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6620U - 洗车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洗车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6620U
CN220546620U CN202322041151.9U CN202322041151U CN220546620U CN 220546620 U CN220546620 U CN 220546620U CN 202322041151 U CN202322041151 U CN 202322041151U CN 220546620 U CN220546620 U CN 220546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water
flushing
ditch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11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科
苏春阳
周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20411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6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6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6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洗车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洗车池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冲洗区、蓄水池和沉淀池,冲洗区内布置有冲洗管系统,冲洗管系统的进水端通过水泵与蓄水池连接,冲洗区的侧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沟,污水收集沟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污水进口端,沉淀池的清水出口端通过输水系统与蓄水池连接,沉淀池的池子内配设有与其内腔形状规格相适配的内胆,内胆的顶端设置有吊耳,内胆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每个侧板的底部均通过转动机构与底板相连接,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侧板能够转动至与底板齐平的平铺状态;当侧板处于竖立状态时,相邻两个侧板在内胆的内壁处通过一组连接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沉淀池清理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洗车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洗车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洗车池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领域中要求施工车辆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开出施工场地,以防止车辆底部沾染的泥沙杂质污染市政道路。目前施工现场洗车池是由一段凹槽,上部铺设钢篦子,下方铺设喷水管组成,沉淀池由三组尺寸相等并且互相联通的坑槽组成。在实际使用中,三级沉淀池由于其每级坑槽的尺寸相等,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第二级沉淀池和第三级沉淀池泥沙还未蓄满的情况下,第一级沉淀池已经蓄满,无法更有效的利用第二级及第三级沉淀池,增加沉淀池的清理次数,且沉淀池内部清理困难,需要人工进入沉淀池内,使用铁铲将泥沙杂质一点点清除,费时费力。
现有的专利文献中虽然有多种涉及洗车池的方案,例如CN202430810U、CN202516413U、CN204567592U、CN204775154U等,但均未考虑沉淀池如何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沉淀池快速清理的洗车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洗车池系统,包括冲洗区、蓄水池和沉淀池,冲洗区内布置有冲洗管系统,冲洗管系统的进水端通过水泵与蓄水池连接,冲洗区的侧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沟,污水收集沟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污水进口端,沉淀池的清水出口端通过输水系统与蓄水池连接,沉淀池的池子内配设有与其内腔形状规格相适配的内胆,内胆的顶端设置有吊耳,内胆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每个侧板的底部均通过转动机构与底板相连接,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侧板能够转动至与底板齐平的平铺状态;当侧板处于竖立状态时,相邻两个侧板在内胆的内壁处通过一组连接机构相连接,每一组连接机构均包括楔子、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固定在其中一个侧板上,第二连接环固定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侧板上,楔子沿竖向插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侧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一组连接机构包括一个楔子、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环和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沿内胆深度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沉淀池为砖砌结构的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按污水流入的顺序采用3:2:1的容积。
