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5864U -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5864U
CN220555864U CN202321528881.5U CN202321528881U CN220555864U CN 220555864 U CN220555864 U CN 220555864U CN 202321528881 U CN202321528881 U CN 202321528881U CN 220555864 U CN220555864 U CN 220555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plate
piece
suspended ceiling
suspe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88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泽成
王文广
黄慧
周东珊
彭伟
李鹏程
林显杨
任杰
刘航东
林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88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5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5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5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与吊顶板上侧连接的吊顶连接件和与吊顶板下侧连接的吊顶支撑件,吊顶连接件包括与墙面板的顶端连接的主横板和设置于主横板下侧的连接框,连接框下侧通过粘黏胶与吊顶板上侧连接;吊顶支撑件包括与墙面板侧面连接的竖置板和设置于竖置板下端向远离墙面板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接触板与吊顶板下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收边件一体成型安装方便,安装难度低,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都可以和墙面板完成过渡连接,美观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室内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现在很多房屋室内需要进行墙面板和吊顶板的安装,如今吊顶板装饰目前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湿法施工,湿法施工中墙板通常是用水泥砂浆进行铺贴,因此无需考虑墙板收边问题,但是随着装配式安装的兴起,为了方便吊顶的安装,需要对墙面板的顶部和吊顶边缘进行收边,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13356437A公开了一种吊顶收边构件及安装方法,包括挂接件、固定件、找平件,挂接件包括底板、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限位板,底板与吊顶板贴合抵接,限位板与吊顶板的端部抵接,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在朝向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挂接部,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均插入到龙骨内并固接,挂接部位于龙骨的端部之外;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减震结构,固定板与墙面贴合并通过找平件与墙面固接,减震结构固接于固定板的下端,减震结构对应挂接部设置第三弹性板,使得挂接件与龙骨固定之后,能够挂接在固定件上,形成连接承载结构。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安装快捷;自带限位结构,形成紧密的结合关系;能够快速找平收边构件。
但是上述墙面顶部收边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需要多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才能完成吊顶边缘的安装,吊顶与墙面板之间配合性差,尤其是在吊顶板厚度变化时,无法有效完成吊顶与墙面板之间的过渡连接,美观性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结构简单,收边件一体成型安装方便,安装难度低,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都可以和墙面板完成过渡连接,美观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包括与吊顶板上侧连接的吊顶连接件和与吊顶板下侧连接的吊顶支撑件,所述吊顶连接件包括与墙面板的顶端连接的主横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下侧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上侧连接;所述吊顶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墙面板侧面连接的竖置板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下端向远离墙面板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吊顶板下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框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一施胶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施胶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施胶槽呈阵列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框内设置有空心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横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吊顶板连接的加固螺钉,所述加固螺钉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空心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墙面板上设置有顶挂件,所述顶挂件包括顶横板和设置于所述顶横板端部的顶竖板,所述主横板下侧与所述顶横板上侧连接,所述竖置板侧面与所述顶竖板侧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竖置板通过粘黏胶与墙面板连接,所述竖置板侧面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二施胶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墙面板连接的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吊顶连接件和吊顶支撑件均