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0627U - 支撑脚架 - Google Patents

支撑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0627U
CN220540627U CN202321373380.4U CN202321373380U CN220540627U CN 220540627 U CN220540627 U CN 220540627U CN 202321373380 U CN202321373380 U CN 202321373380U CN 220540627 U CN220540627 U CN 220540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foot rest
base
supporting le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33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杞然
邹青青
吴晓钧
夏建雄
曾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33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0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0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0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脚架,包括基座和脚架主体,脚架主体包括多个支腿,脚架主体能够被一键触发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其中多个支腿绕基座沿周向转动,展开状态下相邻两个支腿呈夹角设置以将支撑脚架支撑于支撑面。该支撑脚架方便收纳和展开,携带方便,一键触发的展开方式简单快捷;多个支腿周向转动的运动过程顺畅,而且展开后脚架主体的稳定性较强二能够稳定支撑于支撑面,使得用户获得较佳的拍摄体验感。

Description

支撑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摄影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脚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庞大,支撑脚架比如云台三脚架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备用具之一,通过云台三脚架固定拍摄设备,避免用户长久手持拍摄设备出现手或手臂不适的情况,并保证拍摄设备拍摄时的稳定性,以获取良好的拍摄效果。摄影中通常用到三脚架来支撑相机,使得相机更加稳定地支撑于支撑面,目前,市场上三脚架种类繁多,为了方便携带,多数三脚架能够被收纳起来,例如专利CN109386706A公开了一种摄影支架,该支架能够在收纳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方便用户使用和携带,但是收纳与展开需要与锁紧定位装置配合,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脚架,以解决支撑脚架在收纳与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时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脚架,包括:
基座,用于安装拍摄设备;
脚架主体,包括主支撑腿和从支撑腿,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从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脚架主体能够被一键触发以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从支撑腿围绕所述基座的周向转动使所述主支撑腿和所述从支腿呈夹角设置;
蓄力件,用于积蓄或者释放驱动力,所述蓄力件在所述脚架主体被一键触发后驱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支撑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能够依次围绕所述基座的周向转动至一定角度,以使得所述脚架主体切换至展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力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第一支腿之间;在所述脚架主体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腿连接所述主支撑腿且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主支撑腿沿周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所述弹性件积蓄弹性力;在所述脚架主体被一键触发后,所述第一支腿脱离所述主支撑腿,所述第一支腿相对所述主支撑腿沿周向的转动限制被解除,所述弹性件释放弹性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支腿相对所述主支撑腿转动,所述第一支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腿转动,以使所述脚架主体处于展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还包括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支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沿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之间,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弧形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座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座面向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弧形槽与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凸块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座背离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另一者设于所述基座面向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面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座、第二座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位于所述第一座与所述第二座之间,所述第一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二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座供安装拍摄设备;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还包括触控件与卡接件,所述触控件活动设于所述主支撑腿,所述卡接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腿