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894U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894U
CN220544894U CN202322066891.8U CN202322066891U CN220544894U CN 220544894 U CN220544894 U CN 220544894U CN 202322066891 U CN202322066891 U CN 202322066891U CN 220544894 U CN220544894 U CN 220544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monitoring
tension
suppor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68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鹤
周澜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heng Tianji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heng Tianji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heng Tianji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heng Tianji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68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4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柔性光伏支架组件,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包括:支撑架;柔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外侧壁;连接扣,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的两端设有柔性线缆;所述柔性线缆的外侧壁设有张力监测组件;通过设置张力监测组件,张力监测组件直接套设于柔性线缆上,使张力监测组件可以自动监测柔性线缆的张力,及时发现线缆的工作状态,并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检修,此外,还设有张力调节组件,张力调节组件可根据柔性线缆的使用状态,及时调整线缆的张力,避免线缆松动,影响柔性光伏支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光伏组件安装支架都采用型钢或用钢板加工成型、由立柱、斜拉支撑和水平支架组成断面为三角形的斜坡结构。三角形竖立边为支撑柱,另一边为与基础的安装面。支撑柱与安装基础固定,朝向太阳的斜面安装光伏组件。现有的安装结构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1、土地占用量大,尤其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多组光伏组件可拼装成连片的光伏方阵,集中式光伏电站经常会需要大片光伏方阵)会占用大量稀有的土地资源,一旦安装光伏发电,土地无法实现二次利用。2、耗用钢材量大,支架本体耗用较多钢材,若在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池面或其他需要架空场合需要更多钢材用作支架基础,成本高。3、支架需要安装在一组平面上,荒山坡等不平整地面场合将无法利用,或需要大型机械进行整理,成本和施工难度会大大增加,同样,斜面钢塑板房顶也很难利用。4、在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时,屋顶上需钻大量安装孔,这样会造成屋顶渗漏,带来很多问题。5、光伏组件在最佳仰角才能获得最高转换率,现有支架只能安装在平面,大大影响了分布式光伏的安装范围,经济效益低。因此出现了柔性光伏支架代替传统的光伏支架。
在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4242800A,提出了柔性光伏支架)中,用于固定和支撑光伏组件。柔性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和至少一组柔性组件。柔性组件连接于至少两个支撑件之间,光伏组件固定于柔性组件上,柔性组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本发明的安装支架固定灵活、因地制宜,不受地貌限制,尤其适合作为农业大棚、荒地、荒山、鱼塘、滩涂、河道、废弃土地及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受环境制约的光伏电站的安装载体。另外,柔性组件上固定的光伏组件上下左右可任意设置间距,获得最佳仰角,提升发电效率、减少风压面积,降低风阻系数,充分发辉农光、渔光互补,实现不同环境的土地二次利用。光伏组件固定在柔性组件上,受强风和地震袭击时缓冲减力,避免产生共振响应或强烈震动造成损坏。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光伏支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用的灵活性、有效的安全性和土地完美二次利用经济性,将会快速推进全球光伏产业发展。
现有技术中,采用柔性支撑对光伏板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柔性线缆的张力会随着时间松动,导致柔性线缆不能很好的对支架进行支撑,影响柔性光伏支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无法对柔性线缆的张力进行监测,使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具备可以自动监测柔性线缆的张力,及时发现线缆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检修的优点,解决了在支撑过程中,柔性线缆的张力会随着时间松动,导致柔性线缆不能很好的对支架进行支撑,影响柔性光伏支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无法对柔性线缆的张力进行监测,使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检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柔性光伏支架组件,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包括:
支撑架;
柔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
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外侧壁;
连接扣,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
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的两端设有柔性线缆;
所述柔性线缆的外侧壁设有张力监测组件,所述张力监测组件包括:
监测盒;
穿线接口,设置于所述监测盒的两侧;
监测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监测盒的内部;
监测盖,卡接于所述监测座的顶部;
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监测座的内侧壁;
监测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监测盒的内部;
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监测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张力监测组件还包括:
太阳能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监测盒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张力监测组件还包括:
橡胶圈,设置于所述穿线接口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柔性线缆的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组件。
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
调节座;
调节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座的内部;