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收边件一体成型安装方便,安装难度低,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都可以和墙面板完成过渡连接,美观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吊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吊顶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挂件,11、顶横板,12、顶竖板,2、吊顶支撑件,21、竖置板,211、第二施胶槽,22、接触板,3、吊顶连接件,31、主横板,311、加固螺钉,32、连接框,321、第一施胶槽,322、空心腔,4、墙面板,5、吊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包括与吊顶板5上侧连接的吊顶连接件3和与吊顶板5下侧连接的吊顶支撑件2,所述吊顶连接件3包括与墙面板4的顶端连接的主横板31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31下侧的连接框32,所述连接框32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5上侧连接;所述吊顶支撑件2包括与所述墙面板4侧面连接的竖置板21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21下端向远离墙面板4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22,所述接触板22与所述吊顶板5下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吊顶收边件用于将吊顶板5的边缘进行收边,在用于方便吊顶板5安装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吊顶板5边缘与墙面板4的顶端之间进行过渡连接,美观性更好,具体的,吊顶板5通过吊顶连接件3进行连接,然后搭载在墙面板4的上端;再在墙面板4的侧面安装吊顶支撑件2对吊顶板5的下侧进行辅助支撑的同时,将吊顶板5的边缘和墙面板4的顶端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遮盖,起到美观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吊顶支撑件2可以直接设置于墙面板4的侧面,也可以是设置于墙面板4侧面的物件上,仅仅需要保证吊顶支撑件2安装设置的面是竖直设置的,使得吊顶支撑件2可以上下进行调节即可。
首先是吊顶连接件3的结构,所述吊顶连接件3包括与墙面板4的顶端连接的主横板31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31下侧的连接框32,所述连接框32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5上侧连接。
其中连接框32与吊顶板5的上侧连接,主横板31则从连接框32处向墙面方向延伸,对吊顶板5安装时,先将吊顶连接件3安装至吊顶板5的上侧,然后整体提升吊顶板5,使得主横板31位于墙面板4的上侧,最后将主横板31搭载在墙面板4的顶端处,完成吊顶板5的安装。
当然,所述连接框32的厚度可以选择,使得吊顶板5的安装高度可控。
然后是吊顶支撑件2的结构,所述吊顶支撑件2包括与所述墙面板4侧面连接的竖置板21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21下端向远离墙面板4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22,所述接触板22与所述吊顶板5下侧连接。
所述竖置板21竖直设置于墙面板4处,接触板22在竖置板21的下端向远离墙面板4的方向进行水平延伸,一直从竖置板21处延伸至吊顶板5的下侧,接触板22与吊顶板5的下侧连接,就可以遮挡吊顶板5边缘与墙面板4之间的缝隙,也就是吊顶支撑件2起到一定的承载吊顶板5的作用的同时,起到对吊顶板5和墙面板4之间的过渡连接作用,美观效果更好。
当然,所述吊顶连接件3和吊顶支撑件2均为一体成型件,吊顶板5的收边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先将吊顶连接件3固定至吊顶板5上侧,然后将吊顶连接件3搭载在墙面板4的顶端,完成吊顶板5的安装,最后通过吊顶支撑件2进行辅助支撑和起到美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吊顶板5的安装并不是从吊顶板5的侧面进行安装,而是从吊顶板5的上侧通过吊顶连接件3进行安装,这样吊顶板5安装时不会增加吊顶板5的占用面积,使得吊顶板5与墙面板4之间缝隙更小,而且通过对吊顶板5的上侧进行连接,无需考虑吊顶板5的厚度,可以使得不论什么规格的吊顶板5,吊顶连接件3都可以与吊顶板5的上侧进行连接。
而且,由于竖置板21可以在墙面板4处上下调节,使得确保接触板22可以与吊顶板5的下侧连接,那么不论更换什么规格(厚度)的吊顶板5,都可以用过调节吊顶支撑件2的高度来适配吊顶板5。
实施例二,仍如图1至3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中,所述连接框32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一施胶槽321。
也就是先在连接框32的下侧施胶之后,将连接框32与吊顶板5的上侧进行连接,待粘黏胶固化之后,就可以完成连接框32与吊顶板5的初步安装。
而且,所述主横板3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吊顶板5连接的加固螺钉311,待粘黏胶固化之后,在主横板31的上侧进行加固螺钉311的安装,加固螺钉311依次穿过主横板31和连接框32钉入至吊顶板5内,完成吊顶板5和吊顶连接件3的固定安装。
在这里,所述第一施胶槽32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施胶槽321呈阵列排列,使得连接框32与吊顶板5的连接更加稳定。
同样的,加固螺钉311的数量也至少为一个,吊顶板5和吊顶连接件3的固定安装,结构更稳定安全。
以及,所述连接框32内设置有空心腔322,且所述加固螺钉31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空心腔322内,空心腔322不仅可以起到防震防热胀冷缩的作用,还可以方便所述加固螺钉311拧入安装。
实施例三,仍如图1至3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中,所述墙面板4上设置有顶挂件1,所述顶挂件1包括顶横板11和设置于所述顶横板11端部的顶竖板12,所述主横板31下侧与所述顶横板11上侧连接,所述竖置板21侧面与所述顶竖板12侧面连接。
顶挂件1是在墙面板4安装之后就已经固定安装的,再进行吊顶连接件3的安装。吊顶连接件3与吊顶板5固定连接之后,将主横板31搁置在顶挂件1的顶横板11上侧。
而且竖置板21可以设置于顶竖板12上,竖置板21最好设置于顶竖板12远离吊顶板5的一侧,也就是竖置板21靠近吊顶板5的一侧与顶竖板12靠近墙面板4的一侧进行连接,那么接触板22可以从顶竖板12远离吊顶板5的一侧延伸至吊顶板5的下侧,可以将顶竖板12与吊顶板5之间的空隙进行遮盖。
当然,所述竖置板21通过粘黏胶与顶竖板12连接,所述竖置板21侧面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二施胶槽。
也就是说,所述竖置板21可以不直接粘黏设置于墙面板4上,而是粘黏设置于位于墙面板4侧面的顶竖板12上。