;在所述脚架主体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主支撑腿以使得所述第一支腿连接于所述主支撑腿,通过按压所述触控件能够让所述卡接件脱离所述主支撑腿以使得所述第一支腿脱离所述主支撑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件包括触控主体与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触控主体与所述主支撑腿之间,所述触控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复位力之下外露并凸出于所述主支撑腿以供按压;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主体与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于所述卡接主体与所述第一支腿之间,所述卡接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复位力之下卡接于所述主支撑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腿设置有收纳腔以及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避让缺口,在所述脚架主体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腿带动所述第二支腿转动靠近所述主支撑腿,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经所述避让缺口被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脚架,包括基座和脚架主体,脚架主体包括多个支腿,由于脚架主体能够被一键触发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这相比于CN109386706A公开的一种摄影支架需要配合锁紧定位装置实现展开的方式而言,本方案的一键触发展开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多个支腿的通过周向转动运动过程阻尼小,使得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顺畅流利;而且展开后每个支腿与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相邻支腿之间的角度容易控制,这使得脚架主体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于支撑面,使得用户获得较佳的拍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支撑脚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支撑脚架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撑脚架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支撑脚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支撑脚架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支撑脚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支撑脚架;100、基座;110、第一座;120、第二座;121、第二凸块;130、第一垫圈;140、第二垫圈;150、第三垫圈;160、转动轴;161、螺纹柱;162、空心转动柱;200、脚架主体;200a、支腿;210、主支撑腿;211、收纳腔;212、避让缺口;220、第一支腿;230、第二支腿;300、第一转动座;310、环形槽;320、限位卡槽;330、第一凸块;340、第一限位槽;400、第二转动座;410、第一弧形槽;420、第二弧形槽;430、第二限位槽;440、第三限位槽;500、弹性件;500a、扭簧;600、触控件;610、触控主体;620、第一复位件;630、触控底板;631、避让口;700、卡接件;710、卡接主体;720、第二复位件;730、卡接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支撑脚架10,用于支撑拍摄设备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该支撑脚架10不仅能够将拍摄设备支撑于呈水平或者大体水平的支撑物上,还由于其体型轻便方便用户手持以适应更加复杂的拍摄环境,让用户在游玩拍照的途中获得更好的拍摄体验感。
参考图1,支撑脚架10包括基座100和脚架主体200,基座100用于直接或者间接安装拍摄、摄影设备,脚架主体200连接于基座100的一侧,脚架主体200用于将拍摄设备支撑于呈水平或者大体水平的支撑物上,例如地面、桌面等。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00设置有螺纹柱161,该螺纹柱161设于基座100背离脚架主体200的一侧且用于直接或者间接安装拍摄、摄影设备。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柱161可以直接螺纹连接带有螺纹口的拍摄摄影设备;螺纹柱161也可以先螺纹连接云台装置后通过云台装置间接安装拍摄设备,云台装置可以是冷靴槽、卡扣、锁紧轴等连接接口,螺纹柱161通过云台装置间接安装拍摄设备的方法能够拓展基座100外接接口的类型,以适应更多类型拍摄设备的安装连接。当然,拍摄设备也可以采用除螺纹柱161螺纹连接的方式直接固定于基座100,例如燕尾配合或直接扣合。
结合参考图1和图2,脚架主体200包括多个支腿200a,脚架主体200能够在展开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的脚架主体200为三脚支架,支腿200a的数量为3个,三个支腿200a的一端皆与基座100连接,三个支腿200a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使得脚架主体200在展开和收纳之间进行切换。图1示意了脚架主体2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三个支腿200a相互远离且呈三脚支撑状态(相邻支腿200a之间呈夹角状态)展开并将基座100稳定支撑于水平或者大体水平的支撑物上,从而将安装在基座100上的拍摄设备稳定支撑于支撑物上,保证拍摄设备在拍摄时的稳定性。图2示意了脚架主体200处于收纳状态,此时三个支腿200a靠在一起使得脚架主体200能够被用户手持以将支撑脚架10当做自拍杆使用或者携带方便。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腿200a的数量不作限定,因为三脚支架的支撑稳定性较好,所以支腿210的数量至少是三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脚架10的脚架主体200能够被一键触发由收纳状态(如图2所示)切换至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这相比于CN109386706A公开的一种摄影支架需要配合锁紧定位装置实现脚架主体200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方式而言,本方案的一键触发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其中多个支腿200a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基座100的厚度方向呈相同夹角设置,这使得多个支腿200a的一端围绕基座100沿周向转动能够带动对应支腿200a的另一端沿基座100的周向同步转动而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以实现使得支撑脚架200在展开和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多个支腿200a的通过周向转动运动过程阻尼小,使得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顺畅流利;而且展开后每个支腿200a与基座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相邻支腿200a之间的角度容易控制,这使得脚架主体200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于支撑面。