调节电机,安装于所述调节座的外侧壁,输出轴与所述调节轮的转动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电机为伺服电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柔性光伏支架,通过设置张力监测组件,张力监测组件直接套设于柔性线缆上,使张力监测组件可以自动监测柔性线缆的张力,及时发现线缆的工作状态,并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检修,此外,还设有张力调节组件,张力调节组件可根据柔性线缆的使用状态,及时调整线缆的张力,避免线缆松动,影响柔性光伏支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监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1、支撑架;12、柔性支撑件;13、光伏板;14、连接扣;
20、柔性线缆;
30、张力监测组件;31、监测盒;32、穿线接口;33、监测座;34、监测盖;35、压力传感器;36、监测电路板;37、蓄电池;38、太阳能板;39、橡胶圈;
40、张力调节组件;41、调节座;42、调节轮;43、调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包括:支撑架11;柔性支撑件12,设置于支撑架11的顶部;光伏板13,安装于柔性支撑件12的外侧壁;连接扣14,设置于支撑架11的一侧;
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由支撑架11、柔性支撑件12、光伏板13和连接扣14组成;
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的两端设有柔性线缆20;
柔性线缆20为高强度线缆,可以提供较强的拉力;
柔性线缆20的外侧壁设有张力监测组件30,张力监测组件30包括:监测盒31;穿线接口32,设置于监测盒31的两侧;监测座33,固定连接于监测盒31的内部;监测盖34,卡接于监测座33的顶部;压力传感器35,设置于监测座33的内侧壁;监测电路板36,设置于监测盒31的内部;蓄电池37,设置于监测盒31的内部;太阳能板38,固定连接于监测盒31的外侧壁;橡胶圈39,设置于穿线接口32的内侧壁;
在进行监测时,当柔性线缆20的张力不足时,柔性线缆20对监测座33和监测盖34内的压力传感器35施加的压力就随之减小,使压力传感器35通过监测电路板36将电信号发射至监测终端,使工作人员可以发现并进行检修。
参阅图1-3,在进行安装时,首先通过穿线接口32将监测盒31穿入柔性线缆20内,使监测盒31内的监测座33和监测盖34将柔性线缆20卡住,在进行监测时,当柔性线缆20的张力不足时,柔性线缆20对监测座33和监测盖34内的压力传感器35施加的压力就随之减小,使压力传感器35通过监测电路板36将电信号发射至监测终端,使工作人员可以发现并进行检修。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调节张力的功能。
柔性线缆20的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组件40,张力调节组件40包括:调节座41;调节轮42,转动连接于调节座41的内部;调节电机43,安装于调节座41的外侧壁,输出轴与调节轮42的转动端固定连接,调节电机43为伺服电机。
参阅图1-3,当监测到张力不足时,通过启动调节电机43,使调节电机43带动调节轮42转动,使调节轮42带动缠绕的柔性线缆20收卷,使柔性线缆20绷直,实现调节张力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包括:
支撑架(11);
柔性支撑件(1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
光伏板(13),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件(12)的外侧壁;
连接扣(1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的一侧;
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组件(10)的两端设有柔性线缆(20);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缆(20)的外侧壁设有张力监测组件(30),所述张力监测组件(30)包括:
监测盒(31);
穿线接口(32),设置于所述监测盒(31)的两侧;
监测座(33),固定连接于所述监测盒(31)的内部;
监测盖(34),卡接于所述监测座(33)的顶部;
压力传感器(35),设置于所述监测座(33)的内侧壁;
监测电路板(36),设置于所述监测盒(31)的内部;
蓄电池(37),设置于所述监测盒(3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监测组件(30)还包括:
太阳能板(38),固定连接于所述监测盒(31)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监测组件(30)还包括:
橡胶圈(39),设置于所述穿线接口(32)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缆(20)的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组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40)包括:
调节座(41);
调节轮(42),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座(41)的内部;
调节电机(43),安装于所述调节座(41)的外侧壁,输出轴与所述调节轮(42)的转动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机(43)为伺服电机。
CN202322066891.8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Active CN220544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891.8U CN22054489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891.8U CN22054489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894U true CN22054489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6891.8U Active CN22054489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4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45473A1 (zh) 柔性光伏支架
CN107915322A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CN220544894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14900746U (zh) 反张索空间桁架光伏承载体系
CN214626847U (zh) 一种用于边防哨所通信基站的风光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09067350B (zh) 一种农业光伏系统
CN204733123U (zh) 一种单轴跟踪支架
CN210599270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风力发电机
CN217643223U (zh) 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
CN217693196U (zh) 一种可调节光伏板安装位置的光伏底座
CN106992748B (zh) 自动转角光伏系统及自动转角光伏方阵
CN215855358U (zh) 一种河道修复用净化浮床
CN218958851U (zh) 一种可大面积覆盖建筑顶部的光伏电池板支撑结构
CN220822950U (zh) 一种光伏电站安装基础底座装置
CN212109747U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板安装平台
CN218479426U (zh) 一种用于柔性光伏支架组件平铺布置形式的连接防水装置
CN220064405U (zh) 一种自带光伏发电的气象数据采集的装置
CN204993207U (zh) 水上光伏系统用支架
CN212894112U (zh) 一种基于生态浮床的漂浮式光伏发电复合装置
CN211239745U (zh) 便于安装的光伏支架系统
CN217563214U (zh) 一种电缆支架
CN221027951U (zh) 一种河道修复用净化浮床
CN210180425U (zh) 一种用于船体升降系统中的倾角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CN216198640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风光发电系统
CN220792621U (zh) 一种水库山塘高水位实时监测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