进一步优选的是,冲洗区的进车口设置有浸泡洗车池,浸泡洗车池依次由下坡段、池底和上坡段构成;浸泡洗车池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连接至沉淀池的污水进口端,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优选的是,下坡段和上坡段的底板坡度为0.1。
进一步优选的是,浸泡洗车池的出车口设置有用于监测车辆的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冲洗管系统的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冲洗区包括混凝土基础和两侧的挡水墙,所述混凝土基础和两侧的挡水墙均设置有冲洗管系统的冲洗管,位于混凝土基础部分的冲洗管设置于混凝土基础表面的U形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污水收集沟包括排水沟和截水沟,排水沟设置于冲洗区的一侧,截水沟设置于冲洗区的进车口和出车口,截水沟的底板具有坡度,截水沟的底板高程较低的一端与排水沟相连通,排水沟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污水进口端;混凝土基础的表面及其表面的U形凹槽底板均具有坡度,两者的坡面低处端均位于靠近排水沟的这一侧,并通过集水槽与排水沟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冲洗管系统的每根冲洗管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冲水孔。
进一步优选的是,冲洗管之间通过标准管道接头连接构成冲洗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池中加入内胆,当需要清理沉淀池中泥沙时,采用挖机或吊车使用吊绳与吊耳连接,然后将内胆吊出。向上拔出内胆中连接结构的楔子,便能将四周侧板平铺,然后将上面泥沙清理走即可。清理完上面泥沙后,将侧板扶正插入楔子,拼装好后重新吊入沉淀池中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沉淀池清理的便利性。此外,通过三级沉淀池设置不同的容积,可更加高效的利用沉淀池功能,减少沉淀池清理次数。相较现有传统的洗车池,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沉淀池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混凝土基础上的冲洗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5是挡水墙的冲洗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6是沉淀池内胆中侧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沉淀池内胆中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挡水墙1、浸泡洗车池11、浸泡洗车池坡面111、冲洗区12、连通水管13、红外线感应器2、混凝土基础3、基础表面31、冲洗管系统4、主冲洗管41、平面三通42、平面四通43、冲水孔44、排水沟5、截水沟6、蓄水池7、水泵8、沉淀池9、排水管10、内胆51、吊耳52、楔子53、钢合页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冲洗区12、蓄水池7和沉淀池9,冲洗区12内布置有冲洗管系统4,冲洗管系统4的进水端通过水泵8与蓄水池7连接,冲洗区12的侧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沟,污水收集沟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沉淀池9的清水出口端通过输水系统与蓄水池7连接,沉淀池9的池子内配设有与其内腔形状规格相适配的内胆51,内胆51的顶端设置有吊耳52,内胆51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每个侧板的底部均通过转动机构与底板相连接,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侧板能够转动至与底板齐平的平铺状态;当侧板处于竖立状态时,相邻两个侧板在内胆51的内壁处通过一组连接机构相连接,每一组连接机构均包括楔子53、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固定在其中一个侧板上,第二连接环固定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侧板上,楔子53沿竖向插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侧板连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内胆51组装方式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池子,沉淀池9一般采用传统的矩形池子,因此,内胆51横截面为矩形,每一个侧面对应设置一个侧板,在内胆51的内壁四个拐角分别设置一组机构。为使得结构简单可靠,每一组连接机构包括一个楔子53、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环和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沿内胆51深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替代方案中,多个同轴布置的连接环也可用整体结构的长套筒替代。具体地,底板和侧板均可采用5mm厚镀锌铁板制作,吊耳52、连接环及楔子53等部件可采用铁质材料或者钢质材料制作,侧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的转动机构可直接利用钢合页54实现。
兼顾考虑实施成本和沉淀处理质量,沉淀池9优选为砖砌结构的三级沉淀池。为了后续三级沉淀池方便清理和更高效的利用每级沉淀池的功能,优选所述三级沉淀池按污水流入的顺序采用3:2:1的容积。
为便于洗车,冲洗区12的进车口设置有浸泡洗车池11,浸泡洗车池11依次由下坡段、池底和上坡段构成,浸泡洗车池11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10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排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下坡段和上坡段的底板坡度优选为0.1。
为了使得洗车池更智能化,从而达到节省人工的作用,浸泡洗车池11的出车口设置有用于监测车辆的红外线感应器2,红外线感应器2与冲洗管系统4的控制系统电气连接。当车辆经过浸泡洗车池11的浸泡后进入到冲洗区12时,会触发红外线感应器2,从而启动开启冲洗管系统4实现喷水冲洗。
