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8193U - 转运床 - Google Patents

转运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8193U
CN220558193U CN202322036049.XU CN202322036049U CN220558193U CN 220558193 U CN220558193 U CN 220558193U CN 202322036049 U CN202322036049 U CN 202322036049U CN 220558193 U CN220558193 U CN 220558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ing
bed
transfer bed
main bod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60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海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Orient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Orient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Orient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Orient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20360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8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8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8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和站立组件,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设于站板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站板底部的行走轮,连接架与转运床主体通过可拆结构连接。使用时,站立组件可附着在转运床主体的旁侧、随转运床主体一同移动,医护人员可站在站板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稳定性较好,便于操作,施救效果较好;通过设置脚轮,医护人员的重量可由脚轮承担,避免了转运床主体的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拆结构,无需使用站立组件时可拆卸下来,提高转运床主体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转运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人运输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运床。
背景技术
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当有继续心脏复苏的一类病人被紧急送到医院时,在用转运床将病人送到急诊室的路上,医护人员往往是跪在宽度很窄的转运床上实施心脏复苏、或跟跑在转运床外侧实施心脏复苏,这两种传统的跟随模式稳定性差,在施救过程中可能对施救人员造成影响,施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运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和站立组件,所述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设于所述站板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所述站板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运床主体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床,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站立组件可附着在转运床主体的旁侧、随转运床主体一同移动,医护人员可站在站板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稳定性较好,便于操作,施救效果较好;通过设置脚轮,医护人员的重量可由脚轮承担,避免了转运床主体的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拆结构,无需使用站立组件时可拆卸下来,提高转运床主体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运床主体具有床栏,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所述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所述床栏的左侧、右侧,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床栏可拆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夹持件,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之间有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连接点左右间隔设置,有利于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的稳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杆包括上杆段和下杆段,所述下杆段呈管状,所述下杆段滑动套设于所述上杆段的外侧。这样竖杆的长度可调节、以适应高度不同的转运床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彼此相向,所述床栏的左侧、右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持空间内。这样能防止站立组件相对床栏左移或右移,有利于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的稳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所述站板铰接、铰接处的铰轴前后延伸设置。这样竖杆能翻转至贴近站板,便于不使用时收纳存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弹性构件。进一步稳固站立组件与床栏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构件为拉簧。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走轮分别设于所述站板的四角。这样结构更为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站板对应每个所述行走轮处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底部敞开的容置槽,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容置槽内。这样能减少站板和行走轮的整体竖向尺寸,便于收纳存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这样便于站立组件随转运床主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左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转运床主体;110-床栏;200-站板;210-行走轮;221-下杆段;222-上杆段;230-弹性构件;300-左侧件;310-固定座;311-滑杆;320-连接部;321-转动部;322-第一转轴;323-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100和站立组件,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200、设于站板200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站板200底部的行走轮210,连接架与转运床主体100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例如,如图1所示,转运床主体100横向设置,转运床主体100包括床板、床架、床栏110、脚轮、用于悬挂血液袋输液袋的输液架、用于防止仪器的挂箱等部件,转运床主体100是能在市面上直接采购的物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对其具体结构不予赘述;站立组件设于转运床主体100的前侧,站板200设于靠近地面处,连接架连接于转运床主体100与站板200之间,连接架与转运床之间的可拆结构可为螺栓连接结构、卡接结构、夹持结构或其他合适的结构,能实现连接架与转运床之间的可拆连接即可;行走轮21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