而且,所述顶竖板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墙面板4连接的限位板,抵住墙面板4的外侧,防止墙面板4向远离墙体的方向松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的结构简单,收边件一体成型安装方便,安装难度低,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都可以和墙面板完成过渡连接,美观性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吊顶板(5)上侧连接的吊顶连接件(3)和与吊顶板(5)下侧连接的吊顶支撑件(2),所述吊顶连接件(3)包括与墙面板(4)的顶端连接的主横板(31)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31)下侧的连接框(32),所述连接框(32)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5)上侧连接;所述吊顶支撑件(2)包括与所述墙面板(4)侧面连接的竖置板(21)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21)下端向远离墙面板(4)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22),所述接触板(22)与所述吊顶板(5)下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2)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一施胶槽(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胶槽(32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施胶槽(321)呈阵列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2)内设置有空心腔(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板(3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吊顶板(5)连接的加固螺钉(311),所述加固螺钉(31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空心腔(3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4)上设置有顶挂件(1),所述顶挂件(1)包括顶横板(11)和设置于所述顶横板(11)端部的顶竖板(12),所述主横板(31)下侧与所述顶横板(11)上侧连接,所述竖置板(21)侧面与所述顶竖板(12)侧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置板(21)通过粘黏胶与顶竖板(12)连接,所述竖置板(21)侧面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二施胶槽(2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竖板(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墙面板(4)连接的限位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连接件(3)和吊顶支撑件(2)均为一体成型件。
CN202321528881.5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Active CN220555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8881.5U CN22055586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8881.5U CN22055586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5864U true CN220555864U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5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8881.5U Active CN22055586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5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0929A (zh) 一种卡槽式装配式墙面板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20555864U (zh)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CN220133249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顶板收边件
CN116733161A (zh) 一种可适应吊顶板厚度的装配式吊顶收边件
CN22013324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
CN108060736B (zh) Np板集成吊顶及其安装方法
CN220167272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
CN116623865A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顶板收边件
CN110029790A (zh)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铺装地板
CN116623864A (zh)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3530131A (zh) 一种装配式厨房墙面快装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CN210947276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的隔墙地面找平安装结构
CN116695943A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20133247U (zh) 一种多功能的装配式吊顶顶板搭接结构
CN209053358U (zh) 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
CN113175179A (zh) 一种快速调平的防水底盘
CN210177868U (zh) 一种开字型墙面龙骨
CN112554425A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跌级吊顶连接件、吊顶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5256969A (zh) 背景墙的安装方法及结构
CN215889115U (zh) 一种装配式厨房墙面快装总成
CN213897924U (zh) 一种可调节装配式墙板安装系统
CN116905719A (zh) 一种多功能的装配式吊顶顶板搭接结构
CN116607693A (zh) 一种反向安装的吊顶墙面收边结构
CN211523884U (zh) 一种可调节式一体装饰板
CN214498265U (zh) 一种顶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