,分别位于背部床板31的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中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转动连接,起背时背部床板与臀部床板之间对患者腰部及臀部进行挤压,舒适感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背机构,可以减少患者在起背过程中对臀部的压迫感,通过卧床者的背部调节、改变背部压迫的部位和时间,促进肢体的背部血液循环,减少因长期受压而产生的褥疮等并发症的产生。
所述背部床板31、臀部床板2上均设有横向和纵向安装杆,用于安装弹性组件5,弹性组件5包括上板外框51、上板内芯52、2个V形板53和底板54,上板外框51套设于上板内芯52的周向,上板外框51与上板内芯52通过U型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2个V形板53的开口处相对设置,2个V形板53组成菱形结构,V形板53的一端连接上板内芯52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底板54,V形板53外侧与底板54构成卡槽55,2个卡槽55分别卡入2个安装杆内,进而实现将弹性组件5卡拆卸安装于床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组件5,弹性组件5为一体成型,一方面,通过设计2个V形板53,V形板53受压下降,外力取消后回弹,提高上板外框51和上板内芯52在竖直方向的弹力;另一方面,设计上板外框51与上板内芯52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上板外框51受压向下,外力取消后回弹,提升卧床患者的舒适性。
床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梁11、第二竖梁12以及垂直于第一竖梁11设置的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16;背部床板31位于第一横梁13和第二横梁14上。
具体的,夹持部33固定安装于第二横梁14上,起背圆轴323的一端与第一竖梁11转动连接,起背圆轴323的一端与第二竖梁12转动连接,连接处位于第一竖梁11和第二竖梁12内侧,且连接处位于第一横梁13与第二横梁14之间,第三横梁15与第四横梁16用于安装曲腿机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背方法,该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起背机构,所述起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起背电机的伸缩杆伸长,伸缩杆带动起背转臂转动,起背转臂带动起背圆轴逆时针转动,起背圆轴带动起背连杆和起背滚轮逆时针转动,起背滚轮向上升起,背部床板随起背滚轮向上升起,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转动,背部床板向上翻起;
步骤二:控制起背电机的伸缩杆缩短,背部床板向下复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护理床包括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背部床板、起背电机、起背转臂、起背圆轴、起背支臂、起背连杆和起背滚轮,起背电机的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起背转臂,起背转臂与起背圆轴固定连接,起背圆轴、2个起背支臂和起背连杆焊接成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所在平面与起背转臂之间呈30°角,起背滚轮的内部嵌入滚动轴承,起背连杆的两端分别嵌入2个滚动轴承的内圈,起背连杆与滚动轴承内圈为过盈配合,2个起背滚轮分别抵持背部床板底部的两侧;所述背部床板上设有安装杆,用于安装一体成型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上板外框、上板内芯、2个V形板和底板,上板外框套设于上板内芯的周向,上板外框与上板内芯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上板外框与上板内芯固定连接,2个V形板的开口处相对设置,V形板的一端连接上板内芯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底板,V形板外侧与底板构成卡槽,安装杆嵌入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背机构还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固定安装于床架上,夹持部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起背圆轴嵌入安装孔内,夹持部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其特征在于,起背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数量均为2个,分别位于背部床板的两侧。
CN202320948543.0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Active CN220558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8543.0U CN220558211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8543.0U CN220558211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8211U true CN220558211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8543.0U Active CN220558211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8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2924B (zh) 三维向量脊椎复健装置
CN220558211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起背机构
CN215229847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锻炼器
CN220158594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曲腿机构
CN116439930A (zh) 一种护理床及方法
CN208741347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
CN211985965U (zh) 一种可遥控变形的转运病床
CN210872590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13759232U (zh) 病床
CN21325054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理垫
CN212547457U (zh) 靠背抬升机构及病床
CN211535264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升降床
CN208641089U (zh) 用于护理床的床板倾斜旋转机构
CN209059763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支架
CN209827310U (zh) 滑动式护理床
CN215960743U (zh) 一种护理床的位移式背部角度调节机构
CN209361134U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医疗保健防褥疮康复护理床
CN219814545U (zh) 一种翻身装置
CN215994585U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垫
CN112704609A (zh) 一种方便老人使用的床
CN216876905U (zh) 一种用于旋转床的翻身机构
CN216394637U (zh) 一种头部支撑装置及3d动态平衡康复理疗床
CN112716729A (zh) 骨科脊柱护理用康复床
CN110974571A (zh) 一种医疗领域使用的易翻身病床
CN220860257U (zh) 一种医用旋转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