参考图1,脚架主体200(支腿200a)包括主支撑腿210和从支撑腿,从支撑腿包括第一支腿220和第二支腿230,主支撑腿210的一端与基座100固定连接,第一支腿220和第二支腿230皆与基座100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腿220与第二支撑腿230能够围绕基座100沿周向旋转靠近或者远离主支撑腿210以使得脚架主体200在展开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在脚架主体200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支撑脚架200能够被一键触发使得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围绕基座100沿周向先后转动至不同的角度而远离主支撑腿210,以使得脚架主体200切换至展开状态。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能够围绕基座100沿周向同步转动至不同的角度而远离主支撑腿210,只需要满足脚架主体200在展开状态之下能够支撑于支撑面即可。其中,对于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同步转动的实施例,可以在第一支腿220与基座100之间设置第一扭簧,并在第二支腿230与基座100之间设置第二扭簧,合理设计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在收纳状态时的弹性力大小,以确保支撑脚架200被一键触发后,第一扭簧带动第一支腿220相对基座100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扭簧带动第二支腿230相对基座100转动的角度。
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架10还包括有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基座100包括第一座110和第二座120,第一座110、第一转动座300、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依次沿基座100的厚度方向自上而下层叠设置,而且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二转动座400能够绕基座100旋转。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一支腿220靠近基座10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座300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支腿220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状态),这使得第一支腿220转动连接于基座100;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支腿230靠近基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座400的厚度方向与第二支腿230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状态),这使得第二支腿230转动连接于基座100;第一座110和第二座120皆与主支撑腿210固定连接(第一座110或者第二座120的厚度方向与主支撑腿210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状态),这使得主支撑腿210固定连接于基座100。优选的,图1示意了本实施例的第一座110、第一转动座300、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均为圆形,这使脚架主体绕基座100的周向旋转过程在保持旋转中心不变的情况下,基座100处的结构美观,旋转过程稳定顺畅。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基座100处的几个座的形状不做限定。其次可以不用设置第一座110、第一转动座300、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只要满足多个支腿200a能够绕基座100周向转动以实现脚架主体200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即可。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100可以是立体空间构成,将第一转动座300、第二转动座400环绕且固定连接于主支撑腿即可。
结合参考图3和图4,支撑脚架10还包括设于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一座110之间的弹性件50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0为扭簧500a,扭簧500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座110、第一转动座300固定连接,这使得弹性件500固定连接于主支撑腿210和第一支腿220。其中,图4示意了第一转动座300面向第一座110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310及与环形槽310连通的多个限位卡槽320,扭簧500a被收纳于环形槽310内;多个限位卡槽320环形分布于环形槽310的边缘侧且用于限位固定扭簧500a连接第一转动座300的一端,即扭簧500a能够通过安装于多个不同位置的限位卡槽320其中的一个,从而为用户将扭簧500a安装在第一座100和第一转动座400之间的时候提供了多个安装位,以调整扭簧500a一开始积蓄弹性力的大小,意思是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控制脚架主体200处于收纳状态下扭簧500a所积蓄的弹性力大小,而弹性力大小的不同可以控制脚架主体200的展开速度不同,这使得支撑脚架10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拍摄环境。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弹性件500用于为支撑脚架200的一键展开提供驱动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500可以为磁性件,两个磁性件的同性相斥的力也可以驱动支撑脚架在一键触发后自动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这里将弹性件500和磁性件统一定义为蓄力件,为脚架主体200提供展开的驱动力。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500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支撑脚架10没有设置第一座110和第一转动座300的情况下,弹性件500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于主支撑腿210和第一支腿220;其次,弹性件500可以不是扭簧500a,也可以是能够积蓄和释放弹性力的弹簧、橡胶块等,只需要满足弹性件500固定限位连接于第一座110和第一转动座300且能够积蓄和释放弹性力即可;第三,环形槽310和限位卡槽320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座110面向第一转动座300的一侧或者不用设置,只需要能够实现扭簧500a固定设于第一座110和第一转动座300之间即可。