使用时,站立组件可附着在转运床主体100的旁侧、随转运床主体100一同移动,医护人员可站在站板200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稳定性较好,便于操作,施救效果较好;通过设置脚轮,医护人员的重量可由脚轮承担,避免了转运床主体100的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拆结构,无需使用站立组件时可拆卸下来,提高转运床主体100的灵活性,而且,转运床主体100可为医院目前正在使用的转运床,无需额外设计制造特殊的转运床、制作站立组件并与使用中的转运床结合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制作、便于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运床主体100具有床栏110,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竖杆的顶端,两个夹持件分别设于床栏110的左侧、右侧,两个夹持件分别与床栏110可拆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转运床一般沿其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移动;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夹持件,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100之间有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连接点左右间隔设置,有利于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100的稳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竖杆包括上杆段222和下杆段221,下杆段221呈管状,下杆段221滑动套设于上杆段222的外侧。上杆段222设于下杆段221的上侧,夹持件设于上杆段222的顶端,下杆段221的底端连接于站板200;这样竖杆的长度可调节、以适应高度不同的转运床主体100;下杆段221的顶部侧壁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有螺栓,螺栓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转动螺栓可使螺栓与上杆段222抵接,以使收纳的时候可固定上杆段222、避免上杆段222滑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彼此相向,床栏110的左侧、右侧分别设于两个夹持空间内。这样能防止站立组件相对床栏110左移或右移,有利于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100的稳固连接。两个夹持件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夹持件称为左侧件300,参照图2,左侧件300包括固定座310和设于固定座310后方的活动座,固定座310固定设于竖杆,活动座设于固定座310的后方,夹持空间设于活动座与固定座310之间,活动座与固定座310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方式为固定座310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杆311,连接部320设有滑孔,滑杆311插装于滑孔内,滑杆311外侧套设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座、固定座310连接,使得活动座有向固定座310移动的趋势,滑杆311设于夹持空间的左侧;活动座包括连接部320和转动部321,连接部320与固定座310连接,夹持空间设于转动部321与固定座310之间,转动部321与连接部320转动连接、转动处的转轴称为第一转轴322,第一转轴322横向设置,第一转轴322与转动部321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22贯穿连接部320,第一转轴322的左端设有手轮323以便于转动,转动部321为偏心轮,偏心轮的外周设有平行于第一转轴322的定位面,第一转轴322设于偏心轮远离定位面的一侧;安装时,先通过手柄转动偏心轮、使定位面背向夹持空间,则夹持空间的前后尺寸较大,便于放入床栏110,放入床栏110后,通过手柄转动偏心轮,使定位面朝向夹持空间,则定位面与床栏110抵接,达到与床栏110连接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竖杆的底部与站板200铰接、铰接处的铰轴前后延伸设置。这样竖杆能翻转至贴近站板200,便于不使用时收纳存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竖杆之间连接有弹性构件230。弹性件使两个竖杆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使得两个夹持件也有互相靠近的趋势,进一步稳固站立组件与床栏110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构件230为拉簧。弹性构件23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下杆段221的前侧,通过选用拉簧,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行走轮2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行走轮210分别设于站板200的四角。这样结构更为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站板200对应每个行走轮210处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内设有底部敞开的容置槽,行走轮210设于容置槽内。这样能减少站板200和行走轮210的整体竖向尺寸,便于收纳存放;凸起部与树干前后错位设置,使得竖杆贴近站板200时凸起部不会造成妨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行走轮210为万向轮。这样便于站立组件随转运床主体100移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主体(100)和站立组件,所述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200)、设于所述站板(200)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所述站板(200)底部的行走轮(210),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具有床栏(110),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所述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所述床栏(110)的左侧、右侧,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床栏(110)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包括上杆段(222)和下杆段(221),所述下杆段(221)呈管状,所述下杆段(221)滑动套设于所述上杆段(22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彼此相向,所述床栏(110)的左侧、右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持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所述站板(200)铰接、铰接处的铰轴前后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弹性构件(2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230)为拉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走轮(210)分别设于所述站板(200)的四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板(200)对应每个所述行走轮(210)处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底部敞开的容置槽,所述行走轮(210)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10)为万向轮。
CN202322036049.XU 2023-07-20 2023-07-20 转运床 Active CN220558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6049.XU CN22055819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转运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6049.XU CN22055819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转运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8193U true CN220558193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6049.XU Active CN22055819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转运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8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2256U (zh) 一种ecmo转运车
US2786214A (en) Bed side guard
CN220558193U (zh) 转运床
CN115813699A (zh) 一种儿科治疗用限位装置
CN210989260U (zh) 零靠墙输液沙发
CN211610426U (zh) 一种一体式护理陪护床
CN211243705U (zh)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便于操作的麻醉治疗装置
CN117122476B (zh) 一种可在病床上使用的ecmo设备安放架
CN213910921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
CN213491267U (zh) 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
CN213964012U (zh) 一种普外科用护理床
CN214073964U (zh) 一种组合式老年病护理床用辅助支架
CN215503821U (zh) 一种新生儿临床转运设备
CN215688488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多功能托盘架
CN215606554U (zh) 一种养殖场兽医用输液支架
CN218652260U (zh) 一种折叠转运床
CN213553475U (zh) 一种妇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
CN212067086U (zh) 一种骨科医疗用固定支架
CN214049427U (zh) 一种卧床患者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4713110U (zh) 一种康复床
CN214761448U (zh) 一种picc置管用床旁对接车
CN215350460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携氧辅助行走装置
CN215690472U (zh) 一种可调式便携输液架
CN219763322U (zh) 一种磁共振检查用无磁担架床
CN214232305U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的辅助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