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4517U -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 Google Patents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4517U
CN220554517U CN202321923858.6U CN202321923858U CN220554517U CN 220554517 U CN220554517 U CN 220554517U CN 202321923858 U CN202321923858 U CN 202321923858U CN 220554517 U CN220554517 U CN 220554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ube
suction
tool bi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38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徐德明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38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4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4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4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刀头组件包括:抽水管,形成连通外部大气的吸引通道;隔离管,套设于抽水管外;电极管,套设于隔离管外,电极管的管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电极管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且出水口位于电极管的一轴向端;以及电极片,设于电极管设有出水口的一轴向端。其中,电极管的内管壁和隔离管的外管壁之间形成注液通道,注液通道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述刀头组件中,专用的注液通道形成于电极管和隔离管之间并沿周向围绕隔离管,因此具有较大的进水空间,可以充分满足等离子手术电极工作中需要的导电介质灌注。而且,由于电极片独立设置于电极管的一端,因此可不受其他结构限制而设置较大的面积。

Description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等离子手术是一种利用一定频率的电场,将等离子手术电极与靶组织之间的电解液(例如生理盐水)转换为低温等离子体态,在手术电极前端形成一个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薄层,强大的电场使等离子体薄层内中自由带电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并将能量传递至靶组织,解离靶组织中构成细胞成分的分子键,使靶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解体并造成组织的凝固坏死,从而达到高效的组织切割、消融以及凝固止血效果的技术。由于等离子手术不直接破坏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具有微创、精确、方便、安全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等领域疾病的治疗。
其中,在处理一些狭窄通道的手术时,如耳部手术,受到通道大小的影响,此类等离子手术电极均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要求手术电极重量轻体积小、工作直径小、且工作位置小。然而,如果遇到病灶部位较大的手术时,则显著限制了切除或剥离病变组织的速度,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难度;另外,现有技术在为手术电极灌注导电介质时,大多通过一根细小的注水管输送,进水空间太小无法满足导电介质的灌注需求,导致切除或剥离病变组织的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处理狭窄通道手术的等离子手术电极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一种刀头组件,包括:
抽水管,形成连通外部大气的吸引通道;
隔离管,套设于所述抽水管外;
电极管,套设于所述隔离管外,所述电极管的管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在所述电极管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电极管的一轴向端;以及
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管设有所述出水口的一轴向端;
其中,所述电极管的内管壁和所述隔离管的外管壁之间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抽吸头,所述抽吸头的一轴向端插设于所述电极管设有所述出水口的轴向端内,所述抽水管的一轴向端插设于所述抽吸头内,所述抽吸头开设有连通所述吸引通道的抽吸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抽吸头,所述电极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抽吸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电极管的一径向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抽吸口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抽吸口连通,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及所述抽吸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口包括第一抽吸孔、第二抽吸孔以及第三抽吸孔,所述第一抽吸孔、第二抽吸孔以及所述第三抽吸孔沿所述电极管的一径向方向依次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工作部及导电部,所述工作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抽吸头内,所述工作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抽吸口,所述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部插设于所述抽吸头内的一端,所述导电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隔离管的内管壁与所述抽水管的外管壁之间并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极片导线,所述极片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部,所述极片导线的另一端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延伸以伸出所述隔离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电极管外。
一种等离子手术电极,包括上述电极杆,所述等离子手术电极还包括手柄,所述刀头组件设有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刀头组件设有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手柄。
上述刀头组件中,专用的注液通道形成于电极管和隔离管之间并沿周向围绕隔离管,因此具有较大的进水空间,可以充分满足等离子手术电极工作中需要的导电介质灌注,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导电介质。而且,由于电极片独立设置于电极管的一端,因此可不受其他结构限制而设置较大的面积,使其与电极管之间的等离子体运动增多,切除组织的速度较快,凝血面积大,进而增加了等离子手术电极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手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刀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刀头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抽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抽吸头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刀头组件的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等离子手术电极;10、刀头组件;11、抽水管;12、隔离管;13、电极管;13a、进水口;13b、出水口;14、电极片;141、工作部;143、导电部;15、极片导线;16、抽吸头;161、抽吸口;161a、第一抽吸孔;161b、第二抽吸孔;161c、第三抽吸孔;163、第一限位槽;165、第二限位槽;17、绝缘管;30、手柄;50、线缆;70、注水管;90、吸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等离子手术电极100的示意图。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手术电极100,用于对狭窄通道的病灶,特别是人体的耳部进行切割、消融和止血。可以理解,该等离子手术电极100不限于应用于人体的耳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应用于人体的其他部位或其他动物体内。