参考图3,在脚架主体20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腿220连接于主支撑腿210且第一支腿220与主支撑腿210沿周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此时第一转动座300具有绕基座100沿周向转动而远离主支撑腿210的运动趋势被限制,弹性件500积蓄弹性力;在脚架主体200被一键触发后,第一支腿220相对于主支撑腿210沿周向转动的限制被解除,第一支腿220脱离主支撑腿210,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相对于主支撑腿210周向转动以先后顺序远离主支撑腿210。具体地,在脚架主体200被一键触发后,弹性件500释放弹性力,第一转动座300在弹性件500的作用力下能够绕基座100相对于第一座110周向自身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第一转动座300会带动第二转动座400绕基座100相对于第一座110周向同步转动至预设角度(预设角度根据转动座的限位结构确定)停止转动,以使得第一支腿220先绕基座100沿周向自身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带动第二支腿220继续同步转动至预设角度停止,以实现脚架主体200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的全过程。
结合参考图4和图5,第一转动座300背离第一座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330,第二转动座400面向第一转动座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槽410,第一凸块330能够在第一弧形槽410内活动且两者组合形成第一限位结构;第二转动座400背离第一转动座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槽420,第二座120面向第二转动座4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121,第二凸块121能够在第二弧形槽420内活动且两者组合形成第二限位结构。在支撑脚架200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支撑脚架200被一键触发解锁后,第一转动座300在弹性件500的作用力下围绕基座100沿周向转动,第二转动座400先不动,第一凸块330能够随着第一转动座300的转动在第一弧形槽410内从第一弧形槽410的一端沿周向滑动至第一弧形槽410的另一端后带动第二转动座400一起同步转动,第二座120不动,第二凸块121能够随着第二转动座400的转动而在第二弧形槽420内从第二弧形槽420的一端沿周向滑动至第二弧形槽420的另一端。第一弧形槽410的圆周角度限制了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在支撑脚架200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夹角大小,第二弧形槽420的圆周角度限制了第二支腿230与主支撑腿210的夹角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槽410与第二弧形槽420的圆周大小相等均为120度,这使得整个支撑脚架10在展开状态下相邻两个支腿200a之间的夹角一致均为120度,使得脚架主体200能稳定支撑于支撑面。需要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可以不用设置第二限位结构,只要满足脚架主体200能够被一键触发展开即可;其次,第一弧形槽410与第二弧形槽420的圆周大小不做限定;第一弧形槽410与第一凸块330的设置位置可以交换,第二弧形槽420与第二凸块121的设置位置可以交换,只需要满足在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的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槽410与第一凸块330之间能够相对滑动,第二弧形槽420与第二凸块121能够相对滑动。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100将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的周侧环绕时,第一限位结构可以设置于基座100的内周侧与第一座300的周侧之间,第二限位结构可以设置于基座100的内周侧与第二转动座400的周侧之间,只要满足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能够限位脚架主体200展开后主支撑腿110、第一支腿120、第二支腿130两两支腿间的展开角度即可。
参考图1和图3,主支撑腿210设置有收纳腔211和与收纳腔211连通的避让缺口212,在脚架主体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腿220能够围绕基座100周向转动并带动第二支腿230靠近主支撑腿210,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最后被收纳于收纳腔211内且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远离基座100的一端还勾住了收纳腔211的边缘处。收纳腔211的设置使得整个支撑脚架10在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紧凑美观且体积更趋于小型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20外露于避让缺口212,第二支腿230被第一支腿220盖合限位于收纳腔211内。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主支撑腿210可以不用设置收纳腔211,在收纳状态下,多个支腿可以呈叠设的状态。其次,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限位于收纳腔211内的位置不做限定。
参考图1和图3,支撑脚架10还包括触控件600和卡接件700,触控件600活动设于主支撑腿210且能够相对于主支撑腿210的厚度方向来回移动,卡接件700活动设于第一支腿220且能够相对于第一支腿220的厚度方向来回移动。图6示意当脚架主体20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被收纳于主支撑腿210的收纳腔211,卡接件700卡合于主支撑腿210以使得第一支腿220连接于主支撑腿210,从而限制第一支腿220与第二支腿230相对于主支撑腿210的相对转动,此时触控件600外露于主支撑腿210以供用户按压触发解锁脚架主体200。需要理解的是,首先,触控件600和按压件700只是实现一键触发解锁脚架主体200的一种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滑扣、扳扣等组合也能实现一键触发解锁脚架主体的目的;其次,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件600与卡接件700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制,可以设置在支撑脚架10的任意位置,只要实现脚架主体200能够通过两者卡接收纳卡紧和触发解锁(触控件600需要外露于支撑脚架10供用户按压触发)两个目的即可。