就冲洗区12而言,具体包括混凝土基础3和两侧的挡水墙1,所述混凝土基础3和两侧的挡水墙1均设置有冲洗管系统4的冲洗管,以便从车辆两侧及车辆底部同时进行喷水冲洗,位于混凝土基础3部分的冲洗管设置于混凝土基础3表面的U形凹槽内,从而实现管线布置的安全与可靠。
为了便于将冲洗后的污水集中回收,污水收集沟包括排水沟5和截水沟6,排水沟5设置于冲洗区12的一侧,截水沟6设置于冲洗区12的进车口和出车口,截水沟6的底板具有坡度,截水沟6的底板高程较低的一端与排水沟5相连通,排水沟5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混凝土基础3的表面及其表面的U形凹槽底板均具有坡度,两者的坡面低处端均位于靠近排水沟5的这一侧,并通过集水槽与排水沟5连通。
冲洗管系统4的出水端可采用喷嘴的形式,也可直接在冲洗管上开孔,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在冲洗管系统4的每根冲洗管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冲水孔44。
为便于组装及回收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冲洗管之间通过标准管道接头连接构成冲洗管系统4。具体地,可根据连接位置的不同,对应的采用平面三通42以及平面四通43等管道接头连接即可。使用过程中,冲洗管可根据需求随时拆卸、安装,使用结束后可回收再利用。
沉淀池9的清水出口端与蓄水池7之间的输水系统可采用动力泵的方式,也可采用重力自流管道的形式,优选做法是采用重力自流管道的形式,沉淀池9的位置略高于蓄水池7,利用连通水管13直接将沉淀池9的清水出口端与蓄水池7相连接即可。
实施例
下面以实际布置为例说明本系统的相关结构。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240mm厚砖砌的挡水墙1、红外线感应器2、混凝土基础3、冲洗管系统4、排水沟5、截水沟6、成品玻璃钢制作的蓄水池7、水泵8、沉淀池9(200mm厚砖砌的三级沉淀池)等组成。其中,240mm厚砖砌的挡水墙1位于冲洗区12的两侧,墙高1m,外侧喷涂红、白装饰。红外线感应器2:位于挡水墙1的前端部(即浸泡洗车池11的出车口、冲洗区12的进车口),红外线感应器2与水泵8形成联动控制,在汽车驶入冲洗区12时,将信号传递至水泵8,水泵8开启运行,冲洗管系统4开始喷水工作。当汽车驶离,红外线感应器2无法感应到车辆时,即可自动关停水泵8,停止喷水。混凝土基础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基础表面31的U形凹槽深12cm,宽15cm,间距30cm。基础表面31及U形凹槽的坡度1:25,引导水流至排水沟5;冲洗区12的两端设置300mm×300mm的截水沟6,坡度1:30,引导水流至排水沟5,提高工作效率。冲洗管系统4:由主冲洗管41和材质为DN65mm镀锌钢管制作的冲洗管组成,主冲洗管41位于排水沟5上方,与下方的排水沟5工作面分开,节省空间。主冲洗管41连接蓄水池7中的水泵8,主冲洗管41的出水端连接各冲洗管,冲洗管安装于基础表面31的U形凹槽内及挡水墙1内侧。U形凹槽内的冲洗管上壁钻孔,孔径100mm(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孔径),以便车辆通过时可以清洗车辆底面泥土。挡水墙1上的冲洗管在远离墙壁一侧开孔,以便清洗车辆两侧泥土。该冲洗装置拆装简便,采用平面三通42以及平面四通43等管道接头连接即可,不需要机器参与便可完成安装。同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进行重新组装,实现新的使用功能,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排水沟5:位于挡水墙1的外侧,上方为冲洗管4的主冲洗管41,工作面分开,节省空间。排水沟5可将车辆冲洗后产生的泥水排入沉淀池9中,避免洗车池泥沙堆积。截水沟6:300mm×300mm,盖重型球墨水铸铁雨篦子,避免因车辆冲洗导致水漫向道路的情况。沉淀池9:采用砖砌三级沉淀池,按照污水流入先后顺序采用3:2:1的容积修建三级沉淀池,第三级沉淀池靠近上口处安装一材质为DN65mm镀锌钢管与蓄水池7联通,镀锌钢管靠近沉淀池9一侧略高于蓄水池7一侧,坡度为0.1,从而实现沉淀池9中已静置干净的水会自行流入蓄水池7,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蓄水池7采用成品玻璃钢制作,可重复使用,达到节省成本、保护环境的作用。水泵8:放置在蓄水池7中,与红外线感应器2形成联动控制。排水管10:排水管10安装于浸泡洗车池13底部,连接沉淀池9,负责将泥沙排入沉淀池9中。浸泡洗车池11:车辆驶入其中,通过池内积水将车轮表面大部分泥土冲刷进浸泡洗车池11中。
当需要清理沉淀池9中泥沙时,采用挖机或吊车使用吊绳与吊耳52连接,然后将内胆51吊出。拔出内胆51中四个角落的楔子53,便能将四面侧板平铺,然后将上面泥沙清理走即可。清理完上面泥沙后,将侧板扶正插入楔子53,拼装好后重新吊入沉淀池9中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沉淀池设置不同的容积,可更加高效的利用沉淀池功能,减少沉淀池清理次数,并且清理沉淀池时可将其内胆取出,泥沙便可一次性清理完成,减少清理时的人工成本。

Claims (10)

1.洗车池系统,包括冲洗区(12)、蓄水池(7)和沉淀池(9),冲洗区(12)内布置有冲洗管系统(4),冲洗管系统(4)的进水端通过水泵(8)与蓄水池(7)连接,冲洗区(12)的侧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沟,污水收集沟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沉淀池(9)的清水出口端通过输水系统与蓄水池(7)连接,其特征在于:沉淀池(9)的池子内配设有与其内腔形状规格相适配的内胆(51),内胆(51)的顶端设置有吊耳(52),内胆(51)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每个侧板的底部均通过转动机构与底板相连接,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侧板能够转动至与底板齐平的平铺状态;当侧板处于竖立状态时,相邻两个侧板在内胆(51)的内壁处通过一组连接机构相连接,每一组连接机构均包括楔子(53)、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固定在其中一个侧板上,第二连接环固定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侧板上,楔子(53)沿竖向插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侧板