等离子手术电极100包括刀头组件10、手柄30、线缆50、注水管70以及吸引管90。其中,手柄30呈便于持握的杆状结构,刀头组件10插设于手柄30的一轴向端内,线缆50、注水管70以及吸引管90插设于手柄30的另一轴向端内。刀头组件10用于伸入人体对病灶组织进行操作,线缆50用于电性连接刀头组件10和主机以为刀头组件10供电,注水管70用于连接刀头组件10和导电介质提供装置以为刀头组件10提供导电介质,吸引管90用于连接刀头组件10和负压吸引器以为刀头组件10提供负压。
如此,导电介质提供装置提供的导电介质通过注水管70进入刀头组件10然后流至病灶处,主机通过线缆50对刀头组件10施加电压,从而使流出刀头组件10的导电介质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与细胞分子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导致组织凝固坏死,可达到切割、消融效果,负压吸引器则可产生负压以使刀头组件10吸出被切除的组织。
结合图2、图3所示,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刀头组件1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头组件10包括抽水管11、隔离管12、电极管13以及电极片14。
隔离管12和电极管13从内至外依次套设于抽水管11外,形成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通道和用于连接导电介质提供装置的注液通道。电极片14设于电极管13的一轴向端且分别通过线缆50与主机连接,电极片14与电极管13中的一者形成能量输出极,电极片14与电极管13中的另一者形成能量回路极。
如此,导电介质可通过注液通道流至病灶处,通电后的电极片14与电极管13之间由导电介质连通,构成射频等离子能量回路以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细胞分子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导致病灶组织凝固坏死以实现切割作用,被切除的病灶组织可在负压吸引器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入吸引通道中。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抽水管11呈细长中空管状结构,抽水管11内形成连通外部大气的吸引通道,抽水管11的一端位于手柄30内并通过吸引管90与负压吸引器连接,被切除的组织可在负压吸引器产生的负压作用下从抽水管11远离手柄30的一端进入吸引通道内。
隔离管12呈中空管状结构,隔离管12的一端位于手柄30内,隔离管12的另一端伸出手柄30,且隔离管12的内径大于抽水管11的外径而套设于抽水管11外以起到隔离作用。
电极管13呈中空管状结构,电极管13一端位于手柄30内,电极管13的另一端伸出手柄30,且电极管13的内径大于隔离管12的内径而套设于隔离管12外。电极管13的管壁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一个进水口13a和一个出水口13b,进水口13a和出水口13b在电极管13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且进水口13a位于手柄30内,出水口13b位于电极管13伸出手柄30的一轴向端。电极管13的内管壁和隔离管12的外管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围绕隔离管12的注液通道,注液通道连通进水口13a和出水口13b。如此,注水管70与进水口13a连通,注水管70输出的导电介质可从进水口13a流入注液通道,然后通过出水口13b流出达到病灶组织处。
在上述刀头组件10中,专用的注液通道形成于电极管13和隔离管12之间并沿周向围绕隔离管12,因此具有较大的进水空间,可以充分满足等离子手术电极100工作中需要的导电介质灌注,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导电介质。而且,由于电极片14独立设置于电极管13的一轴向端,因此可不受其他结构限制而设置较大的面积,使其与电极管13之间的等离子体运动增多,切除组织的速度较快,凝血面积大,进而增加了等离子手术电极100的工作效率。
请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头组件10还包括抽吸头16,抽吸头16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抽吸头16的一轴向端的外径小于电极管13的内径而插设于电极管13设有出水口13b的轴向端内,抽吸头16的另一轴向端伸出电极管13外以接触病灶组织。抽水管11伸出手柄30的一轴向端插设于抽吸头16内,抽吸头16开设有连通抽水管11的吸引通道的抽吸口161。如此,负压发生器产生的负压使被切除的病灶组织可通过抽吸口161被吸入吸引通道中。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抽吸口161包括第一抽吸孔161a、第二抽吸孔161b以及第三抽吸孔161c,第一抽吸孔161a、第二抽吸孔161b以及第三抽吸孔161c沿电极管13的一径向方向依次排布,第二抽吸孔161b位于第一抽吸孔161a和第三抽吸孔161c之间,且第二抽吸孔161b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抽吸孔161a和第三抽吸孔161c。如此,抽吸口161在具有较大的吸取面积的同时,可避免一次性吸入体积过大的组织造成吸引通道堵塞。
进一步地,抽吸头16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63和第二限位槽165,第一限位槽163和第二限位槽165分别位于抽吸口161的两侧且分别与抽吸口161连通,且第一限位槽163、抽吸口161以及第二限位槽165沿电极管13的一径向方向依次排布。具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63位于第一抽吸孔161a远离第二抽吸孔161b的一侧并与第一抽吸孔161a连通,第二限位槽165位于第三抽吸孔161c远离第二抽吸孔161b的一侧并与第三抽吸孔161c连通。
电极片14大致呈片状结构,电极片14长度方向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63、第二限位槽165以及抽吸口161中而限位于抽吸头16上,电极片1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伸出抽吸头16并通过极片导线15与线缆50电性连接,电极片14的宽度方向沿电极管13的一径向方向延伸。与电极片14的形状相匹配,第一限位槽163和第二限位槽165均呈沿电极管13的一径向方向延伸的长槽,从而稳定可靠地卡持电极片14。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电极片14包括工作部141及连接于工作部141一端的导电部143。工作部141大致呈矩形,作为手术刀头直接作用于目标组织的工作端,工作部141的一端位于抽吸头16内,工作部141的另一端伸出抽吸口161。导电部143大致呈长条状结构,用于为工作部141导电提供手术能量,导电部143的一端连接导电部143插设于抽吸头16内的一端,导电部143的另一端位于隔离管12的内管壁与抽水管11的外管壁之间并沿隔离管12的轴向延伸,从而便于连接极片导线15。极片导线15的一端连接导电部143远离工作部141的一端,极片导线15的另一端沿隔离管12的轴向延伸以伸出隔离管12而连接线缆50。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抽吸头16由陶瓷等绝缘材料形成,因此可在电极片14与电极管13之间起到绝缘作用,避免电极片14与电极管13接触而造成短路。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头组件10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管17,绝缘管17呈内径与电极管13的外径相匹配的圆筒状结构而套设于电极管13外,且绝缘管17的一端位于电极管13的进水口13a靠近出水口13b的一侧,绝缘管17的另一端包覆电极管13设有出水口13b的一端,且绝缘管17开设有缺口以露出出水口13b。如此,绝缘管17可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降低漏电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刀头组件10在操作过程中烫伤其他部位组织,提高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上述刀头组件10及等离子手术电极100,电极管13与隔离管12之间形成的注液通道具有较大的流通截面积,从而具有较大的注液量,而且电极片14可具有较大的面积,从便产生等离子体以提高切除效率,并具有更大的凝血面积,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水管,形成连通外部大气的吸引通道;
隔离管,套设于所述抽水管外;
电极管,套设于所述隔离管外,所述电极管的管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在所述电极管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电极管的一轴向端;以及
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管设有所述出水口的一轴向端;
其中,所述电极管的内管壁和所述隔离管的外管壁之间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抽吸头,所述抽吸头的一轴向端插设于所述电极管设有所述出水口的轴向端内,所述抽水管的一轴向端插设于所述抽吸头内,所述抽吸头开设有连通所述吸引通道的抽吸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抽吸头,所述电极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抽吸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电极管的一径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抽吸口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抽吸口连通,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及所述抽吸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口包括第一抽吸孔、第二抽吸孔以及第三抽吸孔,所述第一抽吸孔、第二抽吸孔以及所述第三抽吸孔沿所述电极管的一径向方向依次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工作部及导电部,所述工作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抽吸头内,所述工作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抽吸口,所述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部插设于所述抽吸头内的一端,所述导电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隔离管的内管壁与所述抽水管的外管壁之间并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极片导线,所述极片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部,所述极片导线的另一端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延伸以伸出所述隔离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电极管外。
10.一种等离子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极杆,所述等离子手术电极还包括手柄,所述刀头组件设有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刀头组件设有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手柄。
CN202321923858.6U 2023-07-20 2023-07-20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Active CN220554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3858.6U CN220554517U (zh) 2023-07-20 2023-07-20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3858.6U CN220554517U (zh) 2023-07-20 2023-07-20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4517U true CN220554517U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5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3858.6U Active CN220554517U (zh) 2023-07-20 2023-07-20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4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5630B2 (en) Converting cutting and coagulating electrosurgical device and method
US7066936B2 (en) Surgical cutting and tissue vaporizing instrument
US96491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urbinate reduction
US7549990B2 (en) Surgical scissors with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capability
US7566333B2 (e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with floating-potential electrod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8348944B2 (e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having floating-potential electrode and bubble trap
US8267934B2 (en) Electrosurgical tool
EP2124792B1 (en) Instruments for thermal tissue treatment
US11071579B2 (en) Bipolar cutting and hemostasis blade system
CN220554517U (zh) 刀头组件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CN219763515U (zh) 电极杆及等离子手术电极
CN216724722U (zh) 一种等离子手术电极
JP2019532770A (ja) 電気外科システム用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3122594U (zh) 双极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
CN110167456B (zh) 具有隔离抽吸系统的电外科医疗装置手持件
CN219594782U (zh) 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
CN215534960U (zh) 多功能腹腔镜电凝剪刀
CN216090748U (zh) 一种鼻中隔等离子手术刀及等离子手术设备
EP4173583A1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CN215534959U (zh) 双极多功能腹腔镜电凝剪刀
CN115349946B (zh) 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
CN212466155U (zh) 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10494225U (zh) 一种手术电极内电极连接结构
WO2023158980A1 (en) Heat transfer techniques in heat-generating medical devices
CN114886551A (zh) 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刀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