参考图6,触控件600包括触控主体610、第一复位件620和触控底板630,第一复位件620设于触控主体610与触控主板630之间,触控底板630固定嵌合于主支撑腿210(如图5所示);卡接件700包括卡接主体710、第二复位件720、卡接底板730,第二复位件720设于卡接主体710与卡接底板730之间,卡接底板730固定嵌合于第一支撑腿220(如图5所示)。触控底板630设置有避让口631,触控主体610与卡接主体710能够在避让口631内活动以使得第一复位件620与第二复位件720积蓄或者释放弹性力。在图3中,当卡接件700卡接于主支撑腿210时,主支撑腿210与第一支腿220连接,触控件600在第一复位件620的复位力之下活动外露于主支撑腿210以供用户按压,此时,卡接主体700在第二复位件720的复位力之下活动进入触控底板630以卡接于触控底板630;当用户按压触控主体610时,第一复位620件积蓄弹性力,触控主体610抵压卡接主体710离开避让口631以使得触控件600与卡接件700解除卡接关系,从而使得主支撑腿210与第一支撑腿220解除相对转动限制,以达到一键按压触发触控件600解锁脚架主体200的目的。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底板630卡接底板730可以不用独立出来,触控底板630可以与主支撑腿230一体成型,卡接底板630可以与第一支腿220一体成型。
参考图3,基座100还包括沿基座100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垫圈130、第二垫圈140与第三垫圈150,第一垫圈130嵌设于第一座110与第一转动座300之间,以使得第一座110与第一转动座300之间存在第一转动间隙;第二垫圈140嵌设于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二转动座400之间,以使得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二转动座400之间存在第二转动间隙;第三垫圈150嵌设于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之间,以使得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之间存在第三转动间隙。其中转动间隙能够减小面与面之间的转动摩擦力,以使得面与面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流畅顺滑。第一座110与第一转动座300之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40,第一限位槽340供第一垫圈130限位收纳;第一转动座300与第二转动座400之间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30,第二限位槽430供第二垫圈140限位收纳;第二转动座400与第二座120之间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40,第三限位槽440供第三垫片150限位收纳。另外,为了使得整个支撑脚架10在基座100处的结构紧凑稳固美观,图3示意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座110、第一转动座300、第二转动座400、第二座120的径向尺寸一致,第一限位槽340、第二限位槽430与第三限位槽440的径向尺寸一致,第一垫圈130、第二垫圈140与第三垫圈150的径向尺寸一致;且第一座10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限位槽340的径向尺寸,第一限位槽34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垫圈130的径向尺寸,这使得各个垫圈更加方便收纳于对应的限位槽中。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可以不用设置垫圈和限位槽,只需要满足基座100和转动座相邻两者之间相对限位固定即可;其次基座100(第一座110和第二座120)、转动座(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垫圈(第一垫圈130、第二垫圈140与第三垫圈150)之间的相径向尺寸不做限定,只需要满足相邻两者之间能够稳定限位即可。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0还包括转动轴160,转动轴160穿设于基座100,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绕转动轴16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60包括螺纹柱161和空心转动柱162,螺纹柱161的一端外露于第一座110供螺纹连接拍摄设备或者云台装置,螺纹柱161的另一端被套设于空心转动柱162且空心转动柱162固定连接于第二座120。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可以不用设置转动轴161,只需要满足第一转动座300和第二转动座400能够绕基座100的周向转动即可;其次螺纹柱160与空心转动柱162可以一体成型,分开设置只是为了基座100的各个零部件之间方便拆卸和组装。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安装拍摄设备;
脚架主体,包括主支撑腿和从支撑腿,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从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脚架主体能够被一键触发以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从支撑腿围绕所述基座的周向转动使所述主支撑腿和所述从支撑腿呈夹角设置;
蓄力件,用于积蓄或者释放驱动力,所述蓄力件在所述脚架主体被一键触发后驱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支撑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脚架主体由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能够依次围绕所述基座的周向转动至一定角度,以使得所述脚架主体切换至展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力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第一支腿之间;在所述脚架主体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腿连接所述主支撑腿且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主支撑腿沿周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所述弹性件积蓄弹性力;在所述脚架主体被一键触发后,所述第一支腿脱离所述主支撑腿,所述第一支腿相对所述主支撑腿沿周向的转动限制被解除,所述弹性件释放弹性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支腿相对所述主支撑腿转动,所述第一支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腿转动,以使所述脚架主体处于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还包括