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组连接机构包括一个楔子(53)、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环和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沿内胆(51)深度方向间隔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9)为砖砌结构的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按污水流入的顺序采用3:2:1的容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冲洗区(12)的进车口设置有浸泡洗车池(11),浸泡洗车池(11)依次由下坡段、池底和上坡段构成;浸泡洗车池(11)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10)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排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坡段和上坡段的底板坡度为0.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浸泡洗车池(11)的出车口设置有用于监测车辆的红外线感应器(2),红外线感应器(2)与冲洗管系统(4)的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区(12)包括混凝土基础(3)和两侧的挡水墙(1),所述混凝土基础(3)和两侧的挡水墙(1)均设置有冲洗管系统(4)的冲洗管,位于混凝土基础(3)部分的冲洗管设置于混凝土基础(3)表面的U形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收集沟包括排水沟(5)和截水沟(6),排水沟(5)设置于冲洗区(12)的一侧,截水沟(6)设置于冲洗区(12)的进车口和出车口,截水沟(6)的底板具有坡度,截水沟(6)的底板高程较低的一端与排水沟(5)相连通,排水沟(5)的排水端连接至沉淀池(9)的污水进口端;
混凝土基础(3)的表面及其表面的U形凹槽底板均具有坡度,两者的坡面低处端均位于靠近排水沟(5)的这一侧,并通过集水槽与排水沟(5)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系统(4)的每根冲洗管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冲水孔(44)。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车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冲洗管之间通过标准管道接头连接构成冲洗管系统(4)。
CN202322041151.9U 2023-07-31 2023-07-31 洗车池系统 Active CN220546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1151.9U CN22054662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洗车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1151.9U CN22054662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洗车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6620U true CN220546620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1151.9U Active CN22054662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洗车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6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9761U (zh) 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
CN101906797A (zh) 一种塑料模块组合水池
CN111395451A (zh) 一种小区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1267785B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免清淤循环水自动洗车装置
CN220546620U (zh) 洗车池系统
EP4071307A1 (en)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CN206477382U (zh)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
CN114045880B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CN107178144B (zh) 市政雨、污水泵站自动清淤系统及清淤方法
AU2021101264A4 (en) A foundation pit drainage system for flood control
CN210971004U (zh) 适用于大型土石方工程的渣土车冲洗装置
CN209144964U (zh) 一种高效率的雨水隔离收集装置
CN106703157B (zh)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施工方法
CN219451655U (zh) 洗车槽装置
CN217994382U (zh) 一种自净洗车装置
CN214740330U (zh) 一种使用塑料模壳搭建的雨水储水池
CN216546110U (zh) 一种方便施工区出入口内侧设置的车辆冲洗系统
CN216374491U (zh) 洗车槽系统
CN113694618B (zh) 一种市政工程环保排水系统
CN202481043U (zh) 建筑施工工地出门车辆冲洗系统
CN220665132U (zh) 一种预处理截污的粪污同步熟化装置
CN220924073U (zh) 一种车辆清洗装置
CN209854486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CN215367673U (zh) 一种集成暗埋式可周转型集水井及集水系统
CN220465451U (zh) 一种可移动装配式循环水洗车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