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支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沿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之间,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弧形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座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座面向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弧形槽与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凸块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座背离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另一者设于所述基座面向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面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座、第二座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位于所述第一座与所述第二座之间,所述第一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二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座供安装拍摄设备;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还包括触控件与卡接件,所述触控件活动设于所述主支撑腿,所述卡接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腿;在所述脚架主体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主支撑腿以使得所述第一支腿连接于所述主支撑腿,通过按压所述触控件能够让所述卡接件脱离所述主支撑腿以使得所述第一支腿脱离所述主支撑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件包括触控主体与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触控主体与所述主支撑腿之间,所述触控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复位力之下外露并凸出于所述主支撑腿以供按压;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主体与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于所述卡接主体与所述第一支腿之间,所述卡接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复位力之下卡接于所述主支撑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腿设置有收纳腔以及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避让缺口,在所述脚架主体由展开状态切
换至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腿带动所述第二支腿转动靠近所述主支撑腿,
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经所述避让缺口被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
CN202321373380.4U 2023-05-31 2023-05-31 支撑脚架 Active CN220540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3380.4U CN2205406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支撑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3380.4U CN2205406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支撑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0627U true CN22054062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3380.4U Active CN2205406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支撑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0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1467B1 (en) Support and selfie stick with support
US5419520A (en) Tripod head
US11867348B2 (en) Rotating assembly, supporting stand,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US20220235898A1 (en) Support frame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
US5390885A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tripod of a Q-pad
US115163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djustable, quck release, positive pressur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CN110376741B (zh) 头戴式设备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JP7411816B2 (ja) サブハンドル付きの撮影機器ブラケット
CN220540627U (zh) 支撑脚架
CN216201719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116677854A (zh) 支撑脚架
KR101321016B1 (ko) 태블릿 pc의 거치고정장치
CN105992904B (zh) 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手持云台
KR20130027148A (ko) 휴대용 태블릿 pc 거치대
CN220792684U (zh) 支撑架
CN219809713U (zh) 杆体组件和支撑装置
CN219140452U (zh) 可折叠收纳手柄组件和摄影摄像支架
CN220749534U (zh) 一种手机夹面板组合结构
CN219755940U (zh) 支撑装置
CN219414261U (zh) 灵活调整角度的三脚架
CN210440912U (zh) 一种自动限位三脚架
CN220205231U (zh) 夹持装置和支撑架
CN219606623U (zh) 支撑装置
CN220891706U (zh) 支撑架
US20230086752A1 (en) Squeeze